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扔了妹妹的書後穿越了》第295章
第295章

  李耀沉默不語,但並不會因為鄭之南說了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就對他有意見,彷彿很認同鄭之南的話一般,依舊將他照顧的無微不至。

  春去秋來,兩年後,李耀已經成為了太子的心腹,在邊境有匈奴來犯,皇上選擇誰去戰場時,太子推舉了依舊在朝堂上沒有什麼建樹的李耀。

  太子不想兵權落入其他陣營裏,與其選擇被人掌握兵權,不如選擇這個老實沒有主見的弟弟,可以隨時掌控,這兩年皇上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一個月裏有十天都是在休息,而開小朝會的次數比大朝會都多,尤其是現在,冬日,幾乎都不怎麼開朝會了,開也是在天氣不錯的時候開。

  就連現在,這個月好不容易開了大朝會,皇上也依舊有些體力不支,咳的越發厲害,身體是每況愈下。

  太子黨一看到太子提出讓李耀出站,立即領會他的意思,贊同太子的建議。

  李耀則一臉不安的看向太子,在太子安撫的神情中接受這種趕鴨子上架。

  太子並不擔心李耀拿了兵權有異心,因為李耀並沒有娘家支持,沅妃去世的早,而且沅妃不過是民間女子,是當年李卿微服私訪時帶回來的女人,就算沅妃剛入宮時同樣獲得了許多寵愛,可並沒有見她扶持過娘家,也沒有看到過她的娘家人出現,誰都不知道沅妃的身份來歷,只知道不過是個民間女子,並不是官女子,像李耀這種沒有任何背景可以依仗的皇子,性格又如此的扶不上牆,只要派去跟隨的人盯著,他必定玩不出什麼花樣來。

  唯一要擔心的就是其他派系的人不會去引誘李耀背叛他。

  有時候沒主見看似好拿捏,可也容易被人引誘到另一個陣營裏。

  所以李耀這次上戰場,太子特意安排了自己的人跟隨在側,好讓這個沒有主見弟弟在六神無主的時候有個人可以出出主意。

  李耀知道太子安排給他的人是太子的人後,感激的親自登門道謝,彷彿有了太子的人就無所畏懼了般。

  打仗不是一時半會就結束的,短則一年,長則三五年也是有可能的。

  有了軍權在握,到時候皇帝駕崩,他這個太子也可以登基的順順利利。

  自以為策劃的很完美的太子親自隨皇上在午門送行。

  有了上次的教訓,這次遠行,李耀將已經恢復好的鄭之南帶在身邊。

  趙怡寧嫌棄邊關枯燥落後,並沒有一同前往。

  到達邊關用了半月餘的時間,西北遼闊,從城門上望去,彷彿天地銜接在了一起,土地的褐黃與一色的藍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卻又那麼契合遼闊。

  第一次來到邊關的鄭之南看著遠方,慢慢籲出口氣,彷彿胸中的壓抑有了釋放的機會,十分的暢快。

  遠離了京城的壓抑,鄭之南的確舒服暢快,也不用繼續與李耀做戲,瞞著所有人他們的步驟和計畫,也不用掛上陌生的面孔應酬。

  這兩年間,李耀看著鄭之南慢慢從陰鬱的情緒轉變到從前輕鬆的狀態,甚至笑容也多了後,才慢慢的放下心來。

  不過因為那件事後,鄭之南的身邊需要人陪著才能睡著,而他也需要鄭之南在身邊才不至於做噩夢。

  夢裏常常會出現自己出現的不及時,鄭之南被人虐打致死,而他追悔莫及,更有時候會夢到鄭之南自盡,那夢太真實,每次都將他讓他驚醒,渾身的汗。

  當初他費盡心思才把他送到自己的身邊,在他剛離宮不久,安排錢公公為他送糧送物,安排小豆子給他解悶,給雲妃走出冷宮的機會,無非是想要鄭之南日子過的舒服點。

  可是真當人被他千方百計的送到自己的身邊,而他竟然根本無法護他周全,當來到四王府,發現坐在院中如行屍走肉的鄭之南時,他的心已經難受的像是被鈍刀一寸寸的割,也是在那一刻更加肯定了他對權利的追求。

  不拿到至高的權利,如何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

  他從十幾歲就喜歡的人在他不在的時候被肆意的凌辱,他卻根本做不了什麼,多麼可笑。

  所以他一定要站在那個誰都夢寐以求的位置上,將這王朝徹底顛覆,讓在意的人發洩心中的憤懣和仇恨。

  李耀知道,一個人想要忘掉那些被折辱的記憶是不可能的,也知道現在的笑容未必就直達眼底,不親自將人抓過來一寸寸的凌遲,鄭之南永遠不可能開懷的笑。

  想到過年時,被禁兩年的李岩出現在宴會上,李耀好幾次都恨不得親手提刀將他斬於刀下。

  想到這裏,李耀走到站在城樓上望著遠方的鄭之南說:“冷不冷?這裏風大,我們早些下去,下次挑沒風的時候再來看。”

  鄭之南上身裹著皮草馬甲,戴著狐皮帽,並不覺得冷,但看看天色,還是點點頭隨李耀一起下了城樓。

  回去的路上,鄭之南問:“太子的人處理的怎麼樣了?”

