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文壇大神是隻喵》第118章
  第118章

  雖然楚銘並不相信是武則天殺了自己的孩子,但在王皇后走後,小公主暴斃是事實。

  不知道這真的是王皇后做了什麼,還是小公主體弱碰巧遇到這件事。

  不過小說和歷史畢竟不一樣,小說需要戲劇性,需要再創作。

  比起說王皇后走後小公主碰巧死了,處於宮斗下風的武則天掐死自己的女兒嫁禍王皇后顯然更讓小說劇情顯得好看一些。

  當然,楚銘寫是武則天掐死了小公主,比說小公主碰巧死了,或許也讓讀者更加相信一點。

  楚銘寫武則天掐死小公主,衍生了兩個劇情。

  一個是李治利用這件事,終於廢后,並且將王家處理掉。而後武則天從安插的小太監那裡得知,李治本身是不相信王皇后害死了小公主——當然,他也沒料到武則天居然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孩子。李治認為這只是碰巧而已。但是,「這是個好機會」。

  本來為自己計謀有些沾沾自喜的武則天立刻清醒過來,愈發的謹小慎微。

  第二個是很久之後出現的劇情了。武則天親手掐死自己的孩子,在她心中肯定也留下了陰影。小公主的死讓她經常從夢中驚醒,很多年來,她一直對這個孩子充滿愧疚。因此在太平公主出生之後,武則天將對第一個女兒的愧疚和思念,全部寄託在太平公主身上,導致太平公主權傾朝野。

  第二個劇情還在後面,暫且不說。第一個劇情,讀者們才恍然發現,一直被武媚娘的光輝掩蓋住的,似乎一直給大家的印象只是「愛情至上」的李治,原來本質上還是個厲害的君王。

  一個讓武則天也為之敬畏的君王。

  而所謂宮斗,皇帝並非不知道,甚至還有插手。

  當王皇后和蕭淑妃被新皇后武媚娘下令縊殺的時候,讀者中一些人為兩位可憐的女子叫不平。

  就算是冷宮妃嬪,在皇帝還在的情況下,賜死她們當然需要皇帝的命令。

  說是武媚娘下令,實際上還是李治下的命令。

  是李治想要殺了這兩個和他同床共枕許多年的女人。甚至蕭淑妃還曾經衝冠後宮。

  但現在讀者們已經不知道,李治寵的是蕭淑妃,還是抬起蘭陵蕭氏來打壓太原王氏。現在,他立了庶族地主階層出身的武媚娘為後,兩個家族,兩個女人,都走上了末路。

  讀者們痛斥李治的狠心,但痛斥的同時,他們又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李治,才是一個帝王。

  看完這個劇情點之後,恍然發現原來李治這麼厲害的讀者開始往回翻劇情,從以武媚娘宮斗為主線的劇情中,仍可窺見李治治國的點點滴滴,窺見在他手中,國泰民安,疆域比他那個厲害的父皇更遼闊。

  而且從武媚娘開始進宮之時,李治和世家望族之間的矛盾已經開始顯現出來。

  當時讀者們還只是在想,啊,又有大臣對李治後宮寵愛咱女主不滿了,看來李治的「荒唐」還是有明眼人看不慣啊。可憐的忠臣。

  但現在他們才思考,一個大臣,怎麼知道皇帝后宮中哪位女人被寵的多一些?而一個大臣,有什麼立場去勸說皇帝多睡哪個女人少睡哪個女人?

  即使這大臣中有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但李治畢竟是皇帝,長孫無忌怎麼能向教導晚輩一樣教導李治?這口氣都不對。

  長孫無忌在最初出場,李世民還在的時候,他在李世民面前,可不敢擺大舅子的威風吧?

  後來有些厲害的讀者把幾個劇情中,對李治干涉比較多的大臣全列出來,然後驚訝的發現,這些大臣的籍貫,無一例外是那幾個世家貴族集團的。

  特別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

  大臣褚遂良在勸說時的說辭,更加讓讀者明白了,這根本不是皇帝后宮私事。

  「欲易皇后,伏請妙擇天下令族,何必武氏」。

  說白了,這些大臣並不是真的對武媚娘多不滿——武媚娘現在也就是個後宮嬪妃,在後宮一畝三分地爭爭寵而已。他們只是對武媚娘出身的階層不滿。伏請妙擇天下令族——皇帝陛下你可以換皇后,但是請從世家大族中找皇后吧。

