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破道[修真]》第458章
第458章 打穿秘境5

  在安平縣令蔣衡看來,早先那幾戶人家出現物品丟失之類的事情,也許不過只是誰家有人惡作劇,這種玩鬧之事寫在信中叫童青知曉……也不過是他知道自己這外甥在童氏那高門大戶中過得並不開心,自己這娘舅又是隔著千山萬水,照顧不及,偶爾書信來往,他亦便將平素公務閒暇之餘在這小小的安平縣遭遇有趣之事寫在信中,權當哄自己這苦命的外甥開開心了。

  作為舅舅,蔣衡對於自己這外甥實在是想關懷卻是鞭長莫及,或者說,相較于童家的權勢,他是有心無力,難以抗衡,當年童青年紀還小時,他甚至想過將童青帶到身邊,只是隨著童青年歲漸長,安然長大而作罷,雖然京城隔著千山萬水,他也略微聽過外甥那些不著調的名聲,可是,相較於別的結局而言,在童氏能夠長大成人,蔣衡已經十分欣慰,並不強求童青一定出人頭地。

  哪怕是對著自己幾個兒子,蔣衡也是不苟言笑,但對於這個多年無法相見、再見卻已經長成個紈絝模樣的侄子,他卻沒辦法做什麼嚴肅的架子,才會將日常公事中丁點的趣事也寫在信中逗樂。

  只是,蔣衡沒有想到的是,當年他苦勸也不肯到安平來的侄子,這一次卻是因為他一封趣信千里迢迢帶了一位友人前來,而蔣衡更未曾料到的是,先前當作談資給外甥調侃幾句的趣事竟會演變成震驚整個安平的命案。

  蔣衡略略說完前因後果,便道:“此事已然上報郡中,恐不日郡守會親自過問,我亦將為這幾案多費些精神,安平是你來過的,便叫你幾位表兄多陪陪吧。”

  童青雖說來之前是認為此事中可有柳夜闌作為的空間,可那時不過是聽聞些奇說怪談,覺得柳夜闌能夠發揮所學所長罷了,但現在聽下來……竟牽涉數起命案,如此兇險,柳夜闌不過區區一個書生,先不說捲入其中有無危險;便是要幫舅舅解圍……柳夜闌再博學,也只是一介書生,可從來沒有司掌過刑名訴訟之事,這解開奇談怪論與硬解命案可全然不同,別回頭未能助柳夜闌走出困局反倒落個藝不精愛逞能的名聲,這便不是童青的本意了。

  因此,聽到他舅舅言下的委婉推拒之意,童青先自就鬆了一口氣。

  “舅舅所言極是,畢竟事涉刑訴,國之重器,不可不慎,柳兄畢竟尚無司職在身,我等就不多叨擾給舅舅添麻煩了……”

  安平縣令亦點頭道:“我亦是此意。你既難得來安平一次,不若去見見你舅母表兄幾人,他們可常念叨著你。”

  童青聞言不由溫暖一笑:“是,那我這便去後院。”

  柳夜闌卻有些神思不屬的模樣,見童青轉頭看他,才反應過來自己這位知交:“賢弟你去吧,我在縣城裏轉轉,晚間再……”

  童青卻有些怨恚,覺得柳夜闌未免太過見外:“我表兄幾個或是溫良恭儉的君子、或是性情坦蕩之輩,與柳兄你怕是會相見恨晚,何不一同前往見見?”

  安平縣令見柳夜闌遲疑的模樣,不由哈哈一笑:“我們這安平乃是小地方,窮鄉僻壤,可沒有京城世家那麼大的規矩,你二人既然交好,便也是我的後輩,你們這些後生自去敘話,不必多慮。”

  既然長輩發了話,柳夜闌也不好再推拒,顯得自己不近人情,便也隨童青去見了他幾個表兄。

  到得與童青幾個表兄相見之時,一眼看去,柳夜闌便發現,安平縣令確是家教有方,這幾個子弟學識如何尚不可知,可俱是眉眼平正,一望即知乃是家教有方的端正人物,童青的舅母藍氏亦是慈和婦人,只是略微拉著童青問了些近況,便借著要去準備家宴之事,打發他們年輕人自去相敘,倒是免了柳夜闌的一些不自在,這才有機會仔細打量蔣氏兄弟幾人。

  蔣氏這三個兄弟,蔣伯寧端嚴大方,已經成家生子,看模樣將來科考出士只是時間問題,蔣仲靜卻是個與名字相符的人物,溫文爾雅,雖說經史也不差,柳夜闌卻聽得出來,對方性情謙沖淡泊,怕是于仕途無意,反倒是對撫琴吟詩這些風雅之事頗有興致,而蔣家老三蔣叔致也比童青大了兩歲,卻是他兩個兄長都不相同,最是豪邁不羈,他自己說的,不耐煩那些書袋子裏的廢話——與童青倒是最為契合,二人一見面便就京城新近的潮流風向、安平鄉下打獵的野趣嘀咕個不停。

  這三人雖是風采各異,可在柳夜闌看來,能在這樣偏僻之處遇到一門三兄弟俱是值得相交的人物,實是難得。哪怕就是看起來最不著調的蔣叔致,柳夜闌也覺得對方與童青一般,看起來遊戲風塵,其實內裏最是真性情不過,經史不過只是人生的選擇之一而已,喜不喜歡都不能影響一個人的德行評判。

  殊不知,柳夜闌他自己才叫蔣氏三兄弟暗暗驚訝呢。

  他們三兄弟各有各的交際圈子,雖說他們父親因為種種緣故困在這安平縣,可上有郡學,下有隱仕,鄉野之間亦有遺賢,三兄弟性情各各不同,交際的也是不同的人物,似蔣伯寧相交的便是父親、同學、師長之類有益仕途的人物,而蔣仲靜要好的也是一班性情謙淡的人物,至於蔣叔致,他那圈子裏多的是任性仗義的遊俠兒……

