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南北滅隋唐》532.第532章 大興城外
  (本來想昨天多寫幾章,補上之前欠的債,不過正好傣族朋友家過開門節,隻好後面找機會補上了!)

  黎明前總是最黑暗的時候。

  連於成靜靜望著不遠處大興城高大的城牆,黎明前也是一天時間裡氣溫最低的時候,如果是夏季還會覺得涼快,可如今正是冬季。

  不過啟明星已經升起,天馬上就要亮了,因此連於成也並不是太著急。

  隋唐時期中國還處於一個氣候溫暖期,根據史書記載,長安城所在的關中之地甚至還可以種植很多亞熱帶的果木,不過十一月份長安城外隆冬時節的黎明依然寒冷。

  限於天亮才可以打開城門的嚴格規定,大隋帝國新都城大興城南門外百步處的空地上已經擠滿了等待進城的大隋民眾,人群中除了大量等待進城的商人外,數量最多的就是趕著牛車前來賣炭的炭工。

  雖然隋帝國統一後人地矛盾並不太尖銳,但是國家內部依然存在數量不少的失地百姓,尤其是關中作為隋帝國人口最為密集之處,失去土地的普通百姓不在少數。

  這些失地百姓為了謀生,有很多進入秦嶺、或者關中周圍的其他山地中大量砍伐上好的木材,然後將這些木材燒製成優質的木炭,以此供給長安城內的豪門大戶換的收入。

  連於成看著這些燒炭工一個個衣著單薄,在冬季黎明前的寒風中瑟瑟發抖,不過他們不僅沒有哀怨,卻看著陰晦的天氣還面帶喜色,畢竟只有天氣寒冷下來,甚至下起大雪來,他們之前辛苦燒製的木炭才能賣出一個好價錢來。

  要是王澤在這裡的話,恐怕又要嘟囔一通‘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了,另外也必然會嘟嚷一通不知道保護環境之類的昏話,畢竟這些優質木炭需要的都是好木材,一般的木材還不合格呢。

  連於成雖然也在夏國接受了大量保護環境之類的教育,不過很顯然剛剛完成統一的大隋還沒有那麽高的精神境界,甚至官府還頒布了鼓勵開墾荒地的法令,更進一步的刺激了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山地破壞也加劇起來。

  這個時候的關中之地,經過漢末南北朝數百年的戰亂後,因為過去人口急劇減少環境已經恢復的很好,足可以支撐百十年的開發建設,歷史上也是在隋唐對關中開發過度後,才造成這塊天府之國在宋朝以後逐漸荒僻下來。

  在寒風中連於成渾身裹得緊緊地,身上的料子明顯是用上好的皮毛製成的裘衣,輕軟而又密不透風的裘衣讓人的體溫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暖,而且還不會顯得笨重。

  在他身邊跟著十幾名明顯是商人打扮的青年,這些裝束明顯就是經典的商人裝束,可是周圍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這個表面上是普通商隊的人群,其實卻是夏國派駐在大隋內部的一支細作,為首的便是當初在高句麗做情報工作的連於成。

  當初王澤為了對付東海霸主高句麗,在高句麗內部以簡愈、伯奢圖、連於成三人各自負責慰禮城、平壤城和遼東城的情報工作,這三人也在當時為夏軍提供了大量的情報。

  高句麗覆滅後,三人中年齡最大的簡愈已經年近六十不適合再潛伏敵後,於是開始在王澤的命令下,成立了一個情報分析室,他開始單獨負責一部分海外情報工作,伯奢圖則是奉命潛伏到江南。

  而連於成因為更加年輕,因此雄心勃勃的他直接潛入到隋帝國權力中心大興城來,到如今他已經成功的潛伏在這個國度近十年,當初風華正茂的小夥子,如今也已經成了近五十歲的中年人。

  雖然已經耐心等待了十年,夏國到如今也沒有任何進攻大隋的意思,連於成也等的有些著急了,不過他知道隋帝國的綜合國力確實強大無比,時間等的越長久,夏國的優勢便會越大。

  在等待天亮的這一會,連於成什麽也沒有說,什麽也沒有做,他只是靜靜地聽周圍那些隋帝國民眾的談論。

  燒炭工們在談論今天的碳價,雖然不遠處就有小販挑著擔子賣胡辣湯,只要一個銅錢就可以美美的喝上一大碗,但是他們依然不舍得,很多都是自己帶著瓦罐盛著熱湯補充體溫。

  雖然手頭很拮據,這些炭工很多連衣服都穿不暖,可是談論間卻很是自信,這一切都建立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前提下,不遠處還能夠聽到等待運進城的豬嚎聲,牛羊叫聲。

  除了那些底層的民眾,連於成身邊的那些隋帝國商人也都在談論要不要參與到從河西走廊經玉門關向西去的商路貿易,看得出來這些商人都對隋帝國的前途有著很大的信心。

  雖然大隋與西突厥之間爆發了一場大戰,不過在夏國的強大威脅下,長袖善舞的長孫晟早就將西突厥又變成了大隋的友好盟國,不過可惜的是這位仁兄命不好,前不久生了一場大病,這會正臥床不起。

