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宮妖冶,美人圖》15、亂朝堂
  董山死了,女真各部都是大嘩。馬文升趁機上奏,說司夜染無視朝廷歷來對女真的羈縻政策,貿然出手,引致女真各部人人自危,再無人敢心向朝廷,朝廷多年的用心恐一朝成空植。

  同時馬文升也沒忘了再參陳鉞一本,說陳鉞不但不攔著司夜染動手殺人,反倒故意慫恿。且將普通女真百姓也當做董山手下抓進牢獄,嚴刑拷打之後割掉頭皮,上報朝廷湊數斬首人數,冒領軍功。

  有馬文升的奏疏,朝中自然有臣子跟上,聯袂參劾司夜染。

  蘭芽無聲準備了一個晚上,次日一早也向皇上遞上了一本。

  這一次她也站在了參劾的隊伍裡,且參劾的理由比那些朝臣更清楚:她直言奏明皇帝,司夜染殺董山不是為了招安,也不是為了朝廷,而是假公濟私,殺人滅口。

  只因為——途中劫殺袁國忠一家的韃子,非是旁人,正是董山!

  蘭芽在奏疏中寫道:“奴儕奉皇上旨意重啟袁國忠滅門案之調查,仇夜雨已然伏法。然司夜染了解奴儕的性子,知道奴儕絕不會半途而廢,不會因一個仇夜雨伏法便停止調查。因此上他也擔心奴儕若有朝一日查到了董山頭上,董山會將當年實情和盤道出,因此他利用此時統帥遼東的機會,借董山此時不馴之機,痛下殺手,殺人滅口!”

  前朝臣子參劾司夜染,說的無非還是從前那麽些老話兒,沒什麽新鮮的,不意蘭芽竟然加入他們的陣營,且提出了更加嚴正的指控。且蘭芽說得明白,這一年微服私訪女真各部,是董山帶人劫殺袁國忠一家的內情正是從女真各部聽說的;後有因與董山親妹愛蘭珠同經患難,於是經愛蘭珠親口印證,果然就是董山劫殺了袁國忠一家……

  董山親妹子的話自然再無虛假,司夜染殺董山的原因便也再清楚不過了。於是參劾司夜染的朝臣不由得都向蘭芽靠攏,以蘭芽為首幾度上奏。

  朝中大佬雖然都沒貿然參與此事,可是蘭芽此番言行,無疑引人側目。

  消息傳到遼東,司夜染自也不會坐以待斃,急修奏疏,上稟朝廷,說馬文升收受女真各部酋長的賄銀,尤其是與建州部董山私下來往密切;因女真建州部與海西部素有齟齬,所以董山賄馬文升,令馬文升主張重開撫順關馬市,卻故意將海西部驅趕出去,甚至不準賣農用鐵器給海西部,以免海西部有機會強盛而有損建州的利益…墮…

  隨著司夜染的奏疏,陳鉞,以及遼東十數位地方官也聯名上疏,意在為司夜染作證。

  兩方都自說自話,各不相讓。聽起來也都有些道理。更要命的是,遼東遠隔關山,那邊到底是什麽情況,朝中君臣均無法知曉。

  皇帝也一時沉吟不決,最後決定還是再派個人赴遼東親眼看看。因顧忌著從前與蘭芽說過的那樣,已經都派了兩個欽差赴遼東,不能再派一個欽差了;於是這次只派了新上任的兵部尚書林聰去,沒掛欽差頭銜。

  這個林聰原本是兵部左侍郎,馬文升是右侍郎。彼時兵部尚書位出缺,林聰與馬文升自然是競爭對手。皇上先派了馬文升的欽差,情勢明擺著,倘若馬文升遼東的差事辦得好,回來因功便可直接補了尚書的缺。因此上林聰心下對馬文升是頗為窩著火的。

  可惜事與願違,馬文升去了遼東,差事卻辦得不好。林聰因而悄然勢頭壓過了馬文升去。

  又因袁家昭雪案,皇帝給虎子掛了兵部侍郎銜,而兵部只有一左一右兩個侍郎,馬文升在外未歸,皇帝便隻好將林聰這個左侍郎的職銜空出來給虎子。林聰自然就向上升了一步,補了兵部尚書的職。