  “能用的留下了,不能用的全部都處理乾淨。”

  “你覺得他還能活多久?”指的是已經江河日下的李卿,當今聖上。

  李耀來到邊關不過月餘,匈奴分作幾股已經騷擾了不下四次,明日李耀將隨軍一起對陣。

  在邊關駐守的將軍姓謝,是江南謝家的長子,已經在邊關十多年,本來鄭之南以為李耀來到邊關,這位高門大戶能文能武的謝將軍會有所排斥,畢竟當久了土皇帝,誰也不喜歡來一個監軍的嫩瓜。

  在他們這些老蔣眼裏,沒打過仗的都是嫩瓜。

  但是很意外,謝將軍像是早就認識李耀般,給予了李耀很鄭重的洗塵宴,兩人甚至宴後在書房長談。

  若不是謝將軍的支援,李耀這段時間也不會處理太子的人處理的這麼快很准,完全沒有給這些人溜回去報信的機會。

  李耀為什麼會和謝將軍認識?

  一個是高高在上,在沒有來邊關時,活動範圍僅限京城的皇子,一個是江南世家之子,但在邊關十年,這十年怎麼會和京城裏的李耀聯繫在一起?

  他們之間一定有外人不知道的關係。

  至於是什麼關係,李耀沒說過,鄭之南也沒有去問。

  但是他越來越瞭解,李耀實在是不簡單,在冷宮的那段時期明明還要靠自己接濟才能偶爾有點新鮮的東西吃,現在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幕後大佬。

  鄭之南獲得的現代記憶越多,整個人的人格便越發的完整,不再是卑躬屈膝的小內侍,這兩年間為李耀提供的計謀讓他隱隱已經與許先生平起平坐。

  許先生也沒有料到這當初的小小內侍,竟有如此的手段和謀略,因為這兩年間的深入瞭解,許先生越發遺憾當初鄭之南遭受的波折,但是許先生就算當初被狠狠地罰過,也會堅持在那天不出現。

  一旦在四王爺面前表現強硬,露出晉王府的另一面,一定會打草驚蛇,也絕對不會取得太子的信任,而四王爺也不會有現在的下場,拘禁兩年,已經讓這個意氣風發的郡王變得萎靡,只能跟在三王爺身邊與太子抗衡,再沒了爭龍之心。

  鄭之南晚上洗完澡換上乾淨的裏衣裏褲,任由下人為他擦濕發,一邊則想著關於謝將軍和李耀的事情。

  謝將軍有勇有謀,從文官轉武官,任勞任怨在這邊關苦守十多年,明明家在江南那樣的水鄉,卻跑來著鳥不拉屎的地方和匈奴對抗,隨時都有可能一著不慎,死于馬下。

  這樣有主見且不失精明和智慧的男人絕對不是一個王爺就可以隨意折服,從而誓死追隨。

  李耀雖然心機手段都不缺,甚至老成內斂,有爭龍之能,可也不見得就能獲得謝將軍的認可。

  而且謝將軍在邊關,只要他不想參與到奪嫡之爭,不論是太子還是人氣越來越佳的三王爺,都奈他不何,但他還是選擇站在了最沒有背景,機會也比另外兩位最少的李耀這裏。

  兩人一定有著什麼不足外人道的關係。

  李耀忽然想到了沅妃。

  他回想在宮裏的那些時日,似乎記得巧兒與沅妃聊天時說過有關於思念江南的話。

  沅妃難道是謝家的人?

  可是沅妃並不姓謝。

  鄭之南想到這裏,怎麼也沒有相同這之間的聯繫,為了不帶著困擾入睡,鄭之南選擇把這個令他疑惑的事情暫時放一放。

  京城內風起雲湧,更加值得關注,不管李耀用了什麼手段或者許諾了謝家什麼,反正獲得了謝將軍的支持就好,有利無害。

  想到這裏,鄭之南讓人備紙筆,用左手寫了一封信,寄給蕭逸雲。

  因為李耀的足夠信任,鄭之南給蕭逸雲寫的信,從不會被檢查。

  鄭之南寫好信後就命人快馬加鞭送出去。

  自從經歷兩年前的事情後,鄭之南看著那塊蕭逸雲送給他的玉佩想起了許多兒時的記憶。

  對蕭逸雲也不再如當初見面時那麼陌生,稱呼也從蕭大哥改為易哥哥。

  這是他兒時對蕭逸雲的稱呼,那個時候蕭逸雲還沒有改名,而鄭家也沒有遭遇滅門之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