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276.第273章 《尚書古文疏證》出版
  葉向高給李三才寫了書信,又幫王文龍寫了帖子,於是王文龍到國子監請了個假便直奔揚州,兩人第一次見面李三才就熱情道:“建陽打算開辦一個時事報刊?”

  “正是為此事而來。”王文龍點頭說。

  “這是大利民生之事也!”李三才高興說。

  沒錯,李三才在所有場合都表現的十分支持民意,對於辦報之事大為支持。

  這兩年他總管漕運,每次都頭鐵的和監稅太監對抗,已經將全天下反對礦監稅吏的聲音和自己綁定在一起。

  於是李三才雖貪汙,但每次對他的攻擊都被他轉化為對抗稅官員的坑害。

  比如今年李三才建議開渠建閘,修整運河清口一段,短短的一段工程,報價二十多萬,而且他直接留下漕糧接濟,這裡頭李三才不知貪了多少。

  督儲侍郎趙世卿力爭此項目有問題,李三才被彈劾後直接請求離職,萬歷皇帝看了趙世卿的奏疏後也直接同意。

  接著一瞬間從淮陽巡按、巡漕禦史到京中的給事中、禦史全都上書為李三才喊冤。

  連淮河沿岸居民都站出來喊冤,表示李三才是惟一能對付稅監太監陳增的人,此人絕不能離職。

  李三才在鳳陽和淮河漕運上怎麽撈錢運河沿線百姓不知道,但他在淮河沿岸拘捕盜賊、對抗太監,許多百姓真就覺得他是個好官。

  所謂欺世盜名大抵如此。

  聽了王文龍辦《蘇州旬報》的建議,李三才主動說道:“王助教,我幕中有幾個頗能文墨的英才,不如也去你的《蘇州旬報》應個差事,一起將這報紙好好辦起來。”

  王文龍笑了,他要把李三才手下的那群貨招進旬報裡以後他這報紙不分分鍾變成李三才的傳聲筒?

  他搖頭說道:“不敢瞞李大府,我這報紙面對的是民眾,並不言及朝堂之事。”

  “這卻不是可惜?”李三才大不以為然,“建陽既然有如此聲量,更應該為天下公器,當用報紙為天下發正聲正言也,如何隻去處理一些市民瑣事。”

  王文龍說道:“我實在無心於此,若李大府定要將我之旬報變為公器,那我寧願還是在《蘇州旬報》上寫我的小說。看來葉伯伯是讓我拜錯碼頭,小子打擾了。”

  見王文龍拱拱手就要離開,李三才連忙道:“且慢且慢。”

  他想不到王文龍的念頭拿的這麽死,買賣不成仁義在,雖然不能把王文龍的報紙變成自己的傳聲筒,但是如果王文龍賣報能夠獲利對自己來說也是一樁進項,加上能夠收獲王文龍這麽一個朋友總是不虧。

  更何況王文龍是葉向高推薦來的,看在葉向高的面子上這個忙他也非幫不可。

  李三才叫住王文龍說道:“建陽何必如此氣急?你若是無心於大事我也不強求,即使退一步來說,我也很樂意蘇州民意有個表達的地方,此事我當一力支持。”

  李三才想了想說道:“只是蘇州若有重大民意,建陽的旬報當不要退縮。”

  王文龍說道:“太監撈錢我也罵,貪官撈錢我也罵,總是站在百姓的立場。”

  李三才點頭,這樣就行,他的確撈錢,但是主要撈的是朝廷漕運的錢,百姓還以為他是好官呢,而稅收太監在當地刮地皮,給百姓帶來的痛感遠遠比他撈錢帶來的強烈,王文龍既罵貪官也罵太監,在李三才以為其實是好事。

  而王文龍心中也明白,他所要辦的《蘇州旬報》可不是跟隨民意而是領導民意,給他幾年時間後東林黨也不一定能控制《蘇州旬報》。

  和很多人印象不同,東林黨在萬歷年間的勢力其實也是有起落的,兩年後京察東林黨打的浙黨措手不及獲得大勝,但再過六年,浙黨等三黨又會聯合起來打壓東林黨,萬歷死前東林黨其實已經被打到弱勢地位,要直到東林黨護送天啟皇帝登基,依靠從龍之功才能一舉扭轉敗局。

  由於東林黨並不能一手遮天,王文龍知道自己的《蘇州旬報》辦起來,只要聲望足夠,幾年之後就算報紙之中的輿論口吻漸漸不利於東林黨,東林黨想要搞倒他也沒那麽簡單。

  王文龍對李三才說道:“我全站百姓立場,百姓愛看,報紙的收益也不會少。”

  王文龍跟李三才開始算帳,此時江南的報紙還全靠賣報收入掙錢,李三才聽了王文龍的說法這才知道他們的旬報在福州做廣告有多賺錢,認為王文龍只是想將《蘇州旬報》做成一樁掙錢的買賣。

  而這報紙的收入也確實出乎他意料。

  李三才聽著王文龍的生意經漸漸不驚訝起來:“照此算來,建陽這報紙若是辦的好了一年收入該不下千兩?”

