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天寶風流》第二百三十三章 李白(二)
  “詩仙李太白!”,聞言,唐離忍不住身子微微一顫,當此之時,穿越已久經見過許多名人的他,心中竟抑製不住的生出了許多的激動來……。

  室內那道裝男子所吟《長歌行》慷慨激昂。

  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不然絕粒升天衢,不然鳴珂遊帝都,焉能不貴複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氣是良圖。請君看取百年事,業就扁舟泛五湖。

  這首歌行中來回敘說的便是對入世建功立業的渴望,及對世俗功業成就之後出世扁舟五湖的向往,可以說這首詩中集中的表達了生於盛唐士子的人生理想,入世建不世之功,功成之後則拂衣而去,融身於秀美山川。這道人年歲雖輕,但他此時《長歌行》中所敘述之人生理想卻與李太白畢生所願絲絲入扣。

  耳聽如此契合心聲的慷慨之歌,眼看著身前這位灑然飄逸的年青道者,李太白竟有片刻的恍惚出神,有幸生於大唐極盛之世,他自小便是少負大志,幼年精於課業之時,習劍修道,弱冠之年身負一腔豪情“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心中所懷的便是“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氣是良圖”的豪情壯志,如今二十年過去,雖然早已獲得了滿天下的詩仙聲名,但生平功業依然是一片泡影。看著眼前這個道者,李白恍惚之間似是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一樣的渴望建功立業,一樣的渴望事功成就之後能扁舟五湖。只是歲月荏苒,眼前的道者固然還有時間等待,但自己已是年過半百……想起此處,李太白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既有聞長歌而起的慷慨之情,又有高才自負的放曠之意,於此之中又糾纏著華年漸老,時不我待的苦悶,一時心中這複雜的思緒實在難以言表。

  經翟琰一催,在眾人的注目之中,李謫仙一聲長笑,持樽滿飲之際,竟是無視滿屋觀者,執玉著擊節長歌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需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因長年飲酒,李白的嗓音早已沙啞,原本這樣的嗓音並不適合歌詩,但此時他用暗啞的嗓音歌出這首沛然長篇,卻別有一股鬱然噴薄之氣,當此之時,具體的煉字,聲韻早已消失無聞,滿屋觀者感受最深的便是這滿室回蕩的慷慨沉鬱之氣,其慷慨處如壯士舞劍,橫掃朔關,熱血沸騰處直使人膝下不能安坐;及至後聽,才知這番慷慨包裹下的竟然是萬古深愁,“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時光飛逝,功未建而人已老,這是怎樣一種永遠不可排遣的人生大傷悲?

  時人做歌,慷慨豪健處便是逸興揣飛;而悲憤難抑處則是淺吟低唱,兩者分野極清,何曾有一歌如眼前這首般以慷慨寫深愁,加之如黃河泛濫,一瀉千裡的氣勢,長歌剛起已緊緊抓人肺腑,待長歌既停時,眾客欲待要讚,卻直覺胸中那股氣鬱纏綿髒腑,欲讚無語,欲說無言!

  “好痛快!好傷悲!”,良久之後,懷素和尚低喝出意義迥然相反的兩句後,便猛然抓起身前的酒樽,仰首處無片刻停歇已將樽酒痛飲而盡,仿佛不如此不足以澆散胸中的那股慷慨沉鬱之氣。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來,飲勝!”,至此,李白的笑聲已莫能辨其真意,哈哈大笑聲中,就見他驀然舉樽而痛飲,淋漓的酒水自唇邊滑落,濕了他那飄逸的長須,湖絲的長衫,而他的雙眼之中也早已有波光閃動。

  李白舉樽,眾人相和,隻無人注意到室內一側玉真公主眼中的心傷與那聲聲微不可聞的啜泣……

  室內歌者並聽眾早已沉迷,而簾外的唐離也是心神激蕩,親耳目睹李白長歌,這一刻他心中的感受實在難以言表。置酒會友,本是人生快事,然李白恰值“懷才不遇”之際,於是對酒狂歌,其詩情借這一首《將進酒》揮灑的淋漓盡致。長歌之時,李白的情緒與文思在這一刻如同狂風暴雨勢不可擋;又如江河入海一瀉千裡。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此歌看似在感歎人生易老,需及時行樂;然內在卻是盡情抒發懷才不遇,人已老而功未建的人生大悲哀。面對這樣無可排遣的悲哀,李謫仙只能把衝天的激憤之情無奈化做豪放的行樂之舉。