  而柳夜闌卻能對他們三人一視同仁,更難得的是,還能同他們三人真的相談甚歡,不是那種表面上的客套,他是真的都能理解這三人各自的愛好,還都能與三人言談及裏,蔣氏雖然只是鄉野間的七流官宦小人家,卻畢竟是有童氏這樣一門姻親,各式人物也沒有少過見識,但柳夜闌這樣的人,還是叫他們三兄弟心中讚歎,難怪自家表弟專程交好,還帶上門來。

  看到這般神采飛揚、令自家三個表兄讚歎的柳夜闌,童青心中莫名油然升起一種自得,就好像年幼時習字特別想寄給遙遠的舅舅、得到他的誇讚一般……

  要知道,此時世俗,將好友帶給家中長輩親人認識,那便是有通家結交之意,通家之誼,那是將個人感情上升到家族層面,對一個人的看重不言而喻。

  柳夜闌是真正出身鄉野,博聞強記、心性疏闊是不錯,對於這些世家宦族的交際規矩卻是無甚所知,因此,他只安心同童青、蔣氏兄弟交談契闊,難得在這小小的縣城中得到一番新的心境。

  待到家宴整治上來的時候,幾人間已然是無話不談了,蔣衡結了手中公事來到席間,見他們幾人氣氛熱鬧,心中也覺得熨帖,自己這外甥在京都看似遊戲紅塵紈絝作派,內裏那些苦悶都無人可訴,如今能結交到一位好友,他其實也覺得再是欣慰不過,過得幾年,這傻外甥若能放下心結,娶個良家女子誕下麟兒,他日九泉之下,他也有臉去見亡姊了……

  這一番心酸之事全都掩在酒宴的熱鬧氣氛之下,無論是蔣氏三兄弟還是童青、柳夜闌俱都不知,只是覺得蔣縣令大抵是難得見到外甥太過高興才難得失控,喝了個酕醄大醉。

  隔日,蔣縣令頂著宿醉痛苦地上衙處理差事不提,童青上次來安平已經是數年前,柳夜闌更是初來乍到,蔣氏三兄弟于情于理皆是要招待一二的,按照蔣伯寧的安排,是要請父親的門生故舊,相熟的子弟們同童柳二人聚聚,雖然童青身份高貴,柳夜闌只是異鄉人,可他們都是年輕人,結伴才有樂趣;而按蔣仲靜的建議,他們應當去遠郊看看童柳二人在京都絕無可能見識的絕峰寒潭空林照影,才不負走上這一遭。

  只是,無論是聚會還是遠遊,都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成行,而蔣伯寧與蔣仲靜兀自商量先做哪一項活動時,蔣叔致已經不耐煩地將童柳二人拉上街了:“走走走!沒得聽得我耳根子疼!老大老二都是雅致人,等他們商量完,天都黑了!先隨我去飲上縣城裏最好的佳釀去!”

  童青柳夜闌相視一笑,這性子,真是再爽快也沒有。

  尤其是柳夜闌,不知想到什麼,他笑道:“安平我亦是第一次來,民俗風物亦想多多見識,還請三哥多帶我看看。”

  蔣叔致哈哈一笑:“這有什麼的,走吧!”

  童青聽到那聲“三哥”,不知為何,面上有些隱隱發熱,莫不是一路奔波感了風寒?

  安平縣雖是個偏遠縣城,但在蔣衡治下,在路邊確也看得出來民風淳樸,讓柳夜闌不由對童青這個舅舅又再生了一層欽佩。

  若是放眼整個帝國,不知有多少郡縣,可于安平縣一縣之地而言,蔣衡便是頭頂的青天,喜怒哀樂于百姓皆是雷霆雨露。

  安平縣城之內並不多麼寬闊,但街道齊整,店鋪繁華不能與京都相比,可一應物資亦是齊備,百姓穿著雖然參差有異,可表情恬靜、面有笑容,必是生活富足之兆。

  蔣叔致一看便是在這縣城街巷內晃蕩慣了的,一路不斷有人問候“三公子”,那問候間不乏調笑,不似是在同一個位尊身貴的公子哥兒問候,倒像是在調侃自家從小看到大的頑劣子弟,蔣氏家風亦可見一斑。

  蔣叔致不愧是在縣城裏浪蕩長大,這麼個丁點大的地方也被他介紹得妙趣橫生,諸多掌故如數家珍,叫童青與柳夜闌這般見慣京城繁華的也不由覺得安平縣這小小山城亦有其趣味。

  只是,在他們走到縣城主街盡頭之時,蔣叔致心中咯噔一下,隨即不動聲色地道:“此處無甚景致,亦到晌午了,我們去安平最有特色的老店嘗嘗……”

  柳夜闌卻是腳步不動,他看向那株老槐底下顯得有些陰森的門戶,再看周遭那些視線驚惶的百姓,不由搖頭道:“三哥,既然來都來了,不妨叫我們好好看看吧。”

  蔣叔致定睛看向這語氣柔和卻神情堅定的書生,咧了咧嘴,呼了口氣嘟囔道:“嘖,也不知你是怎麼打聽到的。”

  童青驚訝地看向柳夜闌,卻聽這人低聲道:“既是遠道而來,自當盡力解憂。”

  原來這呆子竟然真的一直記掛著這件事!

  童青自己都已經打消了叫柳夜闌插手那些可怖命案的主意,可柳夜闌非但沒有忘記,反而還不知用什麼法子打聽到了這幾戶人家的位置,甚至還在蔣叔致領他們出來之時,不動聲色指出了其中一戶的位置……

  這必然是要對整個安平縣的地圖有所知悉才可能這麼精准的定位。

  可自他們昨日抵達縣城到今日一同出來,童青都與柳夜闌在一處,形影不離,也不知柳夜闌是如何做的準備。

  柳夜闌微微一笑,也不多解釋。

  他的習慣,既是要來安平,自然會在來之前就查閱諸多與安平相關的記載史籍,縣城的輿圖他自是過目不忘,晨起的間隙,他只消同蔣府的下人略略打聽一下,再結合一路行來,觀察到蔣叔致與沿途縣民的神情,便大概可知眼前這處最近必是人心惶惶,這小小的安平縣,近來還有什麼事比詭異滅門的大案更觸動人心的?

