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同人)混在三國當神棍》第240章
第240章 醜得離奇

  距燕清在許縣建起第一所打上他個人鮮明的烙印的官學,已有十年之久,不但規模翻了十數倍,所收納的學子身份也是包羅萬象,不但來自五湖四海,還遍佈各個階層。

  世家子最初顧著矜持,不肯與寒門子為伍,可在察覺燕清竟然荒唐到將從董賊手中繳獲的貴重書籍全給刊印了多份,供學子隨意翻看,他們就坐不住了。

  因燕清勢大兵強,在政策上又一向霸道,他們不敢與之為敵,於是儘管在心裏把出身卑微就胡來的對方罵了百八十遍,思來想去,只好捏著鼻子加入競爭了。

  但凡世家大族,哪怕表現得再彬彬有禮,大多都自忖高人一等的,也習慣了敝帚自珍,自己有的別人碰不得,那是理所當然的。

  又哪兒能容忍平頭百姓都能翻看的,他們卻無緣得見?

  燕清也隨他們將心意變來變去,橫豎入學只要能通過考核,就不加阻攔。

  只默默添了一條規矩——若是因拉幫結派得太過分,或是夥同別人欺淩同窗等觸犯校規的行徑被攆出去,那以後來自這一家的,都不予接納。

  在許縣達到四海無閒田後,燕清還讓豫州成了普天下獨一處肯給課業優秀的貧家子些米糧做助學的地方。

  一晃眼這麼多年,當初的垂髫童子,也大多到了及冠之齡,其中一些特別優秀的,早被忙瘋了頭的賈詡給盯上,早早地征辟了。

  但總會有些遺漏——況且燕清相信,就算不具讓人驚才絕豔的曠世之才,只要被安插在合適的位置上,也能派上大用場的。

  燕清就打算弄一場面對學子的大考出來,讓這些學有所成的小青年們‘畢業’,進入仕途。

  他不敢輕易去碰太過超前的科舉,也不好將望族利益給一下削得太狠了,惹來太厲害的反撲,便限制了必須是官學裏進學過三年以上的學子參加,不對外取,至於錄用後肯不肯來,也全隨個人意願。

  舉薦制度依然運作,而這方面,就繼續由那些簪纓世家眼裏的‘自己人’——清正名流,如崔琰去主持。

  總比讓他們尋求入仕時,都得來一場政治作秀來證明自己‘德行’卓越,或去找許劭那樣的名家做品評來裝點門面,要來得靠譜。

  當然,這些對家族關係錯綜複雜,同氣連枝的衣冠子弟而言,可謂輕而易舉;而于寒門學子,卻往往是難如登天,遍尋無門。

  燕清目前只是給他們另辟一條出路,而未堵住衣冠子弟出頭的那條,那他們就算有牢騷有意見,也不會到無法忍受的地步。

  蔡邕雖也是名門出身,可對於門第,卻是很難得地不甚看重。燕清便是看出他與鄭玄都能對學子一視同仁,才將重要的校長職位相授。

  蔡邕並未辜負燕清的期望,執行得穩穩當當,而在將女兒嫁給瞧上眼的青年才俊後,他徹底清閒下來,就如過上了做夢一樣的好日子。

  每日除了授課,就是含飴弄孫——女兒蔡昭姬接連誕下二子,長孫年初剛到了開蒙的年齡,就被周瑜毫不猶豫地送來德高望重的岳父處了。

  得知燕公忽然召他來,他無欲則剛,自坦坦蕩蕩,聽得這項提議後,也覺得非常適合。

  蔡邕誠懇道:“如此倒是水到渠成。”

  商量時能如此順利,燕清心情也好,莞爾道:“那接下來這一個月,就要勞煩蔡公多多費心了。”

  “為學生打算一二,如何稱得上什麼費心?”蔡邕謙道,又想推了那‘公’那尊稱,燕清卻不肯,只笑了笑:“蔡公如今桃李滿天下,區區一個‘公’,如何當不得?”

  蔡邕無奈,心道自己哪兒是當不得公,只是當不起燕公口中的公啊……

  正事商量完了,蔡邕惦記家中幼孫,便未留下用午膳,而是歉然起身告辭。

  燕清親自扶著他,將人送到了府邸大門處。

  只是在上馬車,蔡邕將搭在燕清臂上的手收回時,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

  燕清心念一動,詢道:“蔡公可是還有話要同我說?”

  蔡邕為難地皺了皺眉,到底沒過得去心底這關,將聲音壓得極其,懇請道:“盧太傅耿直剛烈,只是邕當初受黨錮之難時,滿朝唯他上書說情,此恩畢生難忘,只苦於無法回報。若真有一日……還請燕公看在某這份薄面上,莫叫他走前受太多罪了。”

  他與盧植,所懷的抱負無比相似,遭遇上也是同病相憐。

  只是在被流放朔方,被迫顛沛流離,有家難回的痛苦十二年中,他無奈地選擇了獨善其身,順勢而為,盧植則一直是英勇無畏地逆流而上。

  他何嘗不知盧植忠心護漢,狠狠地開罪過燕清多回?

