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宮妖冶,美人圖》174、何以自救
  翌日一早,蘭芽便入宮遞牌子求見。

  倒沒成想,這回竟然是張敏親自接出來。

  施禮罷,張敏抱著廛尾走在前面,蘭芽袖著手,恭謹跟在後面。

  走過闊大的乾清宮廣場,早晨淺金色的陽光在地上純白石塊上泛起耀眼的光輝。蘭芽不由得微微側目,遙望向西南角的那一圈廡房。

  自鳴鍾處依舊門窗緊閉,什麽都瞧不見。可是卻也不知怎地,蘭芽卻也還是覺著安心。

  張敏兀自在前面走著,沒回頭,仿佛也沒瞧見蘭芽的小動作。他隻輕聲細語地問:“小蘭子,這一回到了南京,可給皇上帶回些什麽來沒有?候”

  張敏問,就是皇上問。這一問,也許就是皇上在衡量是否值得見她。她沒敢怠慢,忙躬身回話:“奴婢帶回了罪證!憑此罪證,可證明司大人無罪!”

  “哦?”張敏停步轉頭望過來,可是神色中卻並無半點嘉許:“只有這個麽?”

  蘭芽一愕。

  難道這個並不是皇上想要的?或者說皇上根本就不在乎?

  蘭芽便連忙深施一禮:“奴婢年紀小,見識淺,雖則現下挎著乾清宮長隨的腰牌,實則還沒機會伺候皇上。因此上,還望公公多多指點。”

  張敏一笑點頭:“實則,咱們皇上是最好伺候的主子。皇上最喜歡一團和氣,皇上對人對事都只有這麽一個規矩罷了。你只要記著這個規矩,便沒有得罪皇上的地方。”

  張敏說著不知有意無意,朝自鳴鍾處那邊瞧了瞧:“你可明白,皇上為何明明下旨將你們司大人留宮禁足,卻壓根兒就沒在那門上加鎖麽?那也都只因為,咱們皇上最不喜歡無風偏起浪的,原本這朝堂上下一團和氣該有多好,可是偏有那麽些人聯名參劾你們司大人,皇上實則心下並不歡喜。”

  蘭芽微微一怔。

  原來在皇上的心中,真正有罪無罪實則並不那麽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得保持那一團和氣麽?

  見蘭芽沒出聲,張敏便偏首望來:“實則這天下事、天下人,都在皇上心裡裝著呢。該用什麽人,該殺什麽人,皇上比誰都更清楚。用不著那些官員聯名上奏,逼皇上就范。”

  “小蘭子,咱家這麽有的沒的跟你說了這麽些,你可都聽懂了?”

  蘭芽心有所悟,可是卻一時半刻還是消化不了,便再施禮:“請恕奴婢愚鈍。公公,晚輩還是一頭霧水,還是不知道待會兒見了皇上,奴婢該說什麽!”

  蘭芽偷偷覷著張敏的神色,道:“實則奴婢自己倒是沒什麽,皇上若不滿意了,要打要殺都由得皇上。只是擔心,沒的連累了公公——公公好歹指教了奴婢這麽些,皇上別再以為公公也沒教明白才好。”

  張敏一甩廛尾,尾毛從蘭芽面上滑過,張敏笑罵:“你個小鬼頭,連咱家都敢裹挾!”

  蘭芽忙賠笑,“以後奴婢必定少不得多向公公盡孝。”

  張敏便歎了口氣,道:“一團和氣,放到江南鹽案亦是如此。對於皇上來說,究竟是誰貪,又貪墨了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貪墨的銀子,給皇上送回來!”

  蘭芽聞言,心下這才狠狠一驚。

  所有的罪行都是衝著那些銀子去的,那些銀子則有更大的用場;可是倘若那些銀子被追回來了,那麽從前那些罪行便等於是白費了力氣,而那個要用銀子圖謀的用場便也自然胎死腹中。

  皇上的這“一團和氣”,看似荒唐,卻反倒可能是捉住了最關鍵的一環。

  再說,這天下的哪個臣子,不是皇上委任的?每揪出一個臣子,跟打在皇上臉上也沒什麽區別。抓住的臣子越多,可能天下百姓反倒越會質疑皇上不會看人,對於皇家顏面又有何好處?

  蘭芽深施一禮:“奴婢受教。多謝公公。”

  張敏這便一笑,邁步徑自引領,再不多話。

  .

  皇帝見了蘭芽,便免了禮,親近地叫:“蘭長隨,江南一行辛苦了,快近前來說話。”

  這不合規矩,蘭芽豈敢輕易起身。

  皇帝便笑,指著龍案旁幾個卷缸道:“南京給朕送來些字畫,朕便想著叫你來看。來來來,終於盼著你回來了,快幫朕解一解這心癢。”

  畫?

