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鳳凰台》第85章
第85章 鞦韆

 衛善抖了半日還不死心, 只當東西粘在了信封裡,把口兒撐開了,露一隻眼睛在裡頭搜尋, 還是一樣都無, 有些悻悻然,把那信封一放, 拆開信紙, 這回竟是規規整整的書信, 幾頁一翻都沒能看見畫。

 這下她就更失望了, 把信紙一疊,躺到榻上去, 宮人知道她畏熱, 把兩邊的窗都開著,屋子都已經很熏過, 處處都是修整過的, 昨兒先過來點了香, 換過湖色的紗簾, 又特送了冰來, 臥在榻上竹苓替她打扇子。

 屋裡分明不熱, 又大開著窗,衛善卻覺得氣悶,那對小圓石榴做的耳墜子且還收在信匣裡呢,失了紅色雖不鮮豔了,可她也沒丟了不是。

 沉香奉了冰盞來:「難為竟備了冰酪送來, 公主才剛下船又坐了車,等再歇一會奉上來給公主用,先飲些蜜水罷。」越是往北,奶酪之類的東西就越是滋味沉鬱,可這東西起膩,不敢立時就給衛善用。

 衛善喝了半盞冰玫瑰汁兒,這才好了些,把手撐在頭後,揮一揮手:「你們都乏了,去歇一歇罷,把這東西也給小哥哥送些去。」

 衛修佈置人手守衛行宮去了,吳副將帶人在青牛渡上裝卸行李,就在青州當地徵用了船隻,每船上派幾個兵丁,又早早送了信去,讓衛敬堯能在業州接應。

 沉香笑一起:「早就已經送去了,哪還用得著公主吩咐,二少爺讓公主先歇著,他先把事辦了,再來看公主。」

 衛修小時候就住在此處,他比衛善年紀大些,記得倒還清楚,佈防不比當年正元帝住在此地時那麼嚴密,可手上有五百人,王府都能守得住了。

 衛善漫應一聲,依舊臥在榻上,聽見簷下廣白正在哄黑袍將軍,它好容易從船上下來了,又到這麼個不認識的地方,抱在懷裡雖不掙扎,卻瞪大了貓眼四處搜尋,覺得處處都不是它熟悉的地方,喉嚨裡嗚嗚出聲。

 廣白一下一下擼著黑袍將軍的毛,半點不怕熱,低聲哄它,哄得黑袍將軍「喵」一聲,才給它脖子繫上金絲鈴鐺,怕它跑得遠了就找不見了。

 衛善隔窗看見,笑了一聲,一笑心中悶氣就散了,算一算日子,秦昭就要往吳江去了,他後來雖然每戰必勝,可此時還未有十年後的意氣,這一場大仗,心裡擔憂也是有的,自然也就沒有心思再弄這個小玩意兒了。

 衛善這才心中氣平,這才拆開信,雖沒給她畫畫寄東西來,在信裡也寫了許多雜七雜八的事,從六月六麟德殿曬書,寫到鑾儀衛馴象所的儀官到城西浴象,城裡結了綵棚,儀官把象牽到綵棚裡去,兩岸俱是人群,等著看象下水洗澡,怎麼吸水又是怎麼吐水的。

 這象還是大夏朝留下來的,原來分朝象儀像兩種,有專人馴養這些像,到了大業不再行騎象鼓樂之禮,象便越來越少,只餘下這兩三頭,偶爾還披彩出來走一回。

 秦昭細細寫了街市上如何熱鬧,那幾頭像又是怎麼鳴叫的,那麼大的動物,樂起來同小狗一樣踩蹄子,跟著又告訴衛善,秦昰養的那隻小芝麻團已經長成了大芝麻團,衛敬容輕易不許兩個孩子再同它玩了。