  一曲《將進酒》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喜、轉狂放、轉激憤、再轉狂放,最後歸結於“萬古愁”而回應篇首,其勢如大河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實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這是李白以天性為詩的最佳佐證,人如其詩,詩如其人,唯有李白能做出這樣的長歌,也唯有這樣的長歌能徹底顯露出李白的精魂……

  也不知默立了多久,心底一聲長歎的唐離黯然轉身,與來時的興奮與初聞李白在此的激動不同,他的心中現在也滿鬱著那股慷慨沉鬱之氣,以至於他竟然不能徹底掀開身前這道簾幕,他不知道該怎樣與現在的李白相見,也不知道相見之後除了痛飲解愁外,還能說出什麽樣的安慰話語來。

  後世今生,因一曲長歌而心志被奪,這於唐離而言,確乎是前所未有。

  心中滿溢著無法訴說的情懷,唐離一步步退出了家廟,對於素來性格散淡的他而言,或許無法理解李白這份對功業的渴望;但做為一個兩世為人的穿越人,他卻可以超越詩歌本身,深深的感受到李青蓮這份痛入骨髓的人生大悲哀。

  “阿離,你回來了!這兩天是我錯了,你別生我的氣了好嗎?”,見著唐離進了後院,正好探身出門的李騰蛟粲然一笑小跑著迎了上來,一如往日般輕搖著夫君的臂膀半帶嬌癡說道,這些話說完,卻不見回應,李騰蛟抬頭卻見到唐離臉上神色不鬱,“阿離,你怎麽了?”。

  “沒什麽!”,伸手攬住李騰蛟,因入詩境太深的唐離自失的一笑,半是歎息,半是自語道:“李青蓮來了!”。

  “謫仙人來了!”,聞聽此言,李騰蛟也是一愣,隨即滿臉興奮道:“他在那兒?”。

  “在家廟裡!”,口中說著話,唐離伸手拉住正轉身要跑去的李騰蛟,“你就這麽去?”。

  “還要怎麽去?”,李騰蛟轉身之間正對上唐離微微泛紅的臉。

  抬頭看了看天上那輪明月,低下頭來的唐離長呼出一口氣的同時,決然一笑道:“蛟兒,你速命下人將年節時的花燈都掛起來,花燈要一路延續到家廟,再把卿兒,蟈蟈及關關也都叫來,我要火樹銀花舉家相迎李青蓮;時隔兩載,我要謫仙之名再於一夜之間複振京師!”。

  “好的,我這就去!”,李騰蛟生性本就是個好熱鬧的,聞聽此言那裡會不歡喜,當下轉身就向院外跑了出去。

  正房內,丫頭蓮兒聽唐離說要梳洗更衣,一邊忙著收拾,一邊詫異問道:“老爺這麽晚了還要出去?”。

  “我要迎客!”,唐離的這句話更讓蓮兒吃驚了,邊自水甌中倒水,她邊訝然出聲道:“這麽晚的時節,有誰能當得起老爺你如此相迎?莫不是……莫不是陛下要來了?”。

  “做你的事就是,那兒有這麽多話?”,唐離隨手捏了捏蓮兒的臉蛋兒,“衫子我自己換就是,你先去通知二夫人她們,就說我要迎客,請她們也梳妝打扮後同去”。

  “噢!”,答應一聲後,蓮兒轉身去了,邊走之間還能聽到她的喃喃自語道:“誰能有這麽大的面子……”。

  ………………………………………………

  “剝剝剝”的敲門聲在唐府家廟中響起,醉意朦朧的懷素伸手挑開簾幕,就見一身簇新衫子的唐九正輕輕敲著門框。

  “唐九你進來就是,搞什麽玄虛?”,聞言,唐九只是一笑,卻沒有隨意進屋,反是退後一步,躬身間將手中那份繪竹精工名刺遞了過去,“少爺命我來拜請太白居士前往正堂赴宴!”。

  “請李謫仙!”,懷素古怪的一笑,“這才幾個月不見,別情怎地就學會做精作怪了!”。

  懷素轉身進房不久,就見腳步有些踉蹌的翟琰率先跑了出來,“唐別情在那兒?”,口中邊叫,他邊向廟門處而去。

  “老翟,阿離在那兒?”,等了片刻不見動靜,懷素等人也隨後走了出來,只是除了那年青道士以外,其他人的腳步都有些歪歪斜斜,“黑面翟,你傻站在那裡幹啥”。

  複又向前走了兩步,懷素等人的臉上都露出一片訝然之色,只見他們身前的廟門外,原本是冷清空寂的後花園中,不知何時竟有了兩排高挑著的花燈,這些手持燈杆的家人都是一色的新衫,火紅的燈光照亮了有些晦暗的夜空,為後花園籠上一層溫暖吉慶之意。

