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姝色無雙》第52章
第52章 磨上一磨

 白三夫人韋氏見老夫人只是冷颼颼的盯著自己沉默不語, 心中也有些忐忑惶恐。

 可是今日這些話,若二伯是老夫人親子, 老夫人必不可能如此反應, 她賭,其實也就是根據老夫人多年來對二房的態度, 對陳氏母女的冷血冷情,賭自己私下的猜測是否屬實, 賭二伯根本並非老夫人親子, 靜姝也非老夫人的嫡親孫女!

 老夫人對二房的掌控之心,對自己的福祿和身體健康的在乎要遠遠超過對二伯的母子之情!

 韋氏又咬了咬牙, 擠下幾滴淚來, 跪下道:「母親,兒媳,兒媳說這些也的確是有些私心的, 您知道我們杉哥兒他讀書不成,我們三老爺他也一直求著二伯想給杉哥兒謀個差事,可是二伯卻總是不應, 如今杉哥兒在家整日裡無所事事, 令媳婦實在擔心。」

 「您知道,我父親原在忠南侯爺那裡還有一點臉面,現如今京衛指揮使的鎮撫便是父親舊時的同僚,當年同時忠南侯爺的屬下, 唸著舊情, 說可以給我娘家侄子在京衛指揮使安排個文職, 但我那侄子對姝姐兒著了魔,我兄長便道若是我們若是將姝姐兒說給我那侄子,就將那個位置讓給杉哥兒……」

 忠南侯是當今陛下還是南平王次子時的舊臣,跟隨當今南征北戰多年,深得皇恩,當年韋氏的父親便是忠南侯的下屬,韋氏這話並非沒有可信度……

 若是為了自己孫子,犧牲了姝姐兒也未嘗不可,且韋氏先前那些話雖句句都是私心和挑撥,但縱使白老夫人非無知老婦,那些話卻跟一根根刺似的,刺入了她心中,很深。

 白老夫人終於疲憊的閉上了眼睛,緩了片刻後才開口道:「你娘家的那個侄子,是那個排行第三的那個?文不成武不就,你二伯能看上他?我記得先時你就讓老三跟老二提過,還惹得老二發了大脾氣吧?」

 韋氏聽了這話心中卻是一喜,她聽得出老太太這語氣這口吻分明就是已經鬆口了!

 韋氏忙道:「母親,您是姝姐兒的祖母,只要您說定了這婚事,哪裡還容得到做子女的反駁?只要請了媒人,兩家交換了庚帖,這婚事就算是定下了,二伯他也沒有忤逆您的道理。」

 韋氏看到白老夫人閉著的眼睛眼珠滾動了一下,咬了咬牙,低著聲音帶了些小心道:「而且,母親,因著您的身子這些時日反反覆覆,兒媳想到這都是姝姐兒相沖的緣故,便斗膽拿了姝姐兒的生辰八字和我那侄兒的八字去江安寺裡找了江遠師傅給他倆合了合八字,還特意問了若是這兩人結了姻緣對母親您的影響……」

 「江遠師傅說,姝姐兒和我那侄兒的八字不算最合,只能說算是尚可,又說是我那侄兒命重,會壓制姝姐兒的氣運。但是江遠師傅卻是說了,這事對母親您,卻是大大有好處的,因為我那侄兒不僅會壓制姝姐兒的氣運,福運,同時也會壓制她的戾氣,如此便可化解她對您的不利之氣,有利於您的福壽…..」

 白老夫人猛地睜眼盯著韋氏,韋氏被看得一個激靈,額上就冒出了細細的冷汗,但面色卻是惶恐而認真的。

 江安寺是新朝建立後新興的一個寺廟,裡面的師傅原都是當年戰亂從江南遷徙入京躲避戰亂的,因著同鄉的緣故,白老夫人平日裡燒香拜佛都喜去這個寺廟而不是京城其他香火旺盛或勳貴官家喜歡去的廟宇。

 這個江遠師傅白老夫人也熟識,所以剛剛韋氏所出之言雖然有些怪誕荒謬,但白老夫人聽說是江遠師傅所說,便就先信了幾成。

 再接著韋氏並不直接說靜姝和他那侄兒八字很合,能化解靜姝對她的相沖相剋,反是說他侄兒會克制靜姝的氣運福運,這卻是更讓白老夫人多信了幾成。

 韋氏被白老夫人盯著,這時卻是慢慢紅了眼圈,落淚有些哽咽道:「母親,這事,這事兒媳也覺得有些對姝姐兒不起,可是白家養姝姐兒這麼多年,她卻累得母親身體日差……兒媳,兒媳實在不忍心……」

