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在古代行商這些年》第37章
☆、第37章 第三十七桶金

  宋菽本來還愁,要怎麼才能把現代帶來的粟米種子推廣出去,沒想到村民們如此積極,這下正合他意。

  「不如我們弄個拍賣可好?」宋菽問。

  「沒問題,底價多少?現在就拍。」一個鄰村的老婦說。

  她催著宋菽快點拍,當然有她的道理。現在這邊才十來個人,就叫到一貫錢了,這要再來的三五十人,還不得頂天去?

  這粟種越好,來年的收成便越好。

  收成,這可是農戶得以生存的根基,在這件事上,這些農戶是個頂個地願意花錢。而且這改良粟種是造福子子孫孫的好事,還真沒願意藏著的。

  上次黃金果一顆就得那麼多錢,他們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這粟種若是論石賣,他們還是能爭上一爭。當然,拍賣時間越早越好,趁著那些富戶還不知情,他們先買了,否則連渣都不剩。

  宋菽不置可否,賣與富戶,那這粟種多半要被壟斷,賣與農戶,誰都沒壟斷的實力,倒正好合了他大規模改良種子的意。

  「那就今日吧,半個時辰後在村中央的空地上。」但宋菽並不打算在這小範圍裡賣,要大範圍改良,當然是來買的人越多越好。

  「行!」那老婦說,帶頭先走了,她得立刻回去數數,有多少現錢是能用的。也不知道宋四郎接不接受用剛收的粟米換,他們那些留種雖然不行,吃卻還是可以的。

  宋菽把番茄雞蛋面給宋阿南,回屋摸出一本空白的賬本。

  這回,他不打算搞上次那樣大的陣仗,太累。反正粟種都一樣,也不需要分開拍,就一起弄吧。

  最開始的那些人雖然極不願意拍賣的消息外洩,但擋不住六娘與她的小夥伴們靈活,這消息還是如風一樣,快速傳了出去。

  「快點快點,到相河村去!」

  「宋四郎在拍賣粟種!」

  「五倍哩!快快快!」

  本村的,鄰村的,所有人都緊趕慢趕,終於在約定的時間到了相河村中的空地。

  宋菽一出現,就被圍住了。

  「號碼牌呢?」

  「底價多少?」

  「哪裡登記?」

  村民們都經歷了上次的紅薯拍賣,這會兒問出的問題也倍兒專業,甚至已經有人研究過,如何舉牌才能又快又準,大家摩拳擦掌,準備好好爭上一爭。

  誰知,宋菽卻道:「大家想好自己願意出的每石的單價,以及要購買的數量,然後去李賬房那兒登記。我這兒一共出兩百石用於拍賣,按登記的價格來,價高者得。」

  宋菽的這辦法,相當於現代拍賣車牌的法子。比方說,這個月要出兩萬塊車牌,每個人報價,最後從最高價往下數的前兩萬人拍得。如果要保證能買到,當然要出高價,如果怕不划算,則要好好衡量一番,盡可能使出價接近最低價,但又不能出太低,否則便擠不進拍得的名單了。

  這出價,是一門學問。

  村民中不少腦子快的已經領悟了,另一些在宋菽的後續解說中,也慢慢領悟了關鍵。

  可這價,該如何出呢?

  大傢伙兒都沒什麼注意。往年那粟種的價錢自然無法與之相比,沒有絲毫參考價值。到最後,大家也不想了,就按自己的心意走吧,太貴了咱也負擔不起。

  村民們陸續到李賬房那兒做了登記,快正午時,最後一人也登記完了。

  接下來,便是排序。沒有電腦的時代,這一切都得靠人腦,這排序一事就生生耗到了近傍晚時分。

  大夥兒回去吃了個飯,或者隨便弄個什麼墊吧墊吧,也有買了澆頭湯餅或者油條和蔥油餅的,只是大家也沒啥心情吃,都等著出結果呢。

  宋菽與李賬房、五娘三人奮戰一下午,這名單終於是出來了。

  登記的人中,有買幾斗的,也有買兩三石的,最終有一百三十多人中了,最低價攔在八百五十四文每石。宋菽報出這個數字時,人群中爆出好幾聲驚呼。

  有驚喜的,也有悔恨的。

  「早知道就再加十文了!」一個從鄰村趕來的中年漢子以拳擊掌,他出了八百四十五文,只比最低價差了九文錢而已。

  「啊啊啊啊,我們中了!中了!」另一邊,兩個小娘子大喊大叫著抱在一起,她們是另一個村的,平時往相河村跑得很勤快,還常常拿了蠶繭制蠶兜。這一次,她們思量再三,出價八百五十四文每石,剛剛好擠進中標名單的最後,做了筆最最划算的買賣。

