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臣有本要奏》第70章
  第70章 【陸玖】複重明

  殿內靜悄悄的,侍奉在側的內侍宮女都將自己縮進了陰影中。

  熙和帝怒道:「孫家七郎,不過只是個硬邦邦的男人,你就認定非要他不可了嗎?你也不想想,你願意將他留在身邊,難道他與孫家也願意不成?他本可以青史留名,與你一道之後,後人只會將他當做佞臣!」

  謝忱猛然抬頭,冷眼望向熙和帝。

  熙和帝看得清楚,他的長子當年望向自己的眼神永遠含著孺慕之情,可自那年剃度出家後,孺慕之情便如雲煙,消散無跡。到現今,只剩下客氣與疏離,甚至在微笑時,都帶著淡漠。

  熙和帝頓了頓,才緩下語氣,開口道:「你且要明白,朕不日便要重新冊立你為太子,將來等朕百年之後,你便是大褚的新帝,如何能沒有子嗣……」

  謝忱平靜的看著他,道:「父皇說什麼都對。可兒臣,只要七郎一人。」

  熙和帝啞然。他本就子嗣不豐,如今又只剩下一個兒子,更盼著能多子多孫,可謝忱只要孫七郎就意味著,將來他不會有更多的子孫。

  「許是因為在景明寺中修行多年,兒臣早已沒了爭權奪勢之心,無論是太子之位還是其他,兒臣並不在意。」謝忱緩聲,「父皇不必憂心兒臣將來無兒無女,更不用覺得,謝氏江山會斷送在兒臣的手中。」

  他一頓,似乎有些想發笑:「謝氏江山可以斷在任何人手裡,那個人卻絕不會是兒臣。」

  他話罷,抬袖俯身行了一禮,認真道:「兒臣很早就明白,兒臣不喜女色。然也是在與七郎相熟之後方才知曉,兒臣這心裡,除了他,誰也裝不下。該與您講一聲,您若仍打算冊封兒臣為太子,兒臣可從幾位王叔名下挑選合適的小郎君進宮教養,為日後繼承大統做準備。就這般,兒臣告退了。」

  謝忱此番說罷,便當真沒留任何餘地,轉過身,就往外走了出去。

  熙和帝氣得砸了手邊的茶盞,邊上侍奉的內侍總管趕緊上前安撫道:「陛下實在不必如此。殿下如今心裡只裝著孫七郎,可人這輩子那麼長,兩個男人的日子過得久了,說不定殿下就又覺得那些香軟的女人比較好。到那時,陛下還擔心不會兒孫繞膝麼?」

  熙和帝不動,卻也覺得這話不假。

  與其死咬著不准東不准西,倒不如先允了他們。以後的日子誰知道會有怎樣的變數。

  ※※※

  謝禹斬首那日,孫嫻病倒。孫蓬急匆匆從外頭請來大夫,才知曉她阿姐這是懷孕了。裴處蹲在床頭扳著手指算了算,想來該是還在西州時懷上的,這才鬆了口氣。

  孫蓬不放心地在孫嫻屋裡轉悠了半日,入夜了才被馮姨娘揪出來丟給來找人的謝忱。

  當夜,謝忱沒回宮,宿在了孫家。

  外頭下起雪,寒意逼人,孫蓬的屋子裡燒著銀炭,溫暖如春。

  孫蓬在床上翻了個身,見謝忱還未睡,湊過去和他抵額,輕聲問:「在想什麼?」

  謝忱盯著月色下隱隱發亮的眼睛,低頭倏地吻了吻少年的唇瓣。

  孫蓬眯眼回吻,唇間滿滿都是躺下前喝的一口茶香。謝忱將他緊緊環住,手指摩挲他的後頸,漸漸加深這個吻,直吻到孫蓬險些說不出話來,面紅耳赤,喘息不定,這才鬆開,有一下沒一下的啄著他的鼻尖和唇角。

  「謝禹死了。」

  這一聲聽得孫蓬險些咬著舌頭,伸手抵在謝忱的胸膛上,問道:「太后那邊……如何了?」

  謝忱笑著親了親他的指尖:「太后遠在行宮,除了哭幾聲,便也只能作罷。畢竟斬都斬了,復生不得。除非他能同我們一樣,再重生一回。」

  「嗯。」孫蓬頷首,道,「這機緣怕不是誰都能遇上的。」

  謝忱伸手拂過他的眉眼:「我欲接景王叔么子進京。」

  孫蓬沒吭聲,就這麼直直的看著謝忱。

  「我既與你定了終生,日後就不會留下子嗣,景王么子我早安排了人看顧著。雖還懵懂,但天資不差,接入宮中仔細教養,幾年後便能當好太子。」

  「陛下會肯嗎?」

  「他會。」

  王家大勢已去,活下來的不過都是些遠的不能更遠的旁支。便是有那一二人,如今也都隱姓埋名,不肯叫人知道自己與京城王家有那丁點的關係。

  謝彰的幾個庶子年紀太小,頭上有這麼個先是被廢,然後被兄弟殺死的父親,又沒了王家的支持,能否有爵位,都得看熙和帝來日是否會想起他們父親的好來。

  謝忱不肯娶妻,謝禹尚未成親,餘下皇室之中留有子嗣的,便是熙和帝的幾個兄弟,如今大褚的諸位王爺。

  「如今朝局皆由你掌控,太后也不過只是宮中一垂垂老嫗,再活不了多少年,便是想伸手管著朝堂,陛下也絕不會再姑息忍讓……陛下若是想趁著這幾年,再生出個皇子來,也不是不行,只是年紀大了,就是有宮妃懷孕,怕也得擔心是否是皇室血脈。」

