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第268章 壞了,我還得有求於曹丞相
  “不去戰場,也是一種策略,可說是明智之舉,”郭嘉自信的微笑著,他敢斷定,袁紹一定會將重心移到張韓身上。

  並且整個冬日,都會反覆設計,用盡一切能力,憋著準備對付伯常。

  等他來年興致勃勃、磨刀霍霍帶兵南下,來準備向伯常討回顏面時,伯常溜了。

  誒,袁紹就很氣,氣又沒辦法,隔著整個中原你還拿他一點辦法沒有,這決策,就很伯常。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戲志才沒好氣的瞪了郭嘉一眼,“伯常的性子,就該收斂一些。”

  “別看主公寵,若是日後真有惹怒他的時候,清算這歷來的胡作非為,該當如何?”

  “是是是,”郭嘉也點頭相勸,許久不見,戲志才可能是和荀彧呆得多了,現在竟然也有點嚴肅起來。

  “他不去,並非是壞事,正好袁紹經此一役,肯定會重視伯常,這也是一種計略,可以徒耗了袁紹麾下的人力物力,去做些無意義的事。”

  言下之意已經很明顯了,張韓不去,肯定和主公嚴令禁止沒有太大關系,而是順勢不去的。

  本身也在戰勝之後,經歷一番責罰,然後得了一個“下不為例”的結果,張韓不可能現在立馬去以身試法。

  “哦,”戲志才忽然松懈了下來,不如剛才那般言辭犀利,低頭在思索著什麽。

  過了幾個呼吸,又歎道:“不管怎麽說,伯常你也不該繼續以往的作風了。”

  “之前傳言,你為了在白馬突襲袁軍之勝,讓元龍痛打你幾十軍棍,實乃是臥薪嘗膽,用心長遠。”

  “其實我知道不是的,”戲志才搖了搖頭,“你的性格,這些年越發張狂,當年還是及冠出頭的年歲,當然可以如此,現在你都快三十了,難道還如此不穩重嗎?”

  “伯常,日後真不能再這般任性妄為了,你要成為能鎮住局面的大人物,而不是隨時都去想著出風頭,立奇功,揚名立萬。”

  “你需想到,以後子脩還需要你來輔佐……”

  “誰?!”

  張韓和郭嘉聽到這,同時莫名其妙的抬起頭來盯著他直看。

  子脩!?
  這是你尋常的稱呼嗎?你才是飄了好吧,真給自己加輩啊?
  半年不見,你在許都難道已經乾到副丞相了?這稱呼感覺是在說自家兒子。

  “呃,”戲志才頓了頓,忙改口道:“大公子,大公子……日後你還要輔佐大公子,你怎能不穩重?”

  張韓皺著眉頭思考了一會兒,抬頭湊近來問道:“主公給了你多少錢?你是不是收錢了來教訓我,敲打敲打,好讓我以後安分點?”

  砰!
  戲志才直接下意識捶打在桌案上,老臉一紅,支吾道:“你胡說八道,怎麽可能?丞相是這種人嗎?我是這種人嗎?你如此惡意揣測我,對得起我的關心嗎?我是擔憂你日後的前程,還有……你在外的成就,與我的名聲也息息相關,日後別人問起來,張韓是誰舉薦上來的呀,那都知道是我,你要是因為違反軍令而被處死,我,我老臉往哪擱!?”

  “我隨口一說,你急什麽……”張韓小聲的嘀咕,眨了眨眼和郭嘉相對而視。

  “我急了嗎?”戲志才愣了愣,慢慢的把呼吸喘勻,又略微僵硬的轉頭去看旁邊的董昭。

  “是,是有點急。”董昭老實的點了點頭。

  “你肯定收禮了,”郭嘉無情的戳破了他,“而且,不一定是錢,可能是給你說一門親事,是哪家大族的貴女,還有美貌之名。”

  “郭奉孝,你!”戲志才氣急敗壞,直接瞪大了眼睛盯著他,“你,你是懂我的……”

  他氣勢一松,沒繃住臉紅笑了出來,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去了,本來繃住啥事沒有,沒繃住這笑就停不下來了。

  特別是一邊笑一邊想到自己剛才還大言不慚、義正言辭的在教訓張韓,好似師長教訓弟子,但實際上是因為丞相許諾了一樁姻親婚事,又不好意思又憋不住笑。

  這是羞恥之中,又帶著些許被抓包的窘迫。

  “哈哈……”戲志才笑著,還伸手拍了張韓一把,“但我,哈哈……我說的是真的……你這麽乾,以後遲早主公不敢用你。”

  張韓嘴角猛抽,和郭嘉用同樣嫌棄的眼神盯著他許久。

  “誒?”忽然間,張韓想起一件事來,“兄長說起這個,我倒是有事想要請二位幫忙。”

