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497章 東林勢熾
  南京碼頭,李三才以及幾十個隨員從漕船上走下,南京方面的官員早就已經準備好了迎接的隊伍,一面面官牌,全套的鑼鼓儀仗,灑水淨街,往來奔馬,排場之大簡直堪比閣老出巡。

  李三才對此全然不覺得逾越。

  按照禮數,漕撫上街的確能夠擺出這樣的排場,但這就像是後世結婚理論上任何人家都能請來五十輛豪車的車隊,並不會被交警抓著罰,可有多少人會這樣大張旗鼓的招搖過市?
  李三才的儀仗一路風風火火的走進館驛,在路邊眾人的注視之中,李三才走下轎子,一臉笑容的衝著管社前接待他的南京官員打過招呼,又走向站在人群裡的王文龍。

  “建陽,這一次的上書可要有你列名呀。”

  “義不容辭也。”王文龍回答。

  “有建陽這話我就放心了。”李三才滿意的說。

  兩人親密交談的模樣讓一眾南京官員暗暗記在心裡,心想人說:王建陽交友廣闊,無論東林還是三黨都給他面子,果然不是假話。

  王文龍陪著李三才走進管社,身後前來歡迎的南京官員自有人打發,李三才這才收斂了神情,詢問王文龍道:“聽說建陽最近在幫民黨做事?”

  “民黨打算辦一個學校,我行有余力,正好為他們編寫教材。”

  “建陽果真是熱心之人呀,”李三才笑著點頭,突然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不如我讓東林書院的人來民黨書院做教師吧。”

  “呵呵,民黨的學校面對的教學對象許多是連字也不識的商人和手工業者,請東林書院的先生來教,怕是大材小用了。”王文龍連忙敷衍說。

  “原來如此……即使不請東林書院的先生做教師,也可經常請他們來交流會講。”李三才點頭說,“前幾日我去松江,看見彼處居然也有民黨在活動,這民黨的聲望是越來越大了,這其中建陽你的理論能收攏人心起了大作用啊。對了,我在松江正碰上建陽投資的皮島船隊販貨北上,建陽妻舅李家的船隊運貨南下,我已跟兩邊都打了招呼,一路上不會有稅監刁難。”

  “這可多謝李大撫了!”王文龍連忙表現的一臉感激,心中自然知道,李三才這是要拿出一些小恩小惠來吸引他。

  東林黨現在想要把民黨的力量吃下去,已經準備分化瓦解,可是王文龍並不擔心。

  東林黨的根基比民黨深那麽多,宣傳途徑又如此之廣,如果那些傾向民黨的小商販願意信東林黨人的說法,早就去投東林而不是支持民黨了。東林黨人和很多民黨成員的根本利益就不相同。

  李三才對王文龍如此重視,在王文龍看來自然是糖衣炮彈,可是在別人眼裡卻是東林黨對於王文龍極為尊重的表現。許多南京官員都將之記在心中,把王文龍的地位推到了必須巴結奉承的名流的地步。

  如今東林黨可是春風得意,在朝中大勝的局勢已定,整個江南也幾乎沒有官場人物敢得罪他們。李三才也因此氣焰囂張,他是東林台面上奔走的第一號人物,甚至覺得自己有可能在幾年之後入閣。

  如今李三才已經開始主動擔負起諫臣的工作,從年初開始就不斷給萬歷皇帝上折子。

  萬歷皇帝在稅監之事上已經退了一步,李三才就針對其他方向,督促萬歷皇帝釋放囚徒、啟用被貶官員、增加言官數量……就差直接給萬歷皇帝開一份任用東林官員的清單了。

  此時攜著大勝之威,東林黨上下普遍認為這麽整萬歷皇帝肯定會妥協。
    李三才讓王文龍跟隨列名的就是一份催促萬歷皇帝增加官員數量的奏折,全天下在這份皺褶上列明的官員名士數量不少,王文龍跟著寫個名字也根本不會被人注意,而且這事情確實客觀上對於朝局有益。

  至於這份奏折能不能達到東林黨想象之中的良好效果,王文龍心裡只能呵呵。

  東林黨人似乎忘記了他們的對手是萬歷皇帝這個老油條,還以為哪怕惹的萬歷皇帝不開心了,只要程序上可以轄製住對方就沒有問題。

  萬歷皇帝雖然沒有辦法反抗,但這家夥不開心是可以罷工的。

  李三才上的這些奏折,估計根本就不會有任何回應,而且李三才他們還千萬別出錯,萬歷皇帝這家夥蔫兒壞,把這些恨意都記在心裡呢,別看他現在一聲不吭,只要發現東林黨的奏折上有出錯的地方,萬歷皇帝馬上就會抓著追打。

  李三才的館舍之中賓客濟濟一堂,全都是來巴結東林黨的人物,王文龍不想摻和,和李三才交談完之後便表示編書沒時間,沒用飯就告辭離開。

  回到家裡,李國仙準備了酒菜,王文龍正準備墊補兩口,葉晝則就帶著張鼐前來拜訪。

  三人坐到酒桌前,葉晝則先對王文龍敬酒說道:“建陽,你所編寫的教材恐怕不能為民黨學院全體學生使用了。”

  “怎麽回事?”王文龍詢問。

  葉晝則苦笑說道:“學院中有一派想要考取功名的人物,堅持不願和白丁一起讀書,便是《數學》《自然》這兩份課本在他們看來也說是白丁的教材,他們隻願跟物理社的先生學一些高深的學問,我們統計了人數,打算乾脆將學校從第一年起就分成兩類班次教學。”

  “一類是建陽認為應該招收掃盲的白丁,他們還會用建陽你的書本,另一類卻是有功名的,他們就直接跟物理社的先生們學更高深的課程。”

  “這真是有些可惜了。”王文龍感慨道。

  他知道這年代的文人所謂有見識也無非是多讀過兩本書,但是即使是秀才舉人,在數學、理科上也許多都還隻算是後世的文盲水平,他們不學習《語文》教材沒關系,第一年只要跟隨學習了《數學》和《自然》也能夠對他們的後續學習有極大幫助。

  “什麽稍有學識之人,無非是一些秀才童生,本事不大,眼界不小。”葉晝則也是受了氣,忍不住吐槽。

  張鼐則苦笑說道:“如此也好,這兩批人本就融不在一起,若要他們同堂讀書,屆時還不知鬧出什麽麻煩來呢。分作兩類班級,我這書院山長也能清閑一些。”

  王文龍問:“學生彼此之間意見相差很大?”

  “有那些東林君子幫忙,能不大嗎?”葉晝則冷笑回答。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