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盛唐煙雲》第289章
第一章 笳鼓 (六 下)

 王洵帶住了戰馬,雙手持槊,平端於胸前。

 從開始決定出兵那時起,他的目標便不僅僅是鐵門關,而是整個大食東征軍。

 初生牛犢不怕虎。對他來說,與其拿下鐵門關之後躲在城牆內被動挨打,不出趁機挖個大陷阱,把敵方的援軍也給裝進來。

 圍城打援,這是當年白馬堡之中封常清講解的常用戰術之一。只是鐵門關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無法成為一個包圍的誘餌。所以,乾脆稍加變通,遮斷鐵門關與敵軍主力的聯繫,讓艾凱拉木一直以為鐵門關沒有陷落。然後……

 刀客出身的萬俟玉薤沒辜負他,順利帶領小隊斥候,沿著猛獸出沒的放羊小路繞到了關牆後方,及時遮斷了戰場。只在最後時刻,才按照計劃中安排,放過了一個幸運兒。讓他將告急的文書,送到大食東征軍帥帳。

 馬賊出身的沙千里也沒有辜負他的信任,帶領四千多弟兄,,翻越了鐵門關附近崇山峻嶺,扮作援軍,詐下了關門。

 隨即,他便帶領唐軍和一眾盟友插過鐵門關,在敵方援軍的必經之路上,以逸待勞。

 艾凱拉木則如同激怒了的野豬般一頭紮進了陷阱。

 附近的地勢為山區與平原的交界,由被向南形成一個巨大的緩坡,對聯軍來說非常有利。王洵卻不忙著立刻發起進攻,而是壓穩的陣腳,靜靜地等待對手調整隊形。

 身邊的大宛都督府兵馬訓練有素,見主帥屹立不動,也跟著停止了前進,雙目俯視正前方混亂不堪的敵人。分列於左右兩翼各部聯軍本來想沖上去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見發現唐軍不再移動,趕緊拉緊了馬頭,嘟嘟囔囔地低聲抱怨。

 “鐵錘王他老人家再等什麼啊?!”

 “就是,這麼好的機會不用,他老人家到底要幹什麼?”

 “誰知道他老人家怎麼想的?!”

 很快,這些抱怨聲就被諸侯們用鞭子強行掐斷,“閉嘴。他老人家怎麼想的,你等不需要知道。跟著做就行了,保準沒虧吃!”

 “站穩,站穩。帶住坐騎,看人家唐軍怎麼做的。你們這些吃貨!”

 “嗯!嗯!哎呀!”被罵做“吃貨”的部族武士們躲閃著,哭叫著,帶著幾分慚愧,重新整頓隊形。

 一場又一場匪夷所思的大勝,已經給王洵身上打起了一圈神秘的光環。無論理解不理解其命令,諸侯們都情願唯其馬首是瞻。

 對面不遠處的大食東征軍,也在慌忙的列陣。剛剛經歷了一場長途跋涉,他們的精氣神看起來比諸侯麾下的武士還不如。艾凱拉木同樣猜不出王洵為什麼要給自己列陣而戰的機會,跨坐在馬背上,皺著眉頭向唐軍這邊仰望。秋日恰恰從二人頭頂偏南位置照下來,給王洵的胸甲打上一層璀璨的金黃。

 忽然間,王洵的坐騎向前走了幾步。艾凱拉木被嚇了一跳,以為敵將要親自帶隊衝鋒,本能地就想命令弟兄們開弓放箭。誰料王洵的坐騎忽然間又停住了,導致艾凱拉木的手僵在半空,麾下也不是,繼續舉著也不是,木木然好生尷尬。

 “哈哈哈哈!”觀戰的諸侯可不會放過這個奚落敵人的機會,裂開嘴巴,放聲大笑。其麾下的部族武士更是笑得前仰後合,手舞足蹈,滿臉鄙夷。

 “吹角,挑戰”艾凱拉木惱羞成怒,不顧自家隊伍還沒整理完,主動向唐軍發起決戰邀請。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低沉的角聲壓抑而綿長,伴著蕭瑟的秋風,吹透敵我雙方的戰甲。大宛都督府的號手聽了,也毫不猶豫地以角聲回應,“嗚嗚――嗚嗚-嗚嗚嗚嗚!”一聲聲,燒得人熱血沸騰。

 王洵不慌不忙地舉了舉手中長槊,制止了背後無謂的喧囂。待對面的角聲也漸漸停了下來,他笑了笑,左右顧盼,“對面帶兵者好像是是我的老相識,我想去跟他打個招呼,有誰願意跟我一起去!”

