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姝色無雙》第53章
第53章 知曉身份

 華皇后和向貴妃這個時辰還特意留在了莊太后的慈壽宮裡陪著莊太后說話, 自然不是因為她們對太后娘娘有多大的孝心,或者這選秀一事, 非得現在就要跟太后娘娘不八卦上這麼一番不行似的。

 她們不過就是因為知道了姜琸今日入宮, 所以才特地過來候著的呢。

 大周朝新立,現在的勳貴爵位多是戰功得來, 可見新朝和陛下對戰功的看重。

 陛下向來不讓藩王沾軍權,立朝之後就打發了他們去藩地, 只是享受著賦稅供養卻是沒多少實權的, 就這樣還留了各藩王世子在京中,對待他們卻不像養在宮中的這幾個王子一樣請了名家大儒用心教導, 倒更像是圈養, 更不允許他們和京中勳貴過多來往否則便會收到「暗示警告」,各世子妃也多是些地方世家卻沒什麼實權的。

 如今姜琸身為藩王子,陛下卻是完全縱容, 讓他屢在軍營歷練,繼舊年北地救災平匪,接著今年又是西寧對戰西域月支國, 讓姜琸一下子在軍中聲名鵲起。

 華皇后和向貴妃她們每日裡都是思慮極重的, 此事自然也會慮上一慮。

 朝中又不是沒人可用,且每次讓姜琸去,在華皇后和向貴妃看來,其實姜琸去不去對整體戰事或形勢影響不大, 陛下這不過就是為了讓他鍍上黃金戰甲, 撈軍功攢軍心民心而已。

 這事真是怪異且令人不安, 更何況姜琸素來和她們關係冷淡,若他上位……

 幾位藩王子幼時都是養在宮中的,但自十四歲後便都搬出了宮,陸續就住到了各自藩王府在京中的府邸去了。

 平日裡姜玨姜璉入宮,除了給太后娘娘請安,必定也是會去給華皇后請安,甚至偶爾還會去向貴妃以及出了長安公主的韓淑妃那裡去走動一二。

 但姜琸卻是從來都不,除了莊太后這裡,華皇后的坤寧宮怕是大門往哪個方向開,他都未必清楚(裝作不清楚,實際宮裡的地圖他記得比誰都熟)。

 雖然華皇后仍覺得陛下不太可能有意過繼姜琸,但哪怕只有那麼一點點小的幾率,這都讓華皇后心中不穩不安。

 且說姜琸剛到了慈壽宮門口,就有莊太后的慈壽宮小太監全安迎了上來,給他利索的行了禮,帶著笑一串兒地利落道:「三公子,太后娘娘知道您今日進宮見陛下,必定會來慈壽宮給娘娘來請安,所以特地派奴才一直在這裡等著您呢。」

 說完還不夠,繼續補充道,「公子您這去西寧一去幾個月,可把娘娘給想壞了,娘娘一直日盼夜盼的盼著您早點得勝歸來,今兒個可終於把您給盼回來了。」

 姜琸似笑非笑的瞅了小太監一眼,隨手扔了錠銀子給他,然後就一邊說他「貧嘴」,一邊就心情極好的笑著問他最近娘娘的身體如何,起居可好等等一路說著話就進了慈壽宮中,顯見的是和這小太監是極熟的。

 姜琸進到了偏殿中,就見到了皇祖母莊太后正面目含笑的聽著華皇后和向貴妃說著話。

 莊太后已經年逾七十,不過保養得極好,看起來不過只有五十幾許,只是頭髮卻都是白了。觀其樣貌,竟是和姜琸的母妃蜀王妃夏氏有六七分的相似,可以想見年輕時應也是極美的美人,只是因著莊太后的氣勢,硬是讓人忽略了這一點。

 夏王妃是典型氣質外貌俱佳的美人,沉靜溫柔高貴,可莊太后卻是威嚴氣勢甚重,所以往往讓人忽略其長相外貌,而只記其威嚴。

 莊太后是南地武將世家出身,家族跟隨老南平王和當今南征北戰,先是前朝時先後對戰南越亂夷叛匪,之後夫君老南平王和長子南平王世子被前朝皇帝毒殺,又跟隨當今對抗前朝。

 可惜莊家本來子嗣就不豐,新朝建立前後,莊家莊太后的父親幼弟甚至莊太后嫡親妹妹的夫君夏大將軍(也就是蜀王妃夏氏的父親)也全都戰死,因此可以想見莊太后對前朝皇室的痛恨,那是比當今皇帝可能還要多恨上幾分的。

