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長官別開槍![快穿]》第94章
第九十一章、我的長官是腹黑心機少年天子11

  近日里朝中陸續有官員失蹤, 謠傳是接了密旨替皇上辦差去了。

  朝中規矩嚴厲,無故曠職不上朝輕者罰俸,往重里判的話可是要坐牢的。滿朝文武當中,一兩名官員不見人影興許還不引人註意,可是接連一段時間下來,早朝未到的人越來越多, 就容易引起注意。

  曠職官員大多是六品以下的小吏,職位則不分品級,分散在六部各處。

  朝中於是另起了風聲,說皇上要著手整頓貪官汙吏了,先放著大魚不收網,拿些小蝦米開刀。

  與年邁體衰的先帝相比,延熙帝的勤政是有目共睹的,整頓吏治的動作也在眾人預料之中,類似傳言於是甚囂塵上。

  但是又過了幾日,從來勤於朝政的新帝突然稱病,宣布病愈之前不上朝了。

  皇帝的意思是讓各部官員將奏摺直接遞進宮里,若有什麽需要當面呈稟的要緊事,再另行入宮面見。

  這下子連每天下朝後聚集在一起議論的機會都沒有了,一幹官員更加摸不清頭緒,不明白接下來即將要發生什麽事情。

  平日里行得正坐得穩, 沒有結黨營私之實的朝臣,權將這段不用上朝的日子當成休沐。可是與延熙帝暗里針鋒相對的左丞一黨,經此風波全都警覺了起來。

  長久以來, 以左丞為首的一幫官員把持了官營的鹽酒買賣,巧立名目抽取國庫稅銀,又行貪收賄公然買賣官職。種種徇私之舉,牽連甚廣。失蹤的官吏當中,有不少人就與這些勾當有幹系。

  這些官員不聲不響失蹤,想必與皇帝有所關連。

  但是左丞相與太后買通了延熙帝身邊的近侍,問了半天,也沒見皇上有任何動作。

  不管李元胤稱病是真是假,他這個病人當得確實稱職。他鎮日躺在寢宮里,一日十二個時辰有大半時間都在昏睡,不只沒有給刑部任何密諭,更沒有給羽林軍任何指令。

  那麽那些官員究竟是被誰給抓了?抓去哪了?

  左丞相終究按捺不住,送了信給幾個熟悉的朋黨,讓他們到丞相府來商議如何應對。

  夜里幾輛馬車停在丞相府前,穿著便衣的官員鬼鬼祟祟入了府中。

  幾個人聚集在正廳,桌上是一沓沓帳本、借據、名冊等書文。

  “都燒了吧,到時皇帝要辦這件事,空口白話還能把我們怎麽著?要是一不當心,背上了濫殺朝臣的名聲,只怕太后會趁著這個機會讓宮里變了天了。”

  “燒什麽燒?你也說了,真出了事有太后她老人家給我們頂著,這麽多的帳冊,每一本里頭都是真金白銀,哪能說燒就燒?”

  有些人主張趁皇帝還沒追究下來,趕緊銷毀證據,卻也有人記掛這內里暗藏的龐大利益,不舍得收手。

  兩撥人吵得不可開交,差點沒把房頂給掀了。

  這時候外頭一陣鼓噪,傳出家丁的喝罵攔阻之聲,卻又很快就沈寂下來。

  隨後響起的是一陣匆促的步伐,兩隊身穿黑綢袍服,腰間挎刀的衛士湧入廳堂,將眾人團團圍住。行止俐落精幹,透著一股肅殺之氣。

  “大膽,你們是何許人,竟敢擅闖丞相府邸?”

  看這群人的樣子,絕不是什麽尋常盜匪,但是左丞相端詳了他們的服色半天,也沒弄清楚這究竟是哪一路官兵。

  刑部已經由他們的人手控制,羽林軍在太後的監視之下,可以確定尚未采取行動。這些憑空冒出來的衛士,究竟是誰的人?

  左丞掃視著這群人的長相,突然認出領頭的一張熟悉的臉孔,赫然是他在朝中見過的。

  “你是禮部周尚書的獨子?前些日子因罪下了詔獄。”左丞所指的人,自然就是周瀾滄,“你還是帶罪之身,貿然擅闖我府內,就不怕我稟告官府,將你們全都拿下!?”

