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穿越之細水長流》第72章
72.謝大奶奶的禮物

  臘月二十三,小年, 按習俗, 今兒得祭灶。

  俗話說「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李滿囤家隻李滿囤一個男人, 祭灶,他當仁不讓。

  不過,祭灶得在傍晚, 在此之前, 準備祭桌祭品, 還都是王氏的活計。

  家裡祭灶的東西都是現成的, 王氏在收拾了早飯碗後,便就端出針綫匾子來做活計。

  正月裡不能動針綫, 而家裡的過年的事又都已忙好, 王氏便乘著年前趕些活計。

  李滿囤則在前廊劈柴。李滿囤勤勞慣了, 閒不住。所以, 即便他已經劈出够燒一個正月的柴火,他也依舊覺得不够––二月就不燒柴了?

  生命不息, 劈柴不止, 這就是李滿囤平常消遣的真實寫照。

  劈柴正酣, 李滿囤聽到有人打門,便趕緊跑去開門。

  結果打開門, 李滿囤見到的却是謝福和他的騾車。

  「李爺, 」謝福拱手:「我家大爺和大奶奶使我來與貴府送年禮。」

  李滿囤……

  謝家大爺, 李滿囤知道,但大奶奶,李滿囤糊塗了,他壓根不認識啊。

  話說,他和謝家大爺之間做的是交易,這男人做交易,女人跟著摻和什麽?

  但俗話有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李滿囤雖然一時摸不著頭腦,還是把謝福請進了門,然後便看著謝福自騾車上搬下了一堆東西。

  「這黃酒四壇、茶葉四罐、蜜餞四包和點心四包,」謝福告訴李滿囤:「是我們大爺送給李爺的。」

  「這個匣子和這四匹布,是我們大奶奶送給貴府太太的。」

  「這兩個匣子,則是我們大奶奶送給貴府小姐的。」

  李滿囤見來的禮裡面有給王氏和紅棗的禮,方明白謝福左一個大奶奶,右一個大奶奶的用意。心中極爲感激。

  俗話說「夫榮妻貴」。想城裡謝家大奶奶,那麽尊貴的一個人,憑啥給他媳婦王氏一個村婦送禮,還不是因爲她丈夫看重自己?

  謝家大爺能以家中女眷的名義與他家女人和女兒備禮,單這事本身就是對他的極大尊重。

  李滿囤原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性子,當下便就思索當如何給謝家大爺回禮。

  李滿囤家過年的東西雖然不少,但都是大路貨,不稀罕。而且,李滿囤雖不知道謝家送來的三個匣子裡裝的是啥,但隻瞧三個匣子的紅色油漆和謝家送王氏的四匹帶著折枝花樣的細棉布,李滿囤就知道匣子裡的東西一準的便宜不了––城裡的布莊,都還沒這帶花的棉布賣呢?

  苦思良久,李滿囤拿了兩條臘肉、兩條腌魚、一罎子鹹鴨蛋、一口袋乾粉條四樣禮物拿竹筐裝了。然後李滿囤也顧不得字醜了進屋拿筆墨寫了一張用草木灰做灰泥蛋的紙包了家中僅存的兩個泥蛋。最後擱紙外李滿囤又加裹了層油紙,放到筐裡。

  李滿囤把竹遞給謝福道:「福管家,這些都是我自家裡做的。」

  「托您帶給謝大爺和謝大奶奶嘗嘗,也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送走福管家,李滿囤方打開三個匣子。

  謝家送王氏的匣子裡,是一副包含挑心、頂簪、分心、掩鬢、釵簪以及耳墜的全套九件,金色累絲蓮花桂子圖案的頭面。

  李滿囤瞧那頭面小巧精緻,但入手却頗有分量,便知這幅頭面絕不是普通的銅鎏金,最少也是銀鎏金,甚至根本就是足金。

  王氏瞧見那頭面也是咋舌。李家氏族隻長房有一套十三件、只傳長媳的銀頭面。似於氏、郭氏、錢氏都是只有三支、五支鎏金的銅釵罷了。王氏可沒有銅釵,她平時梳頭用的是她娘家陪嫁的三根木釵。

  王氏以爲她終於得了一套銅鎏金頭面。

  使慣了銀子,現在的李滿囤已經知道曉貴重的金銀會在隱蔽處打上銀號和工匠的印章以便鑒別真僞。

  李滿囤將頭面中最見分量的挑心拿出來,擱手裡細看,最後果在那挑心的背面看到了「足金」的字樣以及首飾鋪子「老金記」和工匠的戳印。

  真是足金!

