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之雍正王朝》第138章
第三卷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二征葛爾丹 (一)

作者︰四貝勒

 康熙三十四年的冬天,冷得有些異常。北風凜冽,吹在人面上如刀割一般,路上的行人稀少,偶爾有人走過,也是棉襖,冬帽,把自己遮得嚴嚴實實。此刻,在乾清宮的東暖房中,卻是暖意融融,屋內燻籠之中還加了些檀香。康熙斜臥在炕上,另一側,以太子為首,稍微年長一些的阿哥們,一個不少,坐在大右首的繡墩上。

 康熙指指面前費揚古的折子,皺眉問太子道︰“胤,你怎麼說?”

 太子站起,躬身回道︰“此番急報葛爾丹率兵十萬,東掠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又沿河而下,進駐巴顏烏蘭(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南)以東,來勢洶洶。兒臣竊以為,其用意在于,並吞喀爾喀,科爾沁蒙古諸部,覬覦漠南。幸而皇阿瑪聖明燭照,早以費揚古領右衛將軍事,駐防于歸化,薩布素、朋春諸將也紛紛授命練兵。如若葛爾丹果真膽敢進犯,單此三勇將就能讓他有去無回。”

 康熙听罷,笑笑,也不評價,再轉向大阿哥道︰“胤,你可有主張?”

 早在康熙二十九年,葛爾丹敗走烏蘭布通之後,胤就念著“撫遠大將軍”的差事,自己上條陳,請人代說項,一心要把“帥”字旗拿到手上。不想,此後康熙提出二次親征,他才不得不收斂了些。這兩年,康熙對親征之事提得越來越少,還讓胤參與兵部議事,又把胤的心思撩撥了起來。此時,他見康熙詢問,便道︰“兒臣以為太子所議甚是。葛爾丹若是敢越克魯倫河一步,兒臣願請命出征,只要與兒臣三萬兵馬,必將葛爾丹的人頭奉于皇阿瑪駕前。”

 此言一出,太子心中一陣膩味。其他阿哥也听出了弦外之音︰太子所議,以費揚古等三人出征迎戰葛爾丹,而大阿哥卻借著太子出戰的話頭,請命自己為帥。

 康熙還是沒有答話,只是笑著望向其他阿哥,道︰“你們呢,也是這個意思?”

 三阿哥胤祉一向文事出眾,卻不善兵家,正在措辭應該如何回應,就見四阿哥胤起身道︰“兒臣也有些想頭,請皇阿瑪指點。”

 見胤應答,大阿哥不免有些煩躁,他知道這幾年太子一直拉攏著胤,就怕胤此時壞了自己的算盤,便搶白道︰“三弟還沒回皇阿瑪的話,老四你是不是有點太著急了?”

 胤只是淡然回道︰“既然三哥有稟,是兒臣唐突了。”

 胤祉頓時一陣尷尬,自己分明就沒想好說辭,本來還在慶幸胤先說,為自己留得些時間思量,不想大阿哥橫插了這麼一杠,只得道︰“不妨的。四弟先行奏對便是。兒臣本就疏于軍事。”

 大阿哥很是悻悻,面上便難看了幾分。

 康熙臉上也沒了笑容,道︰“朕常說,兄友弟恭,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你們兄弟幾人,本事沒多少,嘴上功夫倒好,成何體統?”

 眾位阿哥見康熙訓斥,便紛紛離座跪地謝罪。

 康熙冷冷道︰“謝罪只不過在嘴上說說。言不由心生,朕听了又有何趣?朕要的是,兄弟同心這句話深深地刻在你們心里,且由言而及行。朕以前就說過,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現在倒好,還沒上陣,就開始窩里橫。真至陣前,朕還能指望你們嗎?”言罷,直視面前的六位皇子。皇子們听得羞慚滿面。

 稍時,康熙面色才稍霽,問胤道︰“適才朕之所問,你既有奏,便先說說。若說的好,朕不賞。說不好,你們兄弟一起到外面跪著思過去。”

 眾皇子不免暗暗叫苦,東暖閣中炭火生旺,進屋之時,眾人便脫去了大毞皮襖,此刻只著單棉袍而已。若是院外罰跪,只要一時三刻,便得凍出病來。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不由眼巴巴地看著胤禛,只盼著胤禛的陳奏能消了康熙的怒氣。太子也指望著胤禛能幫著自己挫一挫大阿哥的威風。

 胤前跪兩步,道︰“皇阿瑪自二十九年與會盟之後,一直以撫慰二字待蒙古諸部。諸部感受聖恩,此三年來,常有蒙古部來朝稱臣,以為我朝廷藩屬。以此可見,天下合于一統,此大趨勢也。葛爾丹起刀兵犯境,妄圖分裂疆土,乃逆天時也。且葛爾丹自烏蘭布通一戰,遠避西北四年,與漠北不復地利之勢;再者,其人殘暴寡義,與其部族漸行漸遠。葛爾丹人和之勢末矣。”

 康熙輕哼一聲,道︰“你之所言,毫無新意,不過拾些他人的牙慧而已。若是接下來再如此,朕不听也罷。”

 胤並不慌張,道︰“兒臣接下來所奏,便是兒臣的一些淺薄之見。葛爾丹一再拉攏土謝圖汗,意圖借其兵,過其境以追擊喀爾喀部。而皇阿瑪從來對土謝圖部也加恩甚重,皇阿瑪若能使土謝圖汗假意許了葛爾丹,必能誘使葛爾丹深入大漠。邊寒之地,沙海遍野,糧秣補給不易。葛爾丹騎兵居多,雖佔著一個快字,卻極易發生補給不及之窘境。而兒臣以為,此正為我軍之佔優處也。三年以來,兵部戶部奉旨在內地與漠北之間設立蒙古驛站,修棧道,並設軍糧倉,朝廷進兵,便無糧草之虞,持久二字,就能讓葛爾丹望塵莫及。再者,葛爾丹向來倚仗羅剎之勢,若無羅剎火器來源,葛爾丹便斷一臂。自二十八年至今,皇阿瑪屢遣使羅剎,其國主承諾,再不與葛爾丹一柄火器。此番其來犯,朝廷即可正告羅剎,使葛爾丹再無火器兵員補充。同時,皇阿瑪于馬迪事後,一面叱責葛爾丹之狼子野心,一面調整北疆兵力部署,加強各邊境重鎮守備兵力,又從喀爾喀蒙古所請,將其部編為三十七旗,與其余蒙古各旗同列。若是皇阿瑪親征,還能就近督促其余蒙古各部一同進剿。喀爾喀恨葛爾丹入骨,此番正可令其部與朝廷兵馬協同,其復故土心切,必然奮勇當先。觀敵我之勢,彼消而我漲,兒臣因而敢斷言,葛爾丹必敗!”

 康熙這才有了些笑意,道︰“雖然听著還稚嫩,但總算還有些可取之處。你便寫份條陳,與太子和大阿哥商議之後,再呈來與朕看。今日之罰,你們便算暫時記下了。若是條陳不善,朕還是饒不過爾等。”

 皇子們這才暗自寬下了心。此議進兵之事,最失意的自然是大阿哥,听康熙語中之意,極有可能還是御駕親征。太子倒是松了口氣,大阿哥不能領軍,自然不可能得大功勛,也便不會威脅儲君之位。而皇帝一旦出征,自然是自己這個太子監國,便是當朝第一人!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