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第352章 猛人絕技,肘過如刀!
  坐在華座上的劉協,此刻神情說不出的輕松,有張韓出來扛這件事,他拒絕起來心中負擔要少很多。

  “伯常愛卿,既是知錯能改,朕便不怪你,中郎將深明大義,忠君體國,更是難得,朕深為感動。”

  “這些年不只是丞相,諸位愛卿均有功績,而且是實打實的戰功,抑或是為民謀利的功績,自然不可磨滅。”

  “朕,深表慶幸,大漢能有諸位忠君之臣,乃是天下之幸事也。”

  “丞相之功,朕自然也未曾忘卻,即便是進公之位,也不為過,只是現如今乾坤未定,不可違祖製以傷人心,朕待丞相大勝歸來,收復北疆之後,一定不會虧待,定然大加封賞。”

  “陛下聖明!”

  山呼聲之中,無數人自兩側散去,各自歸位,張韓則是深深地看了一眼華歆的背影,暗自冷笑。

  接下來的朝議,便是宣讀各地送來的秋收之事,以及一些受災之地的奏表,已提前告知漢廷收成或許不佳,請求減免賦稅。

  劉協一一辦理,交由尚書台行事。

  散朝之後,張韓和曹昂一同而行,兩人有說有笑,十分輕松。

  在他們之後行走的官吏一眼就能看出,這兩人之間毫無嫌隙。

  別看朝堂上曹昂的確是出聲呵斥了張韓,而且是怒目而視,其實都是演的一出戲罷了。

  這樣一來,勸進的事就被張韓冒冒失失的一言捅出來,又被曹昂賺取了名望,以後傳出去,也是一失一得。

  失於張韓,得於曹昂,而兩人本來就等同於是一體,也就等於不損失了。

  至於現在的禦史中丞華歆,自然沾不到半點好處,但對於早早和他通氣的一黨來說,就有得懷疑了。

  荀彧在後看著兩人,不自覺的露出了微笑,他想到張韓特意來告知自己不必公然駁斥,原來是早就已安排好了後路,讓大公子來駁斥收場。

  “伯常此計,的確高明。”

  荀彧心中暗道,雖然他自己的名聲會遭到一些懷疑,但大公子將會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和敬意,同時被陛下所喜。

  伯常看似損失,可他現在就居於明面,尚書台補上一份調令,讓他返回到南臨縣來主持牙行、錢莊的開設事宜,待日後初見成效,那自然又是惠民的功績,如此亦是好壞參半的名望。

  得了好處的百姓自然會去歌功頌德,伯常無需過多解釋,自然而然就會傳揚他的名聲。

  實在是妙也。

  此刻,張韓和曹昂正在談笑風生、腳步輕盈,忽然間心中傳來了一陣悸動。

  系統義父忽然發出了一道提示聲。

  【你計破敵人,智計周旋於僵局之中,完美破局,救下萬人性命。】

  【獎勵:內力提升(初入門庭)】

  【獎勵:學識+5】、【學識:82(名士)】

  【獎勵:氣運+5】、【氣運:50(鴻運當頭)】

  【獎勵:肘刀(初入門庭)】

  “想你了,牢大。”

  張韓頓住了腳步,停下來仔細感受身體的變化,他感覺肘關節有一股力量在聚積,且骨頭變得更加堅硬,甚至有一絲尖銳。

  他本身就是銅皮鐵骨的橫練體魄,又有寸勁、內力在身。

  肘刀……其實就是進一步加強自己的肘骨節的硬度,仿佛如刀一般,可以在交戰時一擊斃命。

  不光如此,在感受片刻後,有大量的肘技進入了張韓的大腦,湧入記憶之中牢牢深印。

  這些技巧只需要多練,都可以轉化成本能的殺招。

  如此,如何再與人對敵,可以說張韓的殺人技巧不光只是在長槍、長刀上,還又多加了一招肘擊。

  肘過如刀,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

  “不應該呀……”張韓喃喃自語。

  怎麽化解了一個華歆的布局,居然還能扯得上,救萬人性命的功績。

  前面智計破僵局的評語他倒是明白,後面這些話就有點離奇了。

  難道說,我不管不顧這朝堂進言之事,會導致萬人喪命嗎?
  張韓想不通,但是不妨礙他像個地主家的傻兒子樂呵了起來。

  這,朝堂與人政鬥,動輒便是這麽大的功績,那我就有興趣了。

  我願意用“不死之身”的政壇生命,和你們周旋到底,與老登鬥,其樂無窮呀。

  “怎麽了伯常?”曹昂感覺張韓停了下來,還以為他忽然想到了什麽嚴重之事,立刻回身來關切的問詢。

  沒想到一回頭就看到張韓笑得像個傻子。

  “無事,無事,我好像找到了政鬥的樂趣,”張韓擺著手上前,和曹昂繼續同行。

  等回到府邸,賈詡問詢了殿上之事後,張韓才忙躬身而謝。

  “多謝賈老出言點撥,我才能想到此事可以讓子脩來破局。”