  驚嘆中李滿囤將匣子裡九樣首飾的印記一樣樣看過,然後又一樣樣地放回去。

  看完所有首飾,李滿囤把匣子合上遞給了王氏,囑咐道:「這匣子,你好生收著。」

  「這頭面都是足金。」

  「咱雖不知道足金值多少錢,但一準比銀子還值錢!」

  足金的價錢,李滿囤是真不知道。這輩子他見過的人,能到的地方從來都是只有銅而沒有金。

  王氏聽到足金這個字,也是有些發暈。村裡人家常口頭說的金,其實指的是銅。一般莊戶人家連銀子都沒有,又打哪裡來的金?還是足金?

  「這頭面太貴重,」李滿囤道:「比族長家的那套還貴。」

  「這頭面到底值多少錢,咱現在也不知道。明兒我得閒,倒是到城裡銀樓瞧瞧,心裡也能有個底。順便也與你買兩根銀簪子回來梳頭才好。」

  王氏聞言便有些羞慚,低聲道:「梳頭,我有簪子呢。又哪裡用得著什麽銀簪子!」

  李滿囤接著打開與紅棗的兩個匣子。第一個匣子裡裝著一副孩童戴的抽拉式金手鐲和金、玉兩付耳墜子。

  手鐲、金耳墜,李滿囤也是一樣樣瞧過,果也都是足金。

  對於最後一付白玉耳墜,李滿囤拿起來看了半晌,方不確定道:「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富貴人家才有的玉。」

  雖然從沒見過玉,但李滿囤念過《千字文》。故而他從「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這句知道玉是和金一樣的貴物。他今年請東街秀才寫的春聯「玉堂富貴千秋盛,金屋榮華萬代興」就有金玉,而橫批更是「金玉滿堂」——一樣的也有金玉。

  「玉?」王氏更驚訝了:「這可比足金還貴重。」

  「老話怎麽說來著的。『黃金有價玉無價』。」

  突然聽到王氏掉文,紅棗頗覺稀奇。她眨巴著眼睛問道:「娘,你這俗話是哪裡來的?我咋沒聽說過呢?」

  王氏笑道:「這話原是你姐滿月,你奶奶取名時說的。」

  「你姐大你三歲,那時還沒有你呢?你可打哪兒聽去?」

  原來是這樣!紅棗恍然大悟。她說呢,一般人家取名字都是金在前玉在後,寓意一個更比一個好。似她家這樣玉在前,金在後的可是少見。

  想起分家前的糟心事,再聯繫上自己的名字,紅棗直覺這名字問題不宜多說便强笑道:「原來是這樣!」

  李滿囤聽王氏說侄女李玉鳳名字的來歷,不由想起當初紅棗滿月取名時的情形。當時他爹李高地讓他繼母於氏取名。於氏則以想不出比玉鳳更好的名字爲由反推給他爹取名。李高地一向眼裡只有男孫,故而想都沒想便看著桌子上族長給送來的月子禮裡中的一包紅棗道:「那就叫紅棗吧!」

  於是紅棗從此就叫紅棗了。

  半年後三房的郭氏也生了個女兒,這次於氏倒是給起名叫金鳳了。

  幾年來李滿囤一想到兩個弟弟家的女兒叫著金貴玉重的名字就生氣,故他把玉耳墜放進匣子後便就拿了那副抽拉鐲給紅棗戴上。

  一邊戴,李滿囤還一邊不忿:你們名字叫得貴重又咋樣?你們有足金手鐲戴嗎?他閨女就是叫紅棗,福分也比你們叫玉鳳金鳳的大!