  童青有些無奈,當初他確是用求教于柳夜闌的藉口將他從京都拐了出來,但此一時彼一時,這可不是什麼奇聞怪談,現在乃是真真切切的凶案,一個不好,那兇手不知就潛伏在左近,柳夜闌一介書生,若真有個什麼意外,可要如何應對。

  柳夜闌卻已經逕自與蔣叔致商量著朝那緊閉的陰森門戶而去了。

  “我並無他意,此處怕是已經被捕快仵作查探過了,我只要進去看看就好……”

  蔣叔致亦覺無奈,因為發生了這種事,這處宅第已然成了安平縣中一處凶宅,好在是在街道盡頭,離街坊鄰居還有距離,才未讓周遭完全冷清下來,可這宅子面積並不算小,如今徹底荒廢下來,未免便顯得太過淒清陰森,叫人不適,柳夜闌這書生未免膽子太大。

  可柳夜闌神情堅持,蔣叔致為難之間想著措辭,斟酌道:“此地畢竟發生了要案,官府已經將院門閉鎖,不若等我回去向父親稟報再……”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柳夜闌竟如此奔放之輩,只聽對方微笑著道:“不妨事的。”

  蔣叔致還未反應過來,只見一眨眼,柳夜闌卻已經順著那株大槐樹濃密枝幹攀爬而上,俐落地翻牆而入了,只看得童青與蔣叔致二人目瞪口呆,這與柳夜闌一貫斯文的形象可截然不符。

  一陣寒風不知從何處吹來,槐樹發出森森沙響,柳夜闌就像已經完全消失在院牆之內,再聽不到任何聲息,只莫名叫人覺得太過不祥,童青顧不得多想,此處陰冷氣氛實是叫他極為不適,也立馬叫過自己的僕從,不顧勸阻地爬上了大槐樹。

  蔣叔致是領著他們二人出來之人,責任重大,若真有個什麼意外,他更是難辭其咎,雖然為人粗莽了些,他卻是知道輕重的,這命案發生已有月余,該查探的官府裏裏外外都查過了,雖說沒有什麼危險,卻也不能這般放任他們二人自行入內,他更是個翻家入院(?)的好手,二話不說,一撩長袍一紮一緊,借著幾步助跑人已經順順利利躍上了院牆。

  瓦跡台痕俱是無主之地的荒蕪萋清,可蔣叔致沒什麼心情玩賞,他是知道案情,此地死了十三口人,而且……竟是完全不見那二人的蹤跡!

  蔣叔致登時驚出一身冷汗來,不待他說話,身後的僕從已經先後越過了院牆,幾個主人都先後進了院牆,他們這些下人焉敢不跟進來?

  蔣叔致急急道:“你們都給我去找!!!掘地三尺也要……”

  然後一個無奈的聲音道:“三哥,我們在這兒。”

  蔣叔致轉頭一看,只見那二人從一叢人高的灌木中轉出來,而柳夜闌手中甚至還捧著個什麼東西,竟叫蔣叔致一時忘了去責備他們二人不顧前後安危貿然行事。

  只見柳夜闌手中捏著竟是一角鮮豔衣衫,半是焦黑,還隱隱冒著煙臭。

  蔣叔致念頭一轉,隨即面色大變:“有人進來了?!”

  此乃正午之時,這衣衫顯是燒了一半,人必定還沒有走遠,他朝身後蔣府僕從一揮手:“給我搜!”

  畢竟是關係到十三口的命案,且連日以來線索俱無,連父親都受郡守的責問,此時能看到有人闖入的痕跡,必是與案件有關!

  只是不知為何,那些燒掉的衣衫華美精緻,大小卻不是成人能穿的,竟是件孩童之物,這卻叫蔣叔致眉頭皺得更緊,這陰冷院落之中,冒出這燒到一半的衣裙,隱隱叫人覺得更為詭異幽森。

  而那些家僕裏裏外外搜了半晌,出來後俱是搖頭,竟是半個人影也沒有找到。

  站在這不大的院落,自蔣叔致童青以下,連帶這幾個僕從,人人俱是覺得不寒而慄,這戶人家的命案已經夠離奇的,如今卻發生這等咄咄怪事,越發叫人寒毛倒豎,恨不得馬上跑遠些。

  而柳夜闌只是仔細凝視著那些殘存的鮮豔布料,神情間若有所思。

  蔣叔致畢竟是蔣氏門庭中長大,他微一皺眉便派人立時去縣衙通知蔣衡。

  待到蔣衡親至,先是將蔣叔致翻牆而入的事罵了個狗血淋頭。

  這畢竟是縣衙封鎖起來的命案現場,且不說這翻翻越而入是不是有違規之嫌,便說童青柳夜闌遠來是客,蔣叔致也不該領著客人來這種地方。

  柳夜闌卻急忙解釋:“縣令大人,都是晚輩一心好奇才闖入此地,三哥全是為我所累,您切不要太過責怪於他。”

  蔣衡看了他們三人一眼,心知肚明,年輕時候誰能沒幾個勇豪心思呢?遂也不再多問,只看了柳夜闌手中證物道:“你是如何發現此物的。”

  柳夜闌卻道:“大人,此時不是解釋之機,若您能相信晚輩,請先將此地圍住。”

  蔣衡略微詫異,卻出乎所有人意料,二話不說便叫巡捕們將這宅院圍了起來。

  蔣衡才道:“你既能發現此處異常,必有你的道理,好了,現在可以說了吧。”

