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天寶風流》第二百三十四章 論戰(一)
  擺下偌大一個陣仗,主角卻因心中積鬱下狂飲睡去,白拋了媚眼的唐離既無睡意,索性就著原本準備好的酒宴與大半年不見的翟琰等人把酒敘話。

  “蛟兒,卿兒,你們若無睡意,不妨也留下來吃幾盞熱酒,老翟,和尚都是爛熟的人,還避他們?”,李白到府,加之翟琰與懷素遠歸,唐離近日來心下難得如此高興放松,因又想著趁機與家人一聚,笑著喚住了正欲離去的李騰蛟等人,唐離轉身對道:“關關,吩咐下去,咱們留個‘湯鍋’就好,其它菜都撤下去,都是自己人,還免得拘謹!”。

  “對了,把魚兒酒送上來一些”,跟著又吩咐了一句後,花廳中的唐離邊延座,邊笑著向懷素道:“蟈蟈昨天才督著人把今年的離酒釀好,可可兒的你今天就回來了,和尚好靈的鼻子!”。

  “弟妹們也坐!”,邊招呼著李騰蛟等人就坐,翟琰暴牙一笑道:“阿離你不知道,這和尚在洛陽時就天天算計著日子等你開鍋釀酒。要不,他還不回來了!”。

  “一甕酒一幅字,怕他喝怎的?”,邊招呼著擺放案幾,心下歡喜的唐離邊笑著道:“只要他能寫,我巴不得他多喝兩壇!我這家大業大的,也正好貼補家用!”。

  唐離這話惹得眾人都笑,翟琰邊笑,邊向一邊站著的那道士說道:“長源,坐吧!我每次來阿離就沒讓過座,今天難得延請一次就屬難得了,你要等他第二次來讓怕是看錯人了,他是個生性隨意的人,既然到了他府裡,你就得隨意,越隨意越好!”。

  “這位就是李泌先生吧!”,見翟琰說到那個道士,正往關關燙傷的手指吹氣的唐離抬頭一笑道:“我今個兒聽大理寺楊卿正說過先生的許多舊事,心底很是仰慕!老翟雖然慣來是狗嘴不吐象牙,但這句話倒的確沒說錯,我這府裡就好隨意,尤其是先生你怕是要在我府上暫時委屈一段時日,自然越隨意越好”。

  “那有你這樣待客的?知道的說你不拘小節,若是不知道的還該說唐府沒了禮法”,這話正讓帶著下人進來的鄭憐卿聽見,含笑嗔怪了唐離一句後,隨即著人給李泌看座。

  自剛才見到唐離的那刻起,李泌的眼睛幾乎就沒離開過這位如今正紅的發紫的“帝師”,十五歲高中狀元,宰相愛婿,天子寵臣,再加上近日的平亂第一功臣,帝王之師,唐離身上耀眼的光環已經夠多了。但當李泌真個見到唐離時,才感覺自己眼前見到的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在李泌想象中,唐離必定是個外表道貌岸然而實際心機深沉狠毒之輩,但從剛才對李白大張旗鼓的迎請,到現在隨意灑然的態度,都跟想象中截然不同。似翟琰,懷素這些名士雖然與權貴往來極密,但他們卻不是攀附權貴之人,從他們與唐離說話時的態度來看,三人之間分明是傾心相投的故交;再看唐離與家人相處時自然流露的關心體貼,李泌就覺得愈發的好奇了,

  不過,不管心下怎麽想,同樣有著麋鹿之性的他倒是的確喜歡眼前這種隨意無拘的氣氛,含笑謝過鄭憐卿,李泌坐下的同時,也象唐離一笑道:“說來,貧道還沒謝過唐學士的援手之恩”。

  剛才端湯鍋時,關關不小心燙傷了手,唐離也不拘這許多人在座,徑直將她的手拿過來吹氣安撫,關關雖然心下歡喜,但面子上終究掛不住,強掙著脫出手來。見她如此,唐離也不以為意,安閑坐下的同時,微微一笑道:“道長不必如此,你若是真有附逆之舉,我也救不得你;但你只是無罪而被牽連其中,那我今日所做也是份所應當,當不得這個‘謝’字!”,言至此處,唐離又是一笑道:“罷了,叫道長總覺著別扭,還是叫先生更順口些!”。