  紅棗抬頭看看她爹的臉色,眼睛便盯在了自己手腕上的金鐲上。

  前世的紅棗原就是個黃金控。沒辦法,紅棗生爲工薪,窮啊。她隻買的起一點有價的黃金,而買不起無價的玉石,做不起玉石控。

  心有餘而力不足,紅棗也是很無奈的。

  今兒倒是得了個玉墜子,但可惜墜子個頭太小,一看就是零料所制不值錢,且紅棗先現還沒打耳洞,想戴也戴不了。

  故而,對於平白得兩個金鐲子戴,紅棗自是很開心的——當然,她爹臉上不帶冷笑就更好了。

  將金閃閃的兩個金鐲捏戴到自家閨女肉肉的小手腕上,李滿囤心裡的氣方平。

  打開第二個匣子。這個匣子裡是一個雕著如意雲紋的金項圈,底下還挂了個同樣格式花紋的金鎖。

  拿起項圈,李滿囤先翻找到了「足金」印鑒,然後又擱手裡掂了掂,估摸著足有二兩。

  這項圈的分量,李滿囤心說:似乎比剛才那副頭面還沉。

  李滿囤將金項圈與紅棗戴在脖子上。

  紅棗今兒穿了件紅罩衣。這金燦燦的金項圈金手鐲一上身,整個人就跟廟裡鍍了金的菩薩像一樣,閃閃發光——做成扁平款式的項圈給人視覺上的衝擊不是一般的大。

  李滿囤和王氏雙雙看直了眼睛。好半天,王氏方喃喃道:「這金項圈,可真是好看啊!」

  李滿囤聞言也附和點頭道:「可不是。」

  他閨女紅棗的花容月貌,也隻這金項圈能配。

  在李滿囤眼裡他閨女紅棗原是頂好看的,比城隍廟前戲臺最紅的花旦還好看。

  人人都說那花旦花容月貌,偏李滿囤覺得紅棗勝那花旦百倍--他閨女才是真正的花容月貌。

  說著話,李滿囤把金項圈自紅棗脖子上取了下來,擱回匣子。

  「這金項圈,好看是好看,」李滿囤告訴紅棗:「就是太打眼了。」

  「紅棗小孩子,戴著這個沒得叫拐子給拐了去。」

  「她家常帶兩個鐲子,平時藏袖子裡,倒是不怕。」

  把金項圈連同金玉耳墜,李滿囤也依舊叫王氏給收了。

  王氏把紅棗的兩個匣子與先前她留的兩錠銀子收在一個包袱裡。不管這兩匣子東西,到底能值多少錢,王氏都以爲這東西即是人家指明給紅棗的,將來就是紅棗的陪嫁。

  幾樣東西裡紅棗最動心的就是那個blingbling的金項圈了。不管前世還是現世,紅棗的生肖都是龍,故而她生就一副喜愛一切閃閃發光物品的龍性。

  前世的金店雖多,但售賣金項圈的却絕無僅有。故紅棗前輩子也沒戴過金項圈。

  依紅棗自己的意願,她恨不能連睡覺都把金項圈給戴脖子上。她不怕沉,真的。但奈何她爹怕她被人拐了,收走了金項圈。

  不過沒關係,紅棗安慰自己,好歹還有兩個金鐲子呢。將來,等她長大了,她要掙多多的錢--到時她不止要戴金項圈,她還要戴玉石項圈呢。

  以這世的科技和生産力發展水平,紅棗想:不拘是和田玉還是翡翠,想必都不似上輩子一樣等不及她賺錢就輕易地讓人給挖絕了吧!

