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紅色的寶馬轎車停在伯班克拉克利劇院邊,駕駛座上的卡拉-費斯解開安全帶,對副駕駛上的一個年輕女人說道,“到了,就是這裡了。”
“看來你跟他關系很好啊,”年輕女人拿起手包推門下車,等卡拉-費斯走過來,又說道,“竟然為了他專門來找我。”
卡拉-費斯當先向著劇院走去,看到年輕女人跟上來,說道,“珍妮,我跟你說過很多次了,我跟墨菲-斯坦頓就是志趣相投的朋友。”
珍妮挑了挑眉毛,卻沒有說話。
“而且你不覺得他的經歷很適合《名利場》寫一篇報道嗎?”卡拉-費斯又說道。
“親愛的,如果不是這樣,我怎麽會過來?”珍妮跟著卡拉-費斯稍稍加快腳步,“一個連正當職業都沒有的狗仔……”
“是跑社會新聞的自由記者。”卡拉-費斯強調。
珍妮隻好說道,“好吧,是自由記者。一個自由記者,又進了監獄,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和專業學習,卻成了總票房近兩億美元的導演,這種傳奇般的經歷,是我最喜歡的。”
“卡拉,”她笑著看向身邊,“你很早就認識了他,肯定知道一些發跡中不為人知的故事,是不是該向我透漏一點獨家啊。”
“當然,我已經為你準備好了。”不該說的事,卡拉-費斯絕不會向其他人提及,那只是自找麻煩,“你先見見他,看看他的電影,後面的事再說。”
珍妮已經到了拉克利劇院門前,“那我就先看看這位經歷奇特的傳奇的導演。”
好萊塢從貧民窟裡走出、又沒有文化素養的明星演員比比皆是,但沒有經歷過高等教育和專業學習經歷的出色導演,卻少之又少。
走進劇院,卡拉-費斯在前廳裡很快找到了墨菲,帶著珍妮走了過去。
“嗨,墨菲。”
“嗨,卡拉。”
墨菲剛剛從應酬中脫身,看到卡拉-費斯過來,迎過去打了招呼,兩個人是老朋友,也沒那麽多客套。
“墨菲,給你介紹一下,”卡拉-費斯把珍妮拉了過來,“這是詹妮弗-莫納,《名利場》的專職記者。珍妮,這就是墨菲。”
詹妮弗-莫納跟墨菲握了握手,略帶驚訝的說道,“沒有想到你竟然這麽年輕。”
墨菲笑了笑,“我長得面嫩。”
“是嗎?”詹妮弗-莫納沒有當真,卻換了話題,“有時間接受我的專訪嗎?”
“噢?”墨菲看向卡拉-費斯,見卡拉-費斯點頭,說道,“今天恐怕不行。”
他轉頭示意了下前廳已經到來的幾十位參加試映會的來賓,“我今天沒有時間,而且我需要與我的經紀人溝通。”
詹妮弗-莫納直接遞了一張名片過來,“你可以隨時打我的電話。”
她毫不掩飾對采訪墨菲的興趣。
說完正事,卡拉-費斯轉而看向墨菲身邊,“不給我們介紹下嗎?”
剛過來的時候,她就注意到了墨菲旁邊這個漂亮的女孩,對方面容姣好,氣質出眾,身材高挑纖細。
以她的目光,不難發現這個女孩經歷過嚴苛的形體塑造。
蓋爾-加朵也好奇的看著卡拉-費斯,她也是剛剛過來,由於一些突發事件,麗薩-休伊特沒有來,她本來想打完招呼就找個地方獨自待著,等電影開始直接進影廳,沒想到還沒來得及離開,就又來了兩個跟墨菲打招呼的人。
其中這個金發女郎不但性感漂亮,全身上下都在透射出一股精明和強悍。
即便沒有多少社會經驗,蓋爾-加朵也能猜到這必然是個女強人型的職業女性。
果然,墨菲給兩個人做了介紹,“卡拉,這是蓋爾-加朵,參加今年環球小姐大賽的以色列小姐。蓋爾,這是卡拉-費斯,福克斯一台負責社會新聞的副台長。”
卡拉-費斯和蓋爾-加朵笑著打了招呼,蓋爾-加朵又對墨菲說道,“你忙吧,我不打攪你了。”
“我找人陪你轉轉,介紹下這裡的人。”墨菲對前廳一個角落招了招手,把公關經紀人格雷斯叫了過來,“這位蓋爾-加朵小姐是我的朋友,你陪她在這裡轉轉。”
蓋爾-加朵婉拒,“不用這麽麻煩……”
“沒關系。”格雷斯笑著說道。
蓋爾-加朵隻好讓她陪著在前廳裡轉了起來。
作為影片的導演,墨菲是今天的試映會主角之一,也需要招待媒體和影評人,分身乏術。
暫時沒有人過來,墨菲乾脆陪卡拉-費斯聊了幾句,兩人平時都工作繁忙,很少有見面聊天的時間。
相比於工作,卡拉-費斯對蓋爾-加朵更感興趣。
“你的新女朋友?”她問道。
“暫時還不是,”墨菲從蓋爾-加朵身上收回目光,“未來的。”
“是嗎?那你要加油了,”說話的人是詹妮弗-莫納,她似乎非常感興趣,“好萊塢新銳導演和環球小姐間不得不說的故事,相信編輯部會非常感興趣的。”