  “嗯,你說,哈哈……”

  “別笑了。”

  郭嘉拐了他一下。

  屋內許多人,也都投來了目光,耳邊雖是門外武將們的豪邁呼喝聲,但專注下來,完全可以聽到張韓的話。

  特別是,此刻商議北方戰事,或許不經意的一句話,都可以商量出絕妙的計策,或者判斷出某些清奇的局勢。

  這類情況,在圍爐上已經見怪不怪了,主導者張韓有太多別人不知道的秘聞,同時還懂各地風聞人物,經常能說出讓戲志才都驚訝的秘辛。

  要知道,戲府君堂堂校事府主任,手底下幾千校事,專門暗中監察百官,同時也打探小秘密,他是最招人恨的。

  結果,有些秘密還是頭一回從張韓嘴裡聽,就顯得很虧。

  我天天被人惦記、憎惡,卻不如你知道得多,你多雞毛呢?

  張韓頓了頓,說起了關羽、劉備之事,“關將軍,有威震北方之能,陛下應當會一直重用,而玄德公似有離開之意,難以勸說。”

  “我用牽子經,平了雲長出兵的恩情,但實際上這裡,還有一事是頗有出入的。”

  “何事?”

  張韓笑道:“我和陛下、玄德公都撒了謊,說未曾與雲長商議,他自行領兵埋伏,為我斷後。”

  “實際上,我和徐晃叮囑過許多次,一定要領兵來為我斷後,否則難以脫身。”

  “你不該這麽說,”郭嘉眉頭一皺,臉色微微有些變化,“關將軍去了皇宮,與天子一對就知道不對勁了,如此可能會讓他有所防備。”

  “他知道你在給他鼓吹,又會怎麽想呢?伯常,此事做得有些冒險了。”

  “不錯,”張韓撓了撓頭,“我也是,方才想起,才覺得不妥,我承認我有賭的成份,但願能賭對。諸位覺得,情勢會如何呢?萬一他們心中懼怕,連夜跑了,該當如何?”

  “劉備,如果得知此事,會怎麽想?”

  幾人陷入了思索之中,需要準確猜測人心,方才能對事行策。

  要算計他人,定然是要探聽到其心跡的。

  哪怕猜到也行。

  ……

  “我自然不會多想,”劉備的府邸,關羽從丞相府酒醉回來後,本已經伺候睡下,但半夜醒來,立刻坐馬車往劉備的府邸趕去。
    所幸,大兄亦未寢,方才能得見。

  一來,關羽就說出了心中所念之事,此事他想不通。

  他的確有功,但功績卻絕沒有這麽大,這一切都是張伯常和曹公在為他舉薦。

  心中,頗有愧疚。

  又擔心大兄因此有所芥蒂,是以寢食難安,非要立刻見到兄長,聽他親口分析,如往常一般,方才肯罷休。

  劉備說完,頗為欣慰誠懇的拉起了關羽的手,重重拍打道:“你我兄弟多年,如今立下功績,為漢廷所知,為陛下重任,是為我漢室立下汗馬功勞。”

  “吾生平所願,乃是大漢重回昌盛,百姓長久安康。而今雲長有此能,天下亦可知曉,難道是壞事嗎?”

  “日後即便是要走,有二弟在身旁,我心中也甚為安慰,而且……雲長在朝堂之上,可護住我漢室之主,雖無宗譜之明,但我心中知曉,陛下乃是族親,雲長亦可當自家親人護衛進言,有何不可。”

  “兄長這麽說,愚弟心中也能安心。”

  “好,”劉備拍了拍手背,眼眶有光芒盈動,向右伸出手,介紹道:“這是牽招,字子經。”

  關羽抱拳看去,此人六尺余,頗為高大,面容精悍冷肅,面頰瘦削貼骨,有剛硬氣節之感。

  頭髮捆縛於頂,以發髻束冠,額頂有尖,顯得頗具英氣,其手腳頗長,顯然身手也定是不錯。

  “兄長好。”

  關羽在進院時就已經聽劉備介紹過,牽招是降將,在張韓斬文醜之後,抵抗了黑袍騎一個多時辰。

  同為軍中將領,關羽明白能抵擋那張韓的寶貝黑騎一個時辰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足以見得,此人所領的兵馬,意志非凡,武藝不俗,同時肯聽從指揮,方才能凝聚成牆。

  當然,想到此時,關羽就會不經意的感慨,袁紹若兵馬都是如此,則戰事危矣。

  此刻又會奇怪,有這樣的人才不用,為何把大軍交托給一個平庸之將率領。

  “那日,關某擊潰的追兵,不說烏合之眾,但卻也是軍紀散漫,將領喝止不住,被伯常丟棄金銀吸引,否則不會輕易中計。”

  “為何,子經兄不得重任,反是讓無能之人領數千騎兵?”

