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燕喜樓的時候,無論是顏老師傅和馮正明的師兄們,都不可能會想到,馮正明隻用一年多的時間,成為泉城廚行裡舉足輕重的人物。
當初師兄們陪同師父向燕喜樓做最後告別的時候。
師兄弟們心裡也都有著各自的理想和抱負。
大家都是想著,有朝一日要重新在泉城揚名,要讓燕喜樓裡顏老師傅傳給他們的手藝繼續被發揚。
如今,這件事算是被馮正明辦成了一部份。
他僅僅隻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經成功經營起兩家泉城很出名的館子。
雖然無論是馮家乾飯鋪還是匯泉樓,都是曾經被泉城很多人知道的老招牌。
但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沒有馮正明的手藝和他經營策略。
馮家乾飯鋪想要獲得現在的名氣很難。
匯泉樓可能也會步燕喜樓的後塵,在泉城成為消失的老字號。
很多不了解的人會覺得,馮正明能短短一年多做成這些事情,是不是他有什麽不為人知的背後助力?
知曉馮正明成長的師父和師兄們還是很清楚。
他如今取得的這些成就,是他曾經默不作聲在後廚打雜多年,又跟在師父身邊,經過各種廚藝上交流和學習。
馮正明取得這些,是他厚積薄發的結果。
伴隨著一陣鞭炮聲。
匯泉樓門前相當熱鬧。
不少人都趕來圍觀。
今天匯泉樓迎接了省市的領導,還有從國外回來的僑胞。
也有泉城廚行中比較知名的一些廚師。
像是崔老師傅和顏老師傅幾位老師傅都到場了。
還有省、市烹飪協會的人。
更有馮正明的親朋好友也都紛紛趕來祝賀。
在眾目睽睽見證下,省市領導和僑胞代表司徒老先生,和馮正明一起為匯泉樓揭牌。
圍觀的人也是看到,紅布被揭開後,一塊黃銅色的牌子展露出來。
泉城僑胞魯菜品鑒交流基地。
這樣一塊牌子掛在匯泉樓進門的地方。
讓人一眼就看出這塊牌子的分量。
現場圍觀人群也爆發出一片掌聲。
之後是省領導和僑胞代表司徒老先生分別在現場發表講話。
等到他們都講話結束,馮正明也被請出來講話。
並且現場報社和電視台的記者也都一起繼續記錄著。
馮正明面對在場這麽多人,他先是笑了笑:“還真是有點不好意思。”
這話讓現場人群頓時爆發出一片笑聲。
然後人群裡有人喊道:“馮大廚別不好意思,盡管說吧。”
“對對,大膽說,我們想聽。”
見大家都鼓勵自己大膽說,馮正明這才深呼吸一下開始發言。
“首先還是要感謝各位領導,還有僑胞們對我們匯泉樓的肯定。
其次要感謝大家對匯泉樓手藝的信任,對我這個十分年輕主廚的認可。”
感謝了過後,馮正明才開始從自己一年多前經歷說起。
“可能很多認識我的人都知道,一年多之前,我學廚的燕喜樓關張了,那一刻對師父和我與師兄們而言充滿了苦澀和無奈。
我們都知道,很多人會把燕喜樓關張的原因,算在我們廚藝不行上。
所以我從燕喜樓出來,心裡就一直有一個信念,我要證明自己。
讓大家都知道,燕喜樓關張不是因為我們手藝不行。”
這番話可能是馮正明一直憋在心裡,今天終於找到了這樣一個機會說出來。
“我從跟大師兄在啤酒廠食堂後廚,到自己去火車站賣盒飯,後來賣把子肉,那個時候就是想要看看自己手藝是不是能獲得大家認可?”