 兩軍交戰,主帥原本不應該輕易犯險。王洵身邊的弟兄們卻唯恐天下不亂,爭先恐後地叫嚷道,“我去,我去!”

 “還是我跟你吧,咱們搭檔慣了!”宇文至推開其他人,挎著張朱漆弓,笑容裡充滿了自傲。

 “我跟在你右首!”宋武也聳了聳肩,半步不肯落於人後。

 “好!”王洵輕輕點頭,騰出隻手來,指了指沙千里,命令親兵將所有令箭都交給對方,“這裡就交給你了。把握住戰機!”

 “諾!”沙千里鄭重點頭,接過令箭,立馬與帥旗之下。

 王洵又放心地點了點頭,然後慢慢磕打馬鐙。接過全場指揮權的沙千里立刻扯開嗓子,高聲發出邀請,“大宛都督王洵王明允在此恭候多時,艾凱拉木將軍可有膽子出陣一敘!”

 “大宛都督王洵王明允在此恭候多時,艾凱拉木將軍可有膽子出陣一敘!”親兵們立刻齊聲響應,將王洵的邀請傳遍了全場。

 “大宛都督王洵王明允在此恭候多時,艾凱拉木將軍可有膽子出陣一敘!”唯恐對面的大食兵不理解,第一遍喊聲剛落,沙千里又以大食語再度重複。

 “大宛都督王洵王明允在此恭候多時,艾凱拉木將軍可有膽子出陣一敘!”此刻唐軍當中,有近一半是從當地所招,會說兩句大食語的不在少數。見自家主帥如此豪氣干雲,也驕傲地用大食語將邀請一遍遍重複。

 “艾凱拉木將軍可有膽子出陣一敘!”

 “艾凱拉木,出來跟我家都督單挑!”

 王洵當日擊殺大食東征軍第一好手的場景,艾凱拉木至今記憶猶新。犯傻才會用自己的性命去成就對手的威名。可幾萬雙眼睛在這裡盯著,他又不能承認自己沒膽兒,反覆權衡之下,硬氣頭皮叫了五十餘名親衛跟著,緩緩走出本陣。

 一方只有三個,另外一方的人數卻是五十。是誰未戰先怯,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當即,大食東征軍當中,無數人連連搖頭。對面的聯軍隊伍裡,卻爆發出新一陣哄笑。

 “膽小鬼,呸!都嚇成這樣了還當統帥呢,滾回家吃奶去吧!”

 “沒長卵子的傢伙,真不嫌丟人!”

 哄笑聲中,兩支隊伍慢慢靠近。艾凱拉木又羞又怒,搶先一步,大聲怒喝,“年青人,你擅自挑起戰端,導致當世兩個大國交惡,血流千里,就不怕遭到真主的懲罰麼?”

 王洵語言能力一般,根本聽不懂對方用大食語發出的質問。卻也明白那絕不是什麼恭維之詞,笑了笑,禮貌將手搭在長槊中央,輕輕拱起,“艾凱拉木將軍,王某這廂有禮了!”

 “噢,噢,噢!”聯軍的隊伍裡又爆發出一陣喧鬧,顯然,是對艾凱拉木的失禮十分不滿。對面的大食東征軍將士見了,愈發覺得自家主帥丟人。雖然也發出叫嚷聲響應,氣勢卻不如對面遠甚。

 “有話快說!本帥沒時間跟你糾纏!”艾凱拉木知道自己越逞口舌之利,對士氣傷害越大,也按照大食禮節在馬背上俯了俯身,怒氣衝衝地用唐言喊道。

 “其實也沒什麼事情!”王洵微笑著回應,就像一隻偷雞得手的小狐狸,“晚輩就是想要知道,鐵門關地理位置如此重要,您老人家為什麼不多派點兒兵在裡邊駐守!”

 “這個,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與你有什麼關係!”艾凱拉木被問得老臉一紅,然後迅速抵賴。

 “怎麼說跟我沒關係。如果您在關內再多放兩千兵馬,晚輩肯定沒這般輕鬆將其拿下來!”王洵依舊不溫不火,非常“禮貌”地向對方解釋。

 “你!”艾凱拉木氣得直哆嗦。鐵門關守將易卜拉欣與他脾氣不合,所以互相都敬而遠之。艾凱拉木當然不會平白地去壯大對方的實力。可對面這小傢伙在這時候提此事幹什麼?說是想挑撥離間吧,此刻他又用的是唐言,根本起不到挑撥離間的效果!?

