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帝國征服史》第224章
大宋帝國征服史 第二十八章 雄心(上)

宋宣和七年四月十一,壬子。西元1125年5月15日

基隆。

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木頭匣子。

長、寬、高都是一尺兩寸,沒有上漆,沒有打磨,更沒有雕刻,完全是一個用幾塊榆木板釘起,說好聽點是樸實,說難聽點根本就是趕工出來的破爛貨。

匣子向空氣中散發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讓人惡心的味道,類似于咸魚,但比臭更令人作嘔,將御書房里的木犀香氣攪得一團糟。

趙瑜斜著眼睛看著這個匣子,眉頭和鼻子都皺著,毫不掩飾心中的嫌惡。

“二郎,你不喜歡?”趙文饒有興致的看著難得出現在趙瑜臉上的表情,能讓雄踞七海、虎視天下的東海王出現這種反應的事情,這世上已經不多了。

“我要這東西做什么,豬頭肉還能下酒,這玩意兒能嗎?”

“還以二郎你會高興太廟里又多了個收藏品!”

“是別人送來的,又不是我斬獲的,我可沒臉拿到太廟里去。”

趙文大笑起來。地確。能送入太廟地只有通過血戰獲得地戰利品。這匣子里地什物可不夠資格。不過他很清楚。趙瑜如此嫌惡。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

“那二郎你打算怎么處理呢?丟掉?還是轉送?”他問道。

“送給我們地哪位族叔做壽禮如何?百年死敵最后地皇帝地首級。他應該會很喜歡罷。”

“不是應該。是肯定!道君皇帝不像二郎你這樣重臉面。肯定會興高采烈地把這匣子里地天祚皇帝首級。祭告天地、供入太廟地。”

是地。這是天祚地首級。

收到這份突如其來地禮物。趙瑜和趙文都是吃驚不已。任誰也想不到。當年長生島上地漏網之魚。會帶著這樣地一份大禮來投奔東海。而當看見改頭換面。化妝成僧侶地完顏活女被帶到眼前地時候。天津地文武兩位主官也同樣地驚詫莫名。

對于應州發生的戰事,東海的情報網并沒有放過,而天祚皇帝在那場戰事以后,又沒了消息也是事實。再加上一系列天祚地隨聲物品和印璽做證據,讓人不由得深信完顏活女的解釋。

不過吃驚歸吃驚,東海上下對遼國天子的首級卻都沒什么興趣,趙瑜現在的反應也說明了這一切。盡管他并不懷疑完顏活女來投的真實性――再怎么說,拿天祚遺骸來送禮未免也太大方了。天祚皇帝雖然昏聵無比,但他畢竟是遼國存續的標志,只要能確認他的死訊,金國治下的州縣瞬時就會安穩下來。用他的首級,換取一個在東海安插間諜地機會,那也是太大材小用了一點――只是,這份禮物對于實現趙瑜的目標卻是反效果。

不確認天祚死訊,金人就不敢南下,在宋金海上之盟中,金人也跟大宋約定‘不得存天祚,彼此得即殺之’。后院起火,對于在外的大軍來說,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趙瑜盼靖康之變,已經盼了許久,不想再看到金人的行動再被耽擱,如此節外生枝之事更非他所愿。

趙瑜拿起與天祚首級一起送來的印璽,比起現在趙瑜所用、由大宋所賜金質的東安王印,這枚由青玉制成、三寸大小、以龍為鈕的定命寶當然要貴重許多。雖然這不是遼國的傳國璽――早在兩年前,遼國國璽就已經落入金人之手――但也足以證明首級的身份。

“把這枚印璽,再加上天祚皇帝地首級一起送去東京。大張旗鼓點,要用最快的速度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地傳到金人的耳朵里。”趙瑜把大遼定命寶在手中一拋一接,漫不經心地下著命令。

“知道了。”趙文點頭。他很清楚,給道君皇帝送禮是虛的,真正地關鍵是要讓金人確定耶律延禧的死訊。不管怎么說,在完顏部中,完顏活女并不是無名之輩。

在余睹谷中突然消失、繼而又出現在東海地他,再加上天祚的首級與印璽,應該能讓金人相信這一切。

“來人!”趙瑜對門外喚了一聲,一個才十歲出頭長得眉清目秀的南洋小土著應聲走進趙瑜的御書房中。

“把這個匣子和玉璽收入閣中放好!過兩天會有人來取。”趙瑜指了指匣子和印璽,對小土著說道。

土著點頭行禮,小心翼翼的捧起兩物,倒退了出去。進出書房的過程中,他沒發出半點聲音。

“這就是武弟送來的閹人?”趙文看著小土著一進一出,轉頭問著趙瑜。

趙瑜瞇起眼望向趙文,大有深意的一笑:“明知故問,不是你給武兄弟出得主意?”