馮正明說到這裡展顏一笑,“事實證明,大家還是認可了我的手藝。”
介紹完之前經歷,馮正明又是話題轉到師兄們和師父身上。
“我接手匯泉樓之前,這裡和燕喜樓當初面臨一樣的困境,但又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匯泉樓是因為沒有了後廚班底,不足以把酒樓的生意支撐起來。
所以我選擇接手匯泉樓,並且邀請我的年輕夥伴和我一起支撐起匯泉樓後廚。”
說到這,馮正明看向今天到場的包括六師兄在內的師兄們。
“真的要感謝我的大師兄,還有我的三師兄和六師兄,是他們的幫助,讓我能夠放心大膽接手和經營匯泉樓。
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可能無法這麽快扭轉大家對匯泉樓曾經的印象。
我的六師兄張明海,他在萊城給我提供了海鮮,同樣他也是那邊大酒樓的主廚,大家如果去萊城的話,可以去支持他。
我的三師兄楊斌,現在是馮家乾飯鋪後廚的主廚,他炒菜的手藝可能還要在我之上,相信去過馮家乾飯鋪的大家都應該有所了解。
我的大師兄李輝東,他現在還是啤酒廠食堂的廚師長,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啤酒廠食堂飯菜的味道好,尤其是他們的包子做的好,是不是?”
現場頓時爆發起一片回應:“是。”
獲得回應,馮正明看向了師父:“還有我的師父,他雖然年事已高,卻還是依舊堅守著魯菜的傳承和發展,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顏家菜館?
那是師父家大哥開的菜館,也是正宗師父手藝的傳承,大家有機會也可以去顏家菜館嘗嘗看。”
馮正明這麽一番話,把師兄們和師父所在的地方都認真介紹一番。
有一種要趁著這樣機會,利用今天來的報社和電視台記者報道,把師父的顏家菜館,以及幾位師兄好手藝都宣傳一下。
這也讓在場的顏老師傅和馮正明幾位師兄都忍不住笑起來。
馮正明介紹完了師父和師兄們。
話題回到了匯泉樓。
“匯泉樓這次能獲得省裡和僑胞們信任,讓我們成為泉城和僑胞交流魯菜的點,功勞自然也不是我一個人的,這其中也有我們後廚每一位廚師的功勞。
他們都是和我一樣的青年廚師,我們都知道自己在烹飪上還有不足。
但我們年輕人就是有拚勁,我們會好好把傳統手藝磨練好,並且用我們年輕人的活力,在傳統經典菜肴的基礎上,創新出更多美味菜肴讓大家品嘗。”
最後馮正明向大家表示。
“拿到這樣一個認證,是對我們匯泉樓的激勵,同樣也給了我們匯泉樓不小壓力。
不過我相信,我們匯泉樓的青年廚師們一定會頂住壓力,繼續把我們的菜做好,也歡迎大家多多來品嘗和指正。”
說完了這番話,馮正明的發言還是引起現場的掌聲。
顏老師傅看向小徒弟,眼神裡充滿了對小徒弟的欣賞。
幾位師兄也都為小師弟感到開心。
現場爺爺和二姑、三叔他們自然都是更加高興了。
作為馮正明的親人,他們看到他這樣成就,真的是感到臉上有光。
今天到場的烹飪協會的幾位,他們看向馮正明目光多少有些複雜。
本來烹飪協會確實看好馮正明,也有想過要給馮正明一些支持。
只是現在看起來,烹飪協會完全是被馮正明甩開了。
他能直接越過烹飪協會,自己去爭取到這樣的機會。
這讓烹飪協會的幾位多少感到,這已經是完全脫離他們控制了。
而且包括李志峰在內,烹飪協會中層。
他們覺得以後想要掌控馮正明很難了。
對這樣一個脫離他們掌控,手藝又是如此厲害,背後還有省裡甚至是僑胞的支持。
烹飪協會的幾位覺得,他們在泉城乃至全省烹飪界的地位將會被挑戰到。
雖然對此他們心裡是有不滿,但他們斟酌一下也發現,對馮正明他們還真是沒辦法了。
本來,烹飪協會還能用老字號的名頭,或者是匯泉樓廚師們定級的事情,還能夠稍微對馮正明他們進行一些拿捏。
