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我是八賢王》第8章
第一卷 初到宋境--第二卷 江南行 第七章 再露鋒芒

 就在太祖皇帝領兵向潞州進發的時候。南方的淮南節度使李重進趁機起了反意。

 李重進是周太祖郭威的外甥,自小在太原長大,經歷過晉、漢和周三朝。周太祖傳位于周世宗柴榮時,害怕李重進不服,于是在臨死的時候讓李重進當著他的面給柴榮下跪叩首,先確立了君臣關系,再加上柴榮英氣勃發,文韜武略,是五代十國最為出色的君主。所以,李重進只好安分守己。待到世宗駕崩,滿朝文武害怕他鬧事,就下旨意讓他鎮守揚州。

 如今趙匡胤代周立宋,李重進因為在周朝時兩人分掌兵權,如今怕趙匡胤不能容他,又對趙匡胤不服氣,所以,常常心存不滿。現在他听聞李筠在北面起兵,于是,心里也活絡起來。趁此良機,他就派自己的心腹翟守和李筠聯系。

 汴京

 皇宮之中,趙德昭正在跟著竇儀學習經史子集。但听竇儀講到︰“當是時,秦王嬴政統一天下,改六國于郡縣,車同規,書同文,斗同量,于是天下大定。但是由于秦朝怕六國臣民反抗,所以當時法律嚴峻,百姓動輒遭刑,大家敢怒不敢言。這個時候天下有兩個人分別親眼目睹了秦始皇。敢問二皇子可知是誰嗎?”

 “不知道,忘了,具體說是當時那麼多人都看見了秦始皇,誰知道這個老頭說的是誰?”趙德昭心里腹誹了一下,很慚愧的說︰“老師,是哪兩個人?”

 竇儀的目光在趙德昭的臉上停留了一小會兒,直接說到︰“漢高祖劉邦和楚霸王項羽。”

 好像是為了洗脫自己不是不學無術的形象,竇儀的話音剛落,趙德昭馬上就搶答道︰“老師,我知道這兩個人。”

 結果事與願違啊,竇儀的目光在他的臉上停留了比上一次更長的時間,然後說道︰“知道歷史的人都知道這兩個人。”

 趙德昭開始笑了。沒辦法,也許是竇儀老了,他希望自己在臨死前可以好好的對這個皇上的嫡長子有所教育,好的繼承人可以延續或者強大一個國家。所以,他對趙德昭還是很嚴格的。竇儀的良苦用心在趙德昭看來就好比初中高中的老師一樣,同樣的認真負責。于是他忙說道︰“請老師接著講。”

 “漢高祖當時作為沛縣的亭長,押送沛縣的物資到咸陽進獻,正好在都城踫到了秦始皇出行,看到了作為皇帝的威嚴和儀仗的華麗,他發出了‘大丈夫當如是’的壯語。”

 “當秦始皇巡游四方到江東時,正好被楚霸王項羽看見,他當時說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

 “正是他們很早就樹立了遠大的目標,所以一生才能輝煌壯麗,留名于青史。”

 “如今天下諸侯割據,皇上勵精圖治,為了統一大業嚴于律己,對待國事勤勤懇懇。二皇子作為皇上的長子也要努力啊!”

 又來了,趙德昭知道竇儀的心思,可惜啊,他不知道除了太祖,還有太宗呢。

 趙德昭正要說話,但見外面跑進來一個小太監,說︰“竇大人,晉王傳話說有重大要事商量,請大人過去。”趙普不在,竇儀這個參知政事還是很重要的。

 竇儀在宮殿中見到趙光義的時候,他的身邊還有兩個人。一個是樞密承旨李處耘,另外一個人竇儀卻是不認識的。

 “老臣竇儀見過晉王殿下”

 “竇大人,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大人的心腹翟守。”趙光義笑著用手指著竇儀不認識的那位對他說道。