墨菲聳了聳肩,剛想說點什麽,發現正前方,比爾-羅西斯正帶著幾個人朝這邊走來,那幾個人面孔很陌生,不過都上了年紀,其中最年輕的,看上去也超過了五十歲。
卡拉-費斯同樣看到了這些人,立即對墨菲說道,“你先忙,我們就不打攪你了。”
離開之前,她低聲提醒墨菲,“那是幾個有名的職業影評人,好好應對他們,對你的未來會有幫助。”
“我知道。”墨菲輕輕點了下頭。
詹妮弗-莫納和卡拉-費斯剛剛離開,比爾-羅西斯就帶著那幾個人走了過來,並且主動為墨菲做起了介紹。
首先是一個身材高大、前額微禿的家夥,“這是《洛杉磯時報》的專欄供稿人肯尼斯-圖蘭。”
接著轉向一個戴著圓片眼鏡的人,“這是《好萊塢報道者》的專欄作家托德-麥卡錫。”
最後是一個其貌不揚,戴著眼鏡的矮胖子,“這是普利策獎獲得者羅傑-艾伯特。”
墨菲熱情的一一跟他們握手打招呼,臉上全是燦爛的笑容。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職業影評人早已是北美電影圈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圈內總有人說,只有那些只會空談的人才去當評論家,但誰都無法否認頂尖影評人的影響力,他們的賞美確實脫離普通觀眾,卻也用幾十年的時間積累了一大批讀者,影響力不容小覷。
尤其一部影片在他們專欄中的口碑,能直接影響到好萊塢很多獎項的評委,想要拿到北美重量級的獎項,頂級的職業影評人是繞不過去的坎。
這也是墨菲如此熱情的主要原因。
“我看過斯坦頓導演的上一部影片,”正在說話的人是《好萊塢報道者》的專欄作家托德-麥卡錫,“複古和黑色之中,又融合了強烈的個人風格,令人印象深刻。”
“但個人風格過於強烈了,”肯尼斯-圖蘭顯然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地方過於強調個人風格,有賣弄的嫌疑。”
“我覺得電影中的個人風格不是壞事。”墨菲接過了話,笑了笑說道,“電影需要百花齊放,也需要各種風格,如果好萊塢電影都像如今一些商業片一樣,不注重故事和風格,隻依賴於特效,用不了多久,好萊塢的主流影片就會同質化,沒有製作公司和導演再注重影片的風格和故事,只會堆砌特效,那樣的電影還有什麽意思?”
“說的好,非常有遠見!”一直沒有說話的羅傑-艾伯特突然開口,好像認同墨菲的觀點,“好萊塢需要風格化的影片,也需要風格化的導演!”
墨菲對他笑了笑,“謝謝。”
“來這邊之前,我看了你的前三部影片,”羅傑-艾伯特又說道,“每一部影片中,都能看到你巨大的進步,還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鏡頭使用……”
說到這裡,他抬起手,重重拍了下墨菲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年輕人,我很看好你,堅持你的風格!”
就像他的看好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一般。
盡管有些尷尬,墨菲卻沒有表現出來,反而謙虛的又笑了笑。
只是在其他人眼裡,一個比他矮了一頭的人,拍他的肩膀的畫面,實在有些滑稽。
肯尼斯-圖蘭不買羅傑-艾伯特的帳,繼續堅持自己的觀點,“個人風格可以有,但不宜過於強烈或者濫用,否則好萊塢的電影行業必然會喪失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領先地位?”羅傑-艾伯特語氣中帶著濃濃的不屑,“用那些沒有任何風格的影片拿到的地位,不要也罷。”
“按照你的說法,好萊塢電影將變成歐洲電影!”大概平時兩個人就不和,現在簡直針鋒相對,肯尼斯-圖蘭也不管場合,“堅持和強調個人風格的歐洲電影幾乎喪失了百分之九十的觀眾,現在面對的是什麽局面?你比我更清楚!”
羅傑-艾伯特重重的哼了一聲,又說道,“一個導演拍攝影片,必須忘記市場……”
這兩個人突然起了爭執,完全出乎墨菲和比爾-羅西斯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