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前任遍仙界》第500章
第500章

  柔儀公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會眼睜睜地看著大周的江山葬送。

  她是皇后嫡出的女兒, 少女時代, 父親獨寵貴妃, 冷落他們母女, 以至於堂堂皇后, 竟然要常年避居在別苑裡。

  但也正因爲如此,她有幸見到了傳說中的昭華上師。

  ——昭華是誰?此事還要從頭說起。

  大周國祚四百餘年,太-祖英明神武, 亂世立國, 其子其孫却再無先祖風範,可守拙不可開疆, 等傳到第四代,便出了著名的鄭氏亂政。

  鄭氏乃是沿海世家, 代代累積財富,太-祖打天下時, 他們慧眼識英雄,捨出大半家財, 助太-祖成事,建國後, 鄭家獲封侯爵, 在當地做起了土皇帝。

  第四代仁宗皇帝繼位後,後宮空虛, 便下令選秀, 鄭家之女歲數相當, 出身尊貴,便成了皇后。

  這就是鄭氏亂政裡的鄭太后。

  仁宗算得上是個不錯的皇帝,在位時頒布了許多備受稱贊的政策,幷且有意防著外戚坐大,鄭氏穩坐中宮,却始終無子。

  可惜的是,仁宗短命,隻活到三十七歲就去世了,子嗣也艱難,統共就三個,還死了兩個。

  剩下的那一個,就是母親爲宮婢,後被鄭太后抱養的周世祖,卓煜。

  他的第一任皇后是鄭太后的侄女,史書上記載,鄭皇后年幼既入宮廷,與世祖皇帝青梅竹馬,但又很隱晦地說「鄭女驕橫,肖似其姑」。

  柔儀公主看到這段記載的時候,心裡就想,不就是說鄭後目中無人,看不上世祖皇帝,又有學鄭太后把持朝政的野心嗎?

  果然,禍國之亂,必有前兆。

  古往今來,幹掉皇子扶自己兒子上位的皇后多,動手搞死皇帝,甚至想出李代桃僵的皇后,那還真沒幾個。

  不過世祖皇帝那一輩的確不太對勁,出現了兩個异人。

  一個是鄭後封的國師歸塵子,記載說他身懷道法,能憑空自立,吞吐水火,還極愛女色,採陰補陽,爲其幸過的女子一兩個月後便衰弱而死。第二個,便是後人們很懷疑真實性,但又有鐵證不得不信的神女皇后。

  史書這麽簡練的文筆,對她的記載都長達許多頁。她幹過好幾件事,樣樣件件,都很玄异:首先是救下了世祖皇帝,陪他召集人馬,奪回了皇位,而後幹掉了歸塵子和他的妖蝶,接著嫁給了皇帝。

  故事到這裡,本該結束了對不對?然而幷沒有。

  史書上很清晰地記載,七月十五,月華之夜,天降帝流漿。她禦風淩空,沐浴在月華之下,還說出了驚人的百年之語:「君爲天子,神自眷之,無病無灾,百歲而終。」

  後來世祖皇帝果然活到了一百多歲,成了有史以來最長命的皇帝。

  但柔儀公主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她只做了幾年皇后,便再次離開修行——「後摘鳳冠,騎鶴而去,不復回也」。

  據說,當年皇宮裡的所有人都看到了她乘鶴而去的場景。一甲子後,白頭的宮女說起那時的情形來,還歷歷在目,清晰無比。

  神女不復回,關於她的記載却還在延續。譬如說,世祖皇帝想知道她在仙島是否修煉有成,派出了幾十艘巨船遠航,結果蓬萊未曾找到,却發現了蠻夷之地,遍地沃土,四季如春,躺著都不會餓死。

  大周得到了稻、黍、稷、麥、菽之外的第六谷,因在番邦,名爲番薯,同樣帶回來的還有番茄、番椒等物。

  王朝自此興盛。

  再後來,世祖說他夢見了神女,問他辛勞已久,何不安享天年,叫她遠在玉京也不得安枕。夢醒後,世祖便萌生了退位的念頭,免去了父子相爭的悲劇。

  不過他兒子也沒能活過他就是了……再後來,世祖壽終而死,帶走了白露宮,鄭後被廢爲庶人,未能安葬帝陵,神女又修道而去,因此,帝陵中未有合葬之人。

  柔儀公主總是想,虧得世祖皇帝活得久,他要是比兒子先死,以後來那位的性格,肯定會扒開貴妃的陵墓,把她送進帝陵與爹合葬,來個生不能同寢,死後合葬。

  那估計世祖皇帝死了都會被氣活,他可不太喜歡後來的貴妃來著。

  扯遠了。

  世祖皇帝和神女的故事還有很多,譬如說建了神女祠。

  過去,寡婦守節,烈女守貞,都會選擇一死了之。現在這麽吊死,官府却不會再發放匾額,免去賦稅,反而是進神女祠裡清修十年的,可以得到表彰,福澤他人。

  再比如說,道學興盛,無論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興起了修道的風潮。

  男子不必說,稀奇的是,大周出了好些個女道士。她們不僅美貌動人,更有滿腹才學,不願意成親生子,便乾脆出了家,潜心修道。家裡有些能耐的還會替她們建造道觀,廣邀天下有識之士坐而論道。

