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外科醫生的王府生存指南》第64章
  閆賀文給寧咎深深行了一禮:
  “若是王爺真能痊愈,北境上下將士都會感念您的恩德。”
  寧咎不是沒有被人謝過,每一次手術成功出手術室的時候,家屬都是千恩萬謝,倒是不曾想到有一天他救一個人的命能得到這麽多人感念的恩德,閻雲舟這一命確實太重要了。
  “放心吧,只不過有幾件事兒要麻煩管家了。”
  “您說我一定辦到。”
  “第一,之前我畫過的圖樣所有的器具都要再來二十套帶走,能做多快就做多快,然後將府裡能帶走的人再叫上一些過來,都到這個院子裡集合。
  第二,您看能不能傳信給北境的人讓他們多屯些大蒜,沒有上限有多少我要多少。”
  這一天晚上寧咎半宿的時間都在隔壁的院子,他準備將大蒜素規模化生產,這東西第一要生產第二要避光儲存防止氧化,研究了半宿決定用小木罐子封上蠟來儲存。
  第二天的朝堂上,可謂又是好一番爭執,爭執的議題自然是圍繞何人出征一事,僅僅是一夜的時間,很多魏家出身的人竟然開始舉薦閻雲舟出征,倒是不少武將知道閻雲舟身體狀況的極力反對,還有些渾水摸魚的。
  而讓李啟沒有想到的是閻雲舟竟然到今天都沒有上朝,他以為外族都已經兵臨隨州城下,以閻雲舟的做派今日恐怕就算不用朝臣說話,他就會到階下請戰,竟然沒來嗎?難道是閻雲舟真的快不行了?
  “陛下,焰王府身負守護北境之責,焰親王又曾經在北境駐守多年,朝中沒人比焰親王更適合掛帥出征的了。”
  “李大人,焰親王病重,滿京城皆知,你這般逼迫到底是別有居心還是映射我朝中當真無人?”
  “宋大人莫要含血噴人,我這是就事論事。”
  議政殿上,誰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吵成了一團,蘇北呈和自家父親蘇太尉對視一眼之後出列上奏:
  “陛下,這北境確實是缺一位統帥,但是現在可不僅是缺一位統帥啊,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北境十二萬將士的軍費都還被戶部李侍郎扣押著,談何禦敵啊?為今之計應該立刻著戶部籌措糧餉現行運往北境才是。”
  說完他瞄了一眼戶部侍郎空缺的位置再次開口:
  “陛下,戶部侍郎李大人告病,但是這戶部的事兒卻不能不做,如今大戰在即,李大人恐難擔以重任,臣以為當另擇一人負責軍餉籌措。”
  這話說完倒是有不少朝臣複議,李坤在焰王府丟了那麽大的人之後就一直告病在府中,戶部侍郎可是肥差,這個時候是拉李坤下來最好的時機。
  李坤在焰王府的事兒自然是瞞不過龍椅上坐著那位的,心中越發對閻雲舟行事的肆無忌憚厭惡,他本是想著閻雲舟絕不會對北境戰事坐視不理,只要他請戰他自然能順水推舟,但是現在他竟然還未上朝,若是他貿然下旨讓病重的焰親王出征,恐怕說不過去。
  此刻焰王府中,寧咎正在為閻雲舟腿上的傷口換藥,大蒜素自然是再一次被塗在了傷口上,閻雲舟側著頭,眉心微擰,面露忍耐:
  “次次都要用這個東西?”
  今早因為喝了那大蒜素,現在閻雲舟看什麽都沒胃口,現在竟然連腿上寧咎也不放過?
  “這東西很珍貴的,拆線之前天天要用。”
  不斷有人匯報朝堂上的情況,寧咎換完藥之後沒忍住地問出聲:
  “朝中針對你出不出征的事兒爭的這麽厲害,皇上能直接下旨讓你出征嗎?”
  閻雲舟瞧了瞧他:
  “自然是不能,他料定我會主動請戰,到時候他順水推舟的同意,還能落得一個體恤功臣的好名聲。”
  寧咎也想明白了這裡的彎彎繞,閻雲舟畢竟是稱病在府中,而且還是那種在別人眼裡病的就剩一口氣需要衝喜的病,這種情況下只要他不主動開口,就是皇帝也沒辦法直接下旨。
  畢竟外族來犯派一個快死的王爺出征這於情於理說不過去,所以這個事兒只能閻雲舟先開口:
  “所以你是在等?”