 「如今有法子解了她的戾氣,消除她對您的相沖相剋之氣,這也是她作為孫女應當應分的。且我那侄兒對她一往情深,能嫁給我侄兒以後平平順順夫妻和美,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又道,「若是我們家妍姐兒,為了母親您的身體福壽安康,就是讓她去死,想必她也是心甘情願,兒媳和我們三老爺心裡就是再痛,也必不會猶豫半分。」

 「二伯他向來孝順,為了母親,想必也不會有異議的,否則就是大不孝,我們白家百年書香世家,以孝為本,他若是為了一個命數有異對祖母相剋的女兒就不顧母親您的身體性命,還有何臉面做白家的子孫……」

 白老夫人猶如雞爪般的手有些痙攣的緊緊抓著錦被,心中不停的翻滾掙扎,那熟悉的胸悶和頭痛又一陣陣的襲來,額上豆大的汗珠滾下來,形容十分可怕。

 韋氏見狀也是嚇了一跳,忙上前又是給老夫人撫胸,又是按太陽穴的,連聲道:「母親,母親,您息怒,您別生氣,這事,兒媳都是為了母親的身體著想,但做子女的自然一切聽母親您的,您說什麼就是什麼,可千萬別生氣……」

 如此好一番折騰,白老夫人才算是平復了下來。

 白老夫人喘著氣,道:「此事我知道了,我自有計算,你且先下去吧,不要自把自為壞了事!」

 韋氏聽言心中一喜,忙應了聲諾心懷忐忑的退下了。

 白老夫人和韋氏自以為自己是在老夫人的睡房說話,當時也沒有人在旁邊服侍,老夫人的心腹嬤嬤和大丫鬟也都打發了出去在外面守著,所以這些話自然不會傳出去。

 可白老夫人又不是什麼好主子,她身邊自然也不會是鐵桶一塊。

 靜姝既然對白老太爺和白老夫人心有提防,就不可能毫無準備的就放心住到了莊子上,認為如此白老太爺和白老夫人就會不算計或算計不著自己。

 所以她早研究了白老夫人身邊的人,抓住把柄再許以利益,收買了白老夫人身邊的一個貼身大丫鬟妙紅,當時妙紅便是在門外守著,把兩人的對話至少聽足了八成。

 妙紅將此事一五一十傳給了靜姝。

 靜姝因著前世因著藍嬤嬤算計母親讓她不孕之事早就對白府的人沒有任何期待,她們做出任何謀算坑害她的事她現在都不會有半點驚訝,只不過又被那赤-裸-裸的謀算偏偏還非要加上一層偽善或者以孝之名的外衣給噁心了一陣而已。

 靜姝細細想了想這事又徵詢了姜琸的意見就把這兩人的對話謀算通過白二老爺的貼身小廝又傳給了白二老爺。

 白二老爺聽完氣得臉都青了。

 若是以前,在他還以身為白家子為榮,為白家的數百年書香世家的聲譽而驕傲,一直滿足於父嚴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家中一派和睦,志得意滿的延續著白家的美名時,聽到下人傳來這種混賬不堪的話,他肯定會非常非常不悅,直接就問責了這些挑弄是非的下人,心中當然也可能對三弟妹心生不滿,覺得市井屠夫之女果然娶不得,實在心思齷蹉,有辱門風……

 可是他仍然會相信自己的母親,相信她必會斥責三弟妹,更不會聽信了此等荒謬之言胡亂定了自己女兒的婚事。

 可如今的他,早因著母親對女兒各種厭棄之事,因著妻子有孕未能回京也疏忽了繼續各種「孝敬」從而引致母親這些日子各種的黑臉不悅,又隱約聽到過往大女兒還有孫女這些年在家中受到的剋扣和薄待,還有當年大女兒差點被定給三弟妹韋家娘家之事…….

 這一點點一滴滴,未開始生疑的時候一切都被美麗的外紗掩蓋著,但一旦開始生疑,所有的事情便都冒出了頭,思之真是寒氣從骨子裡慢慢滲出來……

 現在的他聽了心腹小廝傳來的這些話,想到自己和妻子嬌養長大一直乖巧孝順純善的小女兒已經被人趕到莊子上禮佛還不夠,竟然還要被人如此齷蹉不堪的算計!

 想到自己母親做夢都罵小女兒是「妖孽」,那哪裡是一個祖母對孫女該有的態度?哪裡有半點祖孫之情?

