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101.第101章 他是個養很多魚的老海王
  第101章 他是個養很多魚的老海王

  衙署之內,眾儒商議修繕雒陽皇宮之事,定下了取材之地,且劃分好了壯丁選取。

  屯民之中有不少男丁,在張韓造出“龍骨水車”、“溪井”等物,在兗州、徐州大為風行,所以即便不算各地的百姓。

  就隻算屯民之間,也已經省出了很多人力。

  他們有充足的時間與精力來做修繕工作,但要尋到懂得宮殿造物設建的匠人,來指導這些征夫搭建各處。

  這樣的人才,需要境內征召,或者是天子直接指派。

  當然,都還只是預想而已,到最後還是要看天子詔令能否下來,終究還是需要努力。

  “諸位先生,那就多謝了,雒陽四周關隘城池所需屯兵量大,不到十萬不可穩固。”曹操不由得感慨了起來,臉色略有憂慮之色。

  幾人也都左右相顧,暗暗猜測曹操之意,恐怕不光僅僅只是擔心此節。

  洛陽想要治理繁榮,非一人之力即可,其中城內治安、商農、士人任用,牽扯實在太多,而且需要的人手、兵馬也會更多,光是四部尉就需要任用多少上下官吏、從屬。

  人一多,自然也就會雜亂,當勢力錯綜複雜時,就必然會導致內亂再生,現在主公的領地之內沒有多少內患,那是因為派系已被拔除得差不多了。

  任用的重要官吏,幾乎都是自己人,掌權者為心腹,掌兵者為宗族,同時因為大家都起於創業初時,所以能凝聚到一起,當雒陽建成,天子東歸之後,所到來之人可就不僅僅只是現在境內的家族爭鬥,暗中使絆了。

  郭嘉跟隨曹操的時日雖還不多,但卻深知他的心意。

  此刻立馬明白他不願在雒陽定都,讓天子再回到雒陽皇宮之中,當即拱手道:“主公,嘉認為,先暫且修繕雒陽皇宮,若是實在耗資巨大,則可再尋別處。”

  曹操眼睛一亮,十分滿意的看了郭嘉一眼,眼光掃過眾人道:“諸位覺得,還有何處適合天子居住?除卻雒陽之外,我們的確也應當以腹地來迎奉天子,方可得護衛安寧。”

  在場的,多是潁川出身的謀士,程昱雖說出自兗州東阿,但卻也知曉各地的風土人情,見識廣博,應也有些想法,但卻還是郭嘉站了出來,拱手道:“在下認為,既然為腹地,則不能以家族林立之地設為迎奉之地。”

  “腹地,則需要地勢平緩,四方通達,而且要易於屯軍屯糧,這個地方,我認為唯有許縣最為合適。”

  郭嘉是當地人,年輕時遊走境內諸多地方,知曉何處易於擴張起城,只是沒有人去擴建,也不夠那麽多百姓來撐起繁華,但若是天子東歸,定然引來無數百姓相聚,隻為在天子腳下尋求安寧。

  這樣,人丁和財力肯定就不必擔憂,而既然是擴建,滿足上述諸多條件的最佳之地,就是許縣。

  也就是許昌。

  這話說完,曹操和程昱同時都愣了一下。

  郭嘉錯愕的看著他們:“怎麽了?主公為何有些迷惑?”

  “沒事。”曹操很快平靜了下來,淡然的擺了擺手,道:“為我找到許縣的地圖,或是,找時機實地去看看,以等天子詔令。”

  “唯。”

  ……

  許縣。

  此時還是田土眾多,青草沒馬蹄時,張韓騎著絕影,行在城外的山道上,已經從城內出來,向郊外的農田、河邊而去。

  跟隨一同來的是曹昂、典韋。

  以及高順所領的八百宿衛騎兵。

  這八百人,現在已經不知道是派來保護張韓還是曹昂的了。

  最初是選自高順家族的家底,現在屢立功勳後,每個人都已經從兵升為吏,去別的營中也都是能領隊的頭子。

  自什長到佰長不等,能力均衡、騎術弓馬皆是嫻熟。

  他們一起共事久了,雖有死傷但增增補補,始終保持八百騎數,已成為了張韓的標配。

  翻身下馬後,張韓摸了摸絕影的腦袋,牽著他在路上緩緩而行。

  典韋跟在旁邊有點心虛的問道:“先生,這次咱們又擅離職守,恐怕又要被扣俸祿了。”

  “放屁,我是有氣運加身的人,怎麽會被扣俸祿?”

  “再說你擔心什麽?”張韓轉頭看向他,“扣是扣我的俸祿,而我會如數發放給你。”

  “再說了,子脩和我一起的,難道還不算護身符嗎?”

  曹昂在旁邊笑而不語。

  我覺得並不算,我也被扣了半年了……曹昂心道。

  跟伯常兄長混,被扣俸祿感覺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話說,”曹昂忽然溫和的開口道:“伯常為何選定許縣落家,還帶上宿衛一起來?”