  “先生就先生,反正長源也是個不安心的道士”,聽到此處,素來不好多說話的懷素和尚接了一句道:“‘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氣是良圖’,大家聽聽,這可是清淨無為的道士該作的詩?”。

  他這一句因又惹得眾人一笑,坐在唐離旁邊的李騰蛟接著說道:“李先生的大名我倒是聽得極早的,以前我初入玉真觀隨觀主習道時,課業上稍有懈怠,觀主就好拿先生七歲時的‘方圓動靜’來訓導,惹得我們那群小姐妹在心裡都怨恨著李先生”,說起少時舊事,李騰蛟也忍不住咯咯一笑,“以先生如此大才,若真做了道士,還真是可惜了的!不過懷素大師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大家可曾見過經常往來平康坊的和尚?”。

  李騰較這句頓時引得眾人又是一片哄笑,她生性純真開朗,其實是與懷素,翟琰等人極熟的,是以和尚聽聞此話倒也不惱,只顧自解釋了兩句“好色者必不淫”之類的老話,等眾人的笑聲都止了,懷素才又道:“長源有大才的確不假,但他這大才也惹得家裡不安生,我來京中之後,可沒少聽說此事”。

  “和尚別賣關子,什麽事快說?”,接話的自然是好熱鬧的李騰蛟。

  看了看微微而笑的李泌,懷素哈哈一笑道:“正因為李長源自小大才,又心性向道,所以當時有一名道斷言他十五歲時必定會白日飛升而證金丹大道,此言一出可嚇壞了長源親族,從那日起,但凡府中有異香之氣及鼓瑟等器樂之聲,這些家人必迎上喝罵。據說長源十五歲那年中秋,李府果有大異相,先是笙歌在室,外間一並有彩雲掛於庭樹,李府上下大駭之下乃搗了幾大斛蒜齏,伺其異音、奇香之地,潛令人登屋,以巨杓揚濃蒜潑之,香、樂遂散!就是憑借如此,才將長源搶了下來;如若不然,咱們今天怕是見不著他了”。

  “噢!真有此事?”,隨著李騰蛟這一問,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到了李泌身上,便是唐離也忍不住好奇,蓋因此事記載傳播極廣,今天難得遇到當事人,心情正好的他也不免八卦起來。

  “某自幼略有些小聰慧,就有人因緣附會”,想必類似的問題遇到的多了,李泌無奈苦笑道:“只是沒想到名滿天下的懷素和尚居然也會以訛傳訛”。

  就因著這句話,眾人又笑了一回,恰在此時,眾人圍坐的長幾上,特製的湯鍋冒出了噝噝熱氣,卻是其中熱湯已沸。

  隨著唐離起身揭開湯鍋,一股白騰騰的霧氣立即蒸騰起來,一時間整個案幾周圍都多了幾分溫馨溫暖的熱鬧之意。

  “這就是離鍋吧!現在洛陽大戶人家最興的就是這個”,口中說著話,翟琰手上已熟練的擺弄起“味碟”來,看來他對這種發源於深宮的吃法還真是不陌生。

  接過湯鍋的蓋子放在一邊,關關也起身邀客道:“這個裡面用的都是素油,李先生與懷素大師但吃無妨”。

  “多謝夫人了!”,李泌這個稱呼讓關關面上一紅,卻也沒有分辨。

  邊有樣學樣的擺弄著味碟,懷素看了唐離一眼後道:“就阿離你心思多,有了離酒,離辭還不夠,這又弄出離鍋來,隻不知下一個又該是什麽了?”。

  見著眾人聞言而笑,唐離也只能微微一個苦笑,現在他總算明白什麽叫“名人效應”了,說來這“湯鍋”吃法的流傳象極了宋時的“東坡肉”,本來沒什麽特別,但因首倡者乃是“名人”,所以就能在短短時間裡風靡天下,與許多時候的有意借用詩詞相比,這個所謂“離鍋”的流傳還真是完全出乎唐離本意。

  寒冬天氣,三二知交好友圍坐閑談,食用之物還是這等最重隨意自由的湯鍋,一時間花廳中的氣氛真是熱鬧隨意的很。

  隨意撈了一著青蔬放入口中,吃的額頭冒汗的翟琰邊吸溜著嘴叫著“痛快!”,邊含糊問道:“阿離,說了這麽多閑話,我倒想問你,汴州大捷到底是怎麽回事兒?還有,這戰事要打到什麽時候?”。