“呃……”被趙瑜直言拆穿,趙文干笑了兩聲,心中卻是一陣發寒,他沒想到趙瑜連這點私密之事都一清二楚,“我也是看宮里人手實在太少了,諾大的宮里,輪班的近衛營不算,就二三十個宮女服侍,連一般的大戶人家都不如。以我東海的國勢,不說跟大宋比罷,好歹也不能比金人差啊。所以就寫信跟武弟提了一句。沒想到他便自作主張送來了這么百十號被閹割掉的土著。”

不必趙文說,趙瑜也知道作為一國之主,身邊沒有幾個內侍,在外人眼里總是一件奇怪的事。只是也許是來自后世的偏見也說不定,他一想到身邊圍著一群陰陽怪氣、不男不女的東西,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因此一直以來,東海王宮中都沒有宦官的身影。

為這事,連陳正匯都暗地里勸諫過數次。士大夫們沒一個會喜歡閹人,但他們也知道,宮廷中,不可能只用侍女。但若是用那些正常地男性,免不了會鬧出些傷害王家顏面的丑事。現在趙瑜身邊人少,看顧得過來,到也無妨,但總得為日后考慮。

所以今次之事,不只趙文,連陳正匯都參了一腳。如果沒有陳國相提醒,趙文這位海寇出身的總參謀長也想不到要為趙瑜準備宦官。接到趙文的書信,趙武精心挑選了百多個聰明伶俐、賣相也過得去的土著男孩,讓手下的軍醫把他們都處理干凈。東海地外科手術水平獨步于這個時代,做起閹割手術來,比起東京城中那些父子傳承上百年的蠶室快刀手,技術仍要強出許多,手術死亡率甚至壓到百分之五以下。

對于三人此舉,趙瑜感覺很矛盾。一方面是陳正匯和趙文瞞著他自作主張,讓他心中很不舒服,另一方面,也清楚幾人之所以會這么做,完全是一派忠心,為他考慮罷了。想罵也不好罵,夸也不便夸,只能默不做聲的笑納了了事。

而至于被送來的這批閹割后的男童,趙瑜倒沒多少想法,拿來用就是了,好歹是宮中人手補充,而且這些小

起來與平常男孩沒什么兩樣,不像趙瑜想象中的那快。

僅僅兩三天的功夫,趙瑜便已經習慣了身邊多了幾個內侍。有了這些宦官,他便用不著拿身邊的侍衛充當雜役,也不用再看到一個個侍女在身邊搔首弄姿,用著也十分順手――尤其只聽不說的這一點讓趙瑜很欣賞,真不知道趙武是怎么培訓出來的。

“這次就算了。”趙瑜搖頭說著,“但以后絕不可如此自作主張。”幸虧這些人是趙武送來,若是其他將領,他免不了要起些疑心,更不會放心使用。“不過,既然用上了,就得把章程立起來。萬事都得有個名目,總不能日后隨心所欲地讓閹人入宮。”

“二郎,你有什么想法?”趙文問道。他心知趙瑜一旦把話說出口,多半心里已經有了盤算。

“我對內侍官制也不熟悉,還是讓陳先生去操心。”內侍官依大宋例,本就是政事堂的轄下,不論是宮內晉升還是出外任職,都要宰輔簽押同意才行,所以那些閹人見了宰相無不戰戰兢兢,全無舊唐時的威風――當然,如今的童貫、梁師成等人是特例――現在趙瑜把草創制度的任務交給陳正匯,也是為了防止日后出現閹宦亂國的景象,“不過,我不打算用漢兒為內侍,華夏神?,不能用之為賤奴。”

“都用土著?!”趙文奇問道。閹割四夷的幼童入宮是漢家王朝的傳統,這也是征服者的象征,但畢竟用得多地還是漢人,別的不說,就是語言交流也方便。“今次武弟送來的百多人里,會說漢話的好像就只有寥寥幾人罷?要是用得漢人,根本不會有這個問題。”

“教小孩子說話有什么難的?不過幾個月的事。倭人、高麗、南洋土著,又或是黨項、女真都可以,昆侖奴也行,就是不得用漢人。

有那么多異族可用,何必害自家人。”趙瑜可不在乎什么語言不通,他只是不想看到漢人被閹割。

能來到這個時代,他隱隱的有著自己是天選之子的想法,尤其是近年來手中的實力日增,離大位也越來越近,更是覺得自家有天命在身。上天不會無緣無故把他送來這個時代,那他的任務是什么?趙瑜時常會想起這個問題。

僅僅為了防止中原淪入韃虜之手?還是更進一步,讓中華文明圈范圍變得更大,讓漢人地腳步走得更遠?在他想來,應該是后者。這個時代,就趙瑜看到的、聽到的以及了解到地,就算沒有他出現,富庶繁華的大宋比起四夷也要遠遠強出數百年,就連遼國天佑皇帝,在他鑄造地銀佛背后,也刻上了‘愿后世生中國’的字句。這樣地文明不該毀于只知殺戮劫掠的蠻族!

