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傲骨》第0章
第一章

  巴子城頭青草暮,巴山重疊相逢處。

  綿延千餘里的大巴山,東端伸延至鄂西,與巫山相連;西接摩天嶺;北以漢江谷地為界。內中地勢複雜,峰高水秀,層巒疊蟑,氣象萬千。值四月正中,巴山之內草木繁盛,山花遍開,鶯飛兔走,一派生機盎然之像。

  便在這蒼茫千里深山之中,落根著一座山村,約有三、四十戶人家,因村民多出趙姓,因而得名趙家村。

  ...................

  時已入夏,白天逐漸變得漫長,五更天還未到,外邊已是明亮幾如白晝。

  一陣高亢的雞鳴聲將山村初晨的寧靜打破,陸陸續續有山民開門出戶,挑水劈柴,升火做飯。清晨風微,一縷縷裊裊炊煙直直地插向雲霄。

  新的一天開始了!

  打了一個淺淺的哈欠,甦醒抬頭看看窗外愈見明亮的天色,放下了手中的書卷。夜讀直至天明,身體已經略顯倦意。

  吹熄了桌案上那盞已經撲閃將滅的油燈,甦醒站起身,推開簡陋的屋門,緩緩的走到了自己的木屋。

  門外的晴空一碧如洗,不見半絲雲朵,便宛如一整塊晶瑩剔透的巨大藍色寶石。遠處的群山綠隱蔥翠,如薄紗般的雲霧輕環縈繞,景色動人之極。

  陣陣微風迎面而來,涼爽而輕柔,便如那二八少女的酥軟柔夷般輕輕拂過面龐,掠過鼻端,帶來了山野那無比清新的氣息。

  屋前數丈遠處,一條山溪蜿蜒南北,溪水清澈,一望見底,隱約可見嬉戲於其間的一尾尾魚兒。水聲淅瀝,別有一番悅耳滋味。

  甦醒仰起頭,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又緩緩的吐了出來。山村初晨,空氣分外清新,頗有些令人心曠神怡的感覺。一呼一吸,天地之間的靈氣彷彿全部湧了過來,片刻之間,整個人便已煥然一新,看書一夜給身體帶來的疲乏感似乎也已蕩然無存。

  天清如碧,綠蔭蔥翠,山溪清澈,涼風習習……所謂世外桃源,也就莫過於斯而已!

  「蘇先生早!」

  一位老漢擔著兩桶水,正好自小木屋前經過,見著甦醒出來,立時笑著招呼了起來。

  老漢雖然已年逾六旬,但鶴髮童顏,聲音洪亮,身體強健得猶如壯年男子一般,雖然肩擔著兩桶水,步履仍自輕快異常。

  甦醒輕點了點頭,沒有應話。

  「蘇先生,看您的樣子,莫不是又一宿沒睡?」甦醒那淡然得近似冷漠的面色並未驅散老漢的熱情。略作觀察之後,他又語帶關切地說道,「莫嫌老朽多話,先生常常這般通宵讀書,怕是會虧欠了身子。」

  「嗯!」甦醒這時才輕應了一聲,表情淡冷如前,沒有一絲變化。不熟悉的人若是見了這幕情形,多半會以為甦醒目中無人,不識禮數。但相處日久,老漢早知「蘇先生」只是生性如此,兼且寡言而已,心中其實並不存半分瞧不起人的意思。

  突然間,似乎想起了什麼,老漢停下了腳步,肩上的水擔並沒有放下,只是以左手扶著扁擔,騰出右手,輕捋頷下的花白鬍鬚,呵呵笑道,「蘇先生,今日天還未亮時,阿山那孩子就上山去了,只說是要捉隻山雉野兔給先生中午下菜。搗弄這些活什,這孩子最是拿手,肯定不會空手回來,回頭讓他收拾乾淨了,就給先生送過去。

  雖說不是什麼值錢之物,但畢竟也是這孩子一番心意,請先生無論怎樣都要收下……」

  說完這一番話,老漢或許怕對方推辭,也不待甦醒接上一兩句話,便健步如飛擔水離去。

  約莫走出百餘步遠後,見身後沒有傳來甦醒的聲音,老漢才算放下了心,緩下了步子來----說到蘇先生,雖說他不大喜歡與人來往,而且終日不見笑顏,但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好人。

  便說在上個月裡自家發生的那件慘禍,若不是有蘇先生在,一家老小怕是離絕路已經不遠了。這些天來,雖然有心感謝,但無奈家裡實在困窘,也虧得孫子阿山在捉雉捕兔上頗有一手,三天兩頭便能捕上一兩隻山雉野兔,送給蘇先生也算是一分心意。只是蘇先生好幾次都沒肯收下,弄得一家人越發過意不去。