  女冠、女道士,是大周詩文裡最高頻出現的詞匯之一。她們與許多文人才子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成爲了周朝的代表。

  後來,周朝滅亡,下一個朝代中出了個女冠出身的女皇帝,叫士子大夫十分忌憚,自此開始打壓女道士,扼制女子出家的風潮,說什麽女子爲陰,不盡人倫,乃逆天之舉雲雲。

  又有個著名的賢後,假借神女的口吻,寫了一篇懺悔詩。大意是,我作爲神女,却行爲放浪,勾引皇帝,沒能做好表率,如今看到凡間女子不遵從三從四德,很是後悔,如今托夢給你(即是那個皇后),希望你好好替我宣傳,讓世人改過自新等等。

  於是,女子出家逃避世俗的最後一條路被斬斷,愈發困於閨門,不得解脫。然而,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大家閨秀被斬斷了羽翼,青樓女子可不怕。

  她們公然穿上了道袍,自稱侍奉神女,雲雨世人。自此,女冠也從才華橫溢的貴族女子,變作了娼門的代稱。

  又過了很多年,後世的人回首看這段歷史,不由感嘆:神女降臨周朝,代表了周的興盛,昭華化龍而去,則意味著周脉的斷絕。

  那麽,再回到剛才的問題,昭華是誰呢?

  依據史書的記載,神女在宮廷時,偏愛御花園裡的一尾金鯉,認爲其有慧根,便點化了它。後來她離去,世祖皇帝思念不已,便將這條金鯉挪到了宮裡,時常對著它述說自己的思念。

  有一日,金鯉開口說,你是凡人,再念念不忘也不會得到回應,但我也是修道者,若有一日與之相見,必然轉達你的思念。

  世祖大驚,複而大喜,下旨封它爲昭華上師,令他好好修行,再會神女。

  昭華上師修行的地方,就在神女峰。柔儀公主在年少時見過他,但他不是時常露面,只有過零星的幾次交談。

  第一次,她十三歲,問他爲什麽自己祈求神女,她却不肯護佑母親。他說,神女不管這樣的事。

  第二次,她十七歲,說她不想嫁人,想出家修道,問能不能拜他爲師。他說,我是妖,你是人,你修不了我的道法。

  第三次,她三十五歲,懷抱著自己剛出生的兒子,說他中了毒,問他能不能救。他說,可以。

  第四次,就是現在,她六十八歲,滿頭華髮,却單槍匹馬殺到神女峰,苦苦哀求他說:「上師,反賊殺進了皇宮,陛下被迫退到了蓮花陵,已經再無退路,請你看在世祖的份上,救一救我大周吧。」

  「王朝興衰,自有天數,與我等世外之人無幹。」他神色淡淡。

  打過數次交道,柔儀公主也非昔年豆蔻少女,很清楚該如何勸服:「反賊來勢汹汹,恐擾世祖安寧。」

  世祖皇帝的寢陵在蓮花山,因此,其陵墓也被稱之爲蓮花陵,種著滿池風荷,每到夏日,荷香散布十里。

  昭華沉吟半晌,望著天際道:「也罷,凡人的生死與我無幹,但他對我恩重如山,此番恩情不報,因果難了,我隨你去吧。」

  他說著,一把抓住柔儀公主。她只覺狂風撲面,流雲過眼,頭暈目眩間,山河已過,竟然眨眼間便到了蓮花陵。

  兩軍對壘,滿池殘荷。

  反賊高喊:「暴君,你荒淫無道,民心已失,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末帝早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一路逃奔到此,氣喘吁吁地靠在心腹太監身上,喘著粗氣說:「殺、殺了他們。」

  太監什麽也沒說,心裡已然認定今天怕是逃不過一死了。

  忠心的老臣涕泪橫流,却說:「大周受命於天,你們逆天而行,定遭天譴。」

  爲首之人乃是起義軍的首領,穩坐馬上,朗聲道:「若能爲百姓除去暴君,我甘願一死。」

  下面一片呼聲。

  「這是世祖皇帝的寢陵,豈容爾等放肆!」老臣歇斯底裡地呐喊。

  「我等幷不想打擾世祖皇帝安寢,只要你們獻上暴君人頭,我高鳴在此發誓,絕不進犯半步。」首領高鳴道,「給你們一炷香的時間。」

  「不必了。」高空有人清斥一聲,「全都給我退出蓮花陵。」

  對峙的雙方同時抬頭,看向從天而降的錦衣男子。他放下柔儀公主,淡淡道:「你叫他們全部離開這裡。」

  「上師,你是我大周的國師。」柔儀公主早不復少女時的美貌,眼濁發白,泪流不止,「若世祖皇帝的血脉斷絕於此,神女、神女也不想看見這一天。」

  周朝的舊城或許沒見過昭華,但只要讀過史書,就都知道金鱗池,知道傳說中的昭華上師。

  皇帝如若抓住了最後的救命稻草:「國師,朕命令你殺光這些惡徒。」

  然而昭華看也不看他,緩緩走到蓮花陵前,結界如水波淌過他的身體,沒有絲毫阻塞。

  末帝有點慌了。這是世祖留下來的舊物,埋入寢陵後,便生出一個無形的結界。通行的鑰匙世代傳於帝王之手,他正是憑藉著信物,才能和他的臣子一起躲藏在這裡。

  「你、你要做什麽?」他色厲內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