  然而漢室氣數,明眼人都看出將盡,尤其大勢所趨,非一人能擋啊。

  他年歲已高,唯一能做的回報,也只有捨下臉面,為故友求這麼一句了。

  言罷,他輕輕俯首,致了一禮,方放下車簾,讓車夫漸漸駛離。

  燕清微微一愣,面色倒玟死不改,輕輕道句‘好’後,目送著蔡邕的車駕遠離,之後回到書房,就認真地反思了一陣。

  短短二日中,這已經出現了第二個好似篤定了他心思,還特意求情的人了。

  他以為劉協是身在局中,又因是見慣勾心鬥角的皇室中人,才忍不住多想條後路未雨綢繆,只驚訝了一瞬,就未放在心上。

  但觀蔡邕方才神色,其道出這一句,顯然非是出自無緣無故,也不認為是杞人憂天,而是頗有幾分把握似的。

  ——這可奇了怪了。

  他一貫行事低調,除了前些日子裏著實被惹惱了、才打了一次四路全開的防守反擊外,平日裏所做的事,可一點不打眼。

  非但不主動請賞,就連皇帝硬要賜他的大官和王爵,都被他態度強硬地推得一乾二淨。

  其他敏感的,尤其是加九錫,劍履上殿那一類,也統統被他拒了。

  退一萬步來說,比起史上的曹操和晉文公等,他可要老實多了——最大的佐證便是,連荀彧此時都接受良好。

  怎麼就連續冒出來倆人都知道他心思了?

  燕清不認為自己已到了司馬昭那地步,猜想大概是踏入了一個思想誤區,暫時想不通,也就不去糾結,徑直往流水樓去了。

  結果去到之後,他一隻腳剛踏進廳裏,就見賈詡荀彧郭嘉三人正說說笑笑,連袂而出。

  看到他時,三人便齊齊地駐了足,向他行了一禮。

  他們雖年歲不同,卻都玉樹臨風,風姿翩然,很是賞心悅目。

  可惜燕清沒心思欣賞,只茫然地看看腳底,把已踏出去的那只腳默默地收了回來,納悶道:“還沒到飯點,你們這是要去哪兒?”

  郭嘉剛要回答,就臉色倏然一變,趕緊側過頭去,掩嘴打了個小飽嗝。

  燕清:“…………”

  看來他再不用在那兩份雲片糕的去向上存疑了。

  荀彧眼眸明澈,含著淡淡笑意,溫聲解釋道:“今日的政務已處理完了,文和又難得不急回府,便相約去陶然樓坐坐。”

  賈詡笑著點了點頭。

  荀彧頓了頓,又補充一句:“——連同主公那份一起。”

  白跑一趟啊。

  燕清欣慰他們感情好,面上卻裝作無奈道:“你們這也太勤快了。”

  荀彧朗朗一笑,揶揄道:“機會難得,倘若不為,未免太過可惜了。”

  郭嘉連打了三個小飽嗝,才消停了,這會兒笑眯眯道:“主公若是為政務而來,是要撲個空了,不妨一起?”

  燕清意有所指地往他肚子處瞄瞄,欣然頷首:“如此甚好。”

  極巧的是,待四人去到,就發現今日陶然樓又有一場雅集。

  “就坐這裏罷。”燕清選了一處雖不起眼、卻能聽到他們討論的角落,才向從沒見到這麼多大人物一起出沒、其中竟然還有燕仙君、導致魂兒都跟飛了般的小二吩咐道:“菜讓他們點。”

  小二仍在夢裏,恍惚道:“噢……”

  荀彧看向賈詡,比了個謙讓的手勢,賈詡又看向郭嘉,郭嘉則迅速看向了……菜單。

  燕清嘴角一抽:“那就奉孝點罷。”

  一盞茶的功夫後,看著琳琅滿目、偌大一張圓桌都要放不下的好菜好湯,燕清忍不住感歎:“若將奉孝的不客氣,各分三分到你們頭上,可就完美了。”

  郭嘉黠然一笑,大快朵頤起來,張狂得毫不像個早膳吃撐了的人。

  荀彧和賈詡仍是斯斯文文的,燕清給他們布了兩道菜,自己也用了一些,就專心聽起雅集的動靜來。

  諸葛亮被他委以重任,這會兒還有後續要料理,自然不再混跡學子之中。

  倒是一直心不在焉的龐統,眼角餘光偶然間瞄到頗眼熟的一道身影,不禁挺直了腰杆,神色也嚴肅起來。

  這一認真,就忍不住‘咦’了一聲,立馬發現不遠處還坐了兩個新面孔。

  他們一直沉默地聽著,並未與任何人搭話。

  龐統不禁有些激動。

  其實會出現在雅集上,往往是各個學舍的人都有,固定來的也就那麼幾個,就算再交遊廣泛,也不敢說自己能對每個人都有印象。

  但龐統卻能一口咬定,那倆人是自己從未見過的。

  ……不因別的,就說這相貌醜陋得跟他不相上下的人,在這許城裏絕對是頭一回看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