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破道[修真]》第464章
第464章 打穿秘境11

  在隨著那女官即將離去之時,明妃卻忽然腳步一頓,彷彿想起什麼似的回身一笑:“對了,娘娘,日前我亦收到兄長回信,我那嫂嫂臨盆在即,西北戰事太平,若無意外,兄長也許亦想親眼看到他的長子出生在京城呢,嘻嘻。”

  明妃的兄長?

  場中大臣俱是一怔。

  唯有皇后驀然色變。

  隨即,眾人皆是反應過來,明妃……似乎姓沈,而西北……西北那位手握三十萬兵馬的大元帥,似乎也姓沈!

  且不說那位沈元帥自來親族斷絕,一路由普通小軍官在十余年間奮勇殺敵而節節上升,而不論身在什麼位置,卻一直唯陛下之命是從,忠心耿耿故而才得今上信重,這樣的國之大將若真與後妃有什麼親戚關係,今上可不是那等昏饋之輩,豈能坐看朝堂後宮勾連而無舉動?明妃這一句“兄長”真是要打上好幾個問號。

  即使如此,明妃言語中流露中的訊息也依舊令場中大臣費盡思量,沈元帥好端端地駐守西北,縱使沈夫人臨盆在即……那也當是在西北,怎麼可能在京城?沈元帥看著自己長子出生在京城就更屬荒誕了,他那樣的大將,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不好便是整個帝國的戰局崩塌,若無帝王命令,怎麼可能輕易調動?退一萬步說,便是他有不臣之心,帝王身上出現這等徵兆,不過是昨日之事,那位西北王怎麼可能提前預知而出發?

  明妃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可這位妖嬈的妃子扔下這重磅消息便咯咯笑著走了,也不去理會身後皇后重臣等人的臉色,看她那模樣,似乎正因為給這些帝國頂端的人物帶來無窮煩惱而十分自得呢。

  內閣大臣之一立時沉聲道:“若沈元帥當真有異動……這絕非小事,我等立時查證此事。”

  內閣大臣之二點頭卻又憂心忡忡道:“便是查證,消息往來沒有半月亦是不可能的,這若真是有什麼動靜,陛下如今又是這般情形……”

  眾人緘默,如果西北大軍真有異常調動,比如來個清君側之類的口號,那麼他們這群臨危受命準備大展拳腳的傢伙都成了紙糊的老虎,統統成了笑話了。

  柳夜闌卻眉頭緊皺,在一眾內閣商議著接下來的事情之時,他看著一旁悄悄退卻的鄧太監,心中一動,竟也悄無聲息地退到一旁,竟是追著那鄧太監而去。

  到得僻靜處,鄧太監忍不住回身無奈道:“國師大人,可還有什麼吩咐?”

  柳夜闌卻是看著眼前這位大太監不語,直到他突然開口道:“陛下可是對沈元帥做了什麼?”

  鄧太監不動聲色低眉順眼道:“國師大人,這等國事,奴婢不過服侍陛下起居,又如何會知?您不若去問問那幾位大人……”

  柳夜闌卻是打斷了他的話:“我先前徹夜觀星,禍起西北與京城,京城這邊自有禁衛軍加強戍守,一切皆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出不了什麼岔子,西北卻是鞭長莫及,縱沈天雲得陛下信重……卻也有兩年未陛見天顏了吧?陛下能夠放心得下?”

  鄧太監低頭道:“奴婢不敢妄自揣測聖意。”

  柳夜闌對鄧太監這番柔順的忠心之語只嗤之以鼻道:“看來你是當真不知情形的嚴重。”他頓了一頓才道:“我曾在十餘年前見過與陛下一般症狀之人。”

  鄧太監原本低垂的雙目中猛然暴發出劇烈光芒,竟叫人一時不敢直視。

  柳夜闌卻恍如不見一般冷靜道:“只是那些人的下場卻不怎麼好,變成只憑本能追逐血腥的怪物,不生不死,如果不是最後怨咒解開,還不知會是怎樣結局。”

  鄧太監冷冰冰地道:“國師大人,你莫不是忘了,若非太上皇及陛下提攜,您現在亦不過只是帝都裏一個一事無成窮困潦倒的白衣書生,何來今時今日的地位身份!”

  柳夜闌淡淡道:“我自然知道,但不知道的那個似乎是鄧公公你。或許你現在還以為可以隱瞞些什麼來保全你為陛下的所謂一片忠心,不過我告訴你,若陛下當真有什麼不測,你今日隱瞞種種難辭其咎。”

  鄧太監忍不住皺眉,柳夜闌這一番話顯然是要將皇帝身上發生的一切推到他頭上了?可是,他仔細觀察,柳夜闌眉宇間神情難測,卻沒有半分誇大與危言聳聽,難道……此事當真影響至此?