  柳夜闌一揖謝過之後才道:“先前在院外之時,我便見槐樹旁有樹幹斑落……”

  蔣叔致對柳夜闌的觀察入微暗暗吃驚,他竟是都未看到!他先前還以為柳夜闌“表裏不一”,性格中有些魯莽,如今看來,一頭闖入這院子裏,柳夜闌分明就是先觀察才採取的行動。

  “那槐樹枝繁葉茂,我方才測了一番,便是體量不高之人,只要熟悉地形,找到枝葉掩映間的落腳點,亦可輕易入內。兼之那斑落痕跡新鮮,此地又有大風,那些痕跡卻宛然如新沒有消失太多,必是闖入不久,我便想著,看能否入內探個究竟,若是運氣夠好,還能發現一些端倪。”

  “我先爬上院牆時,便看到此處樹叢有異動,兼之略微有煙氣刺鼻,待我下來探看時,樹後之人已無蹤跡,只有這燒剩下的衣物……隨後三哥與青弟進來,三哥便讓人搜查整個院落,卻沒有發現此人蹤跡。”

  蔣衡手下捕快自不是蔣府家丁可比,很快回稟:“大人,槐樹下發現不同的數道攀爬痕跡,除開表公子等人,最先一人……從那鞋印來看,身材殊為瘦小。”

  蔣衡挑眉,竟是真有一人在命案月餘之後翻入這凶宅之中!而且,他看向柳夜闌手中那件半燒的衣衫,如此詭異的舉動,必是與凶案相關!轉念一想柳夜闌方才的建議,他當即斷然道:“給我搜!”

  這小小的院落中不一會兒便都是進進出出不斷搜尋的衙役,可奇怪的是,近半個時辰過去,竟是一個人影都沒發現。

  這叫整個安平縣衙上下不由有些奇怪,不多時,天色竟是詭異地漸漸暗下來,那股冷風越發厲了,頭頂烏雲彤彤,竟是一番要下大暴雨的架勢。

  柳夜闌心中一動,突然一指屋簷,眼睛卻看向蔣衡。

  蔣衡原本見大雨將至,心中已經焦慮,一切痕跡俱將湮滅,那藏起來的人恐怕再無蹤影,好不容易找到的一條線索又將中斷,此時見柳夜闌的手勢,亦不由眼前一亮,喚過一個衙役一指房頂。

  不過片刻,數個身手矯健的衙役便悄然攀上屋頂,頭頂烏雲猶如要傾覆下來一般,陡然間,一道白光撕裂天際,一聲淒厲尖叫猛然炸裂,叫所有人生生打了個寒戰,登時就有兩個衙役哭嚎著滾下屋頂來。

  待底下幾個衙役扶起那二人時,卻見他們二人渾身鮮血淋漓,辨不清猙獰面孔,竟將周遭所有人都駭得倒退數步,情形極其可怖!

  轟——雷霆翻滾之後,森然冷風掃過庭院,在漸漸降臨的漆黑中發出沙沙之聲,和著隱隱的哀嚎鮮血還有屋頂那影影幢幢的詭異與淒厲尖叫,直令所有人毛骨悚然。

  這突發的恐怖狀況叫蔣衡心中都難免一怵,可他隨即大喝一聲:“都愣著做什麼,去請大夫!”

  他一身凜冽氣息不畏此地詭異,倒叫周遭人心神寧定許多。

  蔣叔致挺身而出道:“父親,我上去看看!”

  說罷,便轉身翻上了屋頂。

  蔣衡張口欲阻卻終又咽了回去,這些人中,蔣叔致因為那些鬼混的經歷,怕真是身手最好的一個,可屋頂的情形那般叫人不安,蔣叔致真的爬上去之後,蔣衡又不免開始提心吊膽患得患失。

  不多時,伴著一聲長長尖叫,一個黑影滾落在地便飛快朝院牆奔去,一時竟叫人辨不清是人是鬼,蔣叔致捂著傷口躍下地來:“快!抓住他!!!”

  數個衙役立時撲了上去,不多時,此人終是被抓住了。

  到得此時,童青一顆心才放進了肚子裏,長長吐了口氣出來。

  頭頂天空像要壓下來,蔣衡當機立斷令眾人進屋避雨,便就著這凶宅之內的燭光開始審訊起來。

  待那人披頭散髮抬起來露出一張兇猛猙獰的面孔時,眾人才發現,這竟是一個身形極其瘦小的男子,卻下手那般兇狠,竟是叫數名衙役盡皆負傷,好生厲害!

  “你是何人!因何到此!還不速速報來!”

  這男子只露齒一笑,雪白利齒在燭光下折射著鋒利光芒,竟是說不清的猙獰。

  蔣衡面孔一沉:“縱你此時不說,待雨停之後,我亦會徹查清楚,到時候,可由不得你了!”

  這男子卻突然自喉嚨間發出模糊的聲響:“停?停不了……”

  隨即,這看起來猙獰兇狠如野獸般的男子竟是開始扭曲著自己的表情來,時而古怪大笑,時而恐懼尖叫,時而瑟瑟發抖,竟是叫場中那麼多人都不由自主覺得發寒。

  蔣衡卻不為所動,只冷笑道:“你與這王氏上下一十三口的命案到底有何干係!若是不說,待我等查實之後,可罪加一等!”

  這男子卻突然停了那猶如鬼上身一般的表演,驀然停留在一個清醒至極的表情上:“死了?死得好!”

  蔣衡眼神一凝:“哦?你可是與這王氏上下有何仇怨?”