  “其實倒也沒什麽?”,順手將燙好的菠菜放入蟈蟈的小盞中,唐離放下手中玉著,端起盛放著血紅葡萄釀的琉璃樽道:“安祿山一味求快,當日叛軍第一個渡河的阿史那承慶又是個急性子的莽將,一路佔據青,齊,密,兗諸州後,就愈發的驕狂,盡起疲敝之軍連日南下汴州,前時朝廷早將河南道東北各州駐軍聚於汴州,封將軍先是在汴州城外設伏大敗阿史那承慶前軍,隨後複又蜷縮汴州示弱,前後十幾天隻守不攻,待阿史那玉倉促聚軍完成後,趁其強攻汴州力疲之時反向出城掩殺。范陽軍自起兵之日一路向南未遇一敗,此番渡黃河南下之後也是勢如破竹,早就成了驕兵,疲兵,加之又是攻城力疲之時遭封將軍奇兵掩殺,又焉能不敗?”。

  一說到這事,翟琰八卦的天性立即爆發,“來長安的路上眾言紛紛,都說自汴州直到齊州,一路上安史叛軍伏屍遍野,也沒個準信兒,到底戰果如何?”。

  “那有傳言的那麽誇張!”,唐離聞言一笑,呷了口酒後道:“此戰封將軍殺敵二萬三千余人,俘虜一萬五千多人,雖說也是大勝,但倒還不至於‘伏屍遍野’,不過只看民間如此傳言,也說明百姓們還是希望看到安賊大敗,倒也佐證了民心在唐!”。

  “噢!叛軍既遭奇兵掩殺,就該是一路潰敗,如此戰局封將軍居然殺敵比俘敵還多,范陽精兵之譽果然名不虛傳!”,感歎了一句後,翟琰哈哈一笑道:“范陽渡河而下河南的軍力不過五萬,這一月間就損失了八成,由此觀之,不僅東都洛陽穩如泰山,安賊意圖繞道夾擊潼關的念頭也徹底落空了,就為這好消息也當滿飲一樽,來,飲勝!”。

  翟琰這一提議讓眾人含笑相和,飲盡放下手中酒樽後,李泌微微一歎道:“其實若與此次殺敵的戰果相比,此次大勝的時機更值得稱道。正值新皇登基之初,此次大勝對朝廷的意義不言而喻;再則,此次大勝也可一洗朝野對政事堂‘避戰’的指責;最妙處還在於此次大勝的時間在年關歲尾,正是鼓舞民心士氣的最佳時刻”,言至此處,李泌又抬頭看了唐離一眼。

  “是啊!擔心了半年,也該讓百姓好好過個年節了”,跟著接了一句後,翟琰道:“不過就我聽來的消息可不是阿史那承慶一味莽撞,他實在是給餓急了,渡河連佔了大半個河南,卻連口糧也沒搶到,這又是秋末冬初的天氣,地無所處,他不想打也不行了!指著兩河接濟他?怕是安祿山現在也沒糧食接濟他了”,說到這裡,翟琰看向唐離嘿嘿一笑道:“阿離,我可是聽說這‘給地不給糧’是出自你的主意,這招兒可真夠毒的?”。

  “毒?毒什麽?老翟你沒看見洛陽城裡那些逃難百姓連凍加餓的慘狀!就我回來的前一天,光錦陽坊就收了七個死人!都是餓死的兩河難民,早在范陽起兵前,他們家中的存糧就被河東官府收集一空,留下的那些口糧夠吃多久的?這些人背井離鄉的逃到東都,無糧無錢日子怎麽過?”,說話間仰首灌了一大樽酒,懷素黑著臉色看向唐離道:“阿離,我不瞞你,如今洛陽城中罵你的人可不少”。