  今日裡特意招呼過後,想必蘇先生應該不會再推辭了。想到這裡,老漢咧嘴嘿嘿一笑,步子越發輕快了起來……

  盯著老漢逐漸遠去的身影看了片刻,甦醒收回了視線,稍稍舒展了一下手腳後,又回到自己的木屋內。

  這座純以木料製成的小屋,結構頗為簡陋,屋外沒有做任何修飾,屋內共分兩間。外面的那間既是廚房,又是堆放各式雜物的地方,裡面只有幾件粗木傢俱,做工並不精緻。有些是山民所贈,也有些是由甦醒自己製作而成。

  裡面那間,則勉強可以被稱作寢室,裡面除了簡陋的床鋪之外,倒是有一個做工不錯的書架,架上整齊地擺放了不下百本線裝書籍。這些書有新有舊,不少紙張甚至已經泛黃,略有殘缺。不過怎麼看來,這百來本書籍也與這個粗陋的房間感覺很不匹配。

  甦醒從屋內的瓦甕中打了些清水,很是簡單的用自製的松脂膏漱了漱口,又用潮濕的布巾抹了把臉,便算是洗漱過了。

  在大山外面,家境稍殷實的人家有用清晨用細鹽洗牙,飯後以茶漱口的習慣。不過在山村裡,實在是沒有這樣「奢侈」的本錢。

  由於與外面往來實在不便,山民們通常也只能每月出山一次,每次五、六人,用山中的皮貨、野味、藥材去換去糧食和食鹽。交換過程中,難免還受到一些盤剝,每次能換取的東西實在是可數得很,食鹽更是被視若珍寶。平日裡做飯時,只是略放少許,但求能夠生味即可。若是哪戶山民家的兒女說要以鹽漱牙,怕是會給父母打至半死。

  洗漱完畢後,也不更衣,甦醒便直接先去了屋後不遠處的小土坡。距離並不遙遠,百十來步的路程。

  土坡的面積約有兩、三畝,除了行腳的路徑之外,其餘地方皆是梯形的田地。這裡是山民們特意為甦醒所開闢的,供他種植些瓜果蔬菜所用。其實在山裡面,石多而土少,真正能夠用作耕地的地方是少之又少。這麼大的一塊土坡,在山村週遭並不多見。

  幾畝地裡,甦醒全部種上了芸薹菜(註:在我國古代,油菜稱芸薹)。芸薹開花前能食用,菜籽中含油也高,可做搾油之用,而且種植簡單,不需過多的照料,算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芸薹的花期本在二、三月,如今已經四月見中,本來早應是花殘籽成。然而山裡的氣候水土異於平原地帶,開花較遲,此刻卻正是爛漫之時。菜苔頂端綻放著的明黃花瓣,在滴滴清晨朝露的襯托下,分外嬌艷。花唇散發出的濃香,舒散在早晨清新的空氣裡,充溢了像芬芳馥郁醇酒一樣的甜蜜、濃烈的氣息,熏人欲醉。成千過萬的芸薹花朵,鋪墊出了滿地黃金。

  一沐春風萬頃黃!

  甦醒沒有留連花叢美景,只是一路走到了土坡頂上。

  這裡,豎立著一根木竹竿,高逾四丈。桿的頂部,赫然是一個木製的風車狀物事。四片風車葉在輕柔晨風的鼓動下,會時不時地轉動幾圈。由於並沒有完全固定死,風車甚至可以根據風的變化自行調整方向,很是靈巧。站在桿下,甦醒抬起頭,凝目觀察著風車的轉動,不時還迎風伸出手……

  …………

  一盞茶的功夫後,甦醒回到家中。

  將滿是泥土的雙手略做清洗後,甦醒進了裡屋,從書架上拿出一本自行裝訂的線裝書簿,翻至空白頁處,取出硯墨毫筆,記錄下了先前觀察到的天候情況。

  「壬午,四月十三

  天氣晴好,無雲,氣爽,略燥。有東風,風力微弱,無其他異常之像……

  明日天氣預計仍為晴好…………

  傍晚時分另做觀望!」

  又翻回前頁,在昨日記錄的地方添加備註道:無誤!

  書寫完畢,吹乾墨漬後,將書簿合起,又放回到了架上。

  做完這一切後,甦醒換上一身短打的麻布單衣,又脫掉腳上那雙略顯破舊的布鞋,換上一雙自己編織的草鞋,也不關門,便離開了小屋。

  山村的民風極為淳樸,山民終日日出而作,日沒而息,並不像山外的人那樣心思複雜。戶不蔽門這等事,在外人或許難以想像,在山村裡卻是再正常不過了。

  碎石塊鋪成的小道,因為常年的踐踏,已經變得相當平整。一些大的石塊,甚至平滑如鏡。哪怕是赤腳踏在上面,也絲毫不會疼痛,反而會感覺有一種別樣的舒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