  而順著兩排花燈向遠處看去,透過那扇圓月洞門,就見此時整個唐府上空竟然都是紅光一片,也不知到底燃了多少花燈,竟然憑空營造出一份火樹銀花的景象來。

  “好個唐別情!厚此薄彼以至於此,我們日常來時他連府門都不到,現在迎個李謫仙竟然能鬧出這麽大的動靜?以他如今的位分就沒有絲毫顧忌不成?”,先是笑罵了一句後,翟琰才有哈哈聲道:“好好好,雖然半年不見,但阿離還是過去那個阿離,李青蓮倒也當得起他這樣的隆重相迎!”。

  “好是好!可惜他不知道現在的李青蓮成了什麽樣子,擺出偌大個陣仗卻沒人看,阿離這個媚眼算是白拋了”,哈哈一笑後,就見懷素高門大嗓的叫道:“謫仙人醉了,阿離你過來吧!”。

  等候在月門處的唐離領著盛裝的家人到了廟門前,見這些人裡真沒有李太白,揉了揉鼻子後一聲苦笑道:“醉了,真醉了?”。

  見他如此,翟琰等人都是哈哈而笑,就連一臉戚色的玉真公主也不禁莞爾,那道裝的李泌看了看眼前苦笑的唐離,再看看他身後一片光輝燦爛的唐府,帶著笑意的眸子回到唐離身上時已有光芒閃動。

  “阿離有心了!”,看向唐離的眸子中滿是感動,玉真公主微微一笑間轉身道:“我去叫醒太白就是。”

  “醉酒而眠還是任其自然醒過來為好,中途叫醒必定頭疼欲裂,難受的很。多謝觀主了”,口中阻止了玉真觀主,唐離腳下卻隨他一起向內走去。

  掀簾而入,果見李太白正伏案而睡,那襲白狐皮大氅早已從他的肩上半滑落了下來,直到此刻,唐離才算真看清了這位千古詩仙的真容。

  瘦削的身子,清臒的面容,對李白的第一觀感與唐離印象中的一般無二,他有著一張俊秀的容顏,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雙狹長的眼,因多年習道,縱然是在熟睡,也掩飾不住那股飄逸的風神,只可惜鬢間的星星霜絲為他平添了三分老態。

  而最吸引唐離的則是李太白眉宇間透出的那種乾淨,對,就是乾淨,或者說是純粹,身已半百,久歷世事磋磨,世間十有**的五旬中年臉上都會有不同的氣韻,或富貴逼人,或窮苦潦倒,或油滑世俗等等不一而足,然而鮮有人能如眼前的李太白一般,眉宇間竟會如此的乾淨,如此純粹,就如同這幾十年的世俗風塵壓根不曾沾染上他一般。

  “阿離,這就是李謫仙?”,跟在唐離身後的李騰蛟探看了片刻後,喃喃自語道:“看他怎麽熟睡時的神情怎麽象個孩子!”。

  回身向李騰蛟一笑,唐離吩咐道:“來呀!抬軟榻來,送青蓮居士往客舍安歇”。

  終究還是放不下,玉真公主也隨著去了,只是臨走之前,她卻將李白袖中的一份素簡抽出遞過,“這是太白準備贈你的舊作!”。

  目送軟榻遠去,唐離借著花燈與月光展簡看去,卻見上面錄著一首五古《讀諸葛武侯傳書懷》:

  漢道昔雲季,群雄方戰爭。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壯志吞鹹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發同衰榮。托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

  看著這首自比諸葛武侯的詩作,口中輕吟著“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的詩句,沉吟良久後,抬起頭來的唐離悠悠輕歎道:“李謫仙哪,李謫仙!我該怎麽安置你才好?”。

  ………………………………………………

  ps:這章寫完,我終於更加確定了一點,寫穿越歷史,誰想寫李白簡直就是在自討苦吃,千年以還,李白已經成為了盛唐的一個文化符號,筆有盡而思無窮,任你怎麽著墨,也永遠到達不了腦海中的那個想象的那個高度。早知如此,不如將他省略就好,悔之晚矣,悔之晚矣呀!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