  幾千騎兵,其重要性等同於幾萬步卒了,而且騎兵因為要與戰馬一同操訓,尋常形影不離,方可禦馬有術,其實作戰時反而指揮更加複雜。

  有的人,並沒有領兵作戰的能力,一旦遇到緊急軍情,恐怕就會自亂陣腳。

  若是只需喊一個“衝”,要麽喊一句“撤”,這將領豈不是誰來都可以了。

  真要說騎兵強悍的,還得是伯常的黑袍騎那種,騎兵之中自上而下有很多建制,騎隊恐怕有十數,光是將領就有子龍、典韋、高順、黃忠等人,各有才能,方才能做到以一敵百。

  牽招嘴角苦澀的癟了一下,歎道:“雲長,可聽說過袁公處有非海內名士不得接見的規矩?”

  “這倒是不曾聽聞。”

  關羽聞言肅然起敬,雖未曾聽聞,但是初聽這話,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又想罵又羨慕。

  袁紹竟是在這種門庭若市、士人影從的光鮮亮麗下起事,這仲氏之族的名望,的確讓人望塵莫及。

  正因如此,才要設這麽高的門檻,也是無奈之舉,否則什麽庸才都會潮水一般往冀州靠攏,當然,如此做法無形之中也會流失許多人才。

  這才有了曹丞相“唯才是舉”的舉措空隙,如此看來,此戰非是兩名雄主之間的地盤之爭,其實也是一場士人名流、與寒門黔首的階層之鬥。

  “唉,”牽招歎氣道:“袁公麾下沒有籍籍無名之人,均是各地名流,天下大族之後,如此雲聚,在下反倒是小族了。”

  “才能雖也被重視,但仍要在名望之後,於是整個冀州,任人頗為混亂,致使小人得志、才能者不得施展,鬱鬱寡歡。”

  “若是得勝時,自然一順百順,一旦敗走失據、損兵折將,敗績連連時,必然混亂。”

  “袁紹於我有恩,我不願與他交戰,如今歸降回漢室,倒覺得輕松了許多,玄德……”他充滿希冀的看向劉備,展顏笑道:“日後跟隨於你左右,複少時任俠之光景,何嘗不是一大快事。”

  “其實我早聽到了你的所在,也想立刻奔赴前來追隨,卻礙於袁紹有恩於我,豈能輕易離開——”

  “不必再說了,”劉備伸手止住了他,聽聞這話更是欣慰,“子經此刻能來與我相聚,便已是天意如此。”

  “你在袁紹處,任何職?”

  “督軍從事,所領不過千余人,唉……”牽招其實也說了謊,他這人還是較為看重聲名,但這是當今天下的主流,畢竟真正淡泊名利的並沒有幾個。

  牽招有時顧慮所得,坦然以對,反倒真實,至少不會虛偽的裝出無所謂。

  要不然,當初簡雍沒有離開,一直陪著劉備,他卻去了冀州謀生,尋求出路。

  這一點,劉備還是清楚的,所以牽招說完之後,他就思索了一下,道:“來了便好,我亦會向丞相,求得你與我共事。”

  唉,又要有求於人……但他是子經,我卻又不得不挺身而出。

  若是讓子經在我身邊隨便為一軍吏如何?!
  劉備又遲疑的考慮著,畢竟他是降將,能全身而出降營身份已經算是不錯了,若非是二弟功績,與我的薄棉,早就被斬了。

  但剛有此想法,劉備腦海中就浮現出了一個場景:日後營中操訓,張韓、曹操等來拜訪,見到子經只是忙碌於軍務的小吏……

  張韓肯定立刻就會說:“喲,這不是當初以六百余人,抵擋我黑袍騎一個多時辰的牽招將軍嗎?怎麽幾日不見這麽拉了?”

  曹丞相肯定也會展現他那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一面,跑來給子經撣去灰塵,整理衣領,感慨:“如此明珠,竟然蒙塵。”

  然後子經肯定會心猿意馬,欲去投曹公麾下或者黑袍騎軍中……嘶,伯常不會是故意的吧?

  這絕不能隨意安置,我得去求曹丞相!

  “子經,你放心便是,我明日就去求見天子、丞相。”

  “玄德!”牽招面目動容,目有水霧盈眶,隻覺感動。

  關羽眉頭微皺,心裡不是滋味。

  他們曾是刎頸之交?大兄竟為他肯如此折辱自己,去求陛下和丞相。

  某回去想想,大兄可有為我與三弟如此折辱自己過。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