  閻雲舟靠在榻上微微點頭:
  “兩軍開戰不是兒戲,邊境將士的性命既交在我的手上,我就不能讓他們因為無畏的爭鬥而喪命,朝中一日軍備不齊我便一日不會出戰。”
  “那你不怕隨州真的挺不過這麽多天嗎?”
  宮裡那位打的主意是要讓閻雲舟和外族兩敗俱傷,或者說他對閻雲舟打退外族很有信心,他要讓外族耗盡閻雲舟的命,最好將那十二萬北境軍也拚的所剩無幾,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閻雲舟深深歎了一口氣:
  “隨州是五州山外最後一城,要塞之地,我在那個地方留了一道屏障,即便是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也總還有一爭的余地。”
  寧咎猜他留下的很有可能是火藥,如今他也總算是理解閻雲舟為何手中握著這麽要命的東西卻絕不交給朝廷了,就如今的這位皇帝實在…
  “我有一個問題,我要是問了,王爺可別怪罪啊?”
  閻雲舟睜眼就見寧咎滿眼抑製不住的好奇:
  “問吧。”
  寧咎組織了一下語言:
  “我從前聽過先帝收復西域,兵發南境,打的南境十余個小國稱臣納貢,南征北戰才奠定了如今大梁的根基,先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皆十分出色,但是今上比起先皇來,實在是…先皇為何會立今上為太子呢?”
  這實在是寧咎最想不明白的一點了,他到這個時代也有一陣子了,對先皇功績也從別人那裡聽到了不少,外能禦敵,闊土安疆,內能選賢舉才,政治清明,這樣的皇帝就算是在他所知的歷史上也是足夠能稱為明君聖主,為何選了這麽一個兒子繼位?
  閻雲舟沒想到他竟然會問這樣的問題,寧咎看了看他,這話放在古代確實是有些過了:
  “你說讓我問的啊。”
  閻雲舟直接開口:
  “先皇從不曾立他為太子。”
  寧咎抬頭:
  “不是太子?”
  閻雲舟看著他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緩緩開口,眼中似有追惜:
  “先皇共有四個皇子,現在龍椅上的這位是三皇子,景德八年,先皇還未過而立的時候就立與元後的嫡長子為皇太子,稱端懿太子。
  先皇元後體弱,在端懿太子不滿十歲的時候便仙逝了,端懿太子是先皇一手教養長大的,頗有儲君之風,賢名在外,外可安天下,內可定民心,朝野上下自然都信服,先皇臥病在床的時候放心地由他監國,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端懿太子會因為一場傷寒未及時醫治而薨逝。”
  寧咎聽到這裡頗為惋惜,閻雲舟歎了口氣:
  “那兩年先皇身子漸差,端懿太子的薨逝更是讓他的身子雪上加霜,二皇子李冉在幼時摔斷了腿,落下了殘疾自然是不能承繼大統的,四皇子李崇當時才十歲,尚且年幼,所以先皇幾乎沒的選擇,只能立下詔書著皇三子李啟繼位。”
  寧咎聽完之後心情複雜:
  “這,這不是撿便宜嗎?”
  閻雲舟被他這個說法逗笑了,不過確實也是這個道理:
  “當今這位陛下的母親當年位份不高,也不算得寵,有端懿太子在前,先皇也從未教過其他皇子為君之道,當年這位陛下登基的時候他的母族魏家在朝堂上本沒有什麽根基。
  這麽多年來,魏家步步高升,族中眾人皆是平步青雲,自然都是如今這位陛下抬舉,魏振和不是個心術正派的人,大肆結黨,朝中很多朝臣都不敢惹魏家的人,這位陛下卻依舊不知節製,外戚專權,社稷豈能安穩?”
  寧咎也歎了口氣,這位皇帝根本就是撿漏上位,德不配位,難怪能打出讓邊境軍和外族同歸於盡的昏招了,他的皇位是撿來的,自然時時都怕失去,在他的眼中大梁的百姓,天下的臣民都沒有他穩坐皇位重要。
  先帝就有四個兒子,當年一個殘疾一個年幼,殘疾的現在肯定還是殘疾,但是當年年幼的如今卻應該已經長大了:
  “那位景郡王,是不是就是皇四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