把漢家文明擴張到全世界,將所有地后患掐死在搖籃中。趙瑜希望幾百年后的世界,只有漢人們的內戰,而不再會有與其他民族的外戰。這也就是他為什么對異族毫不留情的原因所在。如今倭族已經滅亡,南洋諸國也盡數覆滅,再過幾年,等他把中原的亂局結束掉,他會用劍把漢人的犁護送去全世界各個角落。

一千萬人口的不列顛可以掌控世界,那擁有一億人口的大宋完全可以占領全世界。他現在不過三十,有充分的時間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雖然他肯定看不到最后的成果,但能打下最完美的基礎已經能讓他心滿意足。

“殺光他們的首領,吞并他們的土地。奴役他們的男丁,閹割掉他們的后代,將他們的妻女收入房中,這才是對待蠻夷一勞永逸的方法!胡無人……方能漢道昌!文兄弟,難道你不是這樣認為嗎?”

趙文不是第一次聽趙瑜說起類似的話,但每次聽起皆忍不住心情激蕩。封狼居胥是每一個武人的夢想,但霍去病之后,匈奴人卻又興盛起來,而后又有鮮卑、突厥、契丹,乃至現在的女真,狼居胥山下的祭天遺跡,已經不知多少年沒有漢人得見。若是能如趙瑜所言將他們斬盡殺絕,日后天南海北,漢家子弟都可以任意巡游,而他,也可以在青史中留下自己的姓名。

“大王說得正是。趙文愿附大王驥尾!”

趙瑜呵呵笑了起來,“日后的事,日后再說,先看看眼前……完顏活女怎么處理,你那參謀部有沒有什么章程?”

“完顏活女?”趙文立刻回到現實中:“那小子有勇有謀,當年在遼南,就是他當機立斷,提前一步帶著一個猛安的騎兵逃走,使我們沒能全殲來敵。現在他拿到天祚的首級不去大宋,反而大費周章的從應州一路逃到天津,見識膽略都是過人。是個危險人物,最好不要大用……我們與他有殺父之仇啊!”

“我的確與他有殺父之仇,想來他心中肯定恨意未消。但兩軍堂堂正正交戰,其父死得其所,就算有仇怨,找個和尚來說幾句就能化解掉,何況又是五六年前的事了。反倒是宗翰、宗望等人,奪了他的家產、奪了他的部眾,又把他當作馬夫使喚了四五年。這日積月累下來的仇恨可比長生島上的幾日結下的仇要深得多。”

聽著趙瑜的口風,趙文臉色微變:“難道二郎你準備大用他?”

“當然不!”趙瑜立刻搖頭,軍隊為國之重器,趙瑜絕不會把兵權放到外族的手中,“但為了酬獎他的功勞,還是要用高官厚祿養起來。就像大、耶律高八、耶律里那樣養起來。”當年長生島投誠三將,現在還好端端的在遼南掛著同知總督的虛銜,雖然不能帶兵,但趙瑜給他們的賞賜從來都是比照陳五來的。金銀財寶、田宅美人從來都沒斷過,倒把他們養得白白胖胖。

趙文送了口氣,“我知道了,這就安排下去。”

“那就交給你了!”趙瑜點了點頭,區區一個完顏活女不值得他再費心思,轉而又問道,“……今天午后你有沒有空?”

“只有些雜務要處理。”

“午后我要去火器局視察一下,你也跟著來看看,有新玩意兒。”

“哦?是嗎!”趙文眼睛一亮,“我一定去。”

“順便把職方司那個新任的員外郎一起叫來。”

趙文愣了,新任的職方司員外郎?低頭在記憶中搜索了一下,“黃洋?”

“對,就是他。這些天,連上幾本要我注意金人鑄炮的事,真是夠煩人的。就讓他見識一下東海的火器水平,省得他為一點小事嘰嘰喳喳。”

ps:這是昨天的份,今天的我晚上會盡量趕出來。 大宋帝國征服史 第二十八章 雄心(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