  若是無人收拾殘局,那麽這件事的影響會越來越大,但是曹昂出來拒絕,“至德”的聲名又回到了曹氏。

  而且張韓只是被朝官罵,在陛下那也不會被嫌隙,又杜絕了華歆這等投機者鑽縫子的可能。

  同時,史官寫下來的記錄,會無限縮小張韓的事跡,短至一筆帶過。

  而無限拉長曹昂的事跡,彰顯他的忠君體國,奉行祖訓,體諒陛下。

  當真是妙策。

  “君侯先別急著謝我,”賈詡抬了抬手,接著自然的伸手捋住胡須,左右踱步,臉上乃是深思之色,喃喃道:“如今君侯攬下此策,還只是第一步,為人所算計,豈能至此便沾沾自喜?君侯終究是損失了些許顏面,要為人唾罵幾日。”

  這倒是沒關系,我早被他們罵習慣了,鐵骨錚錚的清高官吏們,可能現在回家的三部曲就是吃飯睡覺罵張韓。

  畢竟他們沒見過這種類型的朝堂巨鱷,餓得發昏,最善用堂而皇之的謀略榨取錢財。

  現在朝廷每年還在給南臨縣、工造營、黑袍騎發金銀布匹呢,其實都是落了張韓的包裡然後去分贓。

  “那,賈老還有什麽計策呢?”張韓好奇的問道,眼下朝堂上局勢已然如此,想要彈劾華歆不可能,他可以輕而易舉的避過去。

  簡單一句,禦史職責所在,便可退居幕後,避讓開口誅筆伐。

  而且華歆平日為人較為清正,不曾收受賄賂,還未給人留下把柄。

  賈詡撚須平視,目光深遠,歎道:“此事不可急切,但我們既已回到了許都,就大事可為。”
    “華歆在許都自然難以動手,但若是他不在呢?君侯今日一番進言,已讓人錯意你與華歆有舊,以為同盟,視為一黨,只需再引導一番便可。”

  “引導之後,君侯以功績,舉薦華歆任地方大吏,比起禦史中丞來說雖然是降,但暗中卻是升任,有實權在手,帶他走後,君侯可對禦史台下手,重新開設監察官職,選任他人來擔任禦史,剪出華歆羽翼。”

  “待華歆至州郡任職,又可架空其在地方之勢,如此他去不可得助,回已無根本,日後讓他做個孤臣即可,眼下華歆羽翼未豐,沒有功績在身,正是好下手的時候。”

  “惟一的要害之處,便是這功績,看君侯能不能在丞相回軍許都之前,立下足夠舉薦的功績了。”

  “我,我努力……”張韓點點頭,似笑非笑的看著賈詡。

  賈老對咱還是挺好的,知道我在許都被人算計,百裡迢迢趕回來,一來就是各種以勢壓人的布局,簡簡單單就把華歆先算計成孤臣。

  先不管能不能行,就說這亂世之中,在任職途中意外身亡的事例,那可太多了。

  “哼,”賈詡這時候冷哼了一聲,負手而立道:“君侯常說抱大腿抱大腿,這華歆敢動老夫的大腿,該讓他嘗嘗苦頭才是。”

  哦,不是為了我,是為了他自己。

  我差點感動得稀裡糊塗的。

  ……

  南臨縣。

  十三日之間,張韓從南臨山莊上運了不少錢財到城中,將衙署內存滿了錢糧。

  同時開設了牙行在南北街道的繁華處,而且從工造營拿出了大量的貨物,對方其中。

  錢莊開設在城中心,當地居住的百姓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可是以此前對張韓的了解,大家都知曉肯定又要有些新的舉措。

  大部分人所持的是好奇的態度,甚至還略有期待。

  “你這君侯開設這錢莊,是為了發錢給我們嘛?”

  “俺不識字!前面可有人讀一讀!”

  “錢莊前有告示,鄉親們可來一觀!”

