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鳳凰台》第211章
第211章 六疾

 甄夫人來得極快,奉恩伯家住在兩條街外, 衛善見客的衣裳還沒換完, 甄夫人的轎子就已經到了王府門邊,沉香趕緊把她請到花廳裡。

 衛善也不及梳頭了, 多簪上兩隻紅寶金鳳釵,抱著手爐子出來,甄家原來便是小康之家, 甄夫人身邊也有丫頭婆子侍候著,女兒進了宮更是得了尊榮, 一時呼奴使婢。

 太子在時不顯, 太子沒了還得了個爵位,從此躋身進了京城頭等的圈子, 雖是乍然得了官位的, 一時總有些雞立鶴群,日子久了倒也安然, 本來這些伯爵侯爺們往上數一代就已經是泥腿子出身的了。

 甄夫人到底京城出身, 宮變戰亂的時候一家子還護得牢牢的, 進宮那麼多回,這會兒已經不怵了,看衛善來了, 立起來點頭打個招呼,兩人在東宮也只打過照面,似這樣同坐花廳喝茶還是從沒有過的。

 衛善笑一聲:「不知道奉恩伯夫人愛吃什麼茶,這會兒天色不早了, 免得走了睏意,不好上濃茶,沏得淡些。」

 甄夫人同太子妃生得很是想似,都是一張圓團團臉,嬤嬤們說這是宜男相,若不是因為這個,正元帝也不會最後圈定了甄氏當太子妃。

 她這會兒哪裡還管喝的是什麼茶:「都好都好,我們貞貞……我們娘娘從來都誇晉王妃是個寬和有量的人,若不然我也不會貿然過來了。」

 衛善聽了便笑,不繞圈子最後,她手頭一堆事,也沒人幫手,腰上又酸肚子又疼,乾脆直話直說:「奉恩伯夫人這樣的雪天還跑一趟,是為了甚事?」

 甄夫人不意她這麼爽快,心裡倒鬆一口氣,聽女兒報怨宮裡人說話繞上十七八個彎子,以為是在說東,其實是在說西,吃了許多虧,沒料到晉王妃這麼爽快,開口道:「我聽說皇后娘娘要開粥棚施功德,各宮妃嬪都有捐糧,我們家也想添些心意。」

 這是來問捐多少合適了,衛善也不瞞她,甄家家底不厚,是靠著正元帝的賞賜才立起門戶來的,也不知道買了田莊沒有,太子妃的陪嫁莊子約莫有個七八百畝良田,這七八百畝也是歸了她娘家來管的,今歲收成大體收成不錯,可要一氣拿出這許多來,還是有些吃力的。

 「母親捐了一百石,餘下的各宮妃嬪也沒有越過去的,各王府都是八十石。」這數一報出來,甄夫人頓一頓,衛善也知道這些米糧對甄家來說有些吃力,可藥材更貴,捐銀子倒不如捐米糧。

 太子妃不比民間寡婦失業,正元帝和衛敬容又都對她多有體恤,就算出了也還要幫補她,只這話不好立時就跟奉恩伯夫人提起,她久久打算不定,衛善撐一撐後腰,沉香出去了又進來:「輔國公使了人來,正在外頭等著。」

 奉恩伯夫人趕緊告辭,走的時候面上還有難色,衛善送了兩步:「不急在這一時,這粥棚怕要開到年關的。」這雪還在下,除了京城之外,各地的災報再有個五六日也該報上來了,粥棚一時撤不了,倒不急著叫人繳糧。

 甄夫人滿面感激之色,又覺得晉王妃不似女兒說的那樣難相處,她一走,衛善便點點沉香,沉香吐了舌頭,難得俏皮:「我看公主累了,往榻上靠一靠罷。」

 王爺可是千叮萬囑不許公主累著,冬寒地凍的,若是這回累著了,下回更遭罪,落瓊取了廚下剛燉好的燕窩來,衛善小口小口吃著,一碗燕窩吃完了,腦子裡也有了主意。

 除去開粥棚舍粥,還能往濟民所裡派醫藥,給撫孤院送棉服,把這些事一條條列下來,從城北最貧苦的地方開始著手。

 不一刻肖管事身邊跟的小廝便回來稟報,說已經在城北的光化門前開起了粥棚,自姓鄭的木材商人手裡要下了粥棚,補貼了一筆銀子,那姓鄭的木材商人怎麼也不敢要,又聽說是皇后娘娘降恩,更不敢伸手,還要跟著捐上二十石的米。

 衛善又叫來了懷安,秦昭身邊有管事,懷安跟著衛管家又跑了這許多地方,頭回擔差,便把濟民所的事交給他:「城裡一共幾間濟民所撫孤院,可曾受了災,你和懷義兩個帶上人跑一回,把實數報給我。」

 夜裡秦昭回來的時候,這件事已經辦得有了規模,城西城北的粥棚都開了起來,永安坊長樂坊的倒還未開,正在斟酌,衛善披了件掐牙小襖,盤腿坐在羅漢床上,腰後墊了兩個大引枕,一把頭髮結成大辮垂在襟前,屋裡點了七八盞燈,照得如同白晝。