 寫了曬書浴象,寫了秦昰,跟著又寫了衛敬容,說她入夏以來,人很有些睏乏,這些日子精神不濟,搬到離宮這才好些。

 密密五頁紙,把宮裡宮外都交待了個遍,衛善看著自然是樂的,嘴角都翹起來了,看完了一想,人人都提了,就是沒提他自己。

 他還在閒心看這些,處處都關照到,卻不寫他自己一筆,衛善把那幾張信擱到床桌上,兩隻腳疊起來,一隻手托住腮。

 衛修掀了細竹簾子進來,一看見就衛善笑起來:「怎麼了?怎麼氣鼓鼓的?」

 衛善總不能說是秦昭給她寫信,沒往裡頭夾東西這才生氣,只得搖搖頭:「二哥來信了。」伸手把信遞給衛修。

 衛修才在院子裡頭轉了一圈,又看了秦昭的信,小時候的事他倒還記得些,指一指外頭那個紫藤架子:「你還記不記得,你就在那架子底下,要二哥抱你去摘花,跌下來壓在他身上,他還沒哭,你先要哭了。」

 小時候的衛善是個哭包,笑的時候討人喜歡,哭起來卻十分纏人,這許多哥哥也只有秦昭特別有興致給她玩。衛善自己是早已經不記得了,聽見舊事還覺有趣,看住衛修問他:「那後來呢?」

 衛修嘆一口氣:「還有什麼後來,你在屋裡頭吃糖,咱們一個個都在外頭領罰。」跟著又指一指院牆,原來這府後頭有一條街,咱們尋常都不許出去的,那天打算溜出去,不帶你罷又怕你告狀,那次也磕了一下,你倒沒哭。

 這些事衛善都不記得了,她只記得自己從小到大就沒有不開心的事兒,有姑姑有哥哥們在,沒有一樣是不如意的。

 等到日頭落下去些,衛善便往花園子裡走一回,處處都有些眼熟,這些年院子裡頭的花木一直沒有大動過,何處搭了樓閣水台,何處是石橋山洞。

 有一座假山石疊起來的山洞,沿邊沒有扶攔,貼水就能鑽進去,衛修指著道:「那會兒咱們最愛躲在裡頭,這會兒看看竟這麼小。」

 兩三個人都站不住,也直不起腰來,那會兒竟覺得這麼大,只要藏在裡頭,大人就找不見了,其實隔著小池子就能看見,還自以為藏得好呢。

 兄妹兩個逛園子,逛到東西兩園的隔牆前,聽見呼喝叫好的聲音,魏人傑就在那片空地上耍大刀,好容易站在實地上,又有那麼一大塊的空地,身上每根骨頭都在癢癢,摸了刀出來舞了一套。

 刀口帶風,捲起地上零星幾片葉子,這些個兵丁都憋了一路了,看見魏人傑舞刀,一時技癢,也都抽刀出來跟他比試。

 魏人傑一套刀法都是從魏寬手裡學來的,沒什麼花樣,招術極簡,不過勝在力大,對手縱有小機巧,不及施展出來,就已經被他以力破之。

 比到後來只是拚力,衛善原來不愛看這些,立在山水迴廊上看了一會兒,才幾回都是魏人傑突然發力,對手不得不拿刀招架他,這才贏下一場來。

 那幾下砸過來,衛修看著都替那人疼:「魏人傑倒真跟他爹是一個路子的,是能打馬戰。」魏寬便是憑著一腔悍勇領著千把人的土匪山寨起的家。

 魏人傑是被正元帝硬加進來的,走完這一趟就能上戰場,這些人原來都拿他當個少爺看,可對比衛修,魏人傑哪裡像個少爺,天熱的時候一樣光著膀子在甲板上來回。

 越是主船上光身的越是多,那些上小宮人們來來回回,一個個面紅耳赤,只得不出屋門,卻又掩在窗後偷看,越是這時候,這些個兵丁就越是起勁。

 停船的時候也跟魏人傑比劃過幾回,回回總他勝得多些,衛善覺得他呆壯,身邊幾個宮人卻談起他來就笑,年紀大些的,見著他就笑起來,連稱呼都變了,稱他作魏小將軍。

 「魏小將軍」從一人打一個,變成一人打三個,這便不是力氣就能抵擋的了,看多了打鬥無趣,衛修還在衛善面前點撥兩句,此時該如何退如何劈,敵人兩人結隊又該怎麼避開,還有許多兵書上的東西。