  男子表情陰森地嘻嘻笑著喃喃重複:“死得好……死得好……早就該死了……”

  突然,他瞪圓了眼睛,面上流露出無比的害怕與恐懼,就好像真的在這堂屋中看到了什麼似的,不斷搖頭,嘴巴不斷開開合合,似在發出無聲的尖叫,渾身竟是開始抽搐著痙攣起來,只見他關節都抽搐著扭曲成詭異的角度,人卻還在不斷驚恐地後退,直直抵到窗戶之下,一雙眼睛卻睜得滾圓,彷彿眼前真有什麼極其可怖之物。

  這男子身上的一切太過詭異,衙役都看得毛骨悚然,一時不敢上前,待屋外狂風暴雨不斷拍擊著門窗之時,他們才反應過來上前要去制住這男子,卻是發現對方皮膚一片冰涼潮濕,大駭之下,他們探向這男子口鼻——竟是已經氣息全無。

  轟隆——

  雪白閃電再次映亮屋宇,所有人都從彼此慘白面容上看到了驚恐。

  渾身沒有任何傷痕,表情卻驚恐至極,這在命案月餘之後莫名其妙越入凶宅中燒衣衫的男子竟就這般以同樣詭異可怖的死狀死在了他們眼前。

  除了暴雨的恐怖動靜,堂屋中只有喘息之聲,異常喧囂卻又異常安靜。

  柳夜闌卻突然走到那人身前,當著眾人的面開始細細檢查起對方的身體來,這番詭異的舉動在方才一連串的恐怖事件之後直叫所有人覺得是不是柳夜闌也在這凶宅中沾染了什麼。

  可柳夜闌的表情卻始終十分平靜安詳,彷彿沒有被眼前這詭異一幕半點打攪。

  童青見到這樣的柳夜闌,不知為何,咯咯作響的牙關也莫名安定了下來,他走到屍身之旁問道:“可有什麼發現。”

  柳夜闌起身擦了擦手,看著那男子已經濕透的屍身,看向窗外陰沉沉的天幕,總覺得陰雲之後,似有一雙冰冷陰毒的眼睛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他們,待童青拍他肩膀時,溫暖的力量透過肌膚,叫他回過神來,搖搖頭,將方才那莫名的詭異感覺甩掉,才對童青道:

  “此人應是驚嚇致死。”

  童青驚訝地道:“嚇死了?!”

  他看著堂中這麼多人,方才蔣衡的訊問所有人都看著的,沒問三句話,雖然是訊問,可何至於將人嚇死?

  而蔣衡身後的師爺上前探看了一番,看著窗角屍身旁聚起的水窪,皺眉吩咐衙役將屍體拖到幹處,否則不待雨停仵作來驗屍,這屍體便要腫脹難辨了。

  師爺朝蔣衡點頭:“柳公子判斷不錯。此人死狀與王氏其餘十三口人一般,乃是驚嚇致死。”

  暴雨沙沙地瘋狂傾瀉,兇猛地拍打著屋宇門窗,所有人一片安靜。

  活生生一個與他們一樣的人,就這麼在眾人眼前被嚇死了,與這凶宅中死去的十三個人的死狀一模一樣。

  巧合?天底下有這樣的巧合?

  突然有人顫聲道:“這人……乃是闖入這院子裏的第一個人……”所以,他第一個被嚇死了。

  好壞他們呢?他們這些先後闖入凶宅中的人,會不會亦會落得與此人一般的下場,這一刻,人人自危。這一刻,沒有人心中不恐懼,他們不知道,下一個會不會就是自己。

  而數道目光便那樣先後落到了柳夜闌身上,他,是第二個闖入這凶宅之人。

  看到這一幕,原本害怕的童青卻突然朝那些人怒目而視:“看什麼!你們都看什麼!不過是一個膽小如鼠之輩忽然之間被嚇死了而已!你們是什麼意思!”

  柳夜闌看著護在自己身前,甚至情不自禁牢牢抓住自己手腕、明明身不由主在顫抖卻沒有半點放鬆之意的童青,心中的感動前所未有。

  然後他才攬著童青肩膀,這是從來沒有過的親昵姿態,低聲道:“我無事。”

  童青看到柳夜闌神情清明,沒有半點那男子的癲狂之態,身子的顫抖才略微放鬆了一些,可他抓著柳夜闌的手說什麼也不願放開,柳夜闌亦未拉開他,只是將淡定目光掃過那些最早跟著他進來的僕從,從容解釋道:“其實能製造這般死狀的,除了極度的驚嚇恐懼之外,史載部分毒藥亦能達到這般效果。”

  蔣叔致眼前一亮:“真有這般的奇毒?”

  柳夜闌點頭:“上古時代傳聞邊遠小族祭祀之時曾用此毒。那小族有令勇士月夜飲淨水祭祀神靈之俗,意為請神靈用淨水滌蕩魂魄中凶煞。族中祭司為掌大權,在祭祀前夜,若勇士賄賂于他,便可令其安然無恙,如若有違逆,則在勇士淨水中添加此毒,令其在祭祀中癲狂驚嚇而死,並稱其不敬神靈才致使魂魄為神靈所攫,用這一手詭異奇毒來震懾族人。彼時有文人遊歷至彼,才記錄下這等詭異惡俗,如今那小族早已經煙消雲散,卻難保當時祭祀所用奇毒未曾流轉……”

  待柳夜闌將那小族與奇毒之事娓娓道來,場中許多人才鬆了一口氣,畢竟,這毒藥聽起來雖然叫人毛骨悚然,但也比那未知中的恐怖要好理解、好接受。

  這恐怖的暴雨不過片刻就放鬆下來,好像方才不過是一時過境而已,天色漸明,蔣衡道:“雖不知是否奇毒之故,我等還是速離此地,封鎖之後再細細偵查,這男子身份務必要徹查清楚!”

