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之我是八賢王》第103章
第四卷 奪宮風雲 第一零二章 封相風波

 趙匡胤這一日下朝趕到花蕊夫人的宮殿,正趕上花蕊夫人剛剛出浴梳妝。一頭長發像瀑布一般傾瀉在花蕊夫人的側面,縴縴細指粘著玉梳輕柔地從上而下滑過,像順水行舟,像縱馬緩行。

 趙匡胤看的痴了,心里想著︰怪不得常听人言美人出浴梳妝圖,朕戎馬一生,轉戰天下,竟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美麗的畫面。想著想著,便順手拿起花蕊夫人梳妝台上一面玉作底、銀作面的梳妝鏡把玩,那鏡子制作地小巧精致,風格別樣,趙匡胤看的也是新奇,待翻到背面細觀,不經意間卻發現了五個大字,于是驚奇地叫道︰“此鏡是宮中哪個貴人敬送愛妃的?”

 花蕊夫人笑道︰“此鏡是臣妾從蜀中隨身攜帶來的,不是宮中哪位娘娘送的。”

 趙匡胤更加驚奇,說道︰“那為何此鏡後面竟有這些字?”

 花蕊夫人用那面鏡子多年,那幾個字更是了然如胸,听著皇上如此驚異的話語,笑的更歡︰“皇上征戰天下,什麼事情不知道?那後面的字當然是鑄造鏡子的年月。”

 趙匡胤卻問問道︰“難道孟昶在蜀中也曾用過‘乾德’的年號不成?”

 花蕊夫人見趙匡胤神色越來越凝重,忙回道︰“孟昶初即位仍然是沿襲先主孟知祥的年號,叫做‘明德’,後來改為‘廣政’至今,臣妾從未听過孟昶曾用‘乾德’年號。”

 趙匡胤臉現怒意,說道︰“朕改元時曾下詔讓朝臣遍考古前年號,不得與前朝重復。不想宰相竟然如此疏忽大膽,竟視朕的旨意如廢止嗎?”

 第二日,趙匡胤坐龍庭之上,沉聲問道︰“各位愛卿,誰人可知前朝可曾用過‘乾德’年號?”

 滿朝文武鴉雀無聲,趙普卻是心里顫動,當初是他想出的這個年號並且一力主張使用,現在皇上問起,難道真的是前朝有人用過?

 正思量間,竇儀已經出列山前奏道︰“回皇上,前蜀王衍曾經使用‘乾德’年號。”

 趙匡胤听了疑惑頓解,脫口而出︰“怪不得此二字出現在貴妃的鏡子上,鏡子此蜀中所制定然使用蜀中的年號。宰相需用讀書人,愛卿真是宰相之才啊!”

 退了朝,滿朝文武都紛紛向竇儀祝賀,皇上如此贊譽竇大人封侯拜相不願矣!竇儀嘴上謙虛,心里也是暗暗心喜,讀書人寒窗苦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誰人不想身處朝堂一展抱負,既可為天下萬民謀得福祉,亦可博得青史賢名。他雖擔任參知政事,有宰相之命,卻如宰相之權,朝中大小諸事俱都由趙普裁決。

 竇儀身處眾人之間卻沒有看見趙普沉默離去。曹彬身在外圍,眼前身處贊聲中的竇儀和獨自默默離去的趙普都落在他的眼中。

 趙德昭自征討蜀中回來,自知會發生孟昶的事情,心中無力阻止,便采用眼不見心不煩的打算,整日里不是和韓崇訓、王承衍、石保吉他們三人騎馬出游,練習武藝,便是呆在內院陪著周薇。

 趙德昭擔心周薇在府中無趣,便苦思冥想終于想到了女孩子很愛玩的秋千,高興地用筆在紙上畫著,請來工匠修建,豈料那工匠卻說此物早在漢代就已經在北方盛行,唐代就已經盛行全國,只是因為自唐末戰亂,百姓流離失所,惶惶不知終日,是以如今才沒有人建造。那工匠根據自己所學建造的秋千竟比趙德昭用了一個晚上結合現代的造型設計的秋千好上數倍,讓趙德昭又不禁感嘆自己的無才和古人的智慧。

 這日正在家中跟著周薇學下棋,不想下人來報說道曹彬來訪。

 趙德昭其實是很想和曹彬建立良好關系的,但是曹彬行事謹慎,從不與大臣或王公獨處。趙德昭也知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不是一兩天能夠熟絡的,于是也就慢慢等待。誰知,今日曹彬竟然主動求見,趙德昭卻是驚奇萬分。

 禮必,趙德昭笑道︰“自從蜀中回來就沒有再也曹將軍相見,不知今日曹將軍前來有何事指教?”