  張韓回頭看了一眼高順身後的眾騎,行路輕松,都在交頭接耳。

  這次並非是行軍,等同於張韓找了向導,帶他們一起來許縣買房子和地產,置辦家業。

  又或者有的人沒有成家立業的意思,只是單純的來吃喝玩樂。

  所以,行走時比較隨性,倒是也不怕危險。

  張韓笑著回答道:“日後大家住得近,方便喝酒多好。”

  “咱們迎奉了天子東歸,這裡地價房價一定會漲起來,如果沒有成功迎回天子,那就當是提前置辦了。”

  “嗯,有理。”

  曹昂買了三處宅邸。

  典韋買了一處。

  張韓買了不知多少田、土地和房屋,甚至還有山契,別人都是隨便置辦一些,當做不虛此行,同時歷經生死,把錢財花出去替死去的兄弟享受享受。

  但張韓就不同,他像是個土財主,大肆揮霍錢財、珠寶,購買了無數田土,所買下的一片地界,足夠居住一族的人。

  甚至還是臨河成列,一旦真的發展成了族地,連河都佔了,極其適宜生活。

  張韓其實本來也不是非要買得這麽狠。

  主要是這麽多家族給的軍資用來掃蕩賊寇,但賊寇望風而降了,你說這錢怎麽辦?
  犒賞兵馬唄!大家一路走來都不容易,當然要均分才行。

  是以他們幾人佔小頭均分,下面兵馬佔大頭均分。

  張遼也開心、高順也開心。

  至於他們得了錢財是全部給將士,還是給一部分,那就是自己的事了。

  但張韓他們分的雖然是小頭,數目卻也不小,糧食、布匹、金銀且不提。

  一路來也有直接破城、劫掠一族的時候,那才叫富有。

  走在林間至河邊的小路上,馬蹄聲稀稀落落響起,張韓和曹昂聊起了迎奉漢帝之事。

  曹昂很有見識,他也斷定,朝堂諸公是在萬般無奈之下,才肯依靠曹氏。

  他們最心念的勤王之師,其實應當是袁紹。

  奈何袁紹、袁術皆不肯回應,隻勤於擴張、鞏固自己的領土,各有理由。

  “袁術更狠,直接扣下了長安使節,用他們的符節來招兵買馬。”

  曹昂說到此,搖頭感慨,二袁絕非是願意扶漢之人,甚至勢力坐大之後,隱隱有要自立的意思。

  “此世,有漢志者無能,有能者無漢志,”曹昂背著手,看向遠處,感慨道:“天下有能有志者,為我父一人耳。”

  “嶽父厲害。”張韓也適當的舔了一波。

  “是以,我可料定接下來天子東歸或可成行,而真正的混亂將接踵而至,伱我都可能成為潮流中的漩渦。”

  曹昂目光深遠,情緒平穩沉凝,他能夠感受到,這條路並不好走。
    在外面對諸侯,在內要防諸公,恐怕是一把雙刃劍。

  但天子在手的諸多好處,圍爐夜話的時候不知說過了多少次。

  自當是益損參半的,無法預測。

  自伏擊刺殺之後,曹昂當夜於重圍之中也殺了十余人,受傷兩處。

  心境發生了些許變化。

  行事比起之前要沉穩了許多,而且會暗地裡思索潛在的敵人。

  張韓倒依舊是輕松寫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所以,請務必答應我,千萬不要再泄露我會武功了。”

  “對外就宣稱我力氣大就行了!”

  張韓陽光的笑著。

  他覺得,自己這樣的人設,在不久的將來還可以再用上!

  曹昂:“……”

  【你掃蕩賊寇,令潁川治安轉好,消除奴籍引為軍士,功績斐然】

  【獲得“武力+1”】

  【武力:93】

  “誒?”張韓拍打的時候,莫名收到了系統義父的獎勵。

  感覺身體的根骨、氣力,又在緩緩變化,而且現在眼神之中的視線似乎更加敏銳精準。

  到了【90】以上,真的是一點一個新世界,若是再加以日夜訓練,能力將會巨量提升。

  很好。

  又能多苟一點了。

  可是為什麽還不能加智力,給氣運也行啊。

  張韓毫不懷疑的猜測,氣運若是能到一百,被人圍了都能天降隕石幫他砸開一條道來。

  就算做不成妖孽逆天的謀士,當個位面之子也行,反正總比粗鄙的武,夫好。

  張韓捏了捏拳,一邊感受體內狂霸的氣力翻湧,一邊吐槽。

  “伯常,其實我還有一事不明。”

  “說。”

  “你認識董昭?”曹昂記得張韓非常推崇此人,而且一直斬釘截鐵的認定,天子東歸這件事,董昭定能立下大功。

  “他是個怎樣的人?”