  權衡半晌,他才低聲道:“陛下先前曾令暗衛護送沈夫人入京……”

  那聲音低如蚊呐,出他口,入柳夜闌之耳,顯然,鄧太監是打定主意,此事他雖是告知了柳夜闌,但事後他絕不會承認是他說的了。

  而柳夜闌先是疑惑,接沈夫人入京?早年他與沈天雲相識在溪塗鎮,事後天各一方,他借由欽天捷徑迅速登上國師之位,沈天雲卻在西北頻立功勳直至成為有實無名的西北王,結交執掌大軍的將領畢竟是歷代君王大忌,他亦從未想過借當年之事與沈天雲再攀上什麼交情,保持距離,對於此時已經攀上帝國頂峰的二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沈天雲那頭亦是一般保持著默契的距離。

  沈天雲那位夫人盛晴早年乃是聲噪帝都的青樓頭牌,柳夜闌曾在當年溪塗變故之後聽童青隱約提過,不知是否這個緣故,這許多年,哪怕沈天雲上京述職,亦從未見他攜夫人同行,沈夫人便一直是在西北,亦是眾多帝都勳貴夫人圈子裏一個遙遠的存在。

  這怎麼突然,皇帝會叫暗衛護送她進京?而且若是那明妃所說屬實的話,沈夫人有孕在身,更不應該長途顛簸勞累才對,一切的一切,聽來如此不合理。

  可眼前這鄧太監何等之人,不會在帝王這般的生死關頭無緣無故胡說八道。

  刹那間,柳夜闌突然想明白了一切,他隨即面色鐵青:“難道是陛下對西北起疑……?!”

  鄧太監深深看了柳夜闌一眼,隨即又垂下目光意味深長地道:“國師大人,事實如何,您心中不應該最有數嗎?”

  此時的柳夜闌當真對那所謂的帝王心術痛恨不已,先前因為他觀星見禍起西北與帝都,沈天雲手握三十萬大軍的時間也太長,在西北軍中的威望也實在太重……不知是哪一個因素是壓垮帝王心中對西北的信任的最後一根稻草。

  沈夫人有孕卻被送入京……也許帝王看中的便是她這身孕。

  若說因為國師夜觀天象的風吹草動而撤免沈天雲這般的國之大將未免也太過兒戲,所以帝王想到的是這一招:以沈天雲妻兒子女為質,若是懷有身孕的沈夫人被“請到”京中,沈天雲年過不惑只有這麼一個深愛的女人,才存下這麼一點珍稀骨血,真有什麼不臣之心又豈能不投鼠忌器三思後行?

  難怪明妃今日那番話說得那般陰陽怪氣。

  若她真與沈天雲有些什麼親戚關係,對帝王這一手心存怨望,或是沈天雲想進京探看沈夫人母子亦是正常心思……倒也不能算全然胡說八道了。

  柳夜闌心中將所有事情來回揣摩:“當務之急,是穩住西北情勢。帝都當下的局面已經太過複雜,西北切不可亂。”

  鄧太監亦是默然同意柳夜闌的判斷,可關於沈天雲的消息,便是在帝王心目中亦是絕密,絕不可透露給外面那些內閣大臣們知曉,怕便是皇后……都不太適宜知道此事。

  柳夜闌很快問道:“人呢?到京城了嗎?可有派人好生看護?”

  不論是為了穩定西北局勢,還是保全昔年情誼,柳夜闌都覺得自己應該護好沈天雲妻兒。

  鄧太監苦笑:“若無意外,今日怕就應當進京,只是該如何處置……本是等陛下決斷……如今……”

  柳夜闌皺眉,突又想到那位沈夫人昔年鼎鼎大名,京中難保有人識得之後節外生枝,他當機立斷道:“即如此,由鄧公公你安排好人馬,可將人安置在我府中,我必令內子全權配合於您!”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折中的做法,國師府是柳夜闌的地盤,若將人全然交給他,那分明就是將沈天雲的軟肋全部交給柳夜闌拿捏,這完全有悖於帝王當日意圖,鄧太監絕不會同意;可若是全部由鄧太監來決斷,他不過是忠心於帝王,此時帝王沒有決定,他又哪里知道該如何做?

  現在這樣最好,看護人馬聽命于鄧太監,卻是在國師府的地盤,二人互相牽制,也算是勉強穩定住局面,既保住沈夫人安全,又不至於出現失控的局面。

  此事議定之後,柳夜闌長出一口氣,好歹一個隱患算是平息了下去。

  鄧太監忍不住追問:“您提及曾見過類似陛下那般症狀之人……”

  這也是柳夜闌十分頭痛之事,當初在溪塗鎮,那失控的沈氏祠堂之內,他確是見到那些被邪物迷惑的沈氏族人便如如今這皇帝一般,先是身體變得越來越強壯,然後便呼吸變促、越來越興奮,最後神志全失變成只知追逐血肉的怪物,可又有輕微不同,那些沈氏族人是在血色迷霧中由神智清醒直接變成了怪物,可如今這帝王卻是在昏睡中漸漸發生變化……

  那邪物……柳夜闌想到沈天雲斬斷的那條通道,還有如今已經成為一片荒棄之土的溪塗,心中竟是不寒而慄,難道說這麼久以來,那邪物竟是沒有完全自這人世間消失,還在暗自徘徊不去,如今卻是等到了一個複生的機會?

