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恰逢雨連天》第52章
第五十一章

 蘇晉原有一百種法子回都察院辟禍。

 但她早上路過承天門時,仔細瞧了一眼張貼在城門外,中毒女子的畫像,忽覺那中毒落水的女子的形貌十分眼熟,可惜一時想不起在哪見過。

 直到這日早朝,三殿下與禮部因府上豢養姬妾一事鬧起來,她才記起這畫像上的女子,可不正跟著朱稽佑府上那群舞女姬妾形貌相仿?

 蘇晉覺得此事有些蹊蹺,原想追著這條線索去查,可她昨日才得罪了朱稽佑,若今日又去他府上問案,豈不找死?

 蘇晉無奈,早朝過後,她取了筆墨,將中毒女子的畫像臨摹了一副,本打算從長計議,趕巧在回都察院的路上,撞見禮部江主事四處哭訴。

 凡有品級的官員見此場景,無一不遠遠避開,宋玨本也拉了蘇晉要走,可她忽然心生一計,吩咐道:“你回都察院找柳大人或趙大人過來,就說我被江主事截住了,想死的心都有了,請他們速速過來救命。”

 她不過四品禦史,禮部就算請了她管閒事,未必會照著她的吩咐去做,但倘使柳朝明或趙衍來了便不一樣了。

 蘇晉言罷,說一不二地就往江主事那頭走去。

 江主事也是乾脆,一掃蘇晉身上的雲雁補子,拽著她的袍角就開始哭,越哭動靜越大。

 宋玨一時鬧不清狀況,只好按照蘇晉吩咐地去做。豈料他這一番,非但把柳朝明招來了不說,連沈奚也跟著來了。

 禮部裡亂作一團,搭檯子的有,唱戲的也有,挑大樑的不是旁人,正是吏部尚書羅松堂與禮部侍郎鄒曆仁。

 蘇晉到禮部時,羅松堂已叫人從梁上放下來了。

 她湊近一看,嚇了一跳,羅松堂這回當真對自己下了狠手,脖子上一圈血印,躺在榻上氣若遊絲,大約真踢了凳子,若再晚放下來一刻,恐怕喉管子就勒破了。

 禮部侍郎鄒曆仁坐在一旁,哭得泣不成聲,儼然一副失了主心骨的神色。

 是以禮部眾大員一看江主事居然將僉都禦史請來了,都轉頭問蘇晉的意思。

 蘇晉跟兩位堂官見了禮,才問:“請醫正了嗎?”

 一旁一個年紀稍輕的五品補子道:“回蘇大人,醫正已在來的路上了。”

 早年禮部還有一個小侯爺任暄尚能鎮得住場子,去年吏部郎中曾憑沒了後,景元帝將任暄調去了吏部。

 蘇晉四下望去,如今的禮部,除了老油條,就是不經事,沒一個有正形。

 她心道既來之則安之,便吩咐一旁的小吏道:“先將房梁上的麻繩都取下來。”

 小吏稱是,帶著趕來的侍衛爬到高處,按蘇晉的吩咐做了。

 蘇晉又看著地上幾張上吊踩的矮腳凳,問:“你們禮部這樣的凳子還有多少,全部找出來。”

 等到矮腳凳與麻繩全集中在一處,蘇晉對一旁的侍衛道:“全部抬出去,放把火燒了。”

 這話一出,眾人都愣了。

 鄒侍郎哭到一半,打了嗝問:“蘇禦史這是何意?”

 蘇晉打了個揖道:“羅大人與鄒大人既將大局交給下官,那麼下官首先應當保證禮部今日不再鬧出人命。”

 羅松堂原還奄奄一息,聽蘇晉這麼一說,掙扎著看了鄒曆仁一眼。

 鄒曆仁會意,泣道:“蘇禦史燒了這些有何意義?若三殿下真來找我禮部麻煩,我等縱然不吊死,也可撞死,溺死,那刀抹脖子死,左右是將死之人,難道還要精心擇個死法不成?”

 話音落,蘇晉還沒答,則聽公堂外忽有一人道:“鄒大人此言差矣,你們禮部,難道不是最講究一個死法?”

 伴著這聲,一前一後走進來的竟是沈奚與柳朝明。

 沈奚彎下身,一勾手拾起一根麻繩,笑嘻嘻地道:“溺死要擇有水的地方,抹脖子雖乾脆,但一刀下去人就超生,連個話都留不了,撞死也是一閉眼的功夫,可倘使沒死成反撞成癡傻,豈不賠進後半輩子?唯有上吊,前前後後一出安排,擺凳子綁繩子,最能折騰,若叫人攔了,哭鬧個三天三夜都死不成,說不定還能等來個菩薩心腸,救人於苦海。鄒大人,我要是禮部的人,我也選上吊。”

 鄒曆仁被沈奚堵得說不出話。

 柳朝明看了一眼地上的麻繩與矮凳,言簡意賅地吩咐了一句:“燒了。”

 不多時,太醫院的醫正來了,先為羅松堂請了脈,見無大礙,又開了個補氣養生的方子,著人熬好藥送來,說道:“羅大人雖無大礙,但年事已高,這麼吊一回,實在有傷根本。”

 又順道為鄒曆仁號了脈,也說:“鄒侍郎憂傷過度,亦不可操勞,若能回府休養數日是最好。”

 兩位堂官應了,著人送走了醫正。

 羅松堂吃了藥,似乎精神了些許,一雙眼佈滿血絲,先望瞭望柳朝明,又望瞭望沈奚,大約覺得這二位得罪不起,最後看向蘇晉道:“蘇禦史,你也聽到了,我與鄒侍郎身體不濟,那我禮部這事,要不您給支個招?”

