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第542章 求生存去封建化,航海業朝鮮封建
  第542章 求生存去封建化,航海業朝鮮封建

  北定十一年

  就在大夏休養生息,全心全意的發展國力之際,燕國的慕容皝準備開始奮力一搏。

  自從北定二年,夏燕大戰,燕國敗北,雖然依靠遼東的嚴寒氣候保住了燕國的社稷,但從此,燕國就開始走下坡路。

  先是對晉、對趙貿易被夏國阻斷,賴以生存的糧食來源被切斷,燕國境內開始出現饑荒。

  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慕容皝不得不發起對高句麗、宇文部的軍事行動。

  在北定四年、北定五年,連續兩年,發動了數次劫掠行動。

  其直接後果就是,高句麗脫離了燕國,甚至於舍棄了丸都,遁入了遼東廣袤的山脈群中,聯合扶余人、婁邑人,逐漸反燕聯盟。

  讓燕國每次劫掠,都損失很大。

  不過在對宇文部作戰的過程中,十分順利,每次都能有所收獲,這才維持了燕國的基本運轉。

  不過為了減少支出,慕容皝不得不削減兵力,開始實行部兵製,將軍權下放給帶兵將領,讓他們自行解決一半的糧餉,剩余一半才由朝廷解決。

  也就是軍隊私有製,帶兵將領將對麾下士卒,有著絕對的權利,即“我將軍的將軍,不是我的將軍”。

  而為了保證自己手中有著絕對優勢的兵力,慕容皝將都城遷到了龍城,將龍城附近的中央常備軍,維持在三萬人左右。

  為了讓將領能夠有錢糧維持手中的軍隊,以便自己能夠在敵人到來時,拉起一支可用的軍隊。

  慕容皝還將征戰後的戰利品處置權,同樣下放給了將領,使他們不必上交自己。

  還允許他們自行帶兵出國劫掠,不必事事請示自己。

  這使得燕國由原來的高度集權的半封建國家,成為了一個低集權度,軍事聯盟國家。

  慕容皝還是明面上的燕王,但實際上是慕容部的聯盟主,最大的一個兵權所有者。

  如今的燕國,入了慕容皝手中佔有絕對優勢的三萬人,接著是慕容汗麾下的萬人,慕容垂、慕容恪、封奕等太守手中的數千人,以及零零散散的慕容貴族手中的多則上千余人,少則數百人。

  據慕容皝所知,當戰事來臨,自己手中可動用的兵力,有近九萬多人,比之夏燕大戰前,也沒有多少損失。

  在這幾年的時間裡,燕國不斷西擴,北擴,尋找生存資源,將原本宇文部的草場侵佔了不少,要不是有夏軍的幫忙,宇文部恐怕早就被燕國吞並。

  也正是因為此,宇文部雖然囊括了原拓跋部的不少草場,可實力並沒有增加多少。

  這些年中,慕容皝不是沒有動過南侵夏幽州、平州的想法。

  可臨渝關在慕容軒的把守下,密不透風,燕國在丟下一地屍體後,只能後撤,慕容皝想要勸降,卻被慕容軒嚴詞拒絕,甚至於輕視。

  又出兵平州,好不容易攻陷安平,踏過馬訾水,可夏軍通過海船,很快就將援軍從幽冀兩州運了過來。

  燕軍隻得頓兵清寧城下,甚至被平州刺史馬燮找到機會反推,差點就被推到了襄平。

  自此,慕容皝知道,沒有絕對的把握,不能出擊夏國。

  而其中的關鍵之處,就是夏軍的水師。

  夏水師完全的封鎖了渤海灣,讓南方的物資,根本進不了燕國。

  慕容皝痛定思痛,在遼東郡的馬石津,修建水師港,憑借遼東遍地的高木,以及原來投奔而來的漢人工匠,築造戰船。

  為了表達自己的重視,慕容皝將王太子慕容儁,派去督造海船。

  終於在今年年初,傳來了捷報。

  “兒臣祝賀父王,經過數年日夜不停地建造,現建得大船百余艘,可作戰用戰船二百五十余艘,小舟千余艘。

  雖比之晉國舟帆之盛,遠有不如,但較之夏國,綽綽有余也。”

  慕容皝得到了慕容儁傳來的消息後,心情激動不已,這將是燕國最後的一戰,勝則前路寬廣,敗則化為灰灰。

  不過光是水師成型,還不夠,自己還需要更多的援助,而在這些年的秘密外交下,自己也終於有所成就。

  雖說夏國封鎖了南方接觸燕國的一切道路,但還是被慕容皝找到機會,可以秘密派出使者聯絡趙、晉兩國。

  只是相較於以往的方便,如今風險更大些而已。

  慕容皝準備聯絡趙國,許之以利,兩國夾擊夏國,然後以自己晉臣的身份,救援晉國,讓晉國派援軍助戰。

  三月
  燕使秘密抵達趙國,面見了石虎,乘以利弊,邀請趙國共擊夏國:
  “如今夏國鼎盛,國力蒸蒸日上,而觀貴國,遠不如矣。

  若假以時日,夏國必遠超貴國,屆時燕國因為趙國的袖手旁觀,已經敗亡了。

  北部的諸族也都臣服於夏軍的威勢之下,夏君早有囊括宇內之心,北方的騎兵,跟隨夏軍踏過黃河,馳騁於貴國境內。

  不知道到時候,還有誰能夠幫助陛下阻擋他們?”