  曹昂柔聲問道。

  他是個善於在魚塘裡養很多魚的老海王……張韓心說,但臉上展露自信的笑容,道:“外交大才,善於聯合拉攏,八面玲瓏,他自舉孝廉時我就聽過名號,所以才力主推舉。”

  “嗯,原來如此。”

  曹昂點了點頭,心想著能有多八面玲瓏,才可被稱之為外交大才。

  ……

  長安。

  內城之中一處宅邸,騎都尉董昭居住於此,他本脫離袁紹到長安謀事,途徑河內時被張楊留下。

  於是歸屬於張楊,一同在河內一側保護漢帝。

  雒陽在河內南側,故而現在曹操佔據潁川之後,消息遞來得勤了一些,讓長安城內的諸公,都略有不安。

  他們大多對曹操保持一種很糾結的心情:既擔憂,又想親近。

  但是,曹操因為一直實力弱小,當初在朝中也沒有多少勢力,導致了現在驟然起勢之後……

  他們還沒來得及去結交、親和,現在再去,事倍而功半,所以都興致缺缺。

  又害怕不親和、交好,遲早為曹操所恨。

  說白了就是包括李傕郭汜在內的長安諸人,最近才感覺到這些年好像舔錯人了。

  要是早在曹操還是個東郡太守,存亡掙扎的時候就一波舔上去,關系不至於這麽尷尬。

  而這個態勢,心思通明的董昭只是第一次到達長安領騎都尉時,拜訪諸公後,立馬了然於心。

  所以,董昭決定為諸多文武,以及在外的曹公做點什麽,來立下一樁天大的功績。

  他打算通過寫信的方式,來幫曹操先行建立與諸將的關系往來。

  第一封信寫給李傕,“將軍於危難之中逆來,集眾而衛長安左右,護衛天子於宮闈,居功至偉、國之砥柱也,操同為領兵之人,對將軍甚是敬佩,今特以此信通達,以交將軍之好,若大漢匡正,操攜兗、徐為將軍驅策,還望開關以迎,操偶得密鑄神鐵,特打戰甲一副,贈予將軍……唯盼君回應,莫與左右。”

  很久後,董昭寫完了第一封信,在思索片刻後,開始寫第二封信。

  這是給郭汜的,“操,聞郭公之能,不在皇甫、朱公之下,堪稱國柱,領兵自護左右,殫精竭慮,權衡朝堂,兗、徐物產豐富,多有瑰寶,今有白玉雕鑄小像一尊,價值連城,望贈予郭公以結交,日後內有公鎮朝堂,操征南北,可保大漢安寧……唯盼君回復,莫與之他人。”

  第三封信,又寫給駐軍在弘農的鎮東將軍張濟,“操久聞將軍大名,與徐榮、牛輔均列當年西涼大將,操為榮所敗,心生敬仰,料將軍不弱於徐榮、呂布之列,願與將軍結交,徐、兗家族林立,均為我驅策,得錢糧囤積,日後願為將軍贈糧,以助將軍立功……操隻以將軍為雄,其他皆是鼠目寸光之輩,此信莫與之他人。”

  這封信寫完,董承又深深思索起來,李傕好神兵利器,喜武器寶甲;郭汜喜金玉,且性自滿;張濟素來缺少糧食,苦於郭、李發糧不多……

  韓暹屬白波舊部,好大喜功,為人自傲,目光較為短淺,缺的是乘涼大樹,以許諾誘之。

  楊奉同屬白波,為李傕所引,率眾部防范郭汜,為人反覆無常,唯利是圖,以金銀許諾之……

  於是第四封信、第五封信,也精準的寫下了兩人所缺。

  接著又是第六、第七,寫給了那些身居高位的大儒公卿,內容和這些西涼將派系就全然不同了。

  寫給公卿的多是以歌功頌德,或者追憶大漢為主。

  書信送達之人,不乏廷尉正鍾繇、侍中楊琦、黃門侍郎丁衝、尚書左丞魯充、尚書郎韓斌……

  這一整夜,董昭就像是一個海王在魚塘裡喂魚一樣,力求每一條魚都能得到他充滿愛意的投喂。

  是以情真意切的寫下了不知多少封書信。

  寫給公卿的書信是最煩的,為了以大義打動,董昭乃是動容而言,甚至激動非常,往往寫完一封後自己都感動落淚。

  然後再寫一篇俗套送錢的給西涼將,兩相交替,令情感相互抵消。

  寫完,董昭揉了揉眼睛,咂了咂乾澀的嘴巴,伸了個懶腰。

  後又將這些書信都收藏起來,然後打算在一個月內,逐步送出去。

  看看是否能有人來與他暗中回應這些書信,再做判斷,是否該深入結交。

  “如此暗中通信,想必曹公以後也不會怪罪,雖許諾眾多,但大事若可成,都算功績也。”

  董昭看著這些親手寫下,又風格、內容各自不同的書信,滿意的點了點頭。

  “哼,不愧是我。”

   凌晨還更一章,但可能很晚,等不到老寶子先睡,我碼完就來陪你們睡(害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