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翠樓吟》第94章
九四

  郭南風道:“強盜恃勢壓迫良民,如不予以阻止,會養成一般人取巧的觀念,認為一個人只要孔武有力,就可以不務正業.誰的財富多,只要舉起拳頭,或是揚起刀子,威脅對方分出一些來就行了,抑制這類人的囂張行為,一般人都公認為是行俠仗義。”

  林白玉道:“難道這種看法不對?”

  郭南風道:“當然對!不過,我認為除此而外,規勸一個浪子不要狂嫖濫賭,迫使一個逆子孝順父母,甚至表揚一個婦人的堅貞茹苦,都應該屬於俠義行為的一種。”

  林白玉道:“就像這次對待郭家娘子一樣?”

  郭南風道:“正是如此,郭家夫婦生活行為反常,如不協助改正,很可能會影響到別人。這種事街坊鄰居當然無能為力,而在我們則不費吹灰之力。”

  “想想看,如果郭家那位悍潑娘子能戒絕賭博,全力關心丈夫孩子,全城傳為美談,你知道這種影響力該有多大?”

  林白玉嫣然一笑道:“你說的話經常都好像很有一點道理。”

  郭南風笑道:“也有沒有道理的時候,只不過你沒有聽到罷了。”

  這一天,兩人到了離靈璧只有五六十里的盂澗湖,又碰上一件不得不管的怪事。

  孟澗湖與沱湖和天井湖相通,另有水路可達洪澤湖,由於湖水的挹注,是皖北相當富庶的區域之一。但這一帶也跟巢湖一樣,有時碰上荒年,也頗不平靜。

  兩人在黃昏時分抵達湖旁的芝麻鎮,這是個林白玉時常經過的地方,鎮上的雙喜客棧林白玉歇過很多次,裡面的老闆和夥計們,林白玉大部分都很熟稔。

  現在他們經過芝麻鎮,當然又在雙喜客棧住下。

  林白玉以表兄妹名義,向棧方要了兩間相連的客房。掌燈時分,棧中忽然湧進大批漁民,一個個大聲喧嚷,顯得甚是氣憤。

  郭南風私下詢問棧伙,才知道這批人準備今夜三更左右,要在五里坪跟野馬鎮的一批漁民械鬥。

  兩鎮的漁民都靠盂澗湖捕魚為生,為什麼要以兵戎相見?

  原來早從去年秋季起,野馬鎮方面仗著鎮上有幾名弟子從嵩山少林寺習了武功回來,忽然改變了捕魚方式。

  過去,兩鎮漁民曾經有過協定,在盂澗湖捕魚,網眼不得小於寸半平方,意思民就是說,不到半斤的魚,應該留在湖中,任其生長。這樣,魚產才不會枯竭,漁民的收穫才會有穩定。

  可是,野馬鎮的漁民忽然破壞了這項協定,漁網偷輸改成了細眼密網。這樣一來,漁獲量當然大大增加,但也對盂澗湖的漁產生很大的損害。

  芝麻鎮這邊的漁民發現之後,一再抗議無效,便由怨生恨,不時在湖面上發生糾紛。

  因為野馬鎮那邊有人學會了武功,芝麻鎮這邊的漁民當然不是對手。雙方的仇恨愈結愈探,終於引發了兩鎮不定期的械鬥,還曾出過好幾次人命,每次死傷的,都是芝麻鎮這邊的人。

  郭南風查明了原因,私下跟林白玉商量,覺得這兩年年成不好,漁民火氣特旺,如不設法制止,任其繼續發展下去,實在是個大悲劇。

  林白玉也覺得野馬鎮有人習了武功,卻拿來運用在鄉親們身上,實在太不應該。

  當天晚上,郭南風和林白玉換了緊身衣服,找到芝麻鎮這邊漁民的帶頭人物胡二鐵棒,陳說種種利害,要大家化干戈為玉帛,儘量避免兩敗俱傷。

  胡二鐵棒咬牙切齒地道:“郭大爺,不是我們愛惹事,事情是他們挑起來的,哪一次打鬥,不是我們吃虧?可是我們一點辦法沒有,只好拚了。你郭大爺的一番好意,我們當然遵從。然而,他們答應嗎?”