  雖然石虎沉迷享樂,但並不代表他沒有參與世事。

  他也曾派兵從樂陵郡進攻夏國,但都被夏國擋了回來,多次無果後,石虎也不想做這種無意義的事。

  反倒是在對晉作戰上,屢屢建有奇功。

  不過,自從晉廷任命桓溫為荊州刺史,趙國已經很難在晉國方面找到便宜。
    他最近正在思慮重新北伐之事,如今燕使的到來,正合他意,當下就與燕使立約,約定明年年初,一同攻夏。

  五月
  慕容皝派出出使晉廷的使者,終於穿過重重封鎖,抵達建康,朝見了天子司馬聃,以及褚太后。

  如今的晉廷,已經換了三位天子,司馬衍已經因病去世,由於諸子年幼,繼位的是侄子司馬嶽。

  而司馬嶽登基沒有兩年,也去世了,隻留下年僅兩歲幼子司馬聃,被群臣扶立登基。

  其生母褚太后臨朝聽政,國政由車騎將軍庾冰、尚書令何充處理。

  庾冰、何充兩人很順利的成為了政敵,在庾冰去世後,何充反對由其孫子庾爰之接掌荊州,而由江左八達之一桓彝之子桓溫接任。

  也就是說,如今的國政,基本掌握在何充、褚太后之手。

  燕使聲情並茂的講述了夏國如何欺負慕容皝,而慕容皝是晉國所冊封的燕王,這不是在打燕國的臉,而是在打晉國的屁股啊。

  如今燕國有意衝破夏國的封鎖,重新回到晉國的懷抱,然燕國畢竟小國,不如夏國力盛,所以還請朝廷派出水師,協助燕國擊破夏國水師,奪回朝鮮半島。

  到時候,燕國在北,晉國在南,收復中原,恢復天下,指日可待。

  如今天下水師,晉國最甚,因為全部承接了當時吳國的水師,再加上之後的發展,使得晉國船舶數量有數千艘之眾,有建制的水軍數萬人。

  其海船北航遼東,東行琉球,南通南洋,西達大秦(羅馬);

  晉國商人所組成的遠洋貿易,甚至不斷往返於波斯(伊朗)、天竺(印度)、獅子國(斯裡蘭卡)、林邑(越南南部)、扶南(柬埔寨)等地。

  而且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晉國的海船十分巨大,船帆多達7張,每張帆長10米多,同朝一個方向,可以借助各個方向的風力。

  又有船匠發明“密倉”,在海船建成多倉底船,使得海船行駛在海面上,即使一倉破損進水,仍能保持浮力,不致沉沒。

  對比晉國水師,夏國水師就如同小孩子,數年的發展,只有水軍萬余人,運輸用大船數百艘,戰船五百余艘,舟軻無算,多往來於遼東、朝鮮、倭國、晉國之間。

  經過多方利益博弈,最終晉廷同意了燕使的請求,決定於明年,派出一支遠洋船隊,萬余人,協助燕國,攻擊夏國水師,登陸朝鮮,助戰。

  燕使得到回信,欣喜若狂,進宮拜謝天子,隨後坐海船,化妝成商賈,歷經顛簸,終於回到燕國。

  十月
  兩國使者均帶來好消息,這讓慕容皝對明年一戰,信心百倍。

  認為自己定能帶領燕國,擊敗夏國,奪回幽州,讓燕國重回巔峰,入主中原。

  朝鮮半島,朝鮮國都,漢城。

  之所以取名漢城,是朝鮮王對漢學的追捧,以示自己忠於大夏。

  自從依靠夏軍成為朝鮮大王以來,王建十分滿足,終日想著如何擴大自己的領土,發展自己的國家。

  別看朝鮮偏居漢江以南,但人口也不少,有數十萬之眾。

  其中不乏歷代中原王朝大戰,從遼東以及渡海而來,避禍的。

  為了更好的管理國家,王建仿照大夏,在朝鮮國實行州郡製:

  以國都漢城附近,為京畿郡,周邊幾個郡稱為漢州;

  在原辰韓地區設置為辰州,下轄十二個郡;

  原馬韓地區由於太大,分為全州、羅州,全州下轄十四個郡,羅州下轄十三個郡;
  原弁韓地區,置慶州,轄十二個郡。

  州置都督,郡置郡主,其實就是原先的國主,城邦主,只是改了名字,換了衣裳,也沒有法律約束。

  一共為五州五十多個郡,乍一看,與大夏相等。

  但實質上,朝鮮之州,如夏之郡,朝鮮之郡,如夏之縣。

  雖說王建依仗著上次夏燕大戰後,掌握在手中的中央軍,以及駐扎在樂浪郡的天朝軍隊,強迫三韓地區,接受了自己的劃分。

  但除了漢州地區,是當時趁機憑借中央軍佔據的,可以由自己掌控,其余四州,都被當地的諸侯佔據,聽調不聽宣。

  其實就是原來佔據了三韓的三家國主。

  在白桉的授意下,朝鮮需要與大夏一樣,保持表面的和平,所以王建只能捏著鼻子,分封諸侯。

  而在王建的倡導下,諸侯們紛紛為自己取了漢姓。

  原馬韓國主,自取崔姓,因為他們宣稱,自己有之前渡海而來的中原崔氏族人的血脈。

  辰韓國主,自取金姓,因為國內有諸多礦產。

  弁韓國主,自取樸姓,因為弁韓的釜山,是朝鮮國最大的港口,而船最主要的就是木頭,故曰樸。

  最終,王建冊封崔大忠為忠國大將軍,忠國公,全、羅二州都督。

  金開城為護國大將軍,護國公,辰州都督。

  樸文鬥為輔國大將軍,輔國公,慶州都督。

  自此,朝鮮初步在政治上,第一次開始封建化。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