 但莊太后也非一般人,當今陛下走到現在,受其影響甚深,和北地華家的聯姻,當時夫死子亡後和前朝末皇帝的斡旋,還有皇帝忙於征戰,當年南地的治理,甚至新朝很多休養生息的政策實施推行,等等都離不開莊太后的影子和手筆。

 莊太后娘家人所剩無幾,當初夏大將軍戰死,妹妹病死,莊太后無女,外甥女蜀王妃夏氏就被莊太后接到身邊撫養視若親女,這大概也是眾人理解雖然姜琸非莊太后嫡親孫子,但莊太后仍十分寵愛縱容姜琸而不覺得奇怪的原因。

 此時姜琸進來,若外人見到,必會當兩人是嫡親祖孫,因為姜琸除了有些黑之外竟是神似莊太后,可能還因著身上氣勢的緣故,他似莊太后還要勝過似其母夏王妃。

 姜琸進得殿中,華皇后和向貴妃便俱都停下了話,轉頭含笑看向了他。

 姜琸便上前分別給莊太后還有華皇后和向貴妃行了禮問了安。

 莊太后就喚他站得近了些,然後慈聲道:「過來我看看,唉,你看你這孩子,又黑上了幾分,原本就黑,現在都快成炭了…….」

 「自小就是這麼個喜武厭文的性子,坐也坐不住,就喜歡往軍營裡面鑽,你這麼一離京就是幾個月,這次回來了,可要在京中多待上段時間。」

 姜琸只含笑聽著,並不打斷莊太后的念叨。

 向貴妃就在一旁笑著道:「三公子這般性子不是正像了陛下?聽說陛下少時也是這般勇猛尚武,也難怪陛下總是很讚賞和喜愛三公子,說實話,那時我們還不太理解,現在可算明白了。」

 向貴妃說「那時我們還不太理解」倒是實誠,因為姜琸幼時性格脾氣並不好,無禮蠻橫,人憎鬼厭的,皇帝卻很縱容他,她們的確是不大理解的……

 莊太后轉頭笑著看了她一眼,然後搖搖頭道:「那倒不是,陛下當年習武其實是被其父王逼的,反而他自幼文章都很有靈性,這方面,玨兒倒是更似陛下些,所以你看平日裡陛下看到玨兒的字畫才會那般欣慰……」

 說到這裡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麼,聲音也低沉了些,嘆道,「唉,當年琅兒亦是如此,喜文厭武,陛下十分喜愛,可是當時局勢所迫,琅兒他作為世子,必須領兵作戰,結果……」

 說到這裡,面色真是黯然至極,搖搖頭道,「說來玨兒的樣子和性情,真真似足了琅兒……也因此,陛下從不逼玨兒習武……」

 琅兒,便是姜琅,景元帝原配莊王妃(後追封莊皇后)所出的嫡長子,新朝建立之前和前朝作戰,戰死沙場。

 突然說起這個話題未免太過傷感,這麼些年莊太后和景元帝極少提起已逝的姜琅和嫡次子薑珣,華皇后經歷過那段時間便也罷了,向貴妃卻還是第一次聽太后提起姜琅。

 這話是當真不好接,華皇后和向貴妃面上都是各有變化卻只是沉默著,不敢隨意接口。

 莊太后可能也覺得這話題令人難受,頓了頓,又苦笑了下,這才帶了些欣慰看向姜琸笑道,「其實我覺得琸兒這性子,倒是更似像他舅外祖,就是這相貌都是似足了,剛剛一進來還當真嚇了我一跳……」

 姜琸的舅外祖就是莊太后的幼弟,莊家的獨子莊老將軍,也是早在幾十年前和前朝作戰的時候就戰死沙場了。

 可是說到這個,可不又令莊太后想到戰死的父兄,神色更是黯然。她和前朝皇室的死仇,那真是掀到哪兒哪兒都是。

 莊太后自己傷感著,但這些話聽在華皇后的耳裡卻是心中驀地鬆了鬆。

 原來陛下縱容姜琸在軍中發展根本可能是對莊家的愧疚和補償,也是對莊太后的愧疚和補償。

 華皇后便也帶了些感嘆回憶附和道:「母后這話說的極是,莊老將軍英勇善戰,當年威名遠播,其風姿兒媳到現在都還記得,兒媳的父親和兄長也都對莊老將軍十分佩服敬重。現在這般看,三公子的確得了幾分莊老將軍的真傳,也難怪這般神勇能幹。」