  郭南風道:“這種情形我們知道,你們不念舊恨,先答應了事情就好辦。今夜,你吩咐這些漁民兄弟都留在客棧裡,只我們三四個人去,大家講理,不管講得通講不通,一切由我們表兄弟擔待。”

  胡二鐵棒道:“郭大爺,這樣做冒險了,他們那邊每次都有三四十人,其中練過武功的有三個人,我們全部只去三四個人;準沒活路。”

  郭南風笑道:“這個就用不著你胡二爺擔心了,我們是去講理,不是打架。”

  胡二鐵棒道:“他們如果講理,就不會改用細網捕魚了,我看,我們——”

  郭南風知道這批樸實的漁民,光憑嘴說,很難取得他們的信任,便從桌上取起一支粗海碗,食指輕輕一點,穿碗而過,然後將那支海碗,含笑遞給胡二鐵棒。

  “這就是我們表兄弟去講理的本錢。”郭南風笑著道:“現在你胡二爺該相信了吧?他們野馬鎮的人,不管從什麼地方學過武功,要想辦到這一點,大概還不太容易吧!”

  胡二鐵棒看得呆若木雞,好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野馬鎮的年輕人雖然練過幾天拳腳,又哪能跟這種功夫比?

  一干漁民見了,轟然歡呼,這才知道這對表兄弟不是普通人物。

  當晚,由郭南風出資請客,請那批漁民吃了豐富的一頓。二更敲過後,胡二鐵棒挑了個沈姓漢子做伴,帶領郭南風和林白玉向三里外的五里坪迸發。

  五里坪是坐落湖濱的一塊大荒地,如就事論事,倒是塊械鬥打群架的好地方。

  三更初,他們到達時,對方的人馬也陸續到達了。胡二鐵棒沒有說錯,對方來的人,高高矮矮,總有四五十人上下。

  郭南風吩咐林白玉護著胡二鐵棒和他的夥伴,守在一座土墩旁,他一個人空著雙手,迎向野馬鎮來的那批漁民。

  對方已將陣勢排開,帶頭站在前面的,果然是三個只有二十六七歲的青年人。郭南風見這三個年青人都拿著一根五六尺長的齊眉棍,心中暗暗感到一陣安慰。

  看來這批野馬鎮的漁民,械鬥動械都很單純.他們目的只在佔得上風,心腸並不如何狠毒。

  那三個年輕人體格都很健壯,看得出是練過功夫的人,不過相貌並不如何凶狠,站在他們的立場,也許都有他們不得已的動機。

  “兄弟姓郭。”郭南風走過去,一抱拳道:“三位壯士怎麼稱呼?”

  站在中間的一個青年道:“敝人姓呂,他們一個姓石,一個姓張。”

  郭南風接著道:“兄弟只是一時路過,並不是芝麻鎮人,偶爾聽說貴鎮與芝麻鎮的鄉親有點小糾紛,而爭執的也不是什麼大事,所以不揣冒昧,想從中調解一下。”

  呂姓青年將郭南風上下打量了一眼道:“這是我們兩鎮漁民捕魚的事,跟閣下一名過路客搭不上任何關係,閣下何必強出頭?”

  郭南風從容地道:“盂澗湖出產魚貝,是一種天然資源,人人都可以捕捉撈取,人人也都有善盡保護的責任。貴鎮當初與芝麻鎮訂定漁網的規格,實在是一種很有遠見的作法,貴鎮何苦一定要破壞這種協定?”

  旁邊那個姓石的青年插口道:“我們呂兄問你閣下為何強出頭,你仁兄還沒有回答,是不是收了芝麻鎮的什麼好處?”

  郭南風微笑道:“三位在少林寺,跟的是哪位師父?”.石姓青年傲慢地道:“說了你也不一定認得。”

  郭南風微笑道:“少林弟子不下三千人,不認得也是情理之常,你兄弟說出來又有何妨?”

  石姓青年道:“是寺中香積房的悟朋大師,你認得嗎?”

  郭南風聽了,心底不禁暗暗好笑,所謂香積房,即大廚房是也。少林寺目前的排行,是“層”“緣”“了”“悟”四代,在少林弟子來說,不過是一名末代火頭罷了。

  “少林寺的和尚,我只認得一個。”郭南風:“方丈室有位緣正大師,石兄見過沒有?”

  石姓青年大吃一驚,強持鎮定道:“你指的是方丈緣正大師?”

  郭南風道:“是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