  謝福一回到謝家老宅,便把騾車丟給看門的小厮,自提了竹筐來書房見謝子安。

  謝子安一直是個知道自己要啥的人,先前的他或許曾年少輕狂看不上科舉,但現今他既發願讀書,自是吃住都在了書房。

  看到謝福提著筐進門,謝子安丟下手中的書,問道:「這拎的是啥?」

  「李爺的回禮。」

  「哦?」謝子安感興趣的揚起了眉。

  「這個油紙包,」拿下筐子最上面的紙包,謝福道:「是李爺打他臥房裡拿出來的。」

  「當時,他進去了挺長時間。」

  「出來後,就給了這個紙包。」

  「筐子裡,」謝福實在沒法在他主家這處處精緻的書房裡從竹筐裡往外提臘肉,便只說道:「有兩條臘肉、兩條臘魚、一壇鴨蛋和一袋粉條。」

  「李爺說,這些都是他自家做的,是給大爺和大奶奶的一點心意。」

  「粉條是什麽?」謝子安還是第一次聽說「粉條」這個東西。

  謝福倒是知道粉條。畢竟謝家也有糧店,縣城最大的那家五個門臉的糧店就是。糧店的掌櫃這兩天就在研究粉條。

  「回大爺,」謝福道:「這粉條是李爺的李家糧店前兩天剛開始售賣的。」

  「小人目前只知道,粉條由紅薯粉所制,且切成長條形狀,所以叫做粉條。」

  耳聽說是紅薯粉,謝子安一下子就沒了興趣。他的目光自竹筐又轉向謝福手裡的紙包。謝福見狀,趕緊把紙包打開,瞧見裡面是一張帶字的紙包,便想解開呈給謝子安。

  結果不想解開這紙包後,內裡却露出兩個泥疙瘩來。

  這當如何呈給大爺?謝福看著髒兮兮的字紙,當即就有些進退不得,左右爲難。

  謝子安在一旁却瞧得有趣。他示意謝福把那兩個泥疙瘩挪開,他就著謝福的手就看了那張紙。

  信不過三行,且字還寫得歪歪扭扭。謝子安兩眼掃過,便把目光轉到了兩個泥疙瘩上。

  不用謝子安說話,謝福便匆匆出屋,喚人送來了水盆、碗筷刀碟和醋。

  拿水洗掉蛋外面的泥,謝福又換水重新淨了手,方才敲碎蛋殼,把蛋剝放在白細瓷碟裡。

  果然是不同於一般蛋的雪白蛋白,這蛋的白是罕見的深琥珀色不說,上面竟還有京城霧鬆一般美麗的花紋。

  灰泥蛋?謝子安想著信裡的話,不覺搖頭:李滿囤這個粗人,竟給如此晶瑩剔透的蛋起這麽個名字,實在是暴殄天物。

  這蛋上既有京城霧鬆的花紋,實在是該叫鬆花蛋才是。

  不用謝福幫忙,謝子安親自拿刀,把蛋一切兩半——蛋心果似信裡所說的一樣流出了灰黑色的溏漿。

  懶得拿筷子,謝子安直接把刀舉到面前,拿舌頭舔了舔。

  鮮、香、清、滑,果是與咸鴨蛋完全不同的兩種風味,但一樣讓人嘗之不忘。

  「這李滿囤,」謝子安拿刀拄著桌面想:「福分實在不小。」

  「隨便把個蛋擱灰盆裡,就能搞出好東西來。」

  「上天,真是太眷顧他了!」

  俗話說「事不過三」,謝子安想,先前的八爪鰲是一次,過去的鹹鴨蛋是一次,現這鬆花蛋又是一次。這便就是三次––等等,想起剛竹筐裡的東西,謝子安吩咐道:「謝福,你讓厨房把那粉條做了,我嘗嘗。」

  加了醋,謝子安拿筷子慢慢品完一隻蛋,便示意謝福把剩下的一個泥疙瘩給收起來,然後又把紙丟給謝福道:「這個,你看著安排。」

  「挑好的做了,趕明年八月節給京裡送去。」

  隻草木灰哪行。謝福心裡明白,東西要往京裡送,就得多多做加法,往灰裡添足好東西才是。至於减法,那是上位者,才能做的。

  選明年八月節送,大爺自是因爲要與今年的黃金醬錯開時間––不至於太扎眼,也不至於被人遺忘。

  不過明年八月節,謝福想,明兒我還得一早去趟高莊村,囑咐李滿囤別把此方外傳才好。

  思慮間,厨房已將炒好的粉條做送了過來。

  謝家的厨房何嘗做過紅薯粉?

  幸而厨房裡劈柴的小厮才從莊子裡選過來。他吃過紅薯粉,知道紅薯粉要用油鹽炒,方才解了厨房的圍。

  謝子安也是第一次吃粉條,下意識地便把紅薯粉條與白麵麵條做對比:便覺得這粉條不止本身柔潤嫩滑,爽口宜人,而且可以以油鹽翻炒,其湯汁入味,更甚水煮麵條。

  一口吃完一小碗粉條,謝子安放下筷子,方問道:「這粉條,謝記糧店有賣嗎?」

  謝福的頭立垂了下來,低聲道:「小人們無能,現只知道如何制粉,却還沒能知道這粉條是怎麽大批量切成這長薄形狀的?」

  謝子安看自己一群人精僕從竟然爲如何切粉條而難住,也是不知道說啥才好,思慮一刻,方道:「你去李家問問,他這切粉條的方子賣不賣?」

  謝子安不知道這粉條算不算是上天對李滿囤又一次的偏愛,如果是,那這李家可真是運勢如虹。

  他要怎麽做才能借到運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