  「幾位王爺中,漢王已死,其子重傷後變得癡傻,已不得用,先前跟隨生母降為庶民,去了他地。莊王、福王、以及趙王之前曾隱隱有過謀反的跡象,若非我們先一步回了京城,拿下謝禹,只怕接下來就會使三王舉兵『清君側』了。」

  「唯獨景王,與陛下感情一貫很好,便是當初上書說可請陛下從自己的子嗣中挑選一二入宮教養,也不過是玩笑而已。陛下若是擔心斷了香火,倒的確是從景王膝下過繼一子,來得更為妥當一些。畢竟,景王一向只想自己過得鬆快些,的確無爭權奪勢之心。」

  謝忱沉默著不說話,似乎只是在聽孫蓬分析。他與孫蓬在一起,從未想過要分出個上下,他知孫蓬的心思是與自己並肩,便從不攔著他成長。

  他伸手握了握被褥下孫蓬的手指,想了一會兒才道:「事情總要走一步看一步。看得再長遠,也抵不過突然出的岔子。景王如今沒野心,不代表日後也無。若是無,最好,若是養虎為患,那我也有法子將人壓下,不叫他鬧出是非來。」

  孫蓬微微抿著唇角,低聲問:「那孩子……模樣生得如何?」

  「生得不錯,一笑就會露出兩顆梨渦,容貌像極了謝氏子孫,但興許是有幾分像生母,略帶了些陰柔。」

  「那也不錯。何時去接?不如讓我去如何?」

  瞧見孫蓬一臉躍躍欲試的模樣,謝忱忍不住笑著把人摟進懷裡,低頭大力親了兩口。

  「好,你去接。」

  ※※※

  謝禹死後,朝堂內外都在等著熙和帝重新冊立謝忱為太子。

  可日子一日復一日的過,該忙的事情都忙完了,該處理的政務也都處理的七七八八,就連邊關這段時日以來也太平的很,偏生宣政殿內連著幾日早朝,始終無人見熙和帝抬起嘴皮子,說一句立太子的事。

  反倒是御史台那邊傳出話來,說那與大皇子關係親近的監察御史,孫家七郎突然領著一小隊人馬出了京。

  有與孫家關係惡劣的大臣,上書參他在其位不謀其政。誰料大皇子還未開口,熙和帝便將人上書之人斥責一番,趕了下去。

  又過幾日,宮裡流出了一則傳聞。

  說是欽天監正為熙和帝算冊立太子的良辰吉日,不料窺見天機,遂請陛下召見了景明寺的幾位高僧。待高僧入宮後,將大皇子的生辰八字反覆推算,竟發覺殿下得佛祖庇佑,若想保大褚江山永固,大殿下須得克制女色。

  熙和帝自然是不許,當即便將宮中幾名姿色不差的女官賜給大殿下。哪知當夜,大殿下不僅未能成事,還大病一場,靠著太醫的藥才強留了一口氣將幾個女官賜給了宮中尚未婚配的幾位侍衛。

  有人說大皇子這不是得了庇佑,這是吃齋念佛久了,不成事了。

  也有人說,怕真是不得近女色。

  當初謝彰壞了子孫根,滿朝文武便想著要廢立太子,到了謝忱這,自然就也有人改了口風,希望熙和帝能另立太子。

  這一回,熙和帝竟點了頭。

  「陛下這是打算從幾位王爺那兒過繼不成?」

  幾名小官下了衙在外頭酒家飲酒,喝得多了,嘴上便沒了把門。

  一人半醉地撐在桌案上,笑道:「過繼!當然過繼!咱們大殿下不得近女色,不過繼還能生出兒子來不成!」

  一人大著舌頭搖頭:「過繼哪位王爺的?到時候算皇子,還是皇孫?」

  有人打了個酒嗝:「廢話!自然是皇子!這要是算皇孫,豈不是亂了輩分!咱們大殿下,這是要給自己過繼個弟弟來!」

  一行人喝得多了,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半天,似乎早忘了邊上還坐著不少吃酒的尋常百姓。

  待到眾人回過味來,不多久,滿京城的人都知道,皇帝要從幾位王爺處過繼兒子了。

  可是,會過繼哪位王爺的呢?

  這般從早到晚的猜測,持續不斷地在京城中過了三個多月。

  日子也從嚴冬進入了暖春。

  那枝頭的桃花開得越發灼豔,城中往來行走的百姓也早早換上了春裝。嬌俏的小娘子如蝴蝶般嬉笑穿行,偶還能見著走街串巷的貨郎,吆喝著做起糊口的買賣。

  所有人似乎早已忘記了當初傳聞說熙和帝要過繼的事。

  至於王家和謝禹,都已成了被人忘在腦後的過往。

  這一日,有馬車自城門外歸來。

  那懸在車上的紫檀木牌打著旋兒,輕輕敲在馬車上。

  有只肉乎乎的手怯生生地撩開窗簾一小角,露出一雙還未長開的桃花眼。

  只看了一眼,便倏的放下簾子。

  隔著馬車,有幼童脆生生的聲音傳來:「七哥哥,咱們這是到京城了嗎?」

  「到了。」

  孫蓬的聲音透著一如既往的笑。

  「這裡就是京城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