 想到小女兒眼淚汪汪受了委屈卻自己忍著的樣子,白二老爺心裡真是又心疼又愧疚。

 因此此刻白二老爺不僅對自己三弟妹韋氏,就是對自己母親白老夫人,都心生了無盡的寒意和按捺不住的怒意,尤其是在他已經開始懷疑自己身世的時候。

 白二老爺畢竟在地方任官多年,既已生疑,對白老夫人起了隔閡,便再不像過往那般覺得萬事都沒所謂,只要順著母親之意全了母慈子孝的美名就可以了。

 如今,當真行起事來卻又是另一副模樣。

 白二老爺冷靜下來,立時便派人去查韋家之事,以及韋氏所說什麼自己女兒和她那敗家侄子「八字相合,若能結親就能化解姝姐兒戾氣,解了和母親的相沖之氣」這話到底又是怎麼回事……

 韋大老爺的事韋家是想掩著不往外說,但這事卻是經不得查,更何況韋家這種敗落之家,家中為著消減開支,甚至已經開始著手賣些舊僕,不多幾日,不說是韋大老爺放印子錢和賭錢輸了幾萬兩的事,就是韋老夫人韋大太太和白三夫人韋氏在床前的談話內容都詳詳細細的查清楚了記錄在冊交到了白二老爺的手上。

 心腹小廝還道:「老爺,當日韋大太太和三夫人的談話並沒避著下人,除了韋家那個老嬤嬤把那日談話的內容都告訴了長青,我們還找到了當時在外面服侍的一個小丫鬟,她當時也原原本本聽到了對話,和那老嬤嬤所說八-九不離十。那丫鬟被韋家賣了,現在已經在我們手裡,老爺若是想見的話,可以召來見見。」

 「三夫人從韋家回來之後,又去了清亭山的江安寺,見了那廟裡的江遠師傅,據小的打探,那日三夫人難得的舍了一大筆銀子捐了香油錢……」

 「哐當」一聲,白二老爺桌上的硯台被他掃落在地,濺起了滿地的墨汁。

 白二老爺素來講究清雅風度,很少這般的發脾氣,更遑論摔東西了,可此時的他著實是氣得不輕,只覺心中一陣一陣的鬱火無處發洩。

 *******

 姜琸一直住在靜姝的莊子上,陪著靜姝過了七月初七女兒節才『帶著』正式入京的其他將領和隊伍回到了京中。

 因此這一年的七月初七女兒節,靜姝並沒有如同前世那般應了姐姐白靜妘的邀請,和白靜妘以及堂姐妹們一起出去遊玩,然後遭了白靜妍還有她韋家表姐妹的暗算,繼而「意外偶遇」上凌國公世子凌修安……

 所以靜姝也不知道這一年的女兒節,凌修安雖經了和容唯嘉一事的攪和,經了好一陣子的鬱悶和自我心理建設後,還是覺得自己真正喜歡的是白靜姝,不能因著容唯嘉的私心暗算就放棄自己真正的心意,便仍打算照著自己的心意去追求白靜姝,娶她入門……

 至於容唯嘉,凌修安覺得她的身份本就見不得光,不若屆時便在外養著,待時機合適,看能否納作二房,因著她生得和靜姝有些像,外人便也只當他喜歡這一類型,必不會對一妾氏太過深究。

 最多,為了安撫母親,將來將她的孩子抱過去給靜姝充當嫡子嫡女養,這樣也算免了孩子日後身份的隱憂。

 這也是唯嘉她自己處心積慮「求」來的,怨不得他狠心。

 因此凌修安在七月初七這日仍是好一番設計,希望能再「偶遇」到靜姝,打探了白府姑娘們的行程,然後白白肅著臉捏著蓮花燈苦守了一下午一晚上也未等到心上人……

 另一邊廂,容唯嘉仍不知那日自己和凌修安一事是因藥物之緣故,也不知凌修安心中對她已生疑心和成見,只當那日是凌修安抗不住自己的魅力,情難自禁,這才發生了那事。她學那些秘術的時候,嬤嬤們從小就跟她說過,男人們多是經不住誘惑的,尤其是對極品誘惑……

 所以對這個女兒節容唯嘉是滿心期待,她以為這日凌修安必會約她或來尋她,帶她一起出去遊玩,對她有所表示。

 所以容唯嘉從幾天前就開始苦等,一直等到七月初七上午派去打探消息的人膽顫心驚的道世子爺今日一早已經出去……

 於是容唯嘉遊魂般的去尋了凌修安,遠遠看著他,跟著他整整也是一個下午一個晚上,不可置信的看著他提著蓮花燈眼巴巴不知在尋找著誰,等候著誰,只把容唯嘉看得由傷心失望到氣憤羞辱再到一派麻木,真真是咬碎了一口銀牙,和著眼淚血水只能自己往肚子裡咽。

 且說姜琸回到京中首先便是去皇宮謝恩。

 老皇帝景元帝雖然早就收到了捷報知道西寧的戰事已穩,此時見到姜琸凱旋歸來仍是很高興,賞賜了他不少的東西,又告訴他翌日會在早朝宣佈封他一個鎮國將軍的爵位,同時還讓他去兵部任職,為正三品的兵部左侍郎。

 當然翌日景元帝此舉真真是讓朝中揣測連連,大為不安,這,這實在是沒道理至極!