  眾人早就巴不得這句話,雖然有柳夜闌後來那番聽起來合情合理的解釋,但實在沒有一個人願意繼續待在這個陰森詭異的凶宅之中。

  不過片刻,他們便已經站到了漾著新鮮水汽的縣城街道之上,頭頂陽光破雲而出,灑在水洗後的縣城街道上,一切燦然光明,眾人恍若隔世,方才在那凶宅中短短停留竟如一世般漫長。

  既是有了蔣衡的命令,縣城中的捕快衙役很快分頭行動起來,畫像、問詢,不到落日,那男子的身份便已經水落石出。

  這男子名馬三,乃是王家的僕人,卻不知為何開罪了主家,被趕了出來,王氏連帶另一頭張氏的滅門慘案以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給出了結論:馬三因為被趕出王氏之後懷恨在心,故而趁其不備潛伏回王氏下了一種奇毒,令王氏上下一十三口一夕之間全部斃命,且周身全無傷口。

  因為張氏與王氏素來交好,馬三被逐之事亦與張氏有關,所以,這喪心病狂之輩竟是連張氏也不打算庭,一併就動了手。

  這在整個縣城攪得紛紛揚揚人心惶惶的案子眨眼間便塵埃落定,只在縣城百姓茶餘飯後間多了些意猶未盡的談資,那些曾經彌漫在縣城中的驚惶恐懼亦隨著案情的最終判決而徹底消散,整個縣城又回到了那安靜寧和的氛圍之中。

  此時,漫步在這山城街道上,悠悠落日與緩緩行人叫人才真正領略安平閒適的日子,莫名有種叫人沉迷的魅力。

  而童青卻實在無人欣賞,一路他都在琢磨著詞句,好半晌,才在柳夜闌腳步微停時急急上前道:“你可不要怪舅舅啊!他亦實在是迫不得已,這案子鬧得太大,不只驚動郡守,連京城也……”

  柳夜闌一愕:“我為何要怪蔣世叔?”

  童青:“誒?”

  柳夜闌覺得好笑:“青弟,你思慮過多了。”然後他看著不遠處井水旁時緊閉的門戶道:“蔣世叔這般急於結案,必是有迫不得已的緣故,再者,再拖下去,叫整個縣城上下百姓不得安寧,又豈是父母官應為?”

  童青遲疑道:“我見你有些愀然不樂,只當你對舅舅這番舉動不甚樂意。”

  柳夜闌搖頭不以為意:“我並非那等只為搏虛名之輩,此事蔣世叔的處置再恰當不過。只是……”

  童青道:“怎麼?”

  “沒能發現真相,我確是心有不甘。”

  童青心中一跳:“真相?”

  柳夜闌索性拉了童青坐在那有些落灰的井旁:“你難道真的以為所有人都是馬三所殺?”

  那日的情形童青也是親歷的,他也很難想像通情達理會是那個殺了所有人的人。

  如果馬三真是那樣喪心病狂之輩,也許當日他們抓捕就不是傷幾個,而是死幾個了?

  再者,如果馬三真是睚眥必報,為了自己一點私怨而洩憤殺人,殺了之後,他又為什麼不遠走高飛,還回來莫名其妙燒一件小孩子的衣服?再想得多一些,先前在信中,舅舅給他當笑話一般說的財物失竊的傳聞……這一切,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童青突然心中堅定了下來:“走,我們去找三哥。”

  柳夜闌:?

  童青一把拽著柳夜闌的手腕,一邊回頭笑道:“你既是想查個清楚明白,又不能太過掃了舅舅的面子,自然只有三哥出手了。”

  是,蔣家上下除了蔣老三,恐怕不會有第二個人會幹這種明著看是跟自己父親過不去的事了。

  而蔣家上下也找不出第二個有能耐不借助父親的勢力來幫助柳夜闌查明真相之人。

  聽完童青的來意,蔣叔致哀嚎一聲,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表弟,你給我個准話,你到底多久回京城!”

  童青翻了個白眼:“查清楚了我們自然會走的。”

  蔣叔致長歎一口氣:“罷罷罷,誰叫我爹不爭氣,才叫我只有你這麼一個弟弟呢。”

  聽聽,這都叫什麼混帳話啊,柳夜闌與童青二人只能無奈對視,當作自己沒聽到。

  而蔣叔致一推酒盞,整肅了神情朝柳夜闌道:“說吧,你想怎麼查?”

  柳夜闌亦不客氣,坐在蔣叔致對面:“馬三與王家到底是什麼關係?”

  蔣叔致點頭:“這便要從王氏遷來安平前後說起……”

  “等等,這王氏竟是不安平本地人氏?”童青忍不住問道,他轉頭看到柳夜闌一臉平靜無波,忍不住跳腳道:“你已經猜到了?”

  柳夜闌無奈一笑:“你看那王氏所居在巷道深處、縣城邊緣,院中花木與家仫俱不是舊物……”

  童青連忙打斷了這種將自己襯托得宛若智障的解釋:“好了好了,王氏並非安平縣本地人,乃是外遷而來,然後呢?”

  柳夜闌也一併看向蔣叔致。

  蔣叔致總覺得自己眼前二人有種莫名詭異的氣場,卻在這種注視下不得不順口道:“這馬三便是王氏剛剛遷至安平縣時,以‘德行不端’為由逐出家門的世僕。”

  德行不端?這可真是微妙。

  蔣叔致道:“父親派人往王氏原先所在的溪塗鎮查探過,據溪塗鎮民所述,這馬三與王氏門中一丫環青梅竹馬,滿鎮皆知他們將來定是要結親的,只是鎮民也不知,為何到了安平之時,他們卻會將馬三逐出家門。”

  童青忍不住問道:“那個丫環呢?”

  蔣叔致眉宇間帶著種說不出的寒意:“奇就奇在這裏,這王氏上下十三口人,偏偏沒有那個叫芳草的丫環。也就說,當初王氏從溪塗離開之時,是十五口人。”

  刹那間,童青只覺得一股涼意自腳底升起。

  柳夜闌皺眉:“可有查清楚王氏遷至安平的緣故?”

