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眼看著石上皮影戲一般分分合合,刀來劍往,以趙殺之才,從金冠蟒袍、出行儀仗上頭,竟然連蒙帶猜、看出了七八分。
他在數百年前的人間,居然也是一位王爺,還是前朝一位手握權柄的異姓王。
宗譜上大多護國有功,英年戰死,到他已是單傳,正可謂滿門忠烈,一國肱骨。
這位趙王爺同樣是碧血丹心,盛世而生,亂世加冠。遠眺狼煙,自請披甲上陣,征戰南北……
趙王爺仗打得久了,雖是無暇娶親,但一路走來,不是在戰火荒村,聽見稚子啼哭之聲;便是有摯友含淚托孤,接連收養了好幾名義子。
時人有詩贊曰:上馬擊狂胡,下馬奶遺孤。
趙殺隱隱綽綽看見那五官模糊的披甲男子,胸前斜捆一個紅布繈褓,背後斜捆一個白緞繈褓,左手抱著一名黑衣稚兒,右手機弩一抬,一箭射死八百裡外一名蠻軍統帥,不免老臉通紅,自己都不大相信,極想拂袖而去,好在轉眼之間,石上煙雲變幻,戰事平定了幾年。
那朦朧人影忽然自大漠狂沙之間,轉向靡靡宮闈。
一位宮妃誤服了二斤紅花,挨了五六回針紮拳腳,在麝香盈室、涼雨倒灌的冷宮中養足十月,誕下一名男嬰。
當夜龍氣生,風雨作,異象起。
趙王爺好不容易哄著三名稚子熟睡,有小太監用黃綢繈褓一裹,冒雨抱了這名嬰孩過來,求他收留。
三名稚子一覺睡醒,發現屋中又多了一個人,自然涕淚漣漣。
好在趙王爺手段過人,一手蜜糖,一手棍棒,于十餘年間,硬是將一生謀略武功傳予三人,個個在烈日底下,練出一身蠻力。
唯有那黃衣稚子,礙於身世,不必提槍耍棍,不必日曬雨淋,只需在簷下讀幾本兵書。
這一段往事,觀來雲淡風輕,潤物無聲,可不知為何,竟是比命懸一線的殊死之戰,更叫人心魂難守。
隨著時日推移,那紅衣小兒,出落得毫無城府,稟性天真,只有些武勇。
白衣小兒則是允文允武,待人接物淡如秋水,好養得很。
而黑衣小兒得趙王爺一身武功真傳,哪怕在「霧裡看花」的攢動人影中,仍能看見猶如劍上寒霜的雪亮眸光。
至於最年幼的那一位,讀書萬卷,通曉帝學,看向趙王爺的時候卻極癡纏,品性亦極溫柔。
這四人得其一,旁人見了,也要誇一聲教子有方,何況四子皆學有所成,當真是此生何求。
只是好景不長,邊疆亂世複起。
這位趙王爺再度披掛上陣,攜三名義子一道出征,就在捷報頻傳之際,聖上卻嫌他功高蓋主,竟然克扣糧草,直叫戰事艱難,一度無以為繼。
那黃衫義子苦守京中,上聞朝中內情,下觀義父手書,一來二去,心頭滴血,對當朝天子一絲絲生出齟齬。
等趙王爺餐風飲露,終於熬到糧草救濟,將外敵擊退,便接到千里加急的一道聖旨,說自家義子勾連眾多,領兵謀反,許他戴罪立功,平定內亂。
朝中風雨飄搖,趙王爺卻是一身忠骨。
聖上說戰,他便戰。
這一戰牽連甚廣,打得極是艱難。
說不盡的英雄聚于黃衫義子麾下,無數百姓沿途歸附,白鹿出林,天生異象,只說他是真龍天子。
可趙王爺只信正統,劍刃所向,斷不容情。
那謀逆義子先是退避,而後再退,被趙王爺一路誅戮下來,總算肯與他一戰。
交戰前夕,紅衫義子領下翻山越嶺走後襲營的重擔,動身前悄聲問他:「王爺……最喜歡我麼?」
趙王爺自然嚴聲呵斥,叫他以家國天下為重,休得胡思亂想。
可那癡笨義子空有武勇,行至山谷狹道,被人以滾石圍困,千辛萬苦護得大半兵卒逃將出來,自己卻是屍骨不全,埋沒荒山。
縱然損傷不重,整頓人馬後僥倖勝了一場,那又如何呢?