  幾家歡喜幾家憂。

  沒中標的自然可惜,而那些中了的,也有因出價太高而沮喪的。

  比如出價最高的那戶人家,足足花了四貫錢,如今結果出來,只嘆自己太過衝動。但好歹是買到了粟種,只盼來年風調雨順,他們也好享受豐收的喜悅。

  在交付時,宋菽以一百二十文一石粟米的價格,也接受以物易物的交換。這價格比市場價略低,但能用物抵,大家還是很樂意的。所以交易完後,宋家也並不缺用來食用的粟米。

  三娘看著堆在自家後院裡那一石又一石的糧食,心裡的滿足感油然而生。果然啊,就算賺再多現錢,也沒有這滿滿的糧食讓人踏實。

  當天晚上,宋家吃了一頓前所未有的豐盛晚飯。

  *

  豐收之後,便是每年調整土地歸屬的時間了。

  本朝律法規定,男子成丁可分八十畝口分田。宋河走時還未成丁,如今早已年滿十九歲,在入冬前,他領到了自己的八十畝田地。

  拿到土地那天,他也好,三娘也好,都感慨萬千。

  他們從小跟著宋寡婦長大,寡妻妾能得的土地只有三十畝口分田,以及宋寡婦過逝的丈夫留下的二十畝永業田。宋寡婦憑一己之力,用這五十畝土地將他們七個孩子拉扯大,每天盼啊盼,就盼著宋大郎成丁好多分八十畝田地,只可惜,她沒有看到這一天。

  宋寡婦的墓前,點了兩根蠟燭,放了五盤炒菜和一碗粟米粥。宋家的孩子由長至幼一一祭拜。

  程二娘還未過門,排在最後。

  都祭拜完後,宋河牽過程二娘的手:「我離家多日,耽誤了二娘許久,今日在阿娘墓前,我……」他哽咽起來,竟說不出完整的話。

  平復良久,才對程二娘道:「嫁給我,我會對你好。」

  程二娘早就泣不成聲,她為了這一天,不惜與父母決裂,自敗名聲,就是要等他回來。他們說好的,要一輩子在一起。

  「十一月十四便是黃道吉日,還有一個多月,雖說匆忙了點,但大哥的事宜早不宜遲。」晚飯時,三娘跟宋菽還有宋河討論起日子來。

  宋河看程二娘。程二娘輕聲說:「聽你的。」

  宋河便點了頭。

  「如今農閒,使點錢找人修個院子快得很。」宋菽說。他們家的房子本就不大,若還要佈置新房,那便擠不下了,所以宋菽跟宋河合計了一下,先不忙著分家,但房子還是要擴建一下。

  宋河自然沒有異議,宋菽雖沒有明著幫什麼,但他的婚事能成,絕對是多虧了宋菽。如果這時候他直接帶著田地分家,那就真不是人了。

  這之後便是迎親等事,宋河與程二娘說好,還是得回程家一趟。不論程家耶娘如今是個什麼態度,他們做小輩的總得知會一聲,做足禮數。只是這事具體要怎麼辦,宋菽卻提醒他不要著急,得好好想想。

  程二娘這麼跑出來,他耶娘還好說,鄉鄰之間的話肯定不會好聽。

  這一次回去,爭取耶娘諒解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要讓那些說閒話的人統統閉嘴,那他們往後的日子才好過。

  宋河一聽,果然是這個理。

  宋菽暫時沒想好具體要怎麼弄,反正還有一個多月,他現在有錢有人,不愁搞不定。

  第二天,三娘說冬天快到了,想再醃兩罈子菜,便沒有和宋菽他們出去。宋菽、宋河、宋阿南和六娘一起,去逛了逛宋河新分到的田地。

  這片田地離得比較遠,因他們村的地基本分完了,有一部分是鄰村那兒勻過來的。

  「阿兄,今天好冷。」六娘抓住宋菽,把她冰冷的爪子塞宋菽手裡取暖。

  「霜降後,這天是要冷得更快些。」

  「三娘醃了好幾罈子黃瓜還有蕨菜,備著過冬。這最後一個能吃到蔬果的月份,可得好好珍惜啊。」宋河道。

  「沒菜吃。」難得的,宋阿南在這閒聊中也能插話,雖然還是一樣的言簡意駭。

  他這麼一說,倒提醒了宋菽。

  宋菽過慣了現代那種滿是反季節蔬果的日子,一直忽略了,這小農經濟的時代,可沒有大棚蔬菜給他吃。冬天,那可不只有冷,還要面臨沒有新鮮蔬菜的三個月。

  這地方好像也不興吃白菜,大家也沒有儲冬菜的習慣,也可能是儲不來或沒得儲。

  宋菽他們走到一處坡地,坡度很陡,將田地分成上下兩層。宋河感嘆,這陡坡雖算面積,卻不好種東西。宋菽卻覺得,這地形看著可真像霍比特人那房子,在坡上開個門挖進去,好像藏在地下一般。

  等等,開個門?藏地下?

  「有了!」宋菽突然喊道,幾個人同時看過來。

  「阿兄有什麼了?」六娘問。

  「冬天沒有蔬菜,咱們可以挖地窖種啊!」宋菽說。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提到的這種拍賣的方法是參考零幾年那會兒上海拍車牌的方法,但現在貌似不是這樣了。

【無軌電車小劇場】

  宋菽:有了!

  六娘:阿兄有什麼了?

  宋菽:有崽了……

  宋阿南:(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