  蔣叔致神情亦難掩思慮:“據王氏對溪塗鎮鄉里所告,因為王氏二子過了童子試,王氏一貫在鎮中與縣城中都有買賣,為了照顧王氏二子的仕途,索性便闔家遷來了安平。”

  這理由乍一聽很合情合理,可細論卻全然經不起推敲。

  蔣叔致亦將前後詳情一一道來:王氏一共就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成家生子,有妻有妾,王氏那布匹生意也是他在打理,顯然將來是要接管家業的,王氏這小兒子原本性情有些跳脫,此次中了童子試可以說是走了狗屎運。為了一個偶然通過童子試的小兒子,全家離開故土遷來安平縣城?且不說縣城生活水準高於鎮中,就說那溪塗鎮裏,可也還需要王氏大兒子時常回去照應一二——這麼個折騰法兒,當初為何一定要遷來這縣城之中呢?簡直叫人百思不解。

  這前後,一個消失的丫環、後來被驅逐的馬三、馬三燒掉的衣裳、甚至王氏報案時所說的財物遺失……必是有什麼關聯。

  柳夜闌理清線索,便也不多糾結,轉而問道:“那張氏與王氏可又有什麼相似之處嗎?”

  蔣叔致想起來也是眉毛緊皺:“當初父親與縣衙諸公亦是研討良久,便是大哥二哥亦曾反復推敲,論理說,這張氏乃是土生土長的安平縣人,與王氏一家人乃是後來才相識,若說兩戶人家有什麼相似……除了都是買賣人,且有利益往來,算是交好之家,我也實是想不到別的了。”

  柳夜闌心中一動,突然問道:“可有在張氏中也搜到過小孩兒衣衫?”

  蔣叔致一怔,先是寒意乍起,隨即又勉強笑道:“柳兄弟你這問題未免太過奇怪,這兩戶人家中皆有小孩子……再者,你也莫要因為那馬三燒了小孩兒衣衫便疑神疑鬼,說不得,也許是他與那叫芳草的丫環有了首尾珠胎暗結才有這般致祭之舉。”

  這也是縣衙內部目前能達成的最合理的解釋:這個芳草也許是被主家因為不貞的緣故,或拋棄或解決,總之結局不好,馬三為了這小丫環出頭,便直接被趕出了王家,對於這樣人口簡單的家族而言,趕走一個世僕必是因為對方猜錯太大;而對於馬三而言,被王家趕出家門,在安平這樣的小地方想再找到一樣的差使幾乎不太可能。

  不難想像,為了芳草之事,馬三先是討公道不成,後又被驅逐,心中懷恨,用了某種手段殺了王氏一門,至於張氏那邊,那解釋雖然牽強,卻也是唯一能說得通的。而後馬三悄悄回到王氏,為自己也許死去的孩兒燒掉衣服表達哀思,卻意外被柳夜闌一行人撞到,熟悉地形的馬三爬上屋頂意圖避開他們,意圖尋找機會逃走,卻沒有想到還是被捕,驚惶之下,外加大仇得報生無可戀,他也用一樣的法子自盡而亡。

  柳夜闌與童青同時皺眉,只覺得這個版本的故事也有些牽強與說不過去的地方。

  柳夜闌只突然道:“三哥,你可知那燒掉的衣服……並非普通小孩兒衣衫嗎?”

  蔣叔致一怔。

  柳夜闌卻是細細描述道:“如果那衣衫是給小孩兒穿,上衫下褲各有其是,與成人之衣相差彷彿,可我見那殘餘的衣料之上,上襟之下依舊有餘料,從殘燼來看,似是一體……”

  他頓了頓,眼神有些奇怪地道:“什麼樣的家裏會給孩子做件上袍下褲全都連在一起的衣衫呢?”

  彼時孩童衣物,嬰兒時用繈褓,略長時可著帕腹、兩襠,及至再長一些,可以自由玩耍時,衣物便與成人無太大差別,上身是袍衫或半袖,下身是衤誇褲。

  可如果真如柳夜闌描述這般,馬三燒掉的衣物分明十分詭異,乃是一件袍衫衤誇褲縫合一體的奇怪孩童衣衫。

  講真,此案經手者幾乎皆是男子,沒有人會留意小孩兒衣衫的特別,最多看到會發現那衣物色澤鮮豔,多看一眼,似柳夜闌這般依據織物的長度、灰燼的模樣推測衣衫款式的,絕無僅有。

  因此,當他提出這個問題時,從蔣叔致到童青俱是安靜下來,他倆可都是沒有見識過女紅的人物,而且,在他們看來,柳夜闌提的這個問題,實在算不上什麼問題,在這樣的命案之前,疑犯燒了一件奇怪的小孩兒衣衫……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嗎?

  柳夜闌卻深覺,也許這件衣衫才是找到真相的關鍵,不知何時,頭頂又是一片陰雲沉沉。

  蔣叔致看了一眼天空,朝二人笑道:“好了,這安平的天氣便孩兒面孔一般,時笑時哭,甚至邊笑邊哭,你們多見識幾次便會習慣了。”

  柳夜闌卻突然提道:“蔣兄,可否容我前往張氏舊宅一觀?”

  蔣叔致一怔:“張氏?”

  講真,蔣叔致再如何藝高人膽大,經歷過上次王氏凶宅的驚魂一遭後,再帶他們二人(已經默認二人拆分不開了)去張氏凶宅……

  上次蔣衡便將他罵了個狗血淋頭,事後蔣母亦拎著他的耳朵訓了許久,直言他沒個當哥哥的模樣,叫童青與客人陷入險境,不成體統……

  這一次,估計他會直接被掃出家門吧。

  童青知道他心中顧慮,機靈地道:“三哥,咱們悄悄去,不帶旁人。”

  蔣叔致一個激靈,瞪著童青道:“別出餿主意!”

  上次在王氏凶宅,他們帶了那麼些人也出了那麼驚險的事情,這一次如果不帶人,再遇上些什麼事怎麼辦?