 莊太后笑著帶了些微的傷感和欣慰聽了華皇后的話,那邊姜琸卻是神色半點不動,也一句客氣謙虛之辭也沒有。

 華皇后感懷了一通,就又有些愧疚和關切的對著莊太后道:「兒媳多嘴,又惹母后傷感了,還請母后恕罪……」

 莊太后搖頭,神色雖因著回憶帶了些黯然但卻很溫和,看著姜琸的目光也更顯慈愛,她隨即又問了姜琸在西寧的一些生活瑣事,姜琸便挑了些西寧的地域風情說上了些,並不提及絲毫軍中之事。

 如此說了一會兒話,莊太后便道:「琸兒,說來你今日回來得也是正巧,想必你也聽說了陛下有意為你們堂兄弟幾個指婚一事,先前皇后和貴妃都拿了些閨秀的畫像在我這裡說著,對這婚事你可有什麼想法?」

 姜琸似乎微愣,然後就恭聲道:「婚姻大事,自然全憑皇祖母,皇伯父還有父王母妃做主,不必問孫兒。」

 莊太后便笑著點了點頭,道,「話雖如此,但若是你喜歡什麼樣性情和模樣的姑娘倒是可以說說,也好讓哀家和你皇伯父心中有數。」

 說到這裡又笑道,「不過其他人哀家是不敢說十分得準,但貴妃娘家的那兩個孩子,哀家也算是看著長大的,覺得倒是還不錯,模樣和性情都好。」

 這貴妃娘家的那兩個孩子,指的自然是向依蘭向依薇姐妹。

 向依蘭是長榮公主的伴讀,向依薇便也常隨著姐姐入宮,兩人常隨著長榮公主過來慈壽宮給太后請安的,因此兩人莊太后算是熟悉的了。

 此話一出,向貴妃心裡就是一喜,忙笑道:「母后謬讚,不過這兩孩子雖模樣稱不上頂尖多好,但性情卻的確不錯,還算乖巧孝順。」

 這話謙虛的,認了性情,謙虛了相貌,可那相貌是長了眼睛都看得見的,向貴妃自己就是一嬌媚的大美人,那兩侄女像了她,還能差了?

 華皇后心裡冷笑,對這惺惺作態很是看不上。

 不過她試探太后對姜琸的態度,見其應仍是更看重姜玨心中大松,想必莊太后和皇帝因著姜琸像那莊家人所以對他疼寵是一回事,但涉及到過繼承嗣這等大事,那肯定是自己的親孫子更重要。

 如此,就算向家把女兒嫁給姜琸,也礙不著什麼事。

 不過,她也不會冒一點風險,讓那向家和向氏輕易得逞拉攏了姜琸就是。

 華皇后掃了姜琸一眼,見剛剛莊太后和向貴妃說起那向家姐妹,姜琸半點神色未動,也不知是真打算婚配一事全由太后作主,還是對那向家姐妹沒什麼意思。

 她便笑道:「依蘭依薇姐妹是很不錯,琴棋書畫都是拔尖的,不過她們性情乖巧柔順,好是好,但兒媳聽說,她們喜歡的也向來是溫文爾雅的謙謙公子,不喜武將,依兒媳看,三公子喜武,其實還要更適合武將家的小姐,性子活潑些的。」

 這話說的向貴妃臉上就是一變,什麼叫「她們喜歡的也向來是溫文爾雅的謙謙公子」?這不是直接在太後面前毀人閨譽嗎?……

 莊太后卻是不理這其中機鋒,聽言仍是笑吟吟的,轉而問華皇后道:「哦?那皇后你覺著這哪家的閨秀不錯?」

 說來莊太后武將家出身,年輕時也是騎馬射箭樣樣在行,其實她自己喜歡的也是性子爽朗能文但也會武的姑娘,對那些書香世家太過文縐縐的女孩子其實並不是特別喜愛。

 說來莊太后對華皇后還是很滿意的,兩人性情相投,這些年相處也很不錯。

 當年華皇后在南平王府最為艱難的時候嫁入王府,王府叛前朝,華皇后說服華家鼎力支持王府,景元帝在外征戰,她協助著莊太后安撫後方,安頓將士家屬遺孤,一手開辦發展將幼院和女子善堂,南地干旱時期將北地的一些作物引進到南地普及,立朝後,除了管理宮務,又做了很多功夫在後方幫助皇帝推行仁政,云云種種,可以稱得上是景元帝的賢內助了,大周的賢後了。