  王文龍點頭說道:“我在福州所辦旬報,一年多時間就已經為布政使司衙門掙下二千多兩。”

  這數額也夠讓李三才放在心中了,這時王文龍又適時表示自己可以給李三才分紅股份,李三才瞬間心動,一陣推辭後笑而接受。
    現在旬報已經從布政史司衙門之中分離出來,王文龍和徐學聚各自持股,剩下的股份就在旬報編輯部的員工手中,王文龍是股份大頭,他早在來揚州之前就已經再次注資,將預備給李三才的股份稀釋出來。

  王文龍知道李三才這種人嘴上說的再好,若沒有實際的利益羈絆,怕也是難得衷心為他辦事。

  於是說好之後他當場就跟李三才寫股份文書,李三才找來幕僚看了看,見得一切妥當瞬間喜笑顏開。

  李三才當即拍板表示後續《蘇州旬報》,若是在報道上遇到什麽問題,他一定會幫忙說話。而且並不是拍拍胸脯就算了,李三才專門安排人跟旬報方面接洽聯絡,保正王文龍遇到事情隨時能找到他。

  一番操作,連王文龍也不禁在心中覺得李三才事情辦得漂亮,讓他踏實了不少。

  要不說李三才能成為大貪官而且在朝堂之中結下這麽多同黨呢,人家收了錢是真辦事,而且還得把事情辦得漂亮,這也算是一個貪官的職業道德吧。

  離開揚州之後,王文龍沒回南京,而是馬上南下蘇州,全心全意的投入了《蘇州旬報》的籌建當中。

  他先是在蘇州找朋友找了印刷社和編輯部的新地址,像在福州一樣,組織起更大的印刷力量,接著便開始策劃《蘇州旬報》的新欄目。

  不像此時福建和江南流行的報紙,內容以小說娛樂、商業信息、市井傳聞、文人筆仗為主,王文龍專門策劃了好幾個新聞板塊,並且準備發展獨立撰稿人和調查記者。

  至於廣告招商之事,暫時還不著急王文龍打算等《蘇州旬報》報道了幾個大新聞,徹底把熱度炒上來之後再去聯系商戶。

  大新聞的選擇需要時機,必須要保證新聞的取向不能落於黨爭、政鬥,而是要實際有利於百姓。

  王文龍辦《蘇州旬報》並不只是為了賺錢,他最終目的是推廣自己以民開海的主張,自然要在此時已經出現資產階級萌芽的江南慢慢塑造自己的輿論影響。

  此時蘇州已經出現市民社會,這種時事新聞報紙關注百姓民生,沒理由不火。

  王文龍在蘇州忙忙碌碌轉眼已過十一月,他帶來蘇州的《尚書古文疏證》原稿也終於刻好,由袁無涯的書植堂發行。

  ……

  浙江杭州錢塘縣。

  金學曾坐在暖室之中依著床頭喝藥,他的大兒子金季真拿著一遝書信急忙忙走進來:

  “父親,信中稱吏科、河南道言官上疏彈劾你呢。”

  金學曾身體大病未愈,花費挺長時間才緩緩喝下一碗藥水,拿布擦著嘴巴說道:“我已經辭官,不過是聖上還未批準而已,人走茶涼,自古皆然,隨他們告去。”

  “父親在離任之前還在為閩海忙著辦常平義倉、義廩,治閩之功天下皆聞,他們這些人怎能這樣不講良心?”金季真頗為不忿。

  金學曾虛弱的道:“我當巡撫之時用權甚大,許多事情都強力推舉而去,得罪的人也字不少,如今我已經不居巡撫之位,過去得罪的人自然都會找來。這在我失了權力之後不過早晚的事情,上疏自辯能夠辯過一次下一次還是逃不過。不如少說些話,公道自證。”

  正在這時就見二弟金嘉謨從外頭回來,手臂下挾著一函書籍對金學曾說道:“父親,王建陽的新書已然買來了。”

  金季真頗為不滿的對金嘉謨說:“如今父親大病未愈,家中又如此多事,你怎麽還叫父親看書?”

  金學曾卻虛弱的說:“嘉謨,扶起我,幫我念書。”

  金季真頗為擔憂的說道:“父親,您還是少費些心神吧!”

  金學曾搖頭:“我在家中悶也悶出毛病來了,看一看書,說不定病也好了。”

  金季真無可奈何,接過金嘉謨手中的書,就見王文龍新寫的書籍名叫《尚書古文疏證》。

  金嘉謨在床邊坐下,為老爹念書起來:

  “自序——讀尚書之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