  “相爺言重了,”只見周瀾滄上前一步,亮出一道令牌,冷笑道,“在下奉旨辦差,倘若有得罪之處,只怕得請相爺多加包涵。”

  他手上那道金牌,赫然鑄著‘檢校掌衛事指揮使周瀾滄’幾個文字。

  左丞想了半天想破了腦袋,也不記得他什麽時候聽說過這個建制單位。但那道金牌代表著皇帝的旨意,卻是無庸置疑的。

  沒有想到延熙帝的動作來得如此之快。

  “奉旨辦差,奉的是什麽旨意?我乃朝中一品廷官,豈能讓你們空口白話說拿就拿,就是聖旨要捉人,你們也得有證據!”左丞硬著頭皮跟周瀾滄交涉,同時在背後打手勢,示意家僕趕緊將桌上的帳簿名冊收拾幹凈。

  “二十多位官員,幾百頁的口供,算不算證據?”

  周瀾滄轉過頭,眼神稍微示意,就有其中一名黑衣檢校一掌拍在桌上,阻攔了正偷偷摸摸想取走帳本的僕役。

  “聖意難違,還得請各位官爺跟在下走一趟。有什麽要分解的,見了詔獄堂官再說吧。”

  數十名檢校將幾位朝臣押送著上了棚車,連同在場的家丁僕役也作為人證一並帶走了。

  被驚動的女眷聚集在廳堂門口,慌作一團,膽小的當場哭泣起來,膽子大的指著周瀾滄罵道:“你堂堂八尺男兒,何以自甘為走狗鷹犬?你濫捕朝臣,誣陷忠良,將來必定不得好死--”

  說話的是左丞的小女兒,周瀾滄橫了她一眼,也懶得與她分辯。

  如若連這幫官員都稱得上忠良,那朝廷當中絕大多數的廷臣都能稱得上聖賢了。

  至於鷹犬爪牙之稱,早在周瀾滄接下這個差使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擔下罵名的心理準備。只不過他根本不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

  他所做的一切,全都是為了李元胤,只要能夠助對方開拓清平盛世,一時的惡名又有何妨。

  善惡忠奸,待風浪退去之後,自會見分曉。

  西宮之內。

  “左丞相被抓了!?”

  腳下泡著熱水的太后猛然睜眼,踢開了正替她擦著腳的內侍。

  “什麽時候的事情?”

  “是……就在不久之前,抓人的似乎是皇上的人馬。剛剛才得來的消息。”

  “皇帝當得是越來越不像話了,昏庸無道至此,連自己的舅舅也抓。”太后伸展雙手,讓宮女替她披上鳳袍,“他的親娘還沒死呢。”

  原本已經準備就寢,只著里衣的太后重新梳了頭,戴上釵冠,精神似乎又抖擻起來。

  “來人。”她望向另一名跪在地上的內侍問道,“羽林衛如今何在?”

  “回太後,羽林衛尚在宮外,行戍衛宮城之責。”

  “那好。”太后不動聲色,內心飛快盤算著。

  李元胤既然敢捉左丞相,代表他可能真的掌握了一部分左丞亂政的證據。李元胤畢竟是天子,這確鑿的證據要是明擺出來,無論是朝里或者民間,風向都鐵定一邊倒,長久而言不利於太后掌政。

  倒是現在,李元胤尚未公開給左丞按上確實的罪名,卻又深夜遣人捉捕朝臣,若是趁機倒打一耙,反而有機會讓李元胤坐實昏庸無道的名聲。

  宮里的侍衛有大半聽她調遣,她大可以趁此機會軟禁李元胤,再找機會讓左丞聯合其他朝臣上書罷黜,名正言順換另一個聽話的傀儡坐上皇位。

  羽林衛在宮城之外,遠水難救近火,李元胤若要調動,起碼也需要半個時辰的時間,何況皇帝寢宮內外的侍衛都被買通了,要阻攔皇帝發出的調令,可說是輕而易舉。

  短短數息間,太后已擬好計策,果斷做出了決定。

  “著人調派宮中侍衛至皇帝寢宮,嚴加看守,一只蚊子也不能給我放出去。”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