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者
海明威是美國著名小說家。1899年7月21日生於伊利諾斯州芝加哥附近的奧克帕克村,父親是一位醫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海明威參加志願救護隊,擔任紅十字會的汽車司機,在意大利前線受重傷。戰後長期擔任《星報》駐歐記者。發表於1926年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是他第一部成功的作品。該書因描寫一群美、英青年戰後流落巴黎的痛苦經歷,表現他們迷惘、悲觀絕望的思想情緒而被視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作者本人也被認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1929年,海明威發表了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這是一部出色的反戰小說,標誌著海明威在藝術上的成熟。作品純粹用動作和形象表現情緒,以電文式的對話展開情節,簡潔真切的內心獨白,以及經過錘煉的日常用語構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西班牙內戰爆發後,海明威以記者身份前往西班牙。這一時期的經歷和感受使他獲得了巨大的創作動力,他的思想和創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發表了三幕話劇《第五縱隊》和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又譯《戰地鐘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明威以記者身份活躍在歐、亞戰場。1941年,海明威曾來中國採訪,在重慶秘密會見過周恩來,並寫過六篇有關中國抗日戰爭的報道。珍珠港事件後,他甚至曾駕駛著自己的摩托艇在海上巡邏以監視敵人潛艇的活動。他還曾率領一支游擊隊參加了解放巴黎的戰鬥。
1939年至1960年間,海明威在古巴定居時,稱自己為「普通的古巴人」。在這段期間海明威寫下了聞名於世的代表作《老人與海》。這是一部極具寓言色彩的小說。小說的故事情節極其簡單,含意卻十分深刻。小說的主人公桑提亞哥實質上是整個人類的化身,他與鯊魚的搏鬥,是人與命運搏鬥的象徵。這個「硬漢」形象成為了海明威式的英雄的代表,象徵著人類不可摧毀的精神力量。小說獲得了當年的普利策獎。1954年,海明威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古巴革命成功以後,海明威曾與古巴革命的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會面,後回到美國,晚年身患重病,創作才能衰竭,精神抑鬱。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用自己的獵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整個世界都為此震驚,人們紛紛歎息這位巨人的悲劇,美國人民更是悲悼這位美國重要作家的隕落。
對於海明威的評價,正如約翰·肯尼迪總統的唁電所說:「幾乎沒有哪個美國人比歐內斯特·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他稱海明威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惜墨如金且輕描淡寫而著稱,對美國文學及二十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極為深遠的影響。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是受在《堪城星報》作記者時的影響,後來整輩子的寫作都是沿用在星報工作時用的寫作風格:句子要寫得簡潔,文章開首之段落要短,用強有力的的字眼,思想要正面。
1925年,海明威的短篇故事系列《在我們的時代裡》出版,大大震動美國文壇,一再向世人證明他這種惜墨如金的寫作風格是為美國文壇所接受的。
對於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格楚特斯坦在《艾麗斯·B.托克勒斯的自傳》指出「海明威的寫作風格是學自格楚特斯坦自己及捨伍德·安德森」。旅美學者夏志清亦有評論過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他認為海明威的文章具記者風格,「一清如水,多讀沒有餘味」。這樣的寫作風格亦是影響後世作者最大的地方。他很少用裝飾性的字眼,而是以簡明的句子講訴一些人在生活上所表現出的勇氣、力量和尊嚴的故事。
這位具有獨創性的小說家,他的最大貢獻在於創造了一種洗練含蓄的新散文風格,這種風格對歐、美作家產生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