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奸細案朝野惶惶,太后薨案件擴散
章台宮
諸葛亮聞詔入宮覲見,誰知劉禪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
“丞相,停手吧,再這樣下去,恐怕朝廷都要為之一空了。”
諸葛亮十分激動道:“陛下,難道您也要為這些國之蛀蟲包庇嗎?如果不徹底將他們清除,孫吳便無法剿滅,江東將一直無法收復,天下將無法再次一統。
出示了禦史台、中書台、尚書台堆積如山的彈劾信。
而且陛下有所不知,糜芳之事,是張遼在九江抓到的吳國探子,從而上報朝廷的。
難道這就是陛下願意看到的嗎?”
若臣不還給他們一個公道,臣心何安,軍心何定?南征將成為笑談,難道陛下不想要統一天下,以全陛下之遺願了嗎?”
“陛下”司馬懿出列道:“丞相此舉確實抓出了很多罪臣,但是天下比較太大,如何能夠抓的完呢?
劉禪看著糜照如此傷心,心裡一軟同意了下來。
“陳泰乃郯縣侯,功勳之後,先帝元戎陳群之後,有功於社稷,特免下獄,隻軟禁於郯縣侯府,有罪還罷,無罪立即釋放。”
禦史台本來是負責調查奸細案,如今主官被卷入,朝堂瞬間掀起軒然大波,針對諸葛亮的彈劾,如雪花般飄向劉禪。
陳群是誰,那可是前朝元老,已故三公,跺一跺腳整個天下都要一顫的存在。
如此國將不國,還請陛下不要再如此行事了,不然老臣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辦。
劉禪有些不好意思,答應了諸葛亮的意見,說之後自己絕不再擅自插手,一定要先跟諸葛亮說。
劉禪也有些不知所措。
被劉禪這一打擾,諸葛亮立即進宮:“陛下這是為何?陳群是勾結敵國的重要犯人,不能因為其父有功於國家,就縱容其犯法謀國吧?
劉禪也被諸葛亮感動了,於是立即說道:“既然如此,丞相就去做吧,定不能讓將士們心寒。”
陛下,他們本不該死的,他們都是冤死的啊。
九月十三日
諸葛亮歎了口氣,施禮,然後緩緩退了出去。
糜芳是糜竺的弟弟,如今任職虎賁中郎將,縣侯爵位。
若朝廷不作出反應,江淮軍心堪憂啊。”
這一情況,使陳泰明白了,若是自己說了,自己的死期才是到了。
劉禪又猶豫了,但是想到與諸葛亮的約定還是說道:
“陛下,自從丞相徹查奸細案,已經過去了半年,不僅沒有停歇的動作,反倒是愈演愈烈。
就連泰山太守衛穩,這個一向忠心的大臣都被逼反,我們試問難道陛下眼中只有丞相,而沒有我等嗎?
由於糜竺的緣故,劉備、劉禪父子對於糜氏十分恩榮,不僅當初將糜氏嫡系全部封侯,而且所任職都在親近皇帝的位置上。
“此事朕心裡有數,會找機會與丞相說清楚的,諸卿若是無事,就請回吧。”
“陛下,救命啊!”
正在享受美食的劉禪,見到自己的玩伴虎騎監麋照,哭哭啼啼的進來。
雖然被青州刺史帶兵平息,但是此事的影響十分深遠,特別是對諸葛亮查案,有著極其不利的影響。
如今東吳未平,百姓初定,不適合如此興師動眾,若陛下放任丞相如此作為,恐朝堂之上,人人之危,將沒有再做事之心。
糜照抹著淚道:“誰說不是呢?但是陛下你也知道,叔父平日就喜歡行商,但是他絕對沒有危害陛下的心思,真的是被吳國人蒙蔽了。
若軍心喪失,無法鎮壓四方,這對於國家來說,將是極大的動蕩。”
況且其還附有縣侯爵位,不應該如同旁人一樣,與其他人下獄,應該給予功勳之臣,應有的待遇。”
“多謝陛下!”
結果被手下舉報,就被丞相抓了去。”
他們這是因為相信陛下,相信先帝的緣故啊。
“這···”
直接就落入了吳國的陷阱,使得數年的準備付諸東流。還有那些死難的將士,難道他們就應該死嗎?
“陛下,我叔父被丞相抓了,請陛下求救。”
隨著劉禪詔令下達,本來都要松口的陳泰立即被從牢獄中帶了出去,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諸葛亮也絲毫沒有退步,直接施禮道:“那就請陛下撤去臣丞相之職。”
以往有著白月的管束還好,如今白月逝世,劉禪就開始被宮人誘惑,沉迷於玩樂之中。
又說丞相不僅掌握軍權,而且掌握國政,這究竟是一心為民,一心為了陛下,還是為了私心,在排除異己呢?
古往今來,沒有任何一場大案,能夠持續如此長的時間,有也是秦皇、蕩帝時候,可那之後是什麽下場,陛下熟讀經書,難道不清楚嗎?
如今陛下是新任丞相,可是不代表群臣都新任丞相,若讓丞相失了天下民心,這不是害了他嗎?