  莫非便是從前曾誠書房中的那些?!

  蘭芽忙起身,躬身藏住眼神,走到皇帝龍案邊來。

  兩個禦前的小內侍忙不迭將兩幅畫展開了,一幅擱在案上,一幅便這樣舉著給皇帝與蘭芽看。

  蘭芽一上眼,眼睛便濕了。

  爹爹的畫筆,她豈能認錯。

  可是爹爹卻是皇帝的罪臣,此刻爹爹的作品被擺放到皇上眼前來,驚大於喜。

  蘭芽便不得不小心,覷著題款道:“好畫。”

  皇帝也興奮得搓手:“你也覺著好,是不是?不枉朕不眠不休對著這些畫,瞧了三個晚上!”

  張敏便也湊趣

  道:“已有經年,不見皇上這般雅興。”

  皇帝也沉吟片刻,幽幽道:“自從……”

  卻隻說了這兩個字,便搖搖頭,不再說下去。隻對蘭芽道:“你可瞧的出,這是誰的手筆?”

  蘭芽緊張得捉緊了衣襟。

  她自然不能說是她爹爹嶽如期的。幸好這些畫的題款都可唬人,於是她便再認真瞧了一眼題款,道:“此畫筆墨清潤細勁,形容布置,曲盡其巧。奴婢若未認錯,當是宋時朱銳的《溪山行旋圖》。”

  皇帝未知可否,又指著兩個內侍舉著的那幅畫問:“那幅呢?”

  蘭芽朝那畫緩緩走過去,卻用力屏住呼吸。

  她悄聲道:“這一幅,當是鄭思肖的《墨蘭圖》……”

  因鄭思肖擅畫墨蘭,墨蘭又應蘭芽之名,於是從小學畫,她曾無數回在爹爹指導下臨摹鄭思肖的《墨蘭圖》。

  皇帝“嗯”了一聲道:“鄭思肖所畫墨蘭,卻不畫根土。蘭長隨,依你所見,這究竟是何緣故?”

  蘭芽信手拈來:“鄭思肖生活在宋末元初,他不忘前朝,於是畫蘭卻不畫根土,以寄情懷。”

  皇帝眯起眼,望住蘭芽的背影:“那麽依你之見,你覺鄭思肖所為,是對,還是錯?”

  蘭芽猛地一震,意識到皇帝在試探她。她便忙回身跪倒:“萬歲,依奴婢看來,鄭思肖不應視前朝後朝之不同,而應該看當其之世是否有明君。若為明君治世,天下大安,百姓安居,那便不拘前朝後朝。”

  “話又說回來,朝代更迭,本是上天法旨。必是前朝大亂,民不聊生,才會以新朝代之。於是又何必留戀已違天意之前朝,不盡力輔佐後世明君?”

  皇帝終於一笑,道:“朕都允你站著回話,你怎麽又跪下了?快起來吧!”

  又看了幾幅畫,蘭芽對答如流,卻都小心避開爹爹手筆。

  皇帝仿佛有些倦了,便伸了個懶腰,懶洋洋道:“蘭長隨,你可知道這些畫都是曾誠生前要送給你們司大人的啊。這一回倘若不是朕關了你家司大人,朕還沒這眼福,撈不著這些畫兒瞧呢!”

  此番話,聽似無意,倘若深思,豈非又是一場大罪!

  蘭芽緊張得心嘣嘣跳。極力一笑,淡淡道:“依奴婢看,那倒不會。奴婢在宮裡追隨大人也有些日子了,所以多少也明白大人的喜好:大人雖說也盡力學些風雅,不過於這字畫卻著實並無太大造詣。於是想來大人就算收了這些畫,也必定都是進獻給皇上賞玩的。”

  皇帝這才微微一笑。

  卻又道:“可是這些畫,件件都是名品,合起來便是價值連城!曾誠給你們家大人此等雅賄,用心卻是頗深!”

  皇帝說得沒錯,這些畫若照著題款來瞧,都是出自名家,都是價值連城;可是皇帝卻又說錯了,因為它們雖則每一幅都是精妙,可卻都是贗品,而那偽作之人正是她的爹爹!

  爹爹說過,這世上凡是學畫之人,最初都是臨摹名家名品。後來大有精進之後,有些人的摹本便可亂真,甚至比真品的畫技還要更加高超。面前這一批,便是爹爹經年下來所做的贗品,每一幅都可亂真。

  若要替司夜染辯白,便要供出爹爹;可是倘若說到爹爹,皇帝若追問:“你又如何這般了解嶽如期作畫的習慣?”那她又該,如何自救?

  -

  大約一個小時候還有一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