 所以華家有意將華語蓉那孩子許配給姜玨,莊太后也並沒有反對。

 華皇后笑著看了姜琸一眼,回莊太后道:「這卻也有些兒媳的私心所在了,兒媳妹妹的孩子,凌國公府的那個丫頭,母親也是見過的,她性子活潑,且凌家都是武將,可能相處起來也更為默契。」

 莊太后點頭,絲毫不因華皇后的直接而惱怒,她喜歡的便是華皇后這般不遮不掩在她面前有什麼心思都說出來的直率性子,這也是相處多年的默契。

 一旁的向貴妃對華皇后這樣的直接就算是咬碎了銀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不過她們說這些的時候,姜琸半點反應沒有,像平常一樣木著臉仿似她們在說著無關緊要的事。

 莊太后問他的意見,他都是那句「皇祖母覺得好,那自然是好的」。

 莊太后笑著點點頭,然後便衝著華皇后和向貴妃道:「在禮部名單齊了正式選秀之前,你們就接那幾個孩子都到宮裡住住,陪長榮說說話吧。我記得這幾日蓉姐兒不是已經住進來了嗎,孩子們都過來,宮裡也熱鬧熱鬧。」

 向貴妃心中一喜,也就是說雖然華皇后那麼說了,但莊太后並沒有認同,仍是屬意依蘭或者依薇的,兩人點頭應諾不提。

 幾人又說了一會兒話,華皇后和向貴妃都不是沒有眼色的,何況她們不過是來看看姜琸,然後試探試探太后口風的,此時差不多達到目的,見莊太后已有些冷淡,便都起了身,告退下去了。

 待華皇后和向貴妃離去,莊太后看著殿門良久,神思莫測好一會兒,才微嘆了口氣,轉頭衝著姜琸道:「那孩子的畫像,皇祖母也已經看過了。」

 「既是你母親都相中的,想必是不差的,改日我再見過看看性情如何也就是了。向家有心將女兒許配於你,華家那邊也安排了凌國公府的姑娘,且就先讓她們去打打擂台吧。」

 姜琸很瞭解自己皇祖母,所以剛剛莊太后那樣說,他絲毫沒有疑慮便配合她演了那麼一出,此時聽了她的話更是確認了心中的猜測。

 華家和向家相爭,最後由自己母妃寫信認同靜姝,再由皇祖母和皇伯父賜婚,如此是對靜姝影響最小,也是對目前局勢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姜琸謝過莊太后,然後沒有欺瞞又將靜姝父親的身世和莊太后說了,無論如何,要讓靜姝嫁給自己後得到最大保護,他都必須得到皇祖母的認同,坦承相告然後爭取支持才是最好的,而不是欺瞞。

 莊太后有些詫異,不想這其中還有這番曲折,她聽姜琸說此事皇帝也已知曉,便點了點頭,略思了一陣才道:「前朝餘孽還在很多地方活動,北地和渭地尤其猖狂,甚至官員中也有很多舊黨,當年珣兒出事,一直未能查到幕後真兇。白大人既然是這般身世,怕你皇伯父會另有安排,你多派些人保護那姑娘。」

 姜琸心中一凜,想到之前景元帝的神色,便慎重點了點頭。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這次莊太后才詳細問了他在西寧軍中以及西域的事,姜琸也認真細細的說了,然後姜琸陪著莊太后在慈壽宮用過了午膳,這才出了宮去。

 七月下旬,過了秀女報名的截止日期,禮部便集齊了閨秀們的名單和畫像,一起送去了宮中供太后,華皇后,還有協助此事的向貴妃以及韓淑妃篩選。

 而此前,宮中華皇后卻早已經接了自己娘家的兩個侄女華語蓉華語荷以及凌國公府的小姐凌雪霓在宮中小住了一段時間,另一邊向貴妃也接了自己的兩個娘家侄女向依蘭向依薇住到了自己宮裡和女兒長榮公主一起住著。

