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傲骨》第59章
第二捲入世-第三十二章鄭氏宗祭

  “你說什麼?”太常寺少卿楚居道眼中略顯幾分詫異,面上卻是一臉微笑,“鄭安世要把我那鄭宇世侄革出滎陽鄭氏?”

  “回大人,正是如此。”一位門客模樣的中年儒士笑著點了點頭,“先前,我也是偶然聽幾位鄭氏的年輕子弟談及了此事。那其中的一人,似乎正是朱陽郡公的長公子。聽他們說話時的口氣,似乎與鄭宇有些不睦……”

  “呵呵……”楚居道輕輕一笑,帶著幾分悲天憫人的口吻說道,“一別數年,我那鄭宇世侄似乎脾性依然啊。來到滎陽才這幾天,居然又惹上了鄭氏宗系的人。若真被革出鄭氏譜系,卻叫承道兄情何以堪。年輕人,還是太過衝動,太過衝動……”

  太常寺少卿可以說是看著那個本該成為“女婿”的年輕人長大的,對這年輕人的熟悉程度,他自認並不比對方的父母少到哪里去。先前在長安時所聽到的一些傳聞,讓他對那個年輕人產生了一種近乎陌生的感覺,幾年不見,昔日的燕雀似乎突然變成了一隻振翅欲翱翔九天的鴻鵠。詫異之餘,他心中也不免產生了那麼一絲複雜難明的情緒。

  不過,從眼下的情況看來,燕雀似乎終究還是燕雀……

  “皓兮,來到滎陽這一日,你有何感想?”楚居道換了個話題說道。

  “百年華族,今不如昔矣……”雖然太常寺少卿話中的意思有些模糊,但中年儒士朱奕隆卻準確地把握到對方的真正意思,笑著回道,“沉溺過往,奢靡夢生,年輕一輩中知上進者寥寥。單看朱陽郡公的長公子,就可見一斑。再如此下去,不消百年,滎陽鄭氏一脈便會煙消雲散。”

  “呵呵……”楚居道起身,緩緩走到窗口,遙望著夜空的一彎弦月,臉上帶出了一絲深奧莫名的微笑。

  …………

  …………

  宗祭大典愈見臨近,滎陽城內外也越發呈現出一幅繁忙的景象。祭奠儀式所需的各項籌備雖然已接近尾聲,但四方前來參祭觀摩的賓客卻是有增無減,車馬行轅往來絡繹不絕。

  滎陽鄭氏名滿天下、響譽海內,又恰逢國朝盛世,竟將這次百年大祭烘托得盛況空前。

  似乎也感受到了這種氣氛,城中的商戶百姓也變的一臉肅穆,再不敢大聲言笑,連坊市里的吆喝聲都隱消不聞。

  不過,這一切卻並未對城南的一座小別院造成多少影響。

  宗祭這樣的大事,自然是宗系的人才有資格來操持打理,一般的旁支子弟縱然想插手幫忙,怕是也會被堅定地拒絕,更可能落得一個“僭越”的駡名。

  也托得如此,鄭肅一家只需要靜靜等候大典的到來。最後的兩天裏,一家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享受這難得的清閒。而這期間,除了鄭遠楠抽暇探望了鄭肅一次外,也再無外人造訪這偏僻的別院。

  身體恢復健康的鄭肅甚至乘著這個機會,對鄭靜的詩書經文做了一番考較,算是償了平日裏無暇顧及次子求學的遺憾。

  便在這一片和睦融融之中,宗祭大典來臨了。

  …………

  天還是濛濛泛亮之時,滎陽城的沉寂便突然被打破。

  不消招呼,早已沐浴更衣完畢的各宗支子弟紛紛從各自住所出發,徒步前往坐落于滎陽城外東南的主祭之地————鄭氏三公墓。(桓公、武公、莊公乃是古鄭國開國三代君王,被鄭氏後裔尊為太始祖、二世祖、三世祖,並稱“鄭氏三公”。)

  趕到三公墓時,早見一個盛大的祭台之上,齊整地擺放著鼎、香爐、香盒、櫝、盤、碗、燭檠(蠟臺)、酒杯等各式祭奠器。道路兩側,近百身著玄服之人手持綾幡恭立。隨風飄揚的綾幡,更是憑添了幾分肅穆之意。

  到達目的地後,數百名鄭氏子弟,被按照宗支長幼尊碑的順序,由內而外地安排了下來。托了那從五品下階郎中一職的福,鄭肅三父子沒有被安排在最週邊,呆在了較中間些的地方。

  由於吉時未到,一眾參祭者只能耐心靜立等候。

  臨近午時,才見朱陽郡公鄭安世,禮部侍郎鄭中明等鄭氏長房和元老人物姍姍而來。與他們隨行的,還有一些參與觀禮的達官顯貴。

  而其中有一人,特別地引起了鄭宇的注意。剛留意了那人幾眼,卻聽到了兩聲輕咳,轉過頭,便看到父親那關切而提醒的目光。

  微笑了笑,鄭宇示意父親放心,自己不會做出那衝動的事情來。

  這時,正與鄭安世並肩而行的太常寺少卿楚居道卻似乎有所感應一般,不期然地移轉目光,恰恰地看到了隱在人群不深的鄭肅父子,俊朗儒雅的面龐上頓時泛起了和煦的笑意,甚至微微點頭以為致意。

  “怎麼了,楚大人?”看到這一舉動,鄭安世略顯詫異地問道。

  “沒什麼,只是見到位故舊!”太常寺少卿微笑回道。

  鄭安世也只是隨口一問,笑笑後繼續前行。

  在他們身後,禮部侍郎鄭中明順著楚居道先前的視線看去,隨即眼中掠過一絲了然。

  …………

  午時初至,一陣震聾發匱的鼓聲之後,禮樂之聲驟起,鞭炮轟鳴,拉開了盛大宗祭的序幕。

  宗祭儀式之前,卻是由自長安遠道而來的太常寺少卿宣讀了一封聖旨,旨中內容主要為褒揚滎陽鄭氏一脈綿延數百年而能始終兼俱忠孝,仁哲睿智,並特賜族長鄭安世嫡長子鄭義明縣子爵位。

  隨即,早已成為傳統的宗祭一系列流程逐一進行————宗族元老宣讀鄭氏家族源起延續;燃燭(白色)、焚香、懸族譜,敬獻供品,領牲獻牲;族長親頌祭文…………

  延續到未時左右時,到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流程————收譜(族譜)。

  按照以往的慣例,在收譜之前,族長將會對背德失儀有辱門風,又或是不遵祖訓回鄉參祭的族人施以革譜棄族的懲罰。這本來只是鄭氏先人為約束後輩所定的一條以威懾為主要目的的祖訓,但最近這幾次宗祭,卻實實在在地將十數名旁支子弟革出了宗譜,不禁讓人有些不寒而慄。

  此刻,不少鄭氏旁支族人心中又是惴惴,惟恐平日裏哪處不入宗系之眼,而導致革譜棄族的厄運會落到自己頭上。

  一時間,祭台前人人稟息,寂靜一片,落針可聞。

  在族長父親的身後,鄭義明一臉快意的微笑,似乎已見到那個目無尊卑之旁支下賤子跪地請求寬恕的場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