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之鎮宅男妻》第11章
☆、第11章 十一軍營

這次出城,吳名終於有了空閒去流覽街景。

這年月的城市怎麼都無法和後世相比,單就規模而言的話,恐怕連後世的一個小縣城都不如。但相比吳名記憶中的其他古城,這裡卻已經稱得上繁華熱鬧,出城的主幹道全是青石板鋪成,兩邊擠滿商家店鋪,乍看上去頗有一點唐宋時期的風味——要知道,秦朝對商人的限制可是出了名的,士農工商的排序差不多就是從這時候開始定型。

但考慮到上一任皇帝是個穿越男,對商業的看法肯定不同于始皇帝,減輕針對商人的壓迫,重新推動商業發展什麼的也在情理之中,甚至稱得上是必然。

吳名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商家售賣的貨品上。讓他失望的是,即使穿越男主政,絲綢之路也依然未能提前開通,商鋪裡的貨品大多出自北方本地,餘下的那部分也都來自同屬秦王朝的中原。

一路瞄下來,吳名愣是沒有看到半點帶有異國風情的賣品。

吳名很想發問,但考慮到自己此刻是阮橙,一個生於此長於此的土著,不可能對此地的情況一無所知,只好忍下好奇,只看不問。

但就城內的情況和路人臉上的表情來看,此地被治理得相當不錯,就算和咸陽那邊相比都未必會遜色多少。

這小子還挺能幹!

吳名抬起頭,審視地看了一眼嚴衡。

或許是感覺到了他的目光,嚴衡低下頭,疑惑地問道:“怎麼了?”

“沒怎麼,就是忽然覺得你把這裡治理得很不錯。”吳名咧嘴一笑,“與有榮焉。”

嚴衡聽出吳名是在誇讚,笑了笑,“不過是照貓畫虎,拾人牙慧罷了。”

“先帝?”吳名眨了眨眼,小聲問道。

“嗯。”嚴衡點點頭,也壓低了嗓音,“我幼時曾跟在先帝身邊聽他教誨,從他那裡學到過一些治國理事的皮毛,雖不及先帝文韜武略的十之一二,卻也足以讓一地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

他肯定沒告訴你,豐衣足食還有一句前提,自己動手。

吳名撇撇嘴,隨口道:“送你一句話吧。”

“嗯?”

“因地制宜。”

聽到這句話,嚴衡眉峰微動,試探般問道:“你……好像對先帝有些不以為然?”

“呵呵。”吳名用後世最招人恨的假笑作答,心裡卻道:他才是拾人牙慧的那個呢!

吳名的態度讓嚴衡愈發好奇,但此處並非適合深談的地方,嚴衡對吳名的疑慮也不止於此,於是便壓下狐疑,留待方便時再去追問。

一串人馬很快出了城門,沿著土道繼續向東。

大半個時辰之後,一座典型的秦朝軍營便出現在視野之內。

軍營建於山腳之地,背靠青山,旁有溪流,一側是大型的練兵場,零一側卻是綠油油的農田。

屯田?!

這玩意也被搞出來了?

一看這佈局,吳名腦子裡就冒出了一個經典名詞。

所謂屯田,就是政府組織人力在國家所有的土地上開墾耕種。歷史上搞屯田制最出名的應該算是明朝,因為在很多歷史磚家的描寫下,屯田製成了明朝滅亡的禍根之一,就好像明朝後期之所以民不聊生就是因為老朱家把百姓全抓起來去搞屯田了一樣。

實際上,屯田制本身並無問題,更是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強國之策,真要追根溯源的話,單是有文字記載的就可以追溯到商朝之前。

始皇帝派蒙恬去抗擊匈奴的時候,就命蒙恬在河套、隴西一帶搞起了屯田,從而就地取材,補充糧草。而屯田制正式成型是在漢朝,追其因由同樣是為了和北邊的遊牧民族打仗。

總而言之,自華夏文明出現,屯田制就沒在華夏大地上消失過,從漢代延續到三國乃至唐宋元明清,即使是後世新中國成立,也依舊在東北和西北搞起了以“大開發”為名的新一輪屯田。

屯田是沒問題的,但這軍營的位置……

吳名習慣性地抬起頭,打量了一下山上的茂密林木,脫口問道:“山上設了崗哨嗎?”

“什麼?”嚴衡一愣。

“呃……”吳名也意識到自己這話說的有點突兀,眨眨眼,乾脆實話實說,“我就是覺得,這要是在山頂上弄點滾石巨木火油什麼的砸下來,你這軍營就可以被一鍋端了。”

“……”嚴衡好半天沒有說話。

吳名趕忙道:“我就是隨便一說。”

“你說的倒也沒錯。”

嚴衡勒住馬韁,抱著吳名躍下馬背,卻沒說山上到底有沒有崗哨。

吳名也沒追問。這事往大了說也算是軍事機密,本就不是他現在的身份可以探尋的,不過是習慣使然才一時多嘴。

下了馬,嚴衡將馬韁交給身後護衛,自己帶著吳名徑直進了軍營。

剛走了沒多遠,一名穿道袍、留長須的男子就率人迎了過來。

“主君。”道士先是躬身施禮,接著便起身問道,“主君新婚燕爾,怎麼不在家中盡享佳期,卻來了我等所在的苦寒之地?”