  若武媚娘也出身關隴集團,這些人才懶得管這些事。

  太原王氏又不是他們家,誰當皇后,只要代表世家的利益,都成。

  但皇帝陛下要立一個庶族女子為後,就是不可以。

  李治召集的幾位元老,關隴集團的諸遂良和長孫無忌堅決反對,其餘幾人則沉默不語。他們都看清楚了。李治說是易後,實際上終於忍無可忍,要對關隴集團下手了。

  果不其然,李治力排眾議立武媚娘為後沒多久,長孫無忌和諸遂良相繼被貶官,不久都死了。

  這一段劇情中,武媚娘就是打個醬油,主角是李治。讀者們看得爽的飛起。果然朝堂鬥爭還是比宮斗看起來更爽。

  武媚娘也並非在其中沒有著墨。她雖然對這次朝堂時間只是起一個背鍋作用,但在李治每一條政令頒發的時候,武媚娘,都在聽、在學、在思考。

  現在的武媚娘已經慢慢從後宮女子的桎梏中掙脫出來,開始期盼更廣闊的天地,開始想要攀登上更高的地位。

  當李治終於乾綱獨斷之時,武媚娘看在眼裡,心裡也漸漸燃起火苗。

  我也想這樣。處理政事,掌管國家大事,可比只在後宮爭寵,考慮生個兒子繼承皇位要舒坦的多。

  而當武媚娘自己根據李治的動作而思考出來的結果,與李治後續處理相符時,武媚娘不由覺得,自己也有這方面的才華,自己並不輸於李治。李治可以,那她是否可以?

  武媚娘當了五年老實皇后,和李治感情越發融洽,再加上武媚娘娘家沒什麼大的勢力,李治對她的信任也越發濃厚。

  李治卻不曾想到,對李家皇位的威脅,並非來自武媚娘的娘家和娘家代表的利益集團,而是來自於武媚娘本人。

  當五年之後,李治換上風眩症,精力不濟時,武媚娘終於開始露出野心,介入政事。

  這個劇情是《鳳皇》這本書非常重要的轉折點,也是《鳳皇》劇情真正的開始。

  前半部分,武媚娘還只是一個和大部分女頻小說中的女主一樣,眼界僅限於後宮和男人的傳統古代女性。

  後半部分,才是武媚娘真正開始展現其華國古代唯一女皇帝實力和魅力的時候。

  雖然題目和文案已經劇透了武媚娘肯定會登基為帝,但女皇的題材女頻也不是沒寫過。這些女皇帝,要麼是自己打出來的天下,要麼本身是公主。而嫁進皇家的女人,垂簾聽政,掌握實際政治權利的多——比如上曰那本小說的女主。但直接自己通過非武力方式登基的還沒有過。

  因為古代是一個男權社會,又有很濃厚的忠君思想。在這種前提下,改朝換代都是一件難事,更何況還是女子。

  所以即使在現在,讀者們都還在揣測,武媚娘是如何登基。

  難道是李治病重時有外敵入侵,武媚娘作為皇后一呼百應率領軍隊收復失地,然後登基為帝?

  好像也就這個最符合邏輯,可能性最大了。

  漸漸的,大部分讀者都認可了這個劇情走向,並且猜測是誰最先劇情反叛的旗幟,武媚娘又是如何從軍。

  不過武媚娘現在年紀也不小了吧?現在在戰場上還吃得消嗎?不過,武媚娘也不一定上戰場,只是指揮的話,還成吧?

  如果讀者們知道,武媚娘竟然是通過非武力手段直接奪取政權,改朝換代,最後又把皇位傳回李氏,李氏皇族對奪了李氏皇位的武媚娘也沒怎麼地,還挺尊敬的。估計他們會一跳八丈高,說這劇情太離譜了。

  所以,楚銘不會劇透,只會通過劇情,緩緩道來。

  《鳳皇》的劇情已經發了一半,存稿已經存到武則天登基之後了。楚銘還是第一次寫小說寫的這麼順暢。

  他跟周陸開玩笑道,以後也寫女頻得了。

  周陸給了他一個白眼:「你不是說以貓為主角?」

  楚銘QAQ。求別提,很想寫但是不能寫什麼太虐了。更虐的是,楚銘還不知道下篇文寫什麼。

  說好的在雷劫之前儘可能的多攢一點成就值,但是不知道寫什麼,真是太悲催了。

  所幸《道術學院》第一個副本已經刷完了,可以整合出版。向來出版之後,又能給楚銘賺一波成就點吧。

  楚銘接的那個言情的劇本也完成大半。

  所謂大半是指劇本已經寫完,但是還需要修改潤色。特別是台詞,需要反覆修改。

  劇本需要儘可能的詳細,演員的拍攝畫面也比最後播出的多得多。最後的成品,是要從毛片中剪輯。

  也就是說,實際上劇本的台詞,很有可能是最後成品展現出來的兩到三倍。

  作為編劇,要儘可能的展現出這個故事的情節。至於之後演員會不會即興發揮,導演有沒有靈光一閃,剪輯又怎麼「再創作」,就不管編輯的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