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第359章 保護甲骨飛符遣將
  “這可不行!”范允臨著急說道:“玄宰,你這幾日在外活動,不知這些個鄉野村夫已經囂張到了何等地步,他們時常偷盜甲骨,隨著甲骨價格越來越高,甚至有人打算明搶了,若是沒有足夠錢財,這些甲骨肯定會被他們搶去變賣,想要再湊齊都困難。”

  董其昌無奈的搖頭說:“事不可為之時,也隻好將我們挖掘到的所有甲骨全部拓印,哪怕是有些損壞,好歹也能留下完整的譜系,方便後學之人進行研究。”

  范允臨皺眉道:“不然我再同官場上的朋友求助一下。”

  “沒用的,”董其昌說:“連儲君都無法幫忙,長倩你再投入自己人脈也是無用,屆時反而會如我一般陷落進去。”

  范允臨看著自己手上的甲骨,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明明是朝廷應該要做的事情,如今卻沒有人願意來保護,而天下聞人哪怕已經造成如此大的輿論聲量,最後卻還是無法改變結局。

  這時兩人就見趙崡急急忙忙跑了進來:“玄宰、長倩,朝廷派兵來了!天子明發上諭,著安陽衛所兵保護甲骨發掘,邸報中還說,擬以禮部設館進行甲骨研究。”

  “真的?”

  “千真萬確!”趙崡將一張邸報激動的拍在桌上,然後一邊喘氣一邊笑道:“王文龍的辦法還真成了。”

  “此事與建陽有什麽關系?”董其昌前兩天還在京城活動,並沒有參與趙崡組織的甲骨社簽名,甚至連此事都還不知道。

  范允臨也是一臉喜色,連忙跟董其昌解釋王文龍的計謀,一番言說,董其昌不禁越聽越是驚奇。

  最後他忍不住感慨說道:“我等在安陽忙碌許久的事情,卻沒想建陽在南京幾封信就解決了!”

  范允臨一臉佩服的說道:“王建陽身處南京先調動東林黨,再調動甲骨社,還要遊說沈閣老,時刻權衡著局勢得失,這簡直是坐鎮南京、飛符遣將,哪裡是寫幾封信那麽簡單?”

  董其昌聽得連連點頭,笑著說道:“建陽對保護甲骨之士有如此大功,我當備一份禮物火速回一趟南京。”

  趙崡同意說道:“該去該去,便是咱們甲骨社也得一起承他一份情面。”

  “建陽難道還不是甲骨社中人。”范允臨有些驚訝。

  這一說,董其昌也反應過來:“他不少出錢資助甲骨研究,但卻好像還未入社。”

  “此去南京,該把這事也一起辦了。”趙崡說道。

  “最好再邀他來一次安陽,他的訓詁學研究方法可是對咱們研究甲骨文開悟不小。”范允臨補充說。

  董其昌連連點頭,連忙坐車回安陽城去準備禮物,第二天就起程。

  從河南前往南京的路程倒是不遠,因為這年代的黃河是奪淮入海的,只要到了開封就可以一路坐船到洪澤湖,然後通過複雜的水網不下船的轉入南京應天府。

  數日之後,董其昌就帶著安陽的甲骨好消息來到了王文龍家中,這時候毛文龍的信都還在路上呢,王文龍倒是先從董其昌這裡知道了保護甲骨的最新消息。

  “這事情該喝一杯才是。”王文龍心中也是高興,正好今天《蘇州旬報》的鄧志謨也到了國子監,他是到南京來跟他討論旬報的運營情況的,王文龍於是帶上董其昌、鄧志謨、潘秀一起回雞籠巷的家中,李國仙和馬婆子連忙去下廚,沈宜修不會做飯,就在一旁準備茶水。

  “甲骨文的研究,未來就掛在禮部下頭了?”王文龍在茶桌前好奇問道。
    “我看邸報中大概是這樣意思,不過我覺得這做法有些不妥。”董其昌點頭回答。

  甲骨文的保護究竟由哪個部門負責現在萬歷皇帝還沒有下達明確指示,暫時是掛在禮部之下,大概是把研究甲骨文當成研究古代禮儀的一部分了,這樣說也不算錯。

  在中國古代這種學術研究的所屬機構往往是因事設部,比如皇帝打算修一部xx會典,或是找禮部或是找翰林院、有時也會找其他衙門,就在那衙門下面掛一個部門,再指定一個負責人,然後由負責人到民間去尋找有相關技術能力的編修。

  聽到董其昌的話,鄧志謨有些奇怪:“甲骨社不是一直以為由朝廷來研究甲骨才是正辦麽?如今聖上讓禮部參與,董參政為何又說不適當了?”

  “甲骨的研究太過複雜,而且日期遷延很久,一兩代的金石學家是做不完的。”董其昌解釋說道,“因事設部難免有個日期界限,一年兩年研究不出來,不說什麽,若是十年二十年也沒個成果,到時說不得上頭的官員會受到斥責,但甲骨研究卻又無法拿出足夠成果,那豈不是為難?何況即使有了成果,難道研究個十幾二十年便不再研究了?這東西可沒那麽簡單。”

  挖了這麽久的甲骨,董其昌對這項事業的難度也有了一個大概判斷,他已經做好了這輩子基本上沒有辦法完全讀懂自己所挖出來的甲骨的準備了。

  王文龍聽的也是十分認同,明代這種研究方式說白了就是包乾製。

  這種制度用來責任性的修會典、算日歷、編農政書籍挺方便。

  選一個負責人,反正到一定期限,你可以拿出相應的研究成果也就好了。

  但是研究甲骨文顯然就有點不適合。

  甲骨文是越挖越多的,一任編修乾到老死都研究不完,根本沒有辦法對上頭交待。

  “我倒覺得研究甲骨其實可以弄出一個學會來,此學會算是半官方的身份,由有名望之人,以書面方式推舉學會成員,這些學會成員便相當於以往的編修、修史之類,不算官員,但是給予他們極高榮譽,並且給學會一定活動資金,長期雇傭他們做相應方向研究,如此這些文人完全可以以此為業,研究就可以延續了。”王文龍思考著說道。

  一旁的潘秀問道:“建陽的意思是否就相當於由朝廷資助了一個類似物理社這樣的組織?”

  “沒錯。”王文龍點頭說道,“這學會可以叫做皇家學會,或是朝廷學會、官辦學會,地位應該比物理社這樣的民間組織更崇高。定能吸引不少金石大家前去競聘編修之位。”

  “若是再規定只有有研究成果者才能成為研究員或編修,那也就預防了有人屍位素餐,並且可以在不專門派人管理的情況下,也將研究一直持續下去。”

  董其昌一邊喝酒一邊仔細聽著,到後來不禁放下酒杯,細細思索,最後他連連點頭道:“皇家學會……這個辦法好!建陽!這個辦法好啊!”

  董其昌連連誇獎,喜笑顏開,他現在已經把自己的心思全放在甲骨研究上,最近正為靠禮部研究甲骨不太適合而感到苦惱呢,王文龍所提的官辦學會,卻是一條他從沒有想過的路子,而且一想之下似乎十分可行。

  王文龍知道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五十五年之後,英國就將資助成立英國皇家協會,那也是原世界歷史之中世界上歷史歷史最悠久的科學學會。

  研究甲骨文這活兒,最好就是由民間人士主導、由朝廷提供資金,結合起來的成果就是後世歐洲歷史上一度盛行的皇家學會制度。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