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人在大明,邪氣衝天》第219章 科舉改錄取諸子百家!讀書人傻眼了
   第219章 科舉改錄取諸子百家!讀書人傻眼了!靠!上當了!

  更令那些文官絕望的是,陳寒他們居然還在他們的面前討論了一下,要怎樣把獎勵機制貫徹落實。

  甚至到最後的獎勵,都不僅僅只是說評一個先進那麽簡單。

  只要能夠率先將新法推行下去,而且取得成效。

  這個成效不是像王安石改革變法那樣,只是讓下面那些人有一個貪汙受賄的空間。

  尤其是民間非常富裕。

  陳寒來了一個高薪養廉。

  現在這反轉也太大了。

  也是先培養出一批自己的班底。

  陳寒規定了,你要是通過了錄取考試,需要到朝廷新成立的大明工程學院去再讀書的。

  而是確確實實的履行。

  這些人聚集在京城,每日到孔廟去哭訴,每日去祭奠各地的文廟。

  每三年才一屆,現在有個恩科,那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可是這些讀書人也能放棄。

  可現在不一樣了。

  也就是說還有半年的時間半年多。

  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

  由於天降暴雨,很多已經準備好了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受阻在路上,所以這一屆的科舉延後到十一月份進行。

  他們兼並土地不像大地主那麽多,但是他們的總體數量是非常多的。

  當然他們不是針對陳寒了。

  不過是真有本事的,如果是濫竽充數,不僅來回路費你自己報銷,甚至可能還要挨板子。

  這些高官們很聰明,尤其是張四維這樣的官員,更是對新法痛徹心扉。

  可現在不一樣了。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都是朝有錢的人下刀子。

  他們有活幹了,就有錢,有錢就能消費。

  因為有錢人家裡邊人多啊,人多就要多出人去修路、修水庫、修堤壩。

  那真是鐵了心要和陳寒做對的啊。

  你那些有錢人,尤其是有秀才、舉人家,不能免差役了,也得去當差。

  差役的分攤原則就是田多的、錢多的多攤派。

  現在是國家拿出錢來雇傭百姓去做這些活。

  尤其是那些家裡沒背景的,更會想方設法的掙這筆工資。

  一個縣令都可以每月加五十兩銀子,相當於一個月就給他加了好幾倍的工資。

  伱只要是真有本事的,都可以來京城試一試。

  這叫高薪養廉。

  另外這次的恩科考試,讀書人不可以參加。

  他們不願意,那就得出錢雇傭普普通百姓去修。

  一般來說,在兩百到四百之間。

  這些人聰明了,又有可能是背後有人指點了。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
    官員為了這份高工資,也得拚命的推行新法。

  如今在皇宮門口的那些文官,心裡邊一邊是羨慕陳寒給那些改革派加的俸祿。

  這也行嗎?

  上一次陳寒在山西剿滅大地主,沒有把他給剿滅,不是因為他家裡不作惡。

  其實大明王朝到了萬歷這個時期,已經不是很缺錢。

  可是國庫卻窮得要死。

  當然是以皇帝的名義發布的詔書。

  這風氣不對勁啊。

  讀書是三年製,免學費免一切雜費,有補貼,一個月十兩銀子。

  六工指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涵蓋了除儒家的一切工種。

  陳寒也很樂意呀。

  他們屬於中產。

  而不是那些有錢人,把那些銀子金子賺過來,埋到地裡面去。

  什麽概念?
  這還不包括他們的房產、田產、商鋪、金銀珠寶之類的,就光是白銀這一項就七千多萬輛。

  科舉考試變成了諸子百家選拔了。

  眾人商量完之後,張居正他們那是高高興興的。

  這一次一共錄取一萬人,涵蓋六工,農林,方方面面。

  什麽遼餉、剿餉、練餉,亂七八糟的,百姓能不反嗎?

  貪汙還要擔驚受怕呢,還怕別人舉報呢,還怕別人要挾呢,良心也過意不去。

  金子銀子不流通,那永遠都是一堆石頭。

  我可去你媽了個比!

  陳寒來了之後絕對不做這種傻事。

  但現在正正經經的拿著高薪去做事,是真正的為朝廷辦事,那就不一樣了。

  另外一個就是藏富於民之後,大量的地主財閥把控著土地,所以才會出現老百姓沒田。

  大明的中產階級是最可恨的。

  中產以上的才是真正的多。

  你陳寒是不是故意算計我們的?
  你是不是一開始就想搞這樣的科舉?
  我們還以為恩科沒人參加會打新皇帝的臉。

  因為頂級財閥他個人的錢財很多,但他佔的總比數量不多。

  遼東打仗只能向百姓攤派。

  聽到這樣的宣言,立刻發布了一道詔書。

  尤其是官紳一體當差納糧,以前給國家修建工程,那都是老百姓自己準備鐵釘,準備木料,準備鋤頭,準備乾糧,去修這些工程。

  雖然科舉是每三年一屆,但是一般新皇登基,都會有一次恩科考試。

  原本一個縣令一年才一百多兩銀子,他貪汙抓到了肯定是個死。

  三項措施一起施行,還能取得成效。

  普通百姓就是人力資源,你地主家裡邊的人金貴,你不願意去修堤壩,可以拿錢給我,我替你去也行。

  陳寒改革變法,要從哪個階級弄錢。

  而是他家還達不到等級。

  那些讀書人居然還敢鬧事。

  你要是不願意去幹活,你可以自己花錢雇傭一個人替你去幹活。

  但是小部分人富的太富的,簡直流油。

  這樣市場經濟才能活躍起來。

  像明朝最多的一年,也就是永樂二年,錄取的進士也不過才四百七十二人。

  就因為官員的工資太低,導致他們不得不貪汙腐敗。

  他能不拚命乾活呀。

  可為什麽還是會那麽的腐敗呢?

  反正就是你讀書人看不起什麽人,我就錄取什麽。

  在這種風險和收益都能成正比,甚至收益會更高的情況下。

  因為他們很明白這是個連鎖反應。

  農閑之余,百姓還可以乾活賺錢。

  一邊恨的咬牙切齒。

  陳寒就回去休息。

涓€鍏.涓€涓冧節.涓€涓冨洓.涓€涓夊洓

  很搞笑的是,他們已經堅決說,不參加這一次的恩科考試。

  讀書人們傻眼了。

  可是錄取名額是很有限。

  要知道當年的李自成進京,光是在京城拷打了當官的就直接搜出來白銀七千多萬兩。

  他家裡邊是怎麽起來的?他家世代經商。

  這就是拿那些有錢人開刀了。

  這也是從地主身上拿錢財,轉嫁給老百姓,讓他們賺一筆。

  這樣的官員直接就獎勵他兩年的薪水。

  就算是掙這些死工資,那都要比貪汙來的多。

  如此高薪去養改革派,改革派即便是不貪汙,那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有錢的人不拿出錢來保衛國家,反倒天天向那些沒錢的老百姓搜刮,那簡直是背道而馳。

  接下來的幾天你還真就發生了一些讓陳寒哭笑不得的事情。

  這是新的皇帝對天下士子的恩典。

  五六萬讀書人聯名說,絕對不參加這一次的恩科考試。

  這可是沒工錢的。

  就是這些中產階級。

  他要做的就是拿有錢人下刀子。

  錄取的是民間的技術大牛。

  說句大白話,就是除了儒家的諸子百家。

  就比如把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考成法,全部落實,在一個地區。

  這要是陳寒站穩了腳跟,那以後的科舉不會也成跟諸子百家一起吧?

  ……

  PS:第三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