 莫非他別有企圖不成?吃過封常清的一次虧,艾凱拉木心裡頭警惕性非常地高。回頭看看萎靡不振的自家隊伍,再看看對方士氣高昂的藥剎水聯軍,心中忽然有所明悟。又是這招,上次封常清就用了這招,弄得自家弟兄久疲乍歇,提不起力氣作戰。當時所有大食將領都以為是唐人在附近的河水中下了毒,逃離生天之後仔細一琢磨,才明白對方是故意利用了人體的休整缺陷。

 太不地道,忒奸詐了。師父奸詐得像頭老狐狸,教出來的徒弟也是一肚子壞水!

 “本帥沒功夫跟你廢話。你要戰,便衝過來戰個痛快!”看穿了王洵的不良居心,艾凱拉木再也按捺不住,舉起刀來,衝著對手大聲咆哮。

 “好,那就戰個痛快!”王洵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對方的邀請,雙腿一馬鐙,瞬間提速。人和坐騎就像一道閃電,直撲艾凱拉木。

 雖然事先有所戒備,故意跟王洵保持了近百步的距離。可艾凱拉木卻沒想到,看上去彬彬有禮的年青人說翻臉就翻臉。想要招呼人上前護駕,已經來不及。只好大吼一聲,撥轉便走。

 他是受了對方偷襲,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在旁觀者看來,卻是主動邀請對方單挑在先,隨後卻又臨場膽怯,逃之夭夭。唐軍側翼的部族武士們唯恐天下不亂,登時齊聲大罵,數落艾凱拉木的無恥。大食軍一側,很多將士卻是羞得把頭紮進泥土中心思都有了,根本不敢直接還嘴。

 眼看著艾凱拉木就要被王洵追上,他身邊的侍衛也都急紅了眼睛。紛紛拔出彎刀,上前圍毆。宇文至正愁找不到發作的理由,大叫一聲“來得好!”,羽箭連珠般從弓臂上射出,將試圖攔截王洵的武士逐一射落在地。

 早已戒備多時的宋武亦拔刀前衝,將靠近王洵背後的大食侍衛砍了個人仰馬翻。

 此處地形是一個緩坡,北高南低。艾凱拉木撥轉馬頭往自家大陣跑,王洵卻是策馬直追。一個慌裡慌張,一個蓄勢已久,很快就追了個馬頭銜馬尾。到了生死關頭,艾凱拉木什麼都顧不得了,一邊彎著腰躲閃背後隨時可能刺過來的槊鋒,一邊扯開嗓子大聲叫嚷,“保護我。過來保護我,衝鋒。衝鋒!”

 即便心裡頭對艾凱拉木再失望,大食東征軍將士也沒有眼睜睜看著自家主帥被敵將殺死於面前的道理!因此也顧不得什麼陣型、秩序,呼啦啦一擁而上。先前對艾凱拉木志在必得的王洵卻又迅速地帶住了坐騎,目送著被嚇得魂飛魄散的艾凱拉木瘋狂地奔向其自家隊伍,舉起長槊,放聲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前輩,你的膽子也太小了些!”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宇文至和宋武也衝上來,與王洵並肩而立。三個少年俯視千軍,胸口處豪情萬丈。

 背後,沙千里帶領大唐將士,保持著整齊的陣型,迎頭攻向了亂成一鍋粥般大食東征軍。左右兩翼,則是鼻子翹了天上的諸侯聯軍。

 當年面對大食人,他們連拿起兵器抵抗的勇氣都沒有。而今天,對著同樣的敵人,卻是驕傲至極。

 那個叫鐵錘王的唐人,再一度用事實證明,曾經不可一世的大食兵馬,如今已經日薄西山。只要諸侯們鼓起勇氣跟他們戰鬥,可以輕易地將他們踩在腳底下。

 那個叫做王洵的年青人,是封常清的嫡傳弟子,安西軍的後起之秀。他的年齡才剛剛二十出頭。他身邊的朋友和兄弟,也都是二十左右的年紀,個個的如同初生的牛犢般,無所畏懼。

 在他們背後,還有同樣年青的士兵,同樣年青的隊伍。在他們背後的背後,大唐帝國,也一樣如日初升,光芒萬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