 秦昭一推門,就見衛善咬著玉管筆,捏著紙皺眉頭,連他進來了,都沒聽見,秦昭一時好笑,咳嗽一聲清清喉嚨,衛善這才抬頭,笑起來:「二哥回來了?」

 說著就要趿著鞋子下床,秦昭騎馬回來,滿身寒意,趕緊擺手:「我去沐浴。」泡熱水把身上泡得暖和些,這才回來抱。

 拎起那張單子一看,一筆字倒是規矩,可橫裡插一條,豎裡插一句,都是她臨時想到了加進去的,那字兒小貓尾巴似的越來越細,秦昭才要伸手拿筆,想替她添上兩條,又收了手,點頭道:「善兒寫得不錯。」

 衛善斜睨他一眼,很有些不信,秦昭伸了手指頭點一點:「當真不錯,連六疾館都想到了。」

 鰥寡孤獨廢疾,此六種稱為六疾,濟民所和撫孤院都是從六疾中脫胎而來,衛善想了個化零為整的辦法,與其一間一間的去跑,倒不如把這幾樣都放在一處,想了半日,從《禮記》裡挑了這個名字出來。

 事有輕重緩急,這些個是排在後頭要辦,先把粥棚支起來,衛善在六疾館上畫了一朵花,容後再辦,各家的米糧冬衣明日就派發下去,再往後就等著官員上贊表了。

 衛善趴在床上,肚疼腰疼,人也乏力,秦昭替她揉著腰,還誇她做得好,是京城百姓有福氣,這才有皇后公主替他們操心。

 衛善悶悶笑出聲來,心裡總不安穩:「濟民所例來是趙家在管的,鬧了多少閒事出來,也不知道這回能不能順。」

 兵丁的冬衣都敢伸手,濟民所那個捐贈的米糧更不必提,秦昭拍拍她:「怕甚麼,這可是陛下點了頭的,誰敢在這時候起頭鬧事,貪圖這一點小利。」

 兩人挨在一處,秦昭懷裡摟著她,拿手指頭刮著衛善的背,擼貓兒似的順著光滑的背脊,從蝴蝶骨滑到腰窩,一隻手輕按她的腰:「還酸不酸了?」

 衛善早就累了,這會兒精神一鬆,被他按得舒服,暈乎乎想要睡過去,身子往他身上靠,秦昭一隻胳膊撐著,看她閉著眼睛,面上神色又安謐又恬淡,彷彿睡著了,還帶點笑意似的,輕笑一聲,點點鼻尖。

 想起午間六部值房外頭,袁含之的那份怒氣來,秦昭初時驚訝,跟著立時就明白這是把衛善當作別的女子了,那麼這份怒氣到底是袁含之覺得他有辱斯文,還是夾著旁的意思。

 袁家子弟讀書都極刻苦,父親盛名在外,兩個兒子更不放鬆,連袁妙之也是一個毛病,離得遠了看不清人,非得近些才能瞧得分明,故而得了一個清高的名聲,哪裡是清高,只是不湊近了根本認不出人來罷了。

 秦昭低頭看看她,看她反手拉起被子蓋到下巴,只露出鼻子眼睛來,越是想越是笑,她竟還當自己會嫁不出去,心裡又有些慶幸,得虧著早早把人給定下了,簽了字畫上押,再逃不出去。

 這麼一想,心神暢快,這些日子受的那些閒氣,也都拋卻了,吹了燈把人摟住了,屋瓦上還要「噼噼啪啪」下雪籽,屋子裡暖烘烘的,懷裡抱了這麼一大塊軟香玉,睡得一夜香甜。

 第二日衛善進宮,把兩邊開起粥棚的事告訴了衛敬容,難得在午間碰上太子妃,她每日都抱著承吉早起請安,午間折返哄承吉午睡,留到這會兒,怕是甄夫人送信進宮了,專等著衛善的。

 衛善不說破,太子妃果然開口:「我聽說母親行善,也想做一份功德,這冰珠落個不住,聽說砸壞了許多屋子,別的不能幫補,也跟著捐些米糧,。」

 八十石米糧加上去,衛善把那功德錄的小冊子拿出來,衛敬容看了還有些吃驚:「都已經積得這麼多了。」

 「看著是多,才夠支撐到年前的,這雪可還在下呢,後頭還有醫藥也一併跟上,姑姑看看,還有什麼要添的。」衛善把昨兒寫的幾條列給衛敬容看,兩人正商量,太子妃就坐在一邊聽著,越是聽越是入神,原來施個粥,還有這許多門道。

 心裡也不由得不讚嘆,就跟當時姜碧微理了東宮事之後,她急得嘴上冒泡,也不得不承認這些事都辦得漂亮一樣。

 看見衛善神采奕奕,談笑晏晏的模樣,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還沒等她說話,楊寶盈來了,進門先是行禮,跟著便不住拿眼去看衛善,吞吞吐吐好幾回,這才道:「我們王爺昨兒回來說我,說我見天的閒著,也不知道來替母親嫂嫂搭把手。」

 事兒還沒成,分功的人卻來了,這一對夫妻行事真是如出一轍。

 衛善垂下眉頭,她是想好好辦這樁事的,真的施惠於民,楊寶盈一來,楊家人必要插手,分薄些功勞沒什麼,可要攪得烏煙瘴氣,事兒也就辦不好了。

 衛敬容笑一笑:「你哪兒就閒著了,王府修整你不得盯著,何況我還有事要交待給你和你嫂嫂,冬至大祭,你和你大嫂兩個人一同管著。」

 楊寶盈立時鬆一口氣,有了冬至大祭這個由頭,秦昱必然高興,可不比在外頭施施粥得來的薄名要強得多了,露出笑意來:「那就遵從母親的吩咐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