 “哦,原來是翟大人。不知翟大人到汴京所謂何事?”竇儀素知李重進自恃身份,對朝廷甚是不恭敬。如今皇上正在平叛,這個時候李重進派人來汴京肯定沒有什麼好事情。

 “守見過竇大人。守本是奉了李大人的將諭到潞州聯絡李筠將軍的。”崔守也是第一次見竇儀。

 竇儀這才知道為什麼李重進的心腹怎麼出現在了皇宮之中。原來是崔守棄暗投明,忠于皇上。想到幸虧有崔守幫助,不然李重進和李筠南北起事,大宋兩面受敵,真不知道到時候會出現什麼局面啊。

 “竇儀代天下百姓謝過崔大人了。若非崔大人棄暗投明,不知又有多少人死在戰爭中了。”

 “竇大人言重了,守也是盡一個臣子的本分。”

 趙光義看竇儀的書生氣又來了,知道自己再不打斷的話,竇儀肯定沒完沒了了。于是說︰“竇大人,這次請你過來就是商議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

 竇儀知道晉王肯定有主意,讓自己過來就是要讓朝廷的大臣知道此事。不然晉王趁皇上不在獨斷專行是會受到御史非議的。

 “一切憑晉王做主。”竇儀很識時務的回答道。

 “那好,”趙光義看竇儀也是個聰明人,就不客氣的說道︰“正好李處耘大人押送一批糧草送到皇上軍營。我就讓崔大人和李大人一起去潞州見皇上了。”

 竇儀本來是沒有打算在這件事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的,但是听到晉王這樣的安排後,心理總覺得好似其中有什麼不妥之處,默默想了一下,于是忙說道︰“晉王,老臣認為這樣不太妥當。想那李重進是安排崔大人單騎聯絡李筠的,如果崔大人隨糧草一起行動,必然在時間上大大的拖延了。李重進必然對此事起疑心的。”

 “虧的竇大人提醒,不然本王可就誤了大事了,”趙光義也感覺自己思慮不周,慚愧的說道︰“那我就派人一路保護崔大人快馬去見皇上吧。”

 竇儀回到趙德昭房間的時候,趙德昭正在看書。他看見竇儀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而且臉上帶著隱隱憂愁,心想北宋初期除了北漢的楊繼業和契丹是個隱患外,還沒有什麼事情可以給朝廷造成不利的。于是好奇的問道︰“老師,不知何事讓您費心?”

 竇儀這才發現自己面前還有二皇子,趕忙說道︰“剛才見到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的心腹前來投效,原來是李重進派他去聯絡李筠一起反叛的。皇上如今正在北邊平叛,如果李重進在南邊也反叛了,可就大事不妙了。”

 趙德昭可知道北宋的這兩個反叛的,在歷史上都是小打小鬧,根本沒有對大宋產生什麼不利的影響。所以,他也沒有擔心什麼,就說道︰“老師放心,有父皇和趙普在,似李筠、李重進這等人是不會對我大宋產生危害的。”

 看到連年紀才12歲的二皇子都如此氣定神閑,竇儀還真是來了興趣。于是提起精神來,接著說道︰“難道二皇子對此事有什麼高見?”

 趙德昭也沒有多思,光想著在竇儀面前澄清剛才的不好影響了︰“李重進無非是擔心父皇對他不利,所以,父皇得知此事一定會派人安撫他的,如此才能拖延他造反的腳步。一旦李筠被平,父皇就會全力對付李重進了。”

 “難道李重進就會認可皇上對他的安撫?”竇儀利用自己的經驗,步步為營的考較道。

 “一則我想父皇和趙普可以找到安撫李重進的方法;二來父皇為了防備他,所以在節度使中他的兵馬不多。他為了能獲得勝利,肯定在造反前會派人聯絡南唐,請南唐出兵相助,這樣一來一去也會拖延他的。”

 “那南唐會答應幫助他嗎?”

 “肯定不會。南唐的國主最怕打仗了,遇到戰爭息事寧人還來不及的呢,怎會出兵?更何況是和我們大宋打,別忘了李重進鎮守的揚州就是父皇從南唐手里奪過來的。”

 趙德昭根本沒有發現自己懶懶散散的回答竟然讓竇儀的眼光如此逼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