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103.第103章 我這氣運,也該起作用了
  第103章 我這氣運,也該起作用了

  毒士屬利己者,能夠謀算自身安危,但是無天助,便意味著他成不了道義所在的謀臣。

  鍾繇讀史觀書,從古至今善謀者謀一域、善治者治一國,有經天緯地、謀國治民之志者,能稱國士。

  否則,才能再妖孽也屬禍害,且不得天時。

  鍾繇沉聲道:“公仁,我料定他會暗中進言,得令雒陽皇宮修繕,既有此助力,你盡可在長安施展,令曹公得西來長安,通達聖聽。”

  “廷尉之言,當真可行否?”這種暗地裡被人始終算計的感覺,讓董昭渾身不自在。

  主要是若真的是賈詡背後掌控,他隨時能進言提醒二賊,那可就功虧一簣了。

  “可以,”鍾繇篤定的點了點頭,“我之前說過,他對二賊已經失望透頂,已在謀張濟了。”

  “李儒、賈詡之流,才能出眾,但無法引動大勢,他知曉李傕郭汜定不能久持,於是攪亂局勢,是為了身退。”

  “我可料定,賈詡在等時機而走,再待時而佔一處穩固必取之地,待價而沽。”

  “是何地!?”董昭好奇的問道,他此時十分興奮,聽完了這些,很難不對長安裡這位謀者感興趣。

  但很遺憾,鍾繇笑著搖了搖頭,放下胡須,渾濁的眸子看向他道:“公仁也太抬舉我了,我在蛛絲馬跡之中,能斷出局勢由他暗中攪動,就已是煞費苦心。”

  “若是猜測其所謀去向,是萬萬不能,但無論如何,長安局勢會因他推動,而利好與我們。”

  “東歸,定能成行,”鍾繇笑得成竹在胸,“今日來,便是為了告知公仁,可盡管去試言,為曹公拉攏,我等可再推動大勢而走。”

  “好,好,如此甚好,”董昭腮幫微微鼓起,心裡雖不安,但是卻也覺得慶幸。

  第二日,果然沒有人來追問昨夜鍾繇去見董公仁之事。

  相安無事的一日,到夜晚才稍稍被打破,是李傕同意在殿上面見天子,並為曹操請功。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李傕和郭汜彼此內鬥,兩人誰都不願見到對方的勢力太大,所以對曹操肯定會暗中結交。

  我當時是不是這麽想的?應該是!

