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我是八賢王》第11章
第一卷 初到宋境--第二卷 江南行 第十章 大相國寺

 因為接連的兩起叛變,對知道大宋國力的人來說,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但是對于那些生活在市井之中的人們來說,皇上的御駕親征就代表事情的嚴重性,更何況在那些各個諸侯國間諜的有心傳播下,整個汴京城里人心惶惶。茶樓酒肆都流傳著叛軍要打到汴京的流言,讓治理開封府的趙光義頭疼不已。

 為了消除這些謠言,讓汴京城的人心穩定下來,趙光義和留守的大臣們商議,最後的結果是請王皇後帶著兩個皇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共同到大相國寺為大宋祈福。那些造成民心恐慌的謠言自有大相國寺的高僧們破解。

 直到听說要出宮了,趙德昭才想起來自從來到這個世界還沒有出去見識一下古代的風土人情。這就是一個人的性格決定的。趙德昭是一個謹慎的人,剛到了一個新的環境,總要把身邊的人和事都熟悉一番,做到心中有數,再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辦。剛來到這里的時候,他先是擔心大家懷疑他的身份,後來發現皇上忙于國家政事,很少和他有像普通人家那樣的父與子般的聊天溝通,而王皇後則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管理後宮和照顧趙德芳身上。接著就跟著竇儀學習,然後私下里熟悉皇宮的位置和人員,然後就是李筠和李重進接連的反叛。等他剛剛覺得融入了這個社會,還沒有想到出去看看的時候,這個機會還是來了。

 出了自己的宮殿,來到皇城,只見王皇後一身黃紅相間的鳳袍,鳳冠霞帔,面容嚴謹,此時趙德昭才覺得這個僅僅比自己大10歲的女子才是真正的皇後,端莊秀麗,母儀天下。也許只有在皇宮之中,面對趙匡胤、趙德昭和趙德芳這些家人時,她才顯露出一個普通女子的感情。王皇後的手牽著趙德芳,一個還不到3歲的小孩子,生的粉妝玉琢,煞是可愛,看見趙德昭出來了,一雙明亮的眼楮露出了笑容,掙脫開王皇後的手,快步的跑到趙德昭的身前,高興的叫了聲︰“皇兄”。

 趙德昭也很高興的把他抱起來,習慣性的來了一個720度的大轉彎,趙德芳是高興的咯咯直笑,趙德昭是不適應的感到頭有點昏,而王皇後和周邊的太監丫鬟們則嚇得臉都白了。看到周圍的這些丫鬟和太監們如此神色,趙德昭才放下趙德芳,牽著他走到王皇後身邊,向王皇後見了禮。趙光義安排此次出行的安全和道路問題,沒有在他們身邊跟著。

 先是禁軍前面開道,接著是皇家儀仗隊緊緊跟著,彩旗飛揚,銅鑼陣陣,顯示出行主人的高貴身份。趙德昭從馬車的窗戶中向兩旁看去,但見街道兩旁人頭攢動,雜亂無章,有擺攤的、賣水的、看相算命的、推獨輪車的;有的人相處之間談論著,有小孩坐在大人肩膀上,手里拿著棉花糖觀看的,寬闊的街道絲毫不亞于當代的馬路,向東西方向延伸看不到盡頭。

 大相國寺位于汴京城西北,相傳為戰國四大公子之一魏國信陵君的故宅。北齊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在此創建“建國寺”,後遭水火兩災而毀。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慧雲和尚寄宿安業寺,發現這里有樓殿幻影,認為此地很有靈氣,便募銀建寺。唐睿宗李旦為了紀念他由相王繼位當了皇帝,敕令改名為相國寺,並賜“大相國寺”匾,習稱相國寺。

 等馬車停駐,趙德昭看見禁軍已經十步一崗,五步一哨,把整個大相國寺緊緊的圍護起來。相國寺的主持方丈晦明大師寶相莊嚴,口宣佛號,帶領著寺里的和尚們在門口迎接。

 剛進大相國寺,迎面而來的是天王殿,只見大殿建築的飛檐挑角,黃琉璃瓦蓋頂,居中塑有一尊彌勒佛坐像,慈眉善目,笑逐顏開,坐在蓮花盆上。兩側站著四大天王,他們個個圓目怒睜,虎視眈眈,大有滅盡天下一切邪惡之勢。持珠握蛇者為廣目天王,他以站得高、看得遠而得名;手持紅色寶傘者是多聞天王,他以聞多識廣著稱;持寶劍者是增長天王,他希望世間善良的心、善良的根大大地增長起來;最後懷抱琵琶的是持國天王,他彈奏著八方樂曲,護持著萬國和平。