  “來來來!識字的往前邊兒站,給鄉親們讀一讀,南臨縣的父老鄉親,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創舉,乃是君侯之治,為的是俺們能繁榮富戶!家家發財呀!”

  “這錢莊,是何意?!”

  這時,有儒生站在了告示之前,若是眼尖兒的人就能認出來,當年張韓行軍打仗,或者攻取城池後收治安撫百姓,都是這幾人在告示前讀。

  若是認識的甚至還能感慨一二,這幾位讀書人和君侯認識,那還是一段頗為有趣的故事,當初便是他們當眾詆毀君侯之政,於是被抓到帳中,再出來時,幾人就服服帖帖了。

  現在領俸錢領得也是每月樂呵呵的,有幾位還是樂坊雅舍的常客呢。

  從君侯這領了大量的錢財,再大量的花去君侯入資的樂坊雅舍,然後沾沾自喜,覺得大有可為,總想著再掙幾年,也學君侯買點房產地產,來富家過活。

  “諸位!”儒生張銘在前張開雙臂,艱難的大喊著,讓人逐漸安靜下來,等目光都望到自己身上時,才開口道:“這錢莊,和那牙行,均是君侯開設之地。”

  “所謂錢莊,便是諸位能夠將自家多余的錢財,存在這錢莊之內,而後登記取票,存於家中,日後可以兌換再取,而諸位存在錢莊裡的錢,會由君侯拿出,用以國事!”

  “一旦有所掙利,便可多取厘息,若是不能,則原封不動,任由諸位取用。”

  “一切告示,都可貼於錢莊之上,供諸位一觀。”

  “哦!不是發錢!那俺走了。”

  “怎麽君侯這麽有錢,還要來問俺們要錢呢?”

  “俺可不敢把錢放裡面,取不取的出來,不就是君侯一句話的事嗎?”

  “這用以國事,是哪些事啊?!”

  “不會填水開山,都要俺們出錢去幹吧?!”

  “諸位諸位!”百姓們七嘴八舌,很是亢奮,張銘立刻雙手下壓,以平複情緒,而後高聲說道:“你們可以細想一下,青亭侯,有一號,名為張半城,此言是從何而來?”

  “這俺知道,是君侯提前買了許縣,而許縣後面成了許都,所有的地產、房產、田產都是水漲船高。”

  “何止啊!十倍不止!”

  “我聽說是百倍!”

  “都別吹了,你們都不知道內情,俺當時就在現場,君侯的家資,至今已漲了六百余倍。”有人立刻回頭大喝,嚇得人都不做聲了。

  六百余倍,什麽概念?
  當年一斛米買的房子,現在是六百斛米。

  更何況,君侯肯定是真金白銀買的。

  “故此,君侯的眼光,難道你們還不相信嗎?他雖然說是有貪財之名,可這人若是不貪財,如何取財啊!?古語有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便是君侯之道。”

  “爾等將錢財放入錢莊,便是由君侯幫你們掙錢,一起共襄盛舉,有何不可?!”

  “那好像是可以……”

  “行,俺覺得也行,反正多的錢放在家裡也生不了錢,糧食、肉糜如今也都足夠了……”

  “是啊,倒不如放入錢莊之內,免得被人偷了,要只是憑據倒是好存放。”

  “那,那牙行是幹什麽的呀?!”

  這時候又有人問了,南臨縣的百姓一下又七嘴八舌的追問起來,場面何其熱鬧。

  此刻,在不遠處的二層閣樓裡,張韓正在上面望著下方,氣不打一處來,指著遠處正在說話的張銘,轉頭和賈詡氣急敗壞的道:“這什麽意思?”

  “他說那話,什麽意思?!”

  “什麽叫,有貪財之名?!君子愛財就愛財,貪財和我有什麽關系!?”

  “人群目光注視,看他那笑臉就夠貪財的了,怎麽好意思說到我身上的?!”

  “是是是,君侯說得是……”賈詡在旁一臉尷尬,不時用余光偷看張韓的臉色。

  心裡不以為然。

  你不貪財,那真是有鬼了,你就差把天下財攬盡懷中了,偶爾出門撿到一袋錢能高興一整天。

  “君侯,你看這群情激奮,看來南臨縣的百姓,和別處的果然不一樣……”

  “那肯定不一樣啊!”張韓傲然別過臉去,道:“他們都是吃我的錢糧富起來的。”

  想進南臨縣居住,資格根本不簡單!(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