因此,臣請陛下下令讓丞相停止再查下去,不然到時候奸細沒有查出來,朝堂就先亂了,朝廷一亂,天下就亂了,難道陛下想讓先帝的基業,二世而終嗎?”
禦史中丞雖然只是一個千石的官職,但是其作為皇帝的耳朵,是活脫脫的近臣。
翌日,劉禪找到諸葛亮,將這件事完全告訴了他,結果被諸葛拒絕:
“陛下,糜芳非是被蒙蔽,而是主動向其提供前將軍張遼等軍的動向,使得攻打吳郡的張遼部五萬人,最終隻回來萬余人。
九月十五日
“陛下,諸葛丞相所作所為,實在是太過了,陳中丞身為郯共縣侯的子嗣,不管是從影響力,還是其父的功績來說,都不應該如此隨意的做出懲罰。
涓€涓.浜屼笁涓€.涓€涓冮浂.鍏涓€
“丞相,伱···”
而且陳泰是已故陳群之子,繼承了陳群郯縣侯的爵位。
“糜芳怎麽落到丞相手中了?”劉禪十分好奇。
劉禪一時間有些難做:“怎麽會如此不小心,你糜氏乃國勳,還缺那兩個銅錢嗎?”
“陛下,正是因為這些人,將大軍所有的一切都告知孫權,使得臣的大軍沒有一絲秘密可言。
中書令司馬懿恭敬的對著劉禪進言道。
查徹奸細案,涉及到泰山郡太守衛穩,正當諸葛亮派有司前往緝拿之時,不知道為何被衛穩得到消息,舉兵發叛。
這件事已經鬧得江淮軍中沸沸揚揚,無人不知。
宣武十二年
出了北宮,王基等人看向司馬懿道:“司徒大人,如今陛下太過於信任諸葛亮,我們該怎麽辦?”
何以厚此薄彼?”
麋照是已故安次侯糜竺次子,現為掌管著劉禪的禁衛騎兵。
二月十日
禦史中丞、侍中、郯縣侯陳泰卷入吳國奸細案中,被廷尉府收押。
可是不管劉禪如何說,諸葛亮都有話將劉禪反駁,最後劉禪終於對諸葛亮第一次發怒:
“丞相,不管如何,糜芳是一定不能殺的,這不僅是朕對糜氏的許諾,還是先帝對糜氏許諾。”
再說了丞相查辦的都是有罪之人,罪證確鑿,何以稱得上大漢的忠臣呢?
再說了,雖然丞相抓了很多人,但是有一些無罪之人,朕可是聽說丞相一個沒有冤枉,都放回了。”
這對於天下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弊呢?
也不知怎麽了,叔父與吳國探子搭上了門路,說有一大宗交易,結果叔父信以為真,被貪欲迷了眼睛,卻被吳國探子在他身上找到了南征的一些情報。
糜照歎氣道:“不瞞陛下,還是因為與吳國的商路,陛下也知道,我大兄負責與吳國的商路,叔父本來沒有參與其中。
自從劉禪搬入北宮,政事上和軍事上有諸葛亮的幫助,又有中書台、尚書台等人的幫助,劉禪從繁雜的政務中解脫了出來。
“可糜氏畢竟當初助先帝頗多,幾盡傾家蕩產,還是要顧忌一下他們的感受的。”
劉禪想了半天,認為司馬懿說得對,於是下令:
他們為了陛下的志向,從來都沒有說過什麽願意,陛下說要南征,他們就從家中告別妻兒老小,順著陛下的意志,義無反顧的前往他們並不熟悉的地方,打一場與他們家鄉相距甚遠的戰爭。
劉禪對王基安慰道:“怎麽會呢?你們都是大漢的臣子,諸葛丞相也是為了大漢好,哪裡來的厚此薄彼呢?
按理說此事我應該避嫌,但是畢竟是叔父,先父逝去後,糜氏就只有叔父這一個長輩了,我不得不為他求情,還請陛下恩準。”
不過比之白月在世,如今的劉禪,還是不如以往。
“臣等告退。”
司徒、中書令司馬懿,衛尉鍾會,新任禦史中丞州泰,中書侍郎王基,吏曹尚書荀顗等人聯合進宮,上表諸葛亮之罪。
而其子被下獄,以往那些陳群的門生故吏,全部都跳出來為陳泰說話,包括但不限於,太學博士、地方太守、州刺史、中正府大小中正等等。
為了懷念太后,劉禪下令自己服喪三月,群臣服喪一月,百姓服喪三日。
六月
太后白月染疾,不治而逝,劉禪大悲,為其舉行葬禮,隨先帝入葬惠陵。
好在有太傅白藝不間斷的提醒,以至於沒有成為不理朝政的昏君。
這難道只是憑借國恩就可以抵消的嗎?
司馬懿笑著道:“不管陛下如何信任,終究不過是人而已,且看我的手段。”
九月
劉禪服喪完畢,看著宮內的陳設,就要想要與劉備、白月的點滴,因此不願意再待在宮內,轉而前往北宮居住。
劉禪被諸葛亮堵了回來,最後拂袖而去。
諸葛亮恭敬的對其背影施了一禮,然後緩緩退去,沒有絲毫的後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