甚至不久之後省內為全國烹飪技能交流大賽選拔上。
烹飪協會他們作為評委方,也能夠對馮正明進行一些拿捏。
只是現在烹飪協會已經沒有那樣機會了。
馮正明這麽大的名聲,如果選拔上故意拿捏他,恐怕真的可能會被省領導問責。
現在從馮正明展現出的能力來說。
似乎省內選拔上,他是真的會毫無懸念拿到代表名額。
想到一個僅僅二十多歲的青年廚師,要成為魯菜代表廚師去參加全國烹飪技能交流大賽。
這多少讓烹飪協會裡的一些人,總覺得有點顯得他們很沒本事。
有相似想法的,自然還有一些得知消息,沒有能夠到場的中年廚師們。
不過那些私下裡不服的聲音,已經對馮正明和匯泉樓構不成任何威脅。
本來馮正明利用辦喜宴酒席已經讓匯泉樓在泉城名氣大漲。
現在經過這次揭牌的活動後,匯泉樓的名氣只會更大。
可能現在最為悔恨的,應該是當初本來能來匯泉樓實習,結果最後卻沒有來報道的職校學生們。
門前的揭牌儀式結束後,馮正明也是招呼今天到場的領導、僑胞和親朋好友們進門。
今天中午,匯泉樓自然是要大擺宴席,要表達一下感謝,也是要趁機向所有人再次證明,匯泉樓是憑實力獲得這樣一塊和僑胞交流魯菜的牌子。
進到匯泉樓最大的包間,省、市的領導多少還是有些驚訝。
最大包間的名字正是泉城。
包間裡的各種布置,也都是很有泉城本地特點。
尤其是牆上掛著的幾張照片,更是泉城很知名的景點。
照片的拍攝細節相當講究。
拍到了,可能是很多人一般沒有機會看到的泉城著名景點的景色。
站在包間裡,眾人也都是感歎這樣的布置太有心。
“真是沒想到,小馮在包間內的布置上也這樣有心,這個夕陽下泉水的景象真是好漂亮,沒想到泉城的泉還有這樣一幕的景色啊。”
“從包間裡的布置看,不難看出小馮是很有藝術修養的人。”
“哈哈哈,這倒是和他做菜的風格很契合啊。”
司徒老先生仔細看著牆上照片,這些照片上的風景,帶給老先生太多回憶。
不少都是他對故鄉這座老城各種記憶中的景色。
這些年他在海外僑居,可以說是總會回想起家鄉的這些景色。
回來的這些天,老先生也去了很多記憶中的地方,看了不少泉城的風景。
但今天在包間裡看到這些照片,還是讓老先生感動不已。
很多風景真的和現場看的完全不一樣。
司徒老先生看了一番,也是問身邊的馮宗嘏:“這些照片是正明拍的嗎?”
馮宗嘏搖頭解釋:“不是他拍的,是他找了專業攝影師拍攝,他從大量照片裡選出這些,算是最能代表泉城景色的照片。”
“是很具有代表性。”司徒老先生給予肯定,“難怪他做菜也會那樣漂亮。”
馮宗嘏點頭:“他的藝術性確實很強。”
當大家都落座不久,馮正明後廚裡先是把準備好的冷盤上桌。
在幾道常規的冷盤後,馮正明也是直接給大家上了一道不可思議的藝術品。
這道菜是脫胎於一品豆腐的一道菜。
馮正明在造型上進行改良。
增加了不少夏季的元素,讓這道菜一下子變得更加高級。
上桌的一刻,幾乎是每一桌的客人都忍不住發出驚呼。
司徒老先生看到這道菜,也同樣是有些驚訝。
驚訝過後,老先生笑呵呵說:“這個正明啊,總是會給我們一些小驚喜。”
在司徒老先生這句話後,包間裡其他人頓時都從驚訝中醒過神。
一品豆腐是一道孔府菜。
也是魯菜的一個分支了。
但是馮正明能在傳統經典菜基礎上,做出另一種樣子來。
尤其是上菜的服務人員,更是轉述馮正明設計思路。
“主廚說,這道夏季一品豆腐,是他設計的夏季做法,他的設計思路是,一年四季,要用不同的食材和裝飾,給一品豆腐賦予四季的特色。”
聽完服務人員的講解,司徒老先生點頭認同:“是很好的設計思路。”
然後老先生對在場的幾位領導接著說:“這樣的設計,讓我們傳統的經典魯菜,更加具有一種國際范了,正明是真的很用心。”
領導們也都紛紛點頭,他們也很認可馮正明這樣的設計思路。
不丟失傳統的做法,而增添上更多的現代元素。
這才應該是所謂“守正創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