 穿過天王殿向北是一片花園假山,景致幽雅,頗有“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妙。再往北走,便是赫赫有名的正殿大雄寶殿了。大殿重檐斗拱,雕梁畫揀,金碧交輝。殿中供著一尊大佛,一身金衣,看神色像是一副悲天憫人的憂心在其中,又像是佛祖拈花微笑在其里,令人生出無限敬往之情。大殿周圍是青石欄桿,雕刻著幾十頭活靈活現的小獅子,令人喜愛。

 王皇後帶著趙德昭和趙德芳先向大雄寶殿上供著的大佛敬香,然後轉身走到旁邊的晦明大師身邊行禮道︰“今次來貴寺禮拜,心有疑惑,還請大師指點。”說完,讓身邊的太監獻上禮單,又接著說道︰“這是獻給寶寺的香火。還望大師笑納。”

 晦明歷經後漢、後周,到如今的大宋,一直都是大相國寺的主持,只因他佛法精深,常能用大相國寺的香火在改朝換代的動蕩中施粥救濟災民,因此在汴京城里有很高的威望。大相國寺一直以來都有皇室天家來祈福,所以這些規矩都很清楚。先讓身後的小沙彌接過了禮單,雙手合什,說道︰“施主次來,面帶憂容,老衲已知施主心中必有難解之惑。敢問施主為何事憂愁?”

 “我大宋立國不滿二載,便有宵小之徒犯上作亂,國事堪憂,還望大師為我朝解惑?”王皇後想及這兩年來,先是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改朝換代,自己擔心整個家族;後是杜太後身故,把整個後宮的管理重擔交給她;現在又接連出現兩個節度使相繼叛亂,到了此時,雖然皇上對她說不足為慮,但心里的擔憂讓她是真的很想為自己這個家做點事情。

 晦明大師從大雄寶殿的供案上拿過放著許多卦簽的小圓筒,對王皇後說︰“請施主抽取簽卦,待老衲為施主詳加解釋。”

 王皇後緊張的從眾多簽中抽出一根,但見上面寫著四句話︰“欲出未出光辣達,千山萬山如火發。須臾走向天上來,逐卻殘星趕卻月。”

 晦明看到此簽,馬上敬禮,然後說道︰“恭喜施主,此乃上上簽也!卦相上說此時大家正處于東方黎明之際,太陽馬上就會升起,晚上的星星和月亮都會消失不見。日升東方,普照大地,當還我朝一個朗朗乾坤。”

 王皇後听了此言才放下心來,周邊的人听了都暗自放松了久久壓抑的心情,都露出了笑容。這句卦詩自會從寺里的小沙彌口中流到市井之中,晦明大師的解語也會在汴京口口相傳,一場蠱惑人心的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趙德昭見此行終于達到目的了,王皇後跪在大殿听晦明大師解說佛法,看自己也沒有什麼事情,感到無聊,心想既然來了大相國寺,就要把整個寺院游覽。于是悄悄拉著身邊的可愛的趙德芳溜出大雄寶殿,在幾個太監丫鬟的陪同下,由寺里的和尚引導,在寺里游玩。

 過了大雄寶殿就是羅漢殿,又俗稱“八角琉璃殿”,它結構奇特,系八角回廊式建築,別具一格,世所罕見。殿內回廊中有大型群像“釋迦牟尼講經會”,五百羅漢姿態各異,造型生動,他們或在山林之中,或在小橋流水間,或坐或臥,或仰頭,或俯首,形態逼真,情趣無限,堪稱藝術杰作。趙德昭牽著趙德芳的小手,兩人從一個個姿態百千的羅漢面前走過,趙德昭心里感嘆古代工匠的妙手天工,趙德芳看得心里有趣,不時摸摸這個羅漢的手,摸摸那個羅漢的腳,玩的甚是開心。看著這些栩栩如生的雕像,趙德昭知道幸虧這次是以皇室的身份來的,若是普通人估計只能是遠觀而不可近玩了。

 藏經樓位于整個寺院的後半部,站在樓下看上去,是一座兩層樓閣的建築,雕梁畫揀,富麗堂皇。趙德昭想到里面放著前輩高僧的佛法心得,估計寺里保護嚴密,可能不會讓寺外的人進去。于是到了這里就帶著趙德芳沿路返回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