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恰逢雨連天》第46章
第四十五章

 是奉天殿的管事牌子吳敞來了。

 他的目光落到蘇晉身上,將浮塵往左手腕一搭,喜極的語氣更添三分恭敬:“喲,蘇大人也在。”

 內侍中稍有品級的一向管監察禦史稱作禦史,只有四品以上才稱作大人。

 錢三兒一雙笑眼如新月:“聽吳公公的意思,是我都察院有喜事了?”

 吳敞笑道:“八成是了,左右不是壞事,雜家先給蘇大人道賀,給柳大人與都察院道賀。”說著看向蘇晉,彎身作了個恭請之姿道:“蘇大人,皇上招您去奉天殿見駕,這便有請罷。”

 蘇晉點了一下頭,再跟柳朝明三人一揖別過,隨吳敞去了。

 得到奉天殿,除了景元帝高坐于龍椅之上,右下首還立著大理寺卿張石山,吏部尚書曾友諒,以及中書舍人舒桓。

 蘇晉大拜而下,跪地俯首:“微臣都察院監察禦史蘇晉,參見陛下。”

 然而景元帝卻沒有應聲。

 奉天殿一時寂寂,蘇晉只得以面貼地跪著,一動不能動。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上頭才有聲音悠悠傳來:“蘇卿去蘇州府辦“禦寶文書作假”案,好像上過一封奏疏為蘇州知府知事求情?”

 蘇晉心下凝然:“回陛下,是。”

 景元帝一邊提筆圈畫票擬,一邊道:“你的奏疏路上耽擱了,遞到朕的皇案,人已死了。”他一頓,“但朕記得,你的奏疏上仿佛提了一句‘罪證所指,造事者乃吳姓人極其同黨,蘇州知府知事懾于其威,不敢妄言,實屬牽連’,還請朕從輕責罰?”

 他說著,擱下筆,語氣仍是慢悠悠的:“蘇卿這句‘懾於其威’,懾的是甚麼威?”

 錦衣衛聽命於聖上,那吳姓人士假作錦衣衛千戶,那他狐假虎威的背後,不正是當今聖上?

 蘇晉記得,當時她查出“禦寶文書作假”一案,曾上過兩封奏疏,第一封便已說明實情,涉事者只有吳姓人士極其同黨,蘇州一干大小官員被蒙蔽其中。

 沒想到宮中的旨意下來,仍是要將蘇州知府知事一併梟首示眾,她內疚不已,這才上了第二封奏疏為其請命,然而石沉大海。

 半個月後,她忽然接到柳朝明的來信,語氣嚴苛至極,斥她有擾聖聽,罪當論死。

 蘇晉出巡年余,柳朝明只給她去過兩回信,第一封是她在湖廣道,為取布政使貪墨罪證,以身犯險後,發信來問傷,斥她魯莽行事,語氣尚算溫和。

 然而這第二封,字裡行間全是責難。末了,還提了一段——

 不會退而求其次者,死;不會忍常人所不能忍者,死;不會三思而後行者,死。

 道之不行也,知者過之,愚者不及。

 蘇晉將這兩句話放在心中咂摸了一遍,這才拜道:“回陛下,是微臣魯莽了,微臣不解聖意,不明聖心,後來見勘合施行順利,各地官員一改往日風氣,才知陛下處決蘇州知府知事,是為天下官員做表率,他二人——”蘇晉臉貼著地,將目色中一絲傷色強忍下去,平靜道,“死得其所。陛下目光之遠,下官猶不及也。”

 景元帝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漫不經心道:“行了,起來回話罷。”

 遂又問了一些年來案情之事,以及湖廣河道修築工程,蘇晉一一道來,無處不妥。

 待蘇晉離開奉天殿,景元帝才道:“張卿,朕聽聞蘇晉當年中進士,跟著你在翰林修過一陣書,算你半個學生,你怎麼看?”

 張石山合手一拜:“回陛下,此子比起往日,持重沉穩,光華內斂又不失慧氣,堪稱大才已成。”說著,又道,“竟不禁讓臣想起入仕時的柳大人。”

 景元帝看他一眼,搖了搖頭:“柳昀不一樣,他是柳家長大的,柳家怎麼教子的?存天理,滅人欲,自小將人打磨平滑。若是資質平凡的,一輩子也就這麼過去了。偶有那麼一個天縱奇才,鋒芒太盛卻不能往外長,怎麼辦?只能往心裡頭長,面上好好的,像塊水中溫玉,倘一剝開,心裡頭全長著倒刺。”

 中書舍人舒桓道:“那依皇上看,柳昀是平凡的,還是不平凡的?”