 衛善不懂這些,這一路過來看的也多是父親的舊書,《武略》那些她並不懂,既沒看過人打仗,也沒聽人說過打仗,只有秦昭說過,知道行軍是極苦的。

 這麼一想又擔心起來,要打吳江,多是水戰,原來他打的都是陸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水,想著就一把揪住了衛修的胳膊:「二哥會不會水?」

 衛修怔得一怔:「會啊。」幾個孩子裡頭,還只有秦昭會水,他是拐賣來的,也不知道轉了幾手,王忠待他算是不錯,可家鄉在何處,他早已經不記得了,可他卻會水。

 偶爾也有談起秦昭家鄉的時候,那會兒他連口音都變過了,只有愛吃甜食愛吃魚,又會水這幾樣改不掉,於是大家都猜他是枴子從南邊拐來的,因著長得明清目秀才能賣給太監當養子。

 衛善一下子放心了,這些年倒沒見他游過,也沒心思再看魏人傑同人比試,轉回去給秦昭寫信,告訴他已經到了青州,就住在他們原來的院子裡,紫藤盤結,枝深葉茂,連鞦韆架都還跟原來一個模樣。

 乾脆畫了一張鞦韆架給他,還把衛修說的事也寫在裡頭,說自己早已經不記得還有這麼胡鬧的時候了,讓他往吳江去的時候小心保重。

 這封信讓秦昭久等,信送到的時候,他跟秦顯還有袁含之幾個論政,說到南下進軍很有些書生意氣,太監奉了信上來,秦昭掃一眼知道是衛善的字,接過來攏進袖子裡,依舊還聽他們紙上談兵,卻不似原來那樣心頭微哂,四隻手指頭虛握起來,按住袖口。

 袁含之見秦昭心不在焉,反身問道:「晉王以為我說得如何?」

 秦顯先還聽著,後來實在說得離譜,乾脆走到一邊悶頭喝起酒來,袁相當年還能掛孫子吳起兩卷書投靠父親,結果兩個兒子竟實打實是書生,聞著都是一股子墨汁味兒。

 秦昭笑了一聲:「紙上得來終是淺,含之不如隨我南下罷。」袁含之倒被他激起心氣,不及回去稟告父親,就先自己拍了板,反是他大哥勸他:「秋日就要科舉選官了。」

 袁含之道:「選官三年一回,大戰卻不是三年一回,非得親眼去看看,才知書生不是百無一用。」

 秦昭含笑點頭:「出去見識一番也是好的。」一面說,手指一面按著那封信,信有些薄,不知說了什麼,算著日子此時也該到業州了。

 秦顯已經坐在一邊喝酒,秦昭又心在不此,幾個人幹脆告辭,他這才拆開信來,上回什麼也沒寄過去,善兒竟沒惱,還給他還了兩片兒綠葉子,在心裡告訴他,這是坐在小時候那個鞦韆架子上揪的。

 待看見她問砸在她身上摔得疼不疼,秦昭背過身去笑,那麼丁點兒的小人,砸在身上疼不疼倒忘了,只記得幾個兄弟一起挨罰,連衛修都有一份,衛善坐在屋裡的高凳上,腳一晃一晃的吃松仁糖,從來不許她多拿的,那一天卻把整個錦盒給了她,為著她不哭。

 錯了就得挨罰,誰知道她自己偷溜下高凳,兜裡藏了一把糖,一人嘴裡喂了一個,給他的是兩個,湊到他耳邊說:「二哥別不帶我,我肯定不哭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