嚴衡沒有理會道士的調侃,抬手向吳名介紹道:“此乃羅道子,雖無官職在身,卻是足智多謀,乃是我身邊極其得用之人。”

“謝主君誇讚。”羅道子一看就是個臉皮厚的,而且和嚴衡很熟,笑過之後便主動抬手向吳名見禮,“這一位想必就是主君新娶的夫人了?”

“既然知道,還不上前拜見夫人?”嚴衡冷臉道。

羅道子立刻收起笑顏,鄭重行禮。“羅道子拜見夫人。”

“……起。”

吳名對道士這東西最為敏感,乍一看到羅道子的時候很是嚇了一跳,刹那間都萌生出了閃人的念頭。但定了定神就注意羅道子的臉上全無見鬼的異樣,再仔細一打量,吳名就無語地發現羅道子其實是個水貨,體內沒有半點靈力不說,道袍上也尋不出某個道家派系的獨門標記。

根本就是個假道士嘛!

吳名徹徹底底地放下心來,下巴微揚,示意羅道子免禮。

羅道子也沒客氣,應聲而起,單看其表現還真有一點方外之人的風骨。

“不知主君來此何事?”羅道子轉而問起了嚴衡來意,“難道是府中的老太夫人又……”

嚴衡輕咳了一聲,阻止了羅道子的肆意調侃,接著道:“夫人想要制器,我便帶他來這裡的匠營試上一試。”

“制器?”羅道子眼睛一亮,明顯很有興趣,“不知可否允羅道子旁觀?”

“跟著吧。”嚴衡漠然應允。

以嚴衡為首的一行人當即向軍營深處走去,很快便來到匠人所在的營盤。

一看到這處營盤的規模,吳名便不由一怔,進而對嚴衡的某些心思產生了懷疑。

營盤的占地很大,並不像尋常軍營那樣只養了兩三個鐵匠專門修補兵器,就規模而言更像是一座古代的兵工廠,從冶煉到打造,一條龍的設施應有盡有,師傅學徒一應俱全,連家眷都被接了進來。

這傢伙……恐怕有些野心呢!

吳名心下猜疑,面上卻不動聲色,跟著嚴衡進了一間正乒乓作響的屋子。

一名年長的鐵匠正在裡面指點兩個十幾歲的小鐵匠如何捶打箭頭,見嚴衡等人進來,趕忙丟下徒弟,上前見禮。

嚴衡擺擺手,示意他起身,接著就表明來意,讓他找人打造幾個大小不一的鐵鍋。

發現夫人要打造的其實是個做飯用的炊具,羅道子立刻變得興味索然,但也不好就這麼甩袖子走人,便悄悄退到一旁,目光在嚴衡和吳名之間轉來轉去。

嚴衡沒有理他,吩咐下去之後就帶著吳名去了他所使用的營帳。

羅道子在後面猶豫了一下,終是跟了上去。

這座軍營並非臨時性的所在,營盤裡的建築都是磚瓦構建,所謂的營帳其實也是一座兩進的院子。

嚴衡直接將吳名帶進了內院正堂。

一進門,看到正對門的牆壁上掛的地圖,吳名終於確定了自己目前的所在地——遼東郡,再考慮到郡守府的必然位置,此地應該就是遼東郡郡治——即一郡首府——的襄平。

就地理位置而言,他倒是沒有穿出去多遠。

穿越前,他也是住在遼省邊城的。一方面是因為這邊宜居,很適合他宅居的生活方式,但更主要的卻是為了方便他進入大興安嶺。

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大興安嶺是國內僅有的幾處還能蘊育出靈氣又未被政府勢力完全霸佔的所在了。

吳名心情複雜地歎了口氣,脫下鞋子,跟嚴衡一起坐在席上。

嚴衡是姿態標準的跪坐,吳名卻不願意那麼難受,直接將屁股落在了席子上。反正褲子已經在穿越男的蝴蝶翅膀扇動下流傳開了,就算盤膝而坐也不用擔心會暴露丁丁,儀態不雅。

發現秦三世是穿越男之後,吳名才意識到自己一直都是穿著褲子的,並不像真正的秦朝那樣只有脛衣——只有褲腿,沒有褲襠,自然也沒有回憶起風吹褲襠蛋蛋涼的美妙滋味。

吳名一個人憶苦思甜的時候,正堂裡的人已走了個乾淨,只剩下嚴衡、羅道子和他。

“夫人,能否將你所說的馬鐙繪製出來?”

聽到嚴衡說話,吳名才回過神來,愣了一下便看向嚴衡面前的案幾,發現他已經準備好了筆墨和絹布,就等著他來動手。

看到放墨的硯臺,吳名卻又開始走神。

墨錠和硯臺都是宋朝才出現的玩意,現在卻出現在了秦朝的案幾上,但弄出這玩意的傢伙卻沒能普及紙……

這科技樹到底咋點的啊?

吳名一邊腹誹一邊接過毛筆,在白色的絹布上畫了一個頗有立體感的圓盤,然後在圓盤上畫了一個半圓,又在半圓上方點了一點,接著就把毛筆遞還給嚴衡。

“就是這麼個玩意兒。”吳名道,“下面有個能讓腳踩住的託盤,上面留個孔,用繩子什麼的拴住綁到馬鞍上。”

“名字呢?”嚴衡問,“應是哪個登字?”

“這東西適合用金屬造,所以是金字旁。”吳名遲疑了一下,終是破罐子破摔地把毛筆搶了回來,在絹布上寫下繁體的鐙字。

※※※烏鴉偷亂入※※※

脛衣

正面無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