  那怪物憑藉與人類的祭祀約定存在於世,敬水衫便是約定的證明,可敬水衫明明已經悉數燒掉,那怪物的存在再無依憑,卻怎麼會又突然出現在這世間?

  柳夜闌只想著,當初星象中顯出的西北與帝都的凶兆……莫不是都要應在此事之上?

  可到底是誰,將這邪物又帶到世間?

  他本以為這一切與帝王在西北的所作所為有關,可現在看來,雖然將沈夫人送入京中確是那見不得人的統御手段,但其中不涉陰邪鬼靈之舉,怎麼會莫名其妙招來這邪物?

  這十數年間,隨著靈覺修行日漸精進,當初在溪塗遭遇的一切非但沒有遠去,反倒是日漸在他心中清晰起來,如今的柳夜闌亦不是當日僅僅靠著神鬼志上的一些傳聞來應對這等鬼神之事的書生,近些年,在前任國師的指點之下,遙感星象、冥思煉氣,他於這世間一切難以常理揣度之事的認知,早已經超越世間已有的一切認知,他也早明白,那些看起來無法理解的神鬼異事,冥冥之中亦有其背後的規則,只要掌握這些,應對起來亦有法度。

  這些,才是他柳夜闌穩坐國師之位,令整個帝國風調雨順,深得兩代帝王信任的根本。

  如今,再回頭去看當日溪塗的邪物,柳夜闌亦不得不感到心驚肉跳,因為對方的邪異強大,到得今日,柳夜闌更能切身感受,當初不過是不知者無畏,憑著初出茅廬的一點勇氣才會那樣不管不顧與對方對上。

  現在的柳夜闌早已經沒有當日要將對方斬滅的決心勇氣,他所想的,不過是想令這邪物在世間失去依憑,沒有那依憑之物,對方便只能在天地間遊蕩,而不能在世間現形,更不能掀起半點風浪。

  可這一點,目下看來都渺茫得緊。

  連一國之尊都受到了對方邪氣浸染,他這國師卻偏偏看不出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柳夜闌不得不苦笑,可想到國師府中那個昔年鬥雞走馬、如今卻只喜歡琢磨田園彭廚之事的悠閒身影,柳夜闌內心深處猛然生出一股勇氣來,他的身後可不只是有帝王上下黎民,還有摯愛之人需要他傾盡一切去守護,便是對方強大逆天又如何,哪怕身死道消,他必也要護他周全安泰此生。

  短短一刹,鄧太監便覺得眼前這位國師精氣神都不再相同,仿若撥開迷霧,穿雲見日,一雙明亮眼眸竟叫人不敢直視。

  柳夜闌沉吟一會兒,竟是索性撩起衣擺盤膝坐到了地上,他隨即朝鄧太監道:“我離宮之前,陛下尚無邪氣浸染之兆,你將我離宮之後的事情,事無巨細一一道來,我倒要看看,那邪物是在什麼地方鑽到了空子!”

  那眉宇間的淩厲凜冽竟叫鄧太監從這位素來溫雅的國師大人身感覺到一種冰寒徹骨的殺意來——那是只有在沈天雲這等殺人如麻的沙場大將身上才感應到過的滔天殺氣。

  他柳夜闌既身為帝國國師,不能似沈天雲那般以身戍邊,自然要發揮國師之能……如今一切癥結都在帝王入邪難以清醒一事之上,便從此處著手!

  但這樣看起來有些可怖的柳夜闌卻偏偏叫鄧太監感到莫名心安,國師這樣強大的一面他未曾得見,如今才知對方何以得兩任帝王信重,國師所問,事關帝王聖躬異常的緣故,鄧太監便也不太顧忌宮廷中那些該守的禁忌,細細回顧起萬壽節當日的一切來。

  既是聖壽,自然少不了君臣朝賀,皇宮中所有太妃宮妃皆無例外,都曾全部向帝王道賀,那一日人多事繁,也是多虧了鄧太監能掌管宮禁內諸事實在記憶驚人,竟能將那一夜的情形,諸人的座次、朝賀的先後一一復述。