  董昭心中思索了一下,旋即肯定了自己當初早已是洞察兩人態勢,方才會同時送去書信。

  因而,料定他們之間不會互相通信,卻都會暗自與曹公交好。

  不愧是我。

  但,當時是本性流露,還是真的有此設想,董昭其實有點記不清了。

  到了第三日,果然郭汜的人也暗暗到了他府邸,將回應告知,他願意暗中迎曹公,且為他功績請天子再做賞賜。

  同樣,李、郭二人在隨後的幾日裡,都沒有察覺到彼此派人來見過他,說明內城的暗探真的被蒙蔽了。

  董昭身為騎都尉,從河內進入長安起,都會有人盯梢,絕不會放任他在城中自由遊走,隨意謀劃。

  而且,他的確也做了不少暗地裡拉攏的事,卻一直沒有被拆穿,這足以說明當時鍾廷尉所言非虛,真的有人在背後蒙蔽二賊的耳目。

  第七日時,董昭送出去書信的人,也都陸陸續續回應,有的人大為欣喜,表示願意歸附曹公;有的人模棱兩可,只是托董昭表達謝意,並沒有親近的打算。

  而還有一半的人,並沒有任何回應。

  不過依照現有的回應,董昭大概能知曉有多少勢力願意幫他在天子面前進言,又有多少人能夠在李郭二人眼前說得上話。

  是以,董昭順理成章的提出了東歸的意見,並且上書尚書台,請百官在朝會上考量此事,聽天子做出決斷。

  百官爭論不休,李傕郭汜則是默不作聲,彼此不相對望,而天子陳去年大旱之情,長安百姓民不聊生,怨氣四起,存糧只能夠軍中所儲,但不可賑災於民。

  他想要回到雒陽舊都,在雒陽四通八達可令天下諸侯進獻朝貢。

  這樣,既可以鞏固周邊護衛兵馬,又可安定萬民,同時遠離長安這災害橫生之地,讓李傕與郭汜考慮。

  散朝之後,分別有人去跟隨兩將而走。

  同時進言,所言幾乎都是想讓他們迎合天子的想法,歸舊都。

  進言的方式都很有意思,差不多說的都是同樣的內容:將軍若能依天子之言,則日後定為漢廷所倚重,乃是國柱之功績。

  於是,兩人都各有心思,頗為動心。

  三日之內,天子周圍諸公不斷去請見李傕,陳之以利害,終於說動了李傕。

  李傕勉強答應東歸,並且立刻讓天子選定官吏,前去修繕雒陽皇宮,再準備車攆、馬駕,擬好詔書準備向東而回。

  至此,滿朝大幸。

  在他們看來,東歸之謀,已經踏出了第一步。

  但,在天子下令出行之後。

  不多時,李傕郭汜就爆發了大戰,兩人彼此怪罪對方不尊當初約定,暗中靠近漢廷,意圖獨霸大權,鬥得不可開交,雙方兵馬彼此廝殺,將長安又化作一片火海般。

  百姓出逃,諸將按兵相望,天子在諸臣子的護衛下,加快腳程向東遷徙,同時派出飛騎到天下各處,尋求諸侯出兵勤王相助,來迎接聖駕。

  ……

  潁川。

  屯兵潁陰的曹操在荀彧趕到家鄉後,收到了天子東歸的消息。

  而且,送來消息的人幾乎詳盡的告知了如今長安的態勢。

  “關中大亂,諸侯混戰,李傕郭汜已撕破臉皮了,”曹操將書信放在案牘上,對眼前的荀彧說道。

  荀彧調運了五萬石軍糧從兗州趕來,便是為了助曹鎮守潁川,以待天時,但誰能想到,天時來得竟然如此之快。

  “送信來人,屬董昭麾下。”曹操明顯心情極好,當初張韓就力主推舉此人,曾說過他一定會在東歸大事之中,為曹操建立汗馬功勞,現在果然功勞不小。

  曹操略顯興奮的走到荀彧面前,雙眸放光的湊近他,道:“文若,時機正好,我們應該立刻出兵,靠近雒陽。”

  “董昭,為我遊說了河內太守張楊,早年我和張楊曾有舊識,但他與袁紹成仇之後,也一直忌憚於我,但這個董昭,卻為我勸說張楊,開河內關口令我軍通行。”

  “會不會是計?”荀彧平靜的問道。

  “不會,”曹操輕聲篤定,“張楊苦守於河內,不敢輕舉妄動,因為他為天子北部屏障,一旦撤軍則會被李傕攻殺,而袁紹也會趁虛而入,佔據河內。”

  “所以他需要盟友,而我,此時就是他最好依賴的盟友。”

  荀彧深思片刻,決定再與曹操將消息全數通達,拱手道:“鍾元常曾送來消息,李傕、郭汜二人日益仇恨,隨時可能爆發大戰,如今果然開戰,亂則有機會,所以才會讓我們前去勤王迎接,所以此消息應當是真的,長安真的大亂了。”

  曹操呵呵一笑,“準備許久,就是等待此時機。”

  “奉孝、志才都曾數月謀劃此事,派出探哨摸清一路地勢,自長安到雒陽數百裡,關口守軍也大多熟悉,張楊只要為我開了河內,則少去大半。”

  “雖說不知他們這兩名西涼舊將是如何起的爭端,但形勢利好於我,應該銳意進取、勇猛精進。”

  “我意,集齊所有騎兵,進發雒陽,以重建雒陽舊都為名,先將五萬屯民送至雒陽附近。”
    五萬屯民,全部挑選當年青徐降卒退伍的壯丁,他們雖不能選為精銳之師建功立業,但為屯民卻是精力過盛,這一兩年未曾上過戰場,可謂養精蓄銳也。

  而且,這些人對曹操有感恩之心,願意聽令行事。

  又一直盼望能夠立功,來脫離屯民的身份,成為某地的住民,完成從“賊寇”身份又轉回為“大漢子民”的華麗變身。

  所以,這些人只要給他們刀劍,他們就是曹操的兵。

  “主公要派遣誰人先行?”

  荀彧問道。

  “我親自前行,”曹操不假思索的說道,“匡扶漢室,我輩當義不容辭,如何還要派人先行?”

  “至於隨行軍師,便請文若和伯常跟我去吧。再沒有比你二人更合適的了,讓伯常自行挑選將軍隨行出兵。”

  “伯常不光能打,鬼點子還多,又對局勢心如明鏡,且還對董昭有舉薦之恩,帶他最好不過。”

  荀彧沉默以對,沒有多言。

  他自身體恢復之後,在家中聽聞了張伯常從長社到潁陰的所作所為,差點沒又背過氣去,但身體恢復了,精神極好,於是就變成了在家裡被氣得嗷嗷叫。

  若是可以的話,他真想把當初贈予張韓的信物、書信全都要回來。

  混帳張伯常,不當人子!