而後白衣義子領兵直擊左翼,他身上已有許多處舊傷,趙王爺問他好歹,他還秋水不驚,推說無事,此去浴雨而戰,數日數夜,舊傷復發,力竭而死。
終此一世,既不知討恩,也不知訴苦,忽然便化作孤魂,抽身走了,也無人猜中他一番心思。
縱然正面兩軍衝殺,複大勝了一場,卻又如何呢?
趙王爺一路血戰,許多與他同血同宗同疆的兒郎,皆化作他劍下孤魂,許多年過後,才踏著累累白骨,慘澹勝了。
那黃衫義子被他追殺得筋脈俱損,受死士護持,從此銷聲匿跡。
他滿身傷病,攜同樣滿身傷病的黑衣義子凱旋。
可聖上仍欲斬草除根。
趙王爺便獻出一計,假稱因言獲罪,身戴鐐銬,被幽禁在院中。
直至那罪子信以為真,把生死一拋,貿貿然跑來救他,四面埋伏一擁而上……終是、斬草除根了。
此後數年,他棄劍封刀,奉還兵符,由武至文,調去無足輕重的邊陲,斷雞毛蒜皮的小案。
有腐儒說他一門忠烈,為他立起生祠。
可他低頭自嗅,只覺一身朽骨,滿身血污。
垂垂老矣時,終於有朝中舊友登門探看,提及當年那名反賊,說他極是可憐,當初是為了義父,這才扯了反旗,劫來糧草,送往邊疆。
再到後來,趙王爺便受香火祭祀,煙霧薰蒸,凝成法身,入選鬼吏。
秦廣王從履歷冊中挑中了他,說世間無人類他,無情無欲,冷面冷心,正適合安排到孽鏡臺下,做一名陰曹鬼判。
然而等趙王爺當真赴了任,已是硬骨俱軟。
他終日四處打聽,問自己是否愚忠,問橫死戰場的癡兒投胎何處,問忤逆謀反的孽子是否當真有真龍之命?
待他查探清楚,便開始血淚漣漣,心神恍惚。
未到傷心處,七尺男兒,寧將潺潺汗血捐盡,不折此生傲骨。
倘若真到了傷心處呢……
趙王爺漸漸便脊背佝僂,終日垂淚,口出軟語,於二十年間,慢慢化作一隻多情鬼。
他數名義子當中,有人不知爭功,投胎之後,註定世世清貧,他想許他錦繡金屋,潑天富貴。
有人屍骨不全,不受香火,註定零落卑賤,他想還他無邊寵愛,保全他癡笨天真。
有人生為真龍命格,被他愚忠所累,幾度瀕死,到頭來受極刑殞命,生前成王敗寇,滿身汙名;命中也斷鱗折爪,由真龍墮為罪蛟。
縱使能投胎為人,生前要受言蠱之罪,死後要被鬼怪分食,他也極想護這人脫離苦海,拿命償他,拿許多憐愛償他。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要拿自身許多功德去周旋改命。
好在陰間當差,每當滿一年,都是一樁功德,一年到頭,還能論功行賞,多發幾成。
趙王爺早早把身上十全武功換作五十年功德,遠離兵戈,一洗殺伐之氣,為了再熬幾十樁功德,求人鑄了一隻二十斤重的酆都鐵箱,將情愛鎖上,沉到忘川水底,總算能心平氣和地斷幾樁案。
旁人見他手腳無力,休沐時木簪青衿,只道他是文官。
他前塵盡忘,也以為自己只提過刀筆,論過風月,欠過無傷大雅的情債,是以斷案立祠的一介文官。
可自己早該猜到的,平日情至深處,也不過是垂著淚,勉強吟兩句歪詩,世上哪裡會有他這樣不通詞律的文官?
趙判官想到此處,石上才演練了一小半,再往後翻,皆是他兢兢業業、審鬼斷案的過往。
趙殺拭了拭淚,從交椅上站起身來,魂不守舍地往揭榜之處走去。
走了老遠,他忽然想起一事,似乎過往種種,漸漸地不再提及與那名黑衫義子的糾葛,也不知是何道理。
趙判官越想越是心驚,遠遠看見一隻鬼影,連忙駐足,凝神一望,竟看見有一名玄色衣袍的武判官,腰身一握,背對著他站在三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