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498章 書齋開張
  經兩人解釋王文龍才明白,東林黨對於民黨的忌憚已經到了出手插手民黨學校的程度。

  原本民黨學校的教學內容沒幾個人有意見,可是最近從常州來了幾個名士加入民黨,很快明黨之中就出現分裂。

  這也不奇怪,從之前民黨大會上各方的爭吵就能看出民黨本來就是一個大雜燴,大家都相信民族主義以及經濟學,但是對於黨派的方向定然有極大的不同。這樣的黨派本來就會分裂,東林黨插手只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甚至其中還不免三黨的身影。

  民黨的影響力在江南越來越大,特別是他們可以深入文化水平較低的工商業階級,江南的工商階級實力並不小,只是之前無論是東林黨還是三黨都沒有辦法有效的和他們溝通,這也是為何東林黨特別想要把民黨吸收入自己的體系的原因。

  民黨學校這事,背後說不定還有三黨的身影。

  葉晝則也是看清了這一點,所以才答應了民黨學校分成兩類班級。

  “何必多說,隻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葉晝則有些失落的道,他已經意識到民黨總有一天會脫離他的掌控,現在隻想把學校辦好。

  ……

  民黨學校位於六合衡山之上,此地早在南宋就已建有書院,只不過日久年深,漸漸廢棄,原歷史上到清代才會重建六峰書院,此時則被葉晝則看中成為民黨學校的地址,南京各方士紳也都捐款支持。

  學校的名字就叫做衡山書齋,之所以沒有起名叫書院,是因為這年代書院是指讀書考科舉的地方,書齋則指鄉村中給兒童開蒙的私塾。叫做書齋,強調了民黨學校不為科舉的本意。

  衡山書齋優先錄取民黨中人,不用報名費,只是要學生吃住自理,非民黨成員經過內部推薦,也可來此上學。因為學費便宜,葉晝則張鼐又有名聲,倒是頗吸引了許多行商做工人家的孩子。

  站在人群之中,李新雖穿著一身粗布衣服,但是剪裁極為合體,仔細看就能發現不是估衣鋪裡買來的便宜貨,他處事極為低調,進入書齋之後就讓隨從遠遠跟著,自己則雙手背在身後,好奇的打量著衡山書齋的陳設。

  突然見到人群都向著書院大門處聚集,李新抓住一個匆匆走去的學生問:“這位小友,可知建陽先生什麽時候到來?”

  被他抓住的學生一臉興奮,“建陽先生馬上就要到了,老師們叫我們到前面場上去聽建陽先生做會講呢。你們福建班的都已過去,你還不腿腳快些?”

  “我?”李新被說的一愣,然後便笑起來:“如此我等腿腳也要麻利一些了。”

  衡山書齋的學生,許多都已經二三十歲,李新二十出頭的年紀,打扮又低調樸素,的確很容易被當成學生的一員。

  李新帶著一群隨從,跟著同學們一起走,衡山書齋雖然新建立,但是因為圈下來的地方大,建築物不多,平地倒是不少,一群人跑了好幾分鍾才來到書齋的大坪,就見一個木台下面已經擠滿了人,後面還有人源源不斷的趕來聚集在一起,人數可能上千。

  原本木台下面應該是有坐位的,但因為來的人太多,此時就見坐上那些有功名的夫子們也都站起身來,自己扯著條凳放到講台下。這年代又沒有擴音設備,到場的人多了也只能往台前擠,離的太遠就聽不到王文龍在台上的講話,所以人一多,那些先生們乾脆連座位也不要了。
    “建陽先生在江南居然有如此名望?”李新自然早知王文龍的名聲,但是看到此情形還是不禁驚訝。

  站在台上的王文龍也被這場面嚇到,對一旁的張鼐說:“張山長,民黨書齋第一期可真是大手筆,怕不是要招上千名學生?”

  張鼐搖頭說道:“民黨書齋哪有這樣的教學能力,我們第一期也就是三百多個學生而已,剩下的人都是民黨中聽說先生要辦會講專程趕來的。”

  王文龍一問才明白,民黨的許多支持者都是小手工業者,這些人在府縣學的會講時都沒什麽機會擠進去只能站在學校外面看熱鬧,而民黨書齋卻不攔他們,於是許多人生意都不做了,也要來聽一聽王文龍講話。

  見到台下的人聚集的差不多,張鼐連忙走上台子,連打手勢讓眾人安靜,台下的民黨成員也自發維持紀律,很快原本沸反盈天的吵鬧聲變成了一陣一陣小聲的議論,張鼐這才對王文龍說:“建陽先生可以開講了。”

  王文龍點點頭,大踏步走上講台中央,朗聲對眾人道:“在下王文龍,各位同學、朋友,大家好。”

  此言一出,剛剛安靜下來的大坪中又爆發出一陣議論。

  “這就是建陽先生?”

  “看上去好生年輕。”

  “我還以為王建陽是個老先生呢,怎想到長得跟戲台上的小生一般……”

  面對台下的吵鬧,王文龍只能默默站在台上等待,過了半天,場下逐漸安靜,王文龍才接著笑道:“列位若是再熱情些今天也不用我講了。”

  台下爆發出一陣哄笑,有了王文龍這一提醒,眾人沒有再布置的討論,停止笑聲後都安靜的等待王文龍說話。

  王文龍朗聲說道:“這是我在咱們衡山書齋做的第一次會講,聽說許多朋友們歇工歇業也跑來聽。我也是窮苦家出身,知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道理,明白歇工歇業一天對於工農商販來說意味著什麽,列位這樣的支持,實在讓王文龍受寵若驚。”

  說著王文龍鄭重地對台下眾人一拱手,場下人則不少臉帶笑容,對王文龍的印象瞬間變得極好。

  和場下眾人拉近關系之後,王文龍才開始引入正題:
  “今日是衡山書齋的開學大典,我昨日苦苦思索,在這大典上要講什麽呢?思來想去,想道聖賢有綱舉則目張,名正則言順的教導,既然是衡山書齋的第一日開學,就講講這衡山書齋創辦之意義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