  柳夜闌一邊聽著,一邊不時發問,心中卻是越發沉重了一些,那天皇帝接觸的人實在太多,一時間他竟也極難從中辨別出有用的線索,只是默默將名單記下來,到得後來,他卻是發現,如果真要一個個追查下去……整個帝國上層各大家族恐怕沒有一個不在其中。

  這工作量與耗費的時日……就算真能查到蛛絲馬跡,到時的帝王怕是連異變都不可逆轉,菜都涼透了,柳夜闌苦笑著想到。

  鄧太監卻是不知柳夜闌心中所想,依舊在認真回想著當日之事:“……那天宴飲群臣之後,陛下本是要按宮中常例,到皇后娘娘的安寧宮中去的,明妃娘娘卻不知與陛下說了什麼,陛下喜動顏色,竟是去了她的朱顏殿中小坐稍許,可也未曾久留,後來一個人歇在寢殿中,待奴婢發現陛下呼吸有異,連夜稟報皇后娘娘之後,與娘娘一合計……便將您也一併請入了宮中。”

  明妃?柳夜闌心中一動:“莫不是明妃娘娘將身孕之事告訴了陛下?”

  否則,以今上平素所為,再如何寵愛明妃,也絕不至在萬壽節這般掃皇后顏面,卻去到明妃宮中。

  子嗣一事,皇帝再如何面上不在意,又怎麼可能真的不在意?

  縱使皇帝還年輕,但後宮中始終沒有皇子降生,皇后連出兩女,陛下雖然疼寵……可終究不能承繼大寶,明妃若是借萬壽節陛下高興之事向他稟告此事,皇帝那日頗飲了幾杯酒,又得知這樣的喜事,難免不會一時興奮之下做出有失偏頗之事……又因明妃有孕在身才未留宿朱顏殿,回到寢宮的吧?

  而在那之後,皇帝便在沉睡之中表現出了異狀,也多虧值夜的是鄧太監。他如今這身份地位,已甚少幹這低微之事,但帝王大壽實在高興多喝了幾杯,這其中也難保沒有沈夫人即將安然入京、心中隱患少了一重的緣故,鄧太監不放心底下那些小太監,怕他們伺候得不周到才重操舊活,沒想到便迅速發現了皇帝的異常。

  可這也未免太過湊巧,才去過朱顏殿便發生這樣的事情。

  柳夜闌與鄧太監對視一眼,二人目光中皆有凝重之色,若真是如此,恐怕明妃……

  “朱顏殿中,公公可有始終貼身伺候?”

  鄧太監搖頭:“彼時明妃娘娘叫我去同宮女一道為陛下去備熱湯解酒……”

  如今回想起來也著實可疑,鄧太監這樣的人,明妃豈會不知深淺直接支使?當日借著帝王高興,明妃撒嬌一般的玩笑才支開了他,熱湯的準備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若真有點什麼……那點時間怕也夠了。

  但鄧太監卻是歎氣道:“畢竟龍嗣在身,打鼠也怕傷著玉瓶兒啊……”

  柳夜闌沉默,不得不說明妃此時囂張得確實有道理,縱使帝王如今異常與她有關,可她懷著身孕,一個不好,腹中也許便是皇長子,在帝王如今凶吉莫測之時,這個不知性別的孩子實在意味著太多東西,不說控制住她,就是要去真的查證她的嫌疑都會引來諸多麻煩,實是叫人頭疼。

  鄧太監只道:“國師請放心吧,奴婢在宮中定會處處留意朱顏殿的情形,但陛下若能早一日醒來,這一切便也都迎刃而解,還請您務要傾盡全力……”

  柳夜闌自然點頭,鄧太監不說他亦會想盡辦法去解開皇帝如今這中邪般的狀態,只是不知為何,對於明妃那裏,他心中始終難安,總覺得有什麼極其重要之事他給遺漏了……似有什麼大凶之事在醞釀。

  久思無解,柳夜闌也只得將那不吉之兆拋開,凝神細想起如何破解帝王身上的邪氣來,如今的柳夜闌自然不似當年,對於這等邪氣入體之事全然束手無策,幾個思量之下,便也略微有了些思路。

  便當他請鄧太監前去準備材料之時,卻見有個小太監匆匆趕來,附到鄧太監耳邊說了些什麼,隨即鄧太監點頭,將柳夜闌所需要的東西安排下去便朝柳夜闌道:“那些東西怕是需要點功夫,這當口……國師最好回府中一趟,該交待的也交待一二吧。”

  柳夜闌一怔,隨即反應過來,怕是那位沈夫人已經到了,他也不再多停留,只朝鄧太監點頭示意便嚮往國師府去安排一切。

  只是柳夜闌絕未想到,他這一去,許多事情就此天翻地覆,整個局面朝著所有人都無法控制的方向急速變化,不只是皇帝、皇后、沈氏夫婦……甚至他與童青、乃至整個帝國的命運都在滑向一個不可逆轉的深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