  在隋帝國內部這些年,連於成清楚的知道,大隋帝國統一南陳後,在朝廷的宣傳下,似乎整個天下除了長廣郡以東的山脈還被盤踞著一夥無關緊要的山賊外,其他所有地方都已經歌舞升平。

  在英明神武的隋文帝楊堅的統治之下,整個隋帝國完成統一後,國家經濟迅速繁榮起來,不僅東都洛陽再次成為全天下的經濟中心,洛陽人口直逼百萬大關,甚至益州的成都和江北的揚州也都迅速成為人口數十萬的超級大城市。

  想到這裡連於成不得不連聲感慨中原地區的深厚潛力,只要是完成了統一只需短短十來年就可以有這樣的規模,當初自己陛下王澤建立夏國辛苦數十年,到如今鎮海的人口也還沒有達到百萬人。

  大隋統一天下後,人口僅有三千多萬人,在十年後的今天,整個隋帝國的人口已經快要逼近四千萬,反觀夏國這麽多年鼓勵生育,到今年也才只有兩千萬人,這還是算上骨利乾、室韋人、靺鞨人等歸附異族人口的數量。

  自古以來創業便是艱難無比,也怪不得國人兩千年來都是喜歡自己殺來殺去,卻不喜歡開辟疆土創立更大的基業。

  雖然連於成不知道隋帝國比原來的歷史同期還要富庶很多,但是他卻知道隋帝國能夠迅速從戰爭的創傷中恢復過來,很大一個原因還是跟王澤有關。

  不管是王勇、王澤父子大量遷徙三齊、中原各郡的數百萬百姓到東海,因此騰出來的大片良田,還是通過各種途徑不經意間傳播開的新式耕作方式,另外還有大量新式農具的使用,這一切都讓隋帝國比原來的歷史要更加強大。

  因為關東地區普通民眾人數相對減少許多,這就讓原本北周境內的每一個隋帝國戰士都可以分到充足的良田,大隋境內人口稠密的地區,也能夠疏散大量的多余人口。

  這樣一來,反而讓隋帝國比原來歷史同期人數減少很多的同時,耕地面積沒有多少變化的情況下,全國的糧食產量反而增加了很多,由此養活了更多的人口。

  想到這裡連於成便忍不住歎了口氣,自家陛下當初竭力扶持南陳政權,目的就是為了讓南朝的實力更加強大一些,這樣讓中原繼續保持南北對峙的局面,夏國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發展時間。

  可是不想人算不如天算,陳頊上台後南陳與夏國的全面交惡,讓夏國不再支持南陳,不僅南陳沒有多堅持一些時間,反而因為陳叔寶的胡作非為之下,明明國力比較強大還依然迅速滅亡。

  南陳的突然滅亡可是讓隋帝國得到了極大的好處。

  不僅是南陳積累下來的龐大財富落入到了隋帝國的口袋裡,國力比歷史同期極大增加的南陳,讓隋帝國的經濟實力憑空增加了四成以上。

  尤其是當初王澤支持南陳對嶺南交廣二州的大開發,讓江南沿岸的經濟提前數百年得到大發展,尤其是嶺南的大發展更是讓這裡的經濟發展幾乎提前了近千年,這給隋帝國帶來的助益更是無窮的。

  在經濟發展人丁繁衍的同時,隋帝國內部產生了以洛陽、揚州、益州為代表的三座商業城池,在各地商貿往來中也愈發的繁榮起來,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油然而生。

  在這樣的情況下,隋帝國很多大臣、將官都暗地裡讓親戚、家奴開辦了不少的商號,也在知覺不知覺中逐步的卷入了夏國的商業經濟圈中,逐步成為夏國經濟的補充。

  因為王澤之前與隋帝國保持距離的政策,讓整個隋帝國內部的很多人依然感受不到威脅,在他們看來夏國只不過是一個偏遠小國而已,哪怕夏軍接連打敗了突厥、隋軍,可依然有很多人固執的認為夏國實力不如隋帝國。

  連於成從很多大隋民眾口中知道,之前三十萬征遼的隋軍意外覆沒,這些百姓也只是認為不過是夏國走運而已,如果這支大軍安全無恙,在衛王楊爽的率領下定然一戰平遼東。

  知道詳細情況的連於成當然知道事情不會這麽簡單,隋帝國的百姓更不會知道,就在他們享受著太平盛世的時候,在他們根本看不到、了解不到的極北之地的北海,以及南洋更南、西洋更西部的地方,在不斷的發生著激烈的戰鬥。

  夏國與突厥之間的拉鋸戰,夏國與南洋、西洋各國的激烈攻城戰,讓一個個曾經繁華無比的城池、一個個強大無比的部落不斷覆滅,一個個曾有著光輝歷史的國家和部落就此消散於烽煙之間成為歷史。

  雖然眼前的隋帝國依然強大無比,不過隻關注自己,很少放眼看世界的他們恐怕早晚都會成為夏國的獵物,對於這一點連於成毫不懷疑。

  一想到自己送出去的情報,很可能在不久以後讓一個強大的超級帝國毀滅,連於成心裡就是一陣激動。

  隨著第三陣雄雞的鳴叫聲天色的漸漸亮起來,伴隨著城頭早晨的鍾聲,巨大無比的城門終於在一陣吱呀聲中,被數十名隋軍士兵打開,叫做大興城的長安新城展現在了連於成的面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