  氣氛歡然的花廳內因懷素和尚這句話,頓時讓氣氛變的凝重起來,唐離固然還能勉強掛住笑容,幾女聞聽如此慘狀都是花容立變,尤其是鄭憐卿,因其父的緣故更是臉色一片蒼白。

  感受著花廳中氣氛的變化,最先挑起這話題的翟琰乾乾一笑間連向懷素施眼色道:“和尚,好好的你說這些做什麽?”。

  “君子愛人以德!我雖不是君子,但既與阿離交好,該說的就得說”,仰頭又滿飲了一樽酒後,懷素複看向唐離道:“我不懂朝政,也不懂軍事戰陣,但眼前每天有這麽多人餓死卻是實實在在,佛家有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還望阿離你謹記!”。

  借著案幾的遮蔽拍了拍鄭憐卿的手以示安慰,唐離的目光與懷素對視良久後,肅容起身抱拳一禮道:“多謝和尚了,此言我定當謹記!”。

  目睹這一幕,李泌再次看了看唐離後道:“其實也不止於洛陽,貧道剛自衡山而回,臨近兩河的江南諸道如今也是難民多有,不過好在江南地暖,民間富庶,地方官府也算賑濟得力”,言至此處,李泌眼神一亮道:“對了,此次江南賑濟難民時,揚州那些大海商倒是讓人眼前一亮”。

  “我大唐最富裕的商賈泰半都是那些做海外貿易的海商,而這些海商一多半都聚集在揚州,最大的那幾家誰不是富可敵國?當此之時他們拿些糧食出來也算不得甚麽?”,聽翟琰的話語,明顯對那些商賈沒什麽好印象。

  “倒不為給糧!”,李泌微微一笑後接著說道:“說來也怪,這些大海商竟似提前預計到安祿山會反一樣,范陽起兵之前,他們便已在江南各道廣設織坊及燒窯,一等難民大批來到,頓時廣募傭工趕造各式絲緞及瓷器;這也就罷了,他們不僅自造,對別家送來的那些易為海外貿易的貨物也敞開收購,一人有工,全家都不至於餓死,諸位想想,僅此一來就活了多少難民?”,笑著說完這些,李泌眉眼間滿是疑惑的續道:“不過,這也著實讓人思慮不透,這些揚州的大海商一時囤積起這許多海貨究竟是為何故!”。

  “自己的錢自己花,管他們目的何在,這行事本身倒是大大的善舉”,聽李泌說完這些,翟琰的臉色才好了許多,“依著長源這麽說,那些人倒是大大的義商了!”。

  “義商!”,口中輕輕念誦著這個詞兒,原本因翟琰貶低商賈而面有不豫之色的蟈蟈看著唐離抿唇一笑,無利不起早是商賈的天性,若不是自家少爺一再力壓,並承諾等明歲安史亂平之後向他們開放禁錮了百年的陸上“絲綢之路”,那些奸猾似鬼一般的揚州海商豈肯做出這樣的事兒來?說來他們現在也是趁著難民大批湧入,匠人及勞力工價至賤的當口兒囤積貨物,等明年鴻臚寺開放陸路的對外貿易限制,這一反一正之間他們不知要賺上多少。就不說別人,為給那些海商吃定心丸,單是蟈蟈自己就率先在江南東西兩道建了三家大絲坊及兩處燒窯,如今囤下的絲緞及瓷器兩項貨物價值已超過一百萬貫,不過讓蟈蟈高興的是,這些貨物若是在往年,沒有一百七十萬貫的本錢絕對辦不下來。

  安祿山起兵叛唐,大唐北地戰火四起,縱然叛亂平定,北地絲織業短期也難成氣候,少了這幾乎是半壁江山的產出,如今囤下的這些大宗海貨就不愁沒了出路,海上行船,再加上鴻臚寺解禁陸上貿易,這兩邊的巨大需求下來,這些貨物或就地轉賣,或者自組商隊往域外販賣,到手就是暴利。由此,漸熟商事的蟈蟈也愈發對“官商勾結”四字有了深的體會,與別青樓這樣的生意比起來,朝廷一道詔令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簡直讓人不可想象,也正是通過這件事,她才隱隱明白,原來象戰爭這樣巨大的災難後面同樣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且不說蟈蟈心底這番帶著血腥的利益盤算,感慨著讚歎了那些揚州海商巨賈一番後,翟琰正色向唐離問道:“阿離,此次平叛之戰朝廷勝算幾何?到底什麽時候能結束?”。

  面對翟琰此問,唐離沉吟片刻後道:“此戰朝廷必勝,但具體能在何時結束,我也不知道?”。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