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人在大明,邪氣衝天》第221章 讀書人的醜態!官紳一體當差納糧下
  第221章 讀書人的醜態!官紳一體當差納糧下,前吏部尚書活活累死!

  那些聚集在孔廟哭訴的讀書人在得知了,如今朝廷發布的這道詔書之後,反應劇烈。

  他們估計沒想到,朝廷這一次根本就沒有慣著他們。

  也沒有覺得他們是多麽寶貴的存在,反而是直接遺棄。

  既然你們不願意參加這一次的恩科考試,那很簡單,機會讓給別人。

  甚至詔書上直接宣布,讀書人不許參加這次恩科考試。

  這下有的人就傻眼了。

  “怎麽會這樣?”

  “怎麽可以這樣?”

  “我已經準備了多年,三年前的那一屆科舉,我便名落孫山,我好不容易準備了這幾年,本來信心十足,能夠一舉高中進士,這下全泡湯了。”

  說著他抓起邊上那個讀書人的衣領,“都怪你,都怪你,伱這雜碎邀我一起來京城的,
  我要是不來的話,說不定還有機會參加這一次的恩科考試。

  我已經四十五歲了,沒有多少機會,再等下一個三年了。

  你個王八蛋,你身為我的同窗,還是同鄉,你對得起我嗎?”

  又有讀書人,聽到這消息之後,長跪在孔廟門前,哀聲痛哭。

  “要變天了,要變天了,這個陳寒要徹底絕我輩讀書人的根啊。

  孔聖先師,您要在天有靈的話,您就趕緊降下雷霆,將此人劈死算了。”

  此話一出,錦衣衛剛好一直監視著孔廟的行動。

  聽到此人這般誹謗國公爺,當即出來,“好大的膽子,居然敢直呼國公爺名諱,你這是在找死。

  押下去,立刻押到詔獄,嚴加審訊,看他是否有造反的心思。”

  那讀書人嚇得屁滾尿流:“你們胡說八道,我只不過直呼他的名字而已,何來造反一說?”

  錦衣衛很是無奈地說道,“那就不清楚了,必須嚴加審訊才能知道。”

  說著就將他給抓到了錦衣衛最恐怖的詔獄去。

  而那讀書人剛才還在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最堅定的讀書人。

  但一轉身的功夫,讀書人就跪在了錦衣衛面前,磕頭如搗蒜,沒有任何的尊嚴可言。

  錦衣衛們搖頭將他放走。

  “正如國公爺說的那樣,現在讀書人已經沒有了尊嚴!”

  不過如此行為,可是嚇壞了那些讀書人。

  與之相反的是,京城這邊發布了詔書之後,由京城開始周邊數省的工匠們倒是歡欣鼓舞起來。

  尤其那些有真正手藝的工匠,聽到這消息之後大是震驚。

  “科舉考試不都是那些舉人老爺才能參加的嗎?還有我們的份?”

  邊上敲鑼打鼓宣傳這一次恩科考試的官兵解釋起來,“此次恩科考試,是國公爺親自設定,任何有技術,有能力的工匠,都可以去試一試。

  不過前提是不可濫竽充數,就是說不允許沒有能耐跑去瞎耽誤考官功夫。

  誰要是耽誤了,那是要打板子的,自行考慮好。

  有能耐的就去,去了之後,一旦錄取,進入大明工程學院學習,每月能得到十兩銀子的補貼,吃住全免。”

  官兵們抬著那複刻的詔書的大牌子,沿街宣傳。

  小城、小鎮,甚至村裡邊都有人去宣傳。

  要不怎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陳寒大把大把的銀子撒下去,這宣傳的力度和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一時間不少工匠躍躍欲試。

  那些隱藏在民間,一直被人詬病的玩火藥研究很有成就的民間科學家,也對這一次的恩科考試很感興趣。

  ……

  陳寒這邊,到了災區才發現。

  京師的那些糧商,和別的地方的糧商是一個樣的——囤積居奇。
    為什麽大部分人都討厭做買賣的人。

  就因為這些做買賣的人,有時候做的那些事情,著實是過分。

  突降暴雨,大量百姓家裡邊受到嚴重的傷害。

  別說糧食沒法帶出來,有的連人都卷進洪流當中被淹死。

  在如此淒慘的災難面前,本該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這些人就是沒有心肝,他們就覺得賺錢才是第一要務。

  對百姓們的痛苦,不看在眼裡。

  甚至越是看到災難,死傷人數多,他們越興奮。

  災難越大,他們就越能把糧食賣出高價。

  當地的官府雖然強令他們以平時價格販賣,但人家背後有靠山啊。

  根本不把宛平縣這個天下第一縣縣令放在眼裡邊。

  當然陳寒了解了前因後果,又看到百姓因為沒有糧食吃,就只能去被衝毀的家園裡邊挖,已經被各種髒水,過了一遍的糧食。

  而這也是為何瘟疫會滋生的原因。

  不管是水源還是糧食,在水裡泡發之後,都會因為水裡邊衝出來的糞坑汙染的水浸泡。

  吃了這種糧食,能不生病嗎?

  能不滋生傳染病?
  古代的瘟疫,大部分都是因為飲用水被汙染導致的。

  陳寒去了之後,先是把幾個囤積居奇的糧商拉到了被衝毀的河堤,用狗頭鍘把他們腦袋給切下來。

  把他們的腦袋讓士兵帶著到城裡邊的糧商面前去轉悠一下。

  敲鑼打鼓地告訴所有人,這就是不法商人的下場。

  這就是在災難面前還敢囤積居奇,想著發災難財的下場。

  效果是很明顯的,糧商當中甚至有人願意捐出糧食給百姓。

  這個問題解決後陳寒下令,將所有的感染了瘟疫的人隔離,屍體立刻進行焚燒。

  雖然這在古代很不符合倫理,老百姓們都講究個死有全屍,下輩子才能投胎到好的人家去。

  可是這些人都是病原體,不這麽集中銷毀。

  很可能又是滋生瘟疫的源頭。

  所以陳寒忍痛這般做了後,有些個老人不理解,氣得上吊自殺。

  陳寒也沒奈何。

  而接下來有件事讓他很意外。

  原來當天宛平縣縣令遵守承諾的要求實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
  由於修建河堤的百姓不夠,宛平縣縣令便去那些富戶以及大地主家中發動,讓他們派出家丁和家人一同前去修築河堤。

  部分人看到宛平縣縣令搬出了陳寒的名字,不敢得罪,象征性地派出了家裡面的人前去修河治壩。

  不過當走到曾經的退休的吏部尚書家裡的時候,那人家的譜可是非常之大。

  宛平縣縣令第一次去直接就被人打得鼻青臉腫就回來了。

  人家的意思是說,像我們可是退休的一品大員的門庭,一個小小的縣令,居然也敢在我們這裡催工,簡直是找死啊。

  所以陳寒去了之後就很給臉面的把那退休的吏部尚書,抓到了河堤上。

  要他每天至少在河堤上乾滿五個時辰才能夠離開。

  那老東西七十多歲保養還挺好,還挺有力氣,當然在第二天就活活累死了。

  不過這種震懾力度還是相當夠的,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在京城周邊算是傳揚了開來。

  與此同時又有數千讀書人開始雲集了,他們要找陳寒。

  但這一次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故了……

  PS:第五更!!求月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