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19章 魏天爵和聚寶盆
  第19章 魏天爵和聚寶盆

  聽王文龍問起稿費,李光縉就忍不住樂起來。

  “《儒林外史》已經付梓印刷了,雙峰堂和愚兄的書坊正全力趕工,旋印旋售,許多客人爭相求購,只是抱怨沒有貨,現在已經賣出一千多部。還是因著賢弟的小說寫的太好!”

  王文龍點點頭心中頗為滿意,照幾人的分成比例算來他現在已經收入二百多兩,而且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後只會越來越多。

  看出王文龍想要取錢,李光縉笑道:“余賢弟托我把平版《儒林外史》的後續稿費給你,還有繡像本的利潤也一並給付。”

  “這家書店就是我的產業,如果賢弟錢財沒地方放,可以在愚兄的書店櫃上寄存。隨時使用都能來取,而且每個月能有八厘的利息。”

  利息給到這麽高,王文龍頗為驚訝。

  李光縉一番解釋王文龍才想起來,此時這些店家都有小押業務,吸收普通百姓的存款,每個月給予高額的利息。

  一切只因為大明在濫發鈔票把自己的寶鈔給玩壞之後,不得以進入了銀本位時代。

  隨著大明朝的商業漸漸繁榮,全天下的交易根本就不是那點白銀存量可以完成的。

  到了明末整個大明都處在白銀緊缺的狀態之中,隆慶開關之後幾十年大明吸收掉了全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白銀產量。

  上到國家朝廷,下到市井的商販都缺少流動資金。

  只要市面不是太亂,在這年代真就是有錢投資做生意就不會虧。

  要是沒有這樣商業繁榮的底氣,萬歷皇帝也沒機會搞出誇張的稅監制度,換到其他朝代,這樣亂收稅早就把工商業者的利潤給收沒了。

  換句話來說,這意味著大明的商業潛力根本就沒有被開發完全,只要大明的統治方式能夠稍微近代化一點,比如搞個中央銀行給這些做小生意的商販投資放款,促進貿易,大明的財稅收入直接增加個三成都有可能。

  只不過官僚樂得低效統治少擔責任,而萬歷皇帝只要能收到錢就好,也不想去動制度改革,於是朝堂上下就坐看大明湊湊合合的過下去。

  李光縉早猜到王文龍今天要拿錢,早已經將他的五百多兩稿費和二百多兩分紅取準備好了。

  七百兩銀子重達四十多斤,王文龍自然不會傻到扛著它們回高宷府中,於是取出來後直接勞煩李光縉寄存在書店的櫃台上,也算是幫襯李光縉的生意。

  兩邊寫了字據,全部忙完時間就已經到了中午。

  剛命令店夥計跑出門去叫飯,三人才坐下,突然聽到街面上一陣吵吵嚷嚷。

  幾個壯漢扛著高宷收稅的牌子,扯著一個士紳打扮的人就往車上推。

  “你欠了我們魏老爺的錢還敢抵賴!一定要到衙門裡讓你小子見識見識!”

  “老爺饒命,那盆子實在是沒有跳出金銀來呀!”

  那胖大的士紳哭爹喊娘,連連哀求,最後叫店中夥計拿出幾個大元寶賄賂才終於被放開。

  接著就見那群潑皮扛著牌子闖進那員外的店裡,一會兒抱出一個破破爛爛的青銅鼎。

  “用了我們魏老爺的聚寶盆還敢耍花樣,伱這小子是活的不耐煩了,你不會養,我送給別家養去!”

  一行人罵罵咧咧,扛著那個鼎就走了,路上行人唯恐避之不及。

  王文龍忍不住問:“這群人又是什麽來頭?”

  李光縉看了李八斤一眼,冷笑說道:“還不是高公公的手下。”

  李八斤頓時有些尷尬,站到了一邊去。

  李光縉解釋說:“這高宷到福建之後拉攏了好些潑皮,其中最為頭的就是那個魏天爵,那廝本是一個坑蒙拐騙的術士,受了高宷青睞之後就抖起來。”
    “他說自己有一個聚寶盆,只要往盆中放入一枚元寶,過兩日就會變成兩枚,四日就會變成四枚。”

  “然後他就強行把這聚寶盆送到商戶家裡要他們去養。這廝送去的時候當著商戶的面在盆中投入一枚元寶,過幾日就找商戶要回一枚半,還裝好心說另外半枚是給商戶的報酬。”

  王文龍聽的目瞪口呆:“這和搶錢有什麽分別?”

  李光縉苦笑:“似乎真沒分別。”

  ……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幾天之後,高宷的府邸,高宷一邊聽著府中戲班排演的《牡丹亭》一邊讓丫鬟伺候他喝著一盞濃濃的燕窩湯。

  他勾勾手指對上來的王文龍道:“戲改的不錯,讓你去抓李旦馬腳的事情辦的怎麽樣了?”

  王文龍笑著說:“公公,那女子在李旦家中,我必須找個機會才好去勾搭她。”

  “嗯,這段唱的好……”高宷點點頭,“你也要抓緊著些。”

  王文龍也不知道高宷找李旦麻煩究竟是為了什麽目的,能拖就拖。

  高宷眯著眼睛看戲,又說道:“王文龍,你這《牡丹亭》全本什麽時候能排完?”

  王文龍說道:“我不怎麽會唱戲,若是公公能給我請兩個弦師來,我教那些戲子唱戲就快多了。”

  這幾天王文龍教這些個戲子學唱的昆曲時候才知道有多麻煩。

  王文龍記憶之中的《牡丹亭》是白先勇的版本,時隔幾百年,昆曲的曲牌多少也有些差別。

  而高宷給他弄來的這些戲子雖然唱戲功底了得,但是文化水平都堪憂,連背詞都有困難,一些昆曲曲牌如果是改變過的,更是要一個音一個音的糾正才能帶出來。

  王文龍自己要把唱段唱準都難,更別說教徒弟了,如果有幾個懂得音律的弦師幫忙過程會輕松許多。

  “這裡的身段要改,不夠媚氣,回去想想,是否這裡加一段袖子功?”高宷點頭說道:“就依你這個法子,在我做壽之前一定要把這首戲排出來,到時候壽宴上要唱的。”

  交代完之後王文龍正要退下,高宷又招手讓他靠近。

  高宷道:“你從小在西洋長大,想必知道不少西洋諸國的故事。你可知道呂宋的機易山?”

  王文龍一愣,他知道呂宋就是後世的菲律賓群島中最大的呂宋島,機易山大概是一個譯名,前世他也去呂宋島旅遊過,可是他努力在腦海中思考著有關這個名字的地名稱呼,卻發現自己一無所獲。

  王文龍搖搖頭。

  高宷看向他道:“想你也是不知得了,話說……呂宋人極富可是真的?”

  王文龍解釋道:

  “呂宋島是西班牙人的貿易中轉處,那裡的物產並不豐富,但因為很多大明商人都到那裡去貿易,便就留下了此地物產富饒的印象。其實大多數在呂宋出售的貨物都是從天竺送來的。”

  王文龍覺得自己的描述已經盡量簡化了,什麽殖民地、什麽西班牙總督府的概念都沒說。

  可高宷還是聽得滿臉疑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