  這回林聰赴遼東,首先不是欽差,於是凡事也還總得聽欽差的;再加上與馬文升因兵部尚書缺的事心下有暗仇,於是……不管林聰自己有意無意,都還是倒向了司夜染一邊。

  當林聰回奏朝廷,便附和了司夜染的奏聞,說果是馬文升故意阻攔海西女真入馬市交易,且不準售鐵器給海西女真……

  皇帝騎虎難下,遂下旨將馬文升解回京師,免職,充軍謫戍重慶衛。

  馬文升因三朝老臣,在朝為官也頗有清譽,這般五十多歲的高齡竟然免職充軍,一時朝堂上下議論如沸。說來說去自然是又將罪名又扣到了司夜染頭上,說權閹又害一名忠良。

  於是乎遼東的事非但沒因此平息,反倒愈演愈烈;朝堂上下對司夜染的彈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後來鬧到十六名翰林哭跪殿外,苦求皇上懲治權閹;皇上一時惱羞成怒,竟派錦衣衛廷杖那十六人……十六個人在大殿廣場上一字排開,慘聲不忍聞。

  皇上竟然為了偏袒那司夜染,廷杖十六名翰林,更加激起了朝臣對司夜染的憎恨。以翰林院學士為首,一班朝臣竟說要與司夜染死爭到底,若皇上還偏袒那個小閻王,他們就集體撞死在殿基之下。

  最後皇帝不得不屈服於朝臣威逼之下,將司夜染就地免去欽差之職,隻充為普通監軍。

  詔令一下,朝堂上下都長舒一口氣,紛紛說一代權閹司夜染終於大勢已去,從此再不足為心腹

  大患了。

  至此,袁家的昭雪案也算塵埃落定。下毒的馮谷死了,半路劫殺的董山也死了;授意下毒的仇夜雨死於大刑之下,殺人滅口的司夜染大勢已去。

  在這一場圍繞司夜染的朝堂大戰中,為首是兩人:蘭芽、翰林院學士秦直碧。

  因此事建功,蘭芽正式接掌了司夜染從前的所有權勢,搖身一變成為又一個權傾天下的年少太監;而秦直碧則在朝堂聲譽鵲起,被萬安等人聯名保奏入了內閣,成為了最年輕的閣臣。

  蘭芽手握重權,睥睨天下,心中卻無半點快慰。

  她知道,接下來擺在她面前的,就剩下了她嶽家的昭雪一案。

  .

  遼東。

  建州都督孟特穆得知兒子董山的死訊,一.夜白頭。

  早早寫了奏疏,想要奏請親赴撫順關接回兒子屍骸。可是卻沒想到忽然之間就風雲變幻,關於兒子的消息紛至遝來。又是說兒子賄賂馬文升,隔絕海西部;又說兒子劫殺了袁國忠,是為罪人;接下來朝廷連施重拳,又是免馬文升,又是免司夜染……

  朝廷對董山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他便也不敢去接兒子屍骸回來。

  倘若兒子當真被朝廷問罪,那就該死無葬身之地,他如何還敢去請骸骨?

  等了半年,朝廷終於不再有新的消息傳來,看來已是塵埃落定。孟特穆便嘗試著上疏朝廷。朝廷竟然也有恩旨來,允許他接回兒子的骸骨,同時沒有裁去董山原本執掌的建州左衛,而是將建州左衛都指揮同知的職位給了董山的兒子妥羅承繼。

  孟特穆便以謝恩為名,帶著董山的兒子妥羅進撫順關,伏祈骸骨的同時,也請求看望自己的女兒愛蘭珠。

  .

  愛蘭珠此時已經是山海關總兵袁星野的夫人,受了朝廷誥命。便是老父到來,都該行禮。

  虎子身在山海關,借故並未來見,只是愛蘭珠在私宅見了老父。

  董山大勢已去,孟特穆也明白,此時再做任何追究已經毫無意義。且為了建州女真的生存,他只能反過來感謝朝廷。於是見了女兒,非但沒有半句怨言,反倒十分的客氣。

  見女兒這幾年間,已經長大了,隱隱然已經有了大將之妻的氣度。他這心下倒也寬慰。

  只是兩父女卻沒什麽可說的,愛蘭珠也只是吩咐塔娜給妥羅拿果子,父女間已是生分了下來。孟特穆便瞄著愛蘭珠身側,遲疑地問:“……不知我那外孫,現在已經長得多高了?”

  愛蘭珠明白阿瑪問的是狼月。對外,現在都稱狼月是少將軍。依著愛蘭珠自己的性子,自然是不想叫阿瑪瞧見狼月,畢竟那也不是阿瑪的親外孫,犯不著叫人家那麽尊貴身份的小公子還要叫她阿瑪一聲外公。

  可是事到了眼前,阿瑪這麽明確地問起來,若是不叫阿瑪看一眼,反倒惹人起疑。

  無奈,她隻好囑咐塔娜將狼月帶出來。

  兩歲的狼月高高揚著頭,緊抿著紅唇走出來。不過兩歲大的男孩兒,話還說不太流利,可是通身上下的氣度卻叫人十分瞠目。

  ------------

  【稍後第二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