 不多時外界便也已經傳開陛下有意將華語蓉許給康王五公子,向家姐妹中擇其一許給蜀王三公子的傳言。

 不多時,因著針對江南水利防洪一些設施的改建,景元帝特在御書房召見了工部尚書田正其及其下面的幾個官員,包括官位比較低的工部郎中白二老爺白仲謙。

 待談過正事,景元帝道是想聽聽白郎中在蜀地這方面的一些經驗便又讓其他官員先行退下,只單獨留下了白郎中。

 待眾官員離去,景元帝卻是翻著剛剛工部尚書遞上來的卷宗好半天的沒有理會白二老爺,白二老爺自不敢出聲,只垂了眼在下站立靜靜等候著。

 如此這樣等了差不多兩盞茶的時間,景元帝才抬起頭來,把目光投向了下面站立等候的白二老爺,用審視的目光看著他,又是好一陣沉默。

 白二老爺本就已等得心中忐忑,在這種審視的目光下更是戰戰兢兢,他官職低微,過往也都只在朝堂上遠遠見過皇帝,這還是他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單獨的覲見景元帝。

 就這樣審視了好一會兒,景元帝看也差不多了,才出聲道:「愛卿,你可知道朕今日留你所為何事?」

 白二老爺有點懵,不是說問蜀地水利的一些事嗎?剛剛景元帝在翻著工部尚書田大人交上去的卷宗,卻始終沒問自己話,自己還絞盡腦汁整理著蜀地甚至記憶中其他地方這方面的信息。

 但只是問蜀地經驗這種事,幹嘛要單獨留下他談?他有那麼重要嗎?陛下有那麼閒嗎?

 他腦中閃過多個念頭,心道,不會是田大人遞上去的東西有問題吧?

 又突然思及女兒和蜀王三公子的事,白二老爺心中更是忐忑,咬了咬牙回道:「微臣不知,微臣不敢揣測,陛下但有所問,任何旨意吩咐,微臣都當曲鞠躬盡瘁,唯陛下聖意是從。」

 景元帝笑,這倒是個腦子靈活的。

 他聲音溫和道:「聽說愛卿祖籍江南聞州,當年舊朝知名武將容明遠容老將軍就曾駐守江南聞州過一段時間,不知愛卿可知此事?」

 白二老爺的冷汗刷一下就下來了,因為無可避免的,他想到了容家的那個要命的遺孤,也是前朝公主的遺孤,容唯嘉。

 他腦子一嗡,腿一軟就跪下了,但他並不蠢,容唯嘉之事原本就和白家無關,他自不會攬這種事上身,且想到凌國公府的小姐還住在宮裡,事情也不像已經暴露的樣子。

 就在景元帝看他反應如此之大,皺了眉懷疑他是否根本已經知曉自己身世之時,就聽白二老爺回道:「微臣,微臣自是知曉此事。說來容老將軍還和微臣家族白家有些淵源,是微臣家族的救命恩人,三十多年前曾在亂軍手中救下白家整個家族,此事族中都有記錄在案,臣亦感恩在心。」

 皇帝既然找他問溫家之事,這些舊事並非什麼機密,陛下當年爭奪天下,必對舊朝各重要武將都做過詳細調查。

 他咬了咬牙,又道,「不過私恩是私恩,微臣感激容老將軍大恩,亦尊敬其赤膽忠心,但大義卻是大義,舊朝昏聵,民不聊生,微臣為大周臣子,並不能認同其守護舊朝之所行,雖,敬佩其忠義。」

 景元帝點頭,原來是為著這些舊事,並不是因為知曉了自己身份。

 他看白二老爺額上已冒出冷汗,說得萬分艱難掙扎,心中卻很滿意他的坦白。

 他溫聲道:「各為其主,便也罷了,愛卿且起身吧。只是這其中還有些舊事,所以這才特意宣了你過來,你且先看看這份卷宗吧。」

 白二老爺真是膽顫心驚,他努力穩住心神起了身,接過御書房小太監遞過來的一沓卷宗,在景元帝的示意下努力鎮定著打開了來看。

 這不看本還只是驚疑,這一看白二老爺的神魂都差點給驚得恐得飛了出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