 蘇晉原就是為這是來的,聽他這麼說,也不推脫,逕自道:“這事若叫下官來看,還望羅大人與鄒大人能退一步海闊天空,親自跟陛下請罪。”

 此言一出,羅松堂一愣,泫然欲泣。

 鄒曆仁道:“蘇禦史,您這不是將我禮部往火坑裡推麼?三殿下府上的姬妾我等見都沒見過,何來請罪一說。”又像柳朝明二人打拱,“柳大人,沈大人,您二位評評理。”

 柳朝明沒理這話,只問蘇晉:“如何請罪?”

 蘇晉與他一揖,折身到桌案前,研磨提筆,須臾便擬好一封請罪書,呈給柳朝明等人看。

 請罪書上有三個意思,其一,禮部對三王府上養姬妾一事確實不知情;其二,禮部掌掌賓禮,主接待,三王府上出了這樣的事,確實是禮部過失;其三,禮部願彌補過失,著人去將三王府上的姬妾清走。

 蘇晉道:“羅大人,您可命人將此請罪書謄錄一份,呈給聖上。聖上若命你派人去三殿下府上拿人,你只需露個面,鎮個場子便好,餘下的人由我都察院出,拿人交涉,都由我都察院的禦史來。”

 以退為進,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然而羅松堂仍不放心,又道:“三殿下府上養了許多姬妾,若全給他請走,豈非惹他不痛快?”

 蘇晉道:“也不必全請走,拿個三兩人,做做樣子便好。”

 蘇晉不知朱稽佑如何找來這許多形貌相似的姬妾,但她若能趁機命人比對著死去女子的畫像,在三王府裡找出一兩個最為相似的來問過,答案或許能迎刃而解。

 她原本還愁應當如何去三王府拿人,踏破鐵鞋無覓處,禮部鬧得這一出,恰給了她機會。

 羅松堂再一想,他們禮部認個錯,三殿下折兩個姬妾,兩邊各退一步,何樂而不為,於是便應了。

 大事已了,蘇晉對羅松堂二位堂官別過,跟著柳朝明沈奚一起出了禮部。

 行至軒轅台,蘇晉想起一事,又喚了聲:“沈大人。”

 她走近幾步,一拱手問道:“敢問大人,各藩王府每年都會跟戶部上報年來的用度開支,這幾年山西大同府可曾出過差錯?”

 沈奚一愣,不由莞爾:“你問這個做甚麼?”

 蘇晉道:“實不相瞞,下官無意中聽人提起三殿下似乎在山西大同府修築行宮。又想修築行宮耗銀巨大,聖上倡勤儉,是明令禁了的,下官身為禦史,該當過問。”

 她說到這裡,心知沈奚此人七竅玲瓏,凡事也瞞不過他,又補了一句:“是九殿下說的,雖說是無意聽來,但卻像有意告知,下官因此才有些上心。”

 沈奚想了想道:“你既這麼提了,那本官姑且幫你一查。但你要知道,各藩王府歷年來明面上的帳目都沒出岔子,但各府私下有自己的帳目,倘若誰真想斂財,法子多得是,勢必不會擺到檯面上。”

 蘇晉一點頭:“下官明白。”又問柳朝明:“大人,那山西道的巡按禦史,可曾回函過此事?”

 柳朝明淡淡道:“提過,但不甚詳盡,你若願查,可再去一封急遞。”

 蘇晉道:“好,那下官這就命人去通政司傳信。”

 她見他二人頓住腳步,似是有話要說,於是一揖拜過,折身走了。

 等到蘇晉走遠,沈奚臉上的笑容就消失了,輕飄飄說了句:“柳昀,你可真不是個東西啊。”

 柳朝明輕笑了一聲:“彼此彼此,沈侍郎的缺德事幹的不比在下少。”

 沈奚將扇子往手上一搭:“朱稽佑在山西修行宮,你三年前就知道得一清二楚,密函鎖在你櫃子裡沒有千百也有百十了,若要上表,已能將朱稽佑連帶著整個工部掀個底掉兒。怎麼,當作籌碼握在手裡?等待買家以物換物?”

 柳朝明看他一眼,輕描淡寫道:“沈侍郎手裡,除了戶部明面上的帳目,難道沒存著各藩王的私賬?朱稽佑與工部如何斂財,何時修行宮,打點了多少人,侍郎難道不是早已握有證據?隱瞞不報,等待良機,留條後路,倒是你一慣作風。”

 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各往各的衙門走。

 走到一半又頓住,沈奚回過頭,忽而笑道:“柳昀,象走田,馬走日,車走直路炮翻山,你對人對事猶如手中棋,分格而置毫不留情,楚河漢界涇渭分明,可你難道不怕有朝一日,有人偏不按你的規矩來,直接將軍?”

 柳朝明亦笑了笑:“是,沈侍郎不得貪勝,入界須緩,棄子爭先,舍小就大,彼強自保,就不怕有朝一日,有人顛覆你盤中黑白,令你所有藏身之處消匿無蹤,無處遁形只好從頭來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