 景元帝冷笑一聲:“你說呢?”繼而將話頭一轉:“這個蘇時雨,一身傲骨,當初朕就在想,他若肯收斂鋒芒,磨心磨情,前途必然可觀。而今大才初成,舒卿,你這就擬旨,擢他為正四品僉都禦史罷。”

 舒桓應是,當即退到一旁的桌案上擬寫。

 曾友諒道:“皇上,這蘇晉自從八品知事提為七品禦史,才不到兩年,眼下又連升三級,恐怕不大合適罷?再者說,這禦史的品級,本就不同于旁的大員。”

 此言不假,禦史掌監察之職,七品可彈劾府一級官員,而這四品僉都禦史已可彈劾各部堂官。

 誰知景元帝聽了這話,自案頭拿起一本奏疏,“哼”著笑了一聲:“你還有臉提這話,五年前發生過甚麼,當朕不知道?”

 曾友諒嚇得跪在地上:“回皇上,若皇上責問的是蘇禦史當年被貶一事,臣彼時在病中,被蒙在鼓裡,後來得知此事也是痛惜不已。”

 景元帝又將奏摺翻了一頁,忽又不以為然道:“不過,曾卿說得也有理。”

 舒桓聽了這話,拿著擬好的聖旨問:“陛下,那這旨意是宣還是不宣?”

 景元帝自他案頭掃了一眼:“吳敞,拿去都察院。”

 吳敞高舉著聖旨退了出去。

 景元帝放下手裡的奏疏:“柳昀慧極,進退有度,且看似有情,實則無情,朝堂上不能沒有這樣的人。”

 他說著又長歎一聲:“可惜,朕老矣,再過幾年,你們也該老了,快死了,新皇登基,日後的朝堂該由誰做主?這煌煌大殿,終歸不能只有一個柳卿。”

 “心裡頭長著倒刺的人,心都被蝕空了,可怖啊。”

 蘇晉前腳回了都察院,不一會兒,奉天殿的旨意也來了,連帶著還賞賜了三百兩白銀。

 吳敞打趣道:“這賞賜是連著年來的三樁案子與這回擢升一起撥的,蘇大人莫要嫌少。”

 蘇晉回禮道:“吳公公說笑了。”

 柳朝明掃了蘇晉一眼,淡淡道:“既已升為僉都禦史,先去將官服換了。”又吩咐道,“趙衍,你先帶她至都察院各處看看,隨後一起來公堂見我。”

 都察院跟各部衙門差不多,除了幾間公堂,還設有供官員值宿的值廬,四位堂官(注3)的值事房在值廬旁邊,另還有卷宗閣,刑訊房,審訊房。

 蘇晉走到一扇近似牢獄的屋門前,不由停住腳步。

 門前站著兩名獄卒一樣的守衛,簷上沒有懸匾,門扉左側懸了一個牌子,“暗室”。

 蘇晉疑道:“趙大人,此處是做甚麼用的?”

 趙衍面色有些難看,頓了頓才道:“也是審訊犯人的。”

 他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莫名的感覺——自己雖說是都察院的二當家,卻從不曾接觸到院務的核心,而這座暗室,就給了他最直觀的感受,平日除了柳朝明,偶爾只有錢三兒能進去。

 蘇晉有些詫異:“不是已有數間刑訊房與審訊房了麼?”

 趙衍別開目光,只道:“這……我也不知。總有些案子,是要柳大人親自審的。”

 可他親自審的,到底是甚麼呢?

 趙衍還記得,曾憑的屍體被抬出來後,他去看過一眼,十根腳趾只餘了一根,左手沒了,眼被剜了,胳膊與腿雖在,裡頭的骨頭全敲碎了。

 這是要審甚麼,才用如斯重刑?他分明記得曾憑早已認罪畫押了。

 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

 他記得不久前還有一個,被抬出來時,就是一個罐子,原來是手腳全砍了,被醃成了人彘。

 這些被送進去的人,出來的時候,只有一個共同點——舌頭還在。

 趙衍一時竟不知倘若蘇晉再問,自己當如何作答,恰巧府門外傳來拜謁之聲,蘇晉聽聲音有些耳熟,心中一喜,不由與趙衍揖道:“大人,來人像是下官故友,下官想去看看。”

 趙衍鬆了口氣,點了一下頭道:“去吧。”

 蘇晉行至前堂,原來是周萍將馮夢平送來都察院了。

 她離京以後,原京師衙門府丞孫印德調任工部郎中,隨後,楊知畏便向宮中請旨,令周萍接任府丞一職。

 蘇晉快步走上前去,站在院中,笑著喚了一聲:“皋言。”

 周萍正與禦史言脩交涉,聞聲轉過臉來,一見蘇晉目色裡也是喜極之色,幾步走上前來握住她的手道:“時雨,你不知道,我昨日從楊大人那裡聽說你已回京,歡喜得一整夜睡不著,今日天不亮就提了馮夢平送來都察院,奈何在承天門耽擱了一會兒,險些急死了。”

 蘇晉的眼裡也有雀躍之色,說道:“我也是,我本一回京師就想去見你,奈何撞上案子,皋言,你這一年來可過得遂意?”

 周萍正要答,柳朝明不知何時已從公堂踱出來了,看了一眼被捆來的馮夢平,又看了眼蘇晉二人,倏然冷聲道:“跪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