  長社到潁陰所有世族居然全都不可幸免,幾乎錢糧所藏被掃去了大半,哪怕是所謂盤根錯節的巨樹,也在這一趟裡被掏成了樹洞,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枝繁葉茂。

  另外,荀彧也有點怒氣,暗中聞訊是何人設下埋伏,但只有蛛絲馬跡,不可確信結果。

  而其實曹操選擇張韓的另一個理由是,青州眾不光感恩曹操,也賣張韓的帳。

  他們兩人,一個是恩威並施的兗州主君,一個是提出屯田策,並且致力於讓百萬人安置的仁義謀臣。

  許多現在虎豹騎的精銳,以及青州眾屯民,對張韓的話是願意聽信的。

  一同前去,可以分而管制,曹操可領虎豹騎入長安,去迎天子,見諸多謀臣。

  而張韓能在雒陽管住五萬屯民,先行居住屯田、取材建雒。

  ……

  河內。

  雒陽舊都,張韓和典韋走轘轅關小道,自登封而入,穿過大山遠眺雒陽所在。

  轘轅關小路崎嶇難行,道路回轉不斷,是以行路十分緩慢,但好在關口並沒有敵軍、賊寇,早在曹軍進入潁川之後,各關口都已派去兵馬暫駐。

  是以,張韓下令暫且在關上停駐休息。

  曹操走的是新鄭,從平原前去河內。

  順帶領五萬屯民遷徙,期間保證糧草水源等,行路也不算快。

  兩路而走,都是預估一個月左右方可到達。

  當然,也有騎兵探哨早已經先行出兵而去。

  在等待前路消息傳來。

  是夜。

  張韓沒有把酒言歡,因為戰馬所帶只有水,轘轅關上的守軍又沒有多少物資囤積。

  所以只能在關城上,俯瞰河南的大好河山。

  “先生,喝點水吧。”

  典韋去拿來了皮袋,方才張韓說口渴得緊,有點難受。

  “難道就沒有蜜水嗎!我想喝蜜水!”張韓咬牙切齒的氣抖冷。

  我在許縣好好的置辦房產、地產,已經開始準備收奴籍來開墾土地了。

  在享受自己的狗大戶人生的時候,忽然就被派來迎天子。

  如果沒記錯的話,從方略到董昭此人的招攬拉攏,基本上都是自己出的主意,並且在其中奔走操持。

  既如此,那身體力行的危險活兒,也要我來乾嗎?
  我為你曹氏當牛做馬,伱曹氏給我草嗎!?

  哦,還真給了……我的憲兒。

  想到這,張韓為了家庭忍了下來,並且陷入沉重的思考,婚姻到底給男人帶來了什麽,氣抖冷。

  典韋聽完他的話,沒有絲毫遲滯,動作很自然的坐在了他旁邊,語重心長的道:“您要點臉吧,還蜜水,有水就不錯了。”

  他也知道張韓不是真的要,就是喜歡口嗨,一天天作精作怪的,他早就習慣了。

  “就這個,不喝俺全喝了。”

  “我喝!”張韓咬著牙道。

  “我們先行走關口入雒,速度不比曹公他們快多少,為何要這般行事?”典韋一路想來都不明白用以。

  還是張韓思考了許久,才歎道:“這是防止在側聚集敵軍,我們一路走側路小道,路程較短,但崎嶇難行,可以和主公同時到達。”

  “但我們不走大路,可以查探兩側是否有敵情,從而保證正路大軍安寧。”

  “主公行軍一向有方。”

  張韓歎了口氣,道:“苦活累活肯定是咱們來乾,他就可以酒水載道,豪情入雒,盡享風光。”

  曹賊,呸!

  典韋咧嘴一笑,道:“先生,您整天自稱氣運加身,我看最近就倒霉透頂,先被扣了三個月俸祿,又被人告私易田地罰了不少錢,現在還走這崎嶇山道受罪……”

  “別說了別說了……”張韓擺手打斷,說多了都是淚。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但最近一直濕鞋,鞋都快泡浮囊了,就很迷茫。

  次次加的氣運都是假的嗎?怎麽一沒撿錢、二無美女投懷送抱,三無隕石砸我之敵?
  我十點氣運都耗在哪裡去了!?
  典韋在旁邊又逗了他一會兒,忽然間眼睛瞪大,看向遠處山坡下的出山口處,有騎兵飛掠。

  星夜飛騎,定是為了傳遞消息,而且是自西向東北方向去,那就是要去河內郡。

  “先生你看,有幾匹飛騎掠過!”

  “追上去,抓來問問!”張韓眼睛一亮,頓時來了興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