 立有軍功封個鎮國將軍爵位那是正常的,可讓個藩王子去了兵部任兵部左侍郎?!

 只是景元帝很快又下旨讓康王五公子薑玨去了禮部,閩王次子薑璉去了工部,雖然都是正五品的郎中位,但這兩人都不似姜琸,已經多次辦差,又在軍中歷練幾年,已直接統兵打仗立有軍功,所以情況不同,也無法直接比較。

 能讓藩王子直接進六部歷練,至少表明陛下還沒有真的下定決心選誰承嗣?……

 不管翌日朝中是如何反應,也不管景元帝有何賞賜,姜琸此時見到景元帝的一個重點卻是稟告了景元帝自己想娶靜姝為妻一事。

 然後就把靜姝的家世以及白二老爺的真實身份都原原本本據實以告了,還遞上了針對白二老爺白仲謙身世的一份詳詳實實的暗探調查報告。

 自然他也告訴了景元帝白二老爺目前卻還是不知道自己身世的。

 景元帝翻著手上侄子薑琸遞上來的有關白二老爺細細的一扎資料,一邊對姜琸這穩妥面面俱到的性子感到滿意,一面對這說意外也算不得意外的消息很有些無語。

 因為姜琸年前早在景元帝和莊太后討論他的婚事的時候就說過他已經有了意中人,待事情穩定些就會跟他們稟告,請他們賜婚。

 莊太后和景元帝聽說那姑娘也是姜琸的母親蜀王妃夏氏相中了的,莊太后和景元帝兩人一個是夏氏的姨母一個是嫡親表哥,都差不多是看著夏氏長大的,知道她是再聰慧穩妥不過的性子,自然也就並不怎麼疑慮的應下了。

 只是沒想到竟是這樣一個身份。

 但景元帝對前朝容家其實印象還不錯,對這白二老爺的身世也不是太介意,只是既然是賜婚,賜的便不該是個偽的身份,他想著,倒是還升起了另一番心思……

 不過景元帝雖然差不多默許了這事但也沒有直接賜婚,只對姜琸道:「朕已經讓禮部著手選秀事宜,想必禮部那邊已經收到了各家送上來的名單,白家應該也已經把這白五小姐的名字遞上去了,你再去確認一下。如此,到時候讓你皇祖母把關,名正言順的給你們賜婚,也好過讓別人妄自揣測。」

 「至於白家老二白仲謙身份這事,我屆時會找了合適時機召了白仲謙跟他談談,看看他的反應,身份之事,你事前就別告訴他風聲了,免得他有所準備。」

 姜琸知道自己皇伯父的性格,聽他這樣說半點不奇怪,他也沒那麼多心思管白二老爺的那些細節,只要皇帝同意了他的婚事,大面上不出差錯,他便順心如意的領了謝下去見皇祖母莊太后去了。

 至於白二老爺,他未來的岳父會否在皇帝這裡受到一番驚嚇和心理折磨,他還真不在乎,他甚至覺得他岳父那性子,還真是缺少人給他磨上一磨……

 姜琸去了後宮見他的皇祖母莊太后,說到這宮裡,這些時日因著選秀事宜也是頗不太平。

 其一自然是眾人已隱約知道陛下有意在藩王子中選一子過繼承嗣的意思,那這幾位藩王子的婚嫁可不就攪動了各色盯著未來後位的家族的心?

 但婚配在前,立嗣在後,大家族精心培養的嫡女當得起後位的若是賭錯了,只配了個藩王子,還不是世子,又委實有些不甘心……

 其二卻是熟悉這位陛下的人又都知道,這位陛下向來都是心思難測,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卻又獨斷強勢,根本非他人可以左右。

 他這邊透露出一絲絲有意選一藩王子過繼承嗣,然後立即就命人著手選秀,打亂了後宮和朝堂的一派平靜,那一邊他卻也可能在這群秀女中選上幾個充盈後宮。

 說起來,景元帝已經多年未有選秀納新人入宮,其實陛下的年紀也不過只是五十幾許,再生皇子的可能性還很大,所以那什麼選藩王子過繼什麼的根本可能是他放出的□□……

 所以後宮中各妃嬪除了操心藩王子過繼以及婚配一事,同時還隱隱擔憂若是進了新人生了皇子又如何,這又是需要一番小心佈置……

 景元帝跟姜琸說「想必禮部那邊已經收到了各家送上來的名單」根本就是保守說法,其實第一批閨秀的名單和畫像早就已經分送到了莊太后,華皇后和向貴妃的宮裡。

 此時莊太后便正是在她的寢宮慈壽宮中翻看著禮部送上來的名單和閨秀們的畫像,一邊聽著下面華皇后和向貴妃跟她補充些有關這些閨秀的家世背景性格什麼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