  蔣叔致看起來粗豪,卻絕對拎得清輕重,當即便道:“此事我先向父親回稟。”

  童青失望地啊了一聲,畢竟,這是柳夜闌的要求,如果告訴了舅舅,還不知道能不能去呢,畢竟上一次那經歷,舅舅恐怕也是印象深刻。

  蔣叔致卻是心中有數,自家這表弟說句不好聽的,也許自己三兄弟在父親心中還有分量,因為他的事去求上一求,自己父親再如何不苟言笑還能不網開一面?

  確也如蔣叔致猜想的這般,蔣衡把他們幾人拎過去訓斥了一番,狠狠教育了要注意安全,又多給配足了幾倍人手之後,便也讓他們去了,還是打著縣衙清理所結案件余物的名義。

  張氏宅第所處的位置與王氏自不可同日而語,位於安平縣中心之地,雖然發生這凶案對鄰里有所觸動,可現下案子已結,此處又已經恢復鬧市中的喧囂場景,門口那一口苦井相傳還是早年張氏老祖在此建房的原因——子孫不必走太遠的路去尋水吃,只是後來水源漸漸豐沛,這苦井便漸漸廢棄,甚至封了起來,以防打鬧的孩子不慎墜入。

  可這苦井,亦是漸漸成了小小的安平著名地標之一,能坐擁一個地標,張氏合族在安平的影響力也可想而知,畢竟是本地人,紮根於此地數十上百載,枝繁葉茂,未出五服的親屬亦有不少散落在縣城之內,聽說縣衙要清理餘物之後徹底結案,這些張氏族人便也有不少蠢蠢欲動——畢竟,他們都知道,結案之後,按律剩餘的這些家財是要返還張氏族中的,於是便總有些人想天上掉餡餅。

  這給柳夜闌一行人添了不少麻煩,看到縣衙這麼多人出動,這些族人不免就覺得是不是縣令對於張氏家財有什麼想法,可是,您吃肉也得給咱們喝口湯啊!一時間,蔣叔致便吸引了所有火力,那些張氏族人自然一眼認出了蔣叔致這位縣令家的三公子,一時間,向他打聽消息的,希望同他套近乎的,將蔣叔致圍了個水泄不通,倒是柳童二人,兩張生面孔,在張氏族人對於財富的關注焦慮中,不動聲色就混進了張氏那凶宅之中。

  這一次,柳夜闌卻沒有能在其中找到太多線索。

  而隨行的衙役也確確實實是來執行縣衙的指令,將一切與案件相關的東西登記在案,有些與案件無關的東西歸還府邸之中,不出意外,這些東西將來都會是張氏族中引得他們大打出手的財物。

  對於這些家財日後的下落,衙役們自然是不甚關心,原本這案子都結了,不過是清點些餘物,幾個人來便行,一下子來這麼多人,皆是因為他們還收到了一條秘密任務:找一件古怪的孩子衣服。

  按照任務要求,這些衙役要特別注意那些隱秘之處。

  在蔣叔致被張氏族人纏得一個頭兩個大時,張氏屋裏,一個頗有經驗的刑名突然朝柳童二人低聲道:“大人,確有發現。”

  二人對視一眼,同時起身隨那刑名往後院而去。

  那是上房次間雕花床後,那面牆上一處空心之處,看到那隱藏得極為細緻的藏物處,柳夜闌心中突然便多了一種預感,那裏面也許就是他要找的東西。

  屋宇外,濃雲低垂,屋內光線都為之一暗,柳夜闌卻驚覺般朝窗外一瞥,那種被人窺視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可除了漫天鉛雲沉沉天幕,實在是空無一物,刑名是辦案的老手,熟知這些富戶藏東西的套路才能將藏得這麼隱秘的隔板找到,此時得到柳夜闌與童青授意,他立時打開了那隔板,裏面是一個小小的包裹。

  他捧將出來,交給童青。

  柳夜闌突然上前一步,迅速解開,一件棉布的雪白衣衫露了出來。

  童青與那刑名皆是面露驚奇,他們都是知道柳夜闌所尋之物的,講真,那樣聽起來匪夷所思的要求,根本不像是在做什麼任務,倒像是在調皮搗蛋,可他們沒有想到,這張氏之內,竟然如這柳公子所斷,真的藏有這麼一件衣服!

  柳夜闌輕輕將之拎起,抖了抖,這輕薄柔軟的衣裳便一下子伸展開來,這件衣裳的料子顯然與王氏那件全然不同,沒有繁複華麗的刺繡花紋,用的是最普通的棉布,不是簇新的料子,大抵是特意在裁剪前反復洗過,是一塊布料最柔軟和順的時候,哪怕在場皆是男子,也依稀能想像,這樣的布料穿在孩子身上,保暖吸汗透氣舒適。

  但越是如此,這件衣衫就越是詭異。

  一件在布料上都費盡心思的衣衫,款式偏偏如此不合時宜。

  相比于王氏那燒了一半的衣裳,這件衣物更是完整,上袍下褲連成一片,那上袍的背後還似斗篷似的,多了系帶的帽子,更詭異的是,褲子之下,連小孩兒的鞋襪也與褲子一體,彷彿就好像孩子穿上這件衣物之後,不必再穿鞋襪,將帽子戴上帶子系好,連腦袋上都遮住了呢。

  這樣古怪的衣服……什麼樣的孩子才能穿呢,穿脫恐怕都極其不便,而且,小孩子本就活潑好動,此乃孩童天性,穿著這樣連成一體的衣物,要如何才能將小孩兒順利地塞進去,哪怕就是勉強穿上了,穿著這樣的東西,要如何才能東奔西跑?小孩兒的活動怕是都會變得極其不便。

  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家人才會給自家的孩子縫製這麼一件完全用不上的衣裳。

  可出了命案的兩個凶宅,竟都出現一模一樣款式詭異的小孩衣物……這會是巧合嗎?

  在這昏暗靜謐的次間,這件雪白詭異的小孩子衣衫驀然就讓人覺得寒意襲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