 曹彬回道︰“下官指教可不敢當。今日前來確實是有事向王爺稟告。”說道此,左右看了看,趙德昭明白他的意思就讓屋里的下人們都退去,只留下了王承衍他們三人。

 曹彬知道王承衍他們三人如今已經和趙德昭是一體,所以繼續說道︰“下官與趙丞相跟隨皇上久矣。趙相雖然熱衷于名利,喜財物,性剛強,但是計謀百出,對皇上忠心,實在是皇上的左輔右弼的人選。”

 趙德昭不知曹彬此話真意,笑道︰“趙相的才能本王也是佩服萬分。”

 曹彬又道︰“竇儀大人是王爺的授業恩師,下官對竇大人的文學造詣也是深為敬佩。竇大人之才足可擔任宰相之職。但是時不同理亦不同。下官覺得若天下一統,竇大人之才足以致天下清平,百姓安康;然如今天下還未定,趙相目前實是皇上所需之人。”

 趙德昭听的此論,贊道︰“曹將軍所言有理。”

 曹彬說到此處,才知道這位皇子竟然真的是對朝政大事關心不足,否則自己話已至此,竟然還是不解其意,雖然心里奇怪,但是仍然說道︰“今日皇上當眾贊揚竇大人有宰相之才,朝中大臣都已經送禮相賀。縱然只是皇上本意,但是下官恐怕趙相心生齟齬,到時不論哪方受損,對本朝都是一大損失。下官知道王爺和竇大人的師生情意,特來稟告王爺。”

 趙德昭听到此處心里了然,他也是知道趙普熱衷權勢,並且為了能輔佐趙匡胤統一天下,建立不世功勛,肯定更是不會讓自己的權勢受到任何的威脅,曹彬也是知曉其中之意,擔心竇儀受到趙普的攻訐。趙德昭想到此,笑道︰“多謝曹將軍關心,本王已知怎樣做了。”

 曹彬見這位王爺心思轉化快捷,內心也是頗為贊賞,就此告退。

 當晚,趙德昭求見竇儀,在竇儀的書房里趙德昭先仔細地為竇儀分析了趙普的性格、才能和形勢,然後又道︰“父皇只是一時用意才說出此話,然如今天下未定,父皇還有很多事情依賴趙相,到時候學生恐怕老師和趙相起了沖突,如此則是大宋之大不幸,外人之笑柄。”

 竇儀熟知經史,深諳國事,知道此時皇上確實需要趙普多過自己,想到若是自己一時貪圖進取,不僅不能為朝廷謀得更大的利益,還且還極有可能連累家人日後遭受趙普的攻訐,驚出了一身冷汗,忙道︰“多謝王爺指教,臣馬上就以年老多病向皇上告病休息幾日。”

 當夜,趙匡胤宣召趙普商議任用竇儀為相的事情,趙普果然上奏︰“竇大人熟讀詩書,精通文學,文采有余,經國濟世之才不足。”趙匡胤听了默然,不再言語。

 第二日竇儀告病請休的奏折就到了趙匡胤案上,趙普心里也贊竇儀懂得進退,趙匡胤有了此台階,封竇儀為相之事就此作罷。

 不料卻從潞州傳來緊急軍情,晉王趙光義在太原城下戰敗,晉王本人也中箭受傷。趙匡胤大驚,忙派人接趙光義回汴京,並且派人前去詳細詢問戰事經過。

 學習之作︰

 太原後山,將軍府後院,年僅十四歲長得虎頭虎腦的楊七郎正練習槍法。楊六郎垂頭喪氣的走了過來,阻止道︰“七弟還練槍法作甚?”

 楊七郎好奇道︰“六哥,練好槍法父親就會準許俺上陣殺敵了!”

 六郎嘆氣道︰“方才父親在前院嘆息說如今已經是這周推薦的最後一天了,賀蘭拓跋那廝忙著求推薦票和收藏票,還沒有想到讓父親大人領兵出陣。父親大人不領兵,我們就更加沒有出戰的希望了。”

 楊七郎睜大雙眼,舉槍向天,大叫道︰“各位看官,碼字和練槍俱都真的很辛苦的,各位多多關照啊!!俺也求推薦票和收藏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