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線膛武器的出口
羅志學為了保障大楚帝國相對於土著國家的長時間優勢,長期以來都是奉行技術封鎖政策的。
尤其是各種工業設備更是限制非常嚴格,別說是土著人無法購買了,就算是楚國人在土著控制區創建的工廠都無法購買設備。
更進一步,乃至在諸多行政領地裡,很多關鍵敏感設備一樣受到了限制。
這些都是為了限制土著的工業發展,免得幾十年後冒出來一個挑戰者。
在這種大環境下,土著國家想要效仿帝國搞工業化,其實非常的困難……不說別的,光是蒸汽機你都無法購買,還談什麽工業化啊。
當然,這並不是說那些土著國家一丁點工業設備都沒有,實際上還是有的,不少土著國家都偷偷摸摸通過一些走私渠道弄到了一些設備,但是這些偷偷摸摸的行為注定了弄到的設備是非常少,而且也無法光明正大的使用,這就注定了影響會非常有限。
一旦大規模的走私,並且光明生產的組建工廠投入生產……被楚國人發現的話,楚國人才不管你那麽多,直接就會派兵上門武力摧毀之!
甚至都可以說……楚國人甚至都不允許這些土著國家自己研發製造工業設備用於生產。
這樣自然會引起諸多土著國家的反對,但是反對也沒用……畢竟你打又打不過。
在戰場上無法得到的東西,同樣別指望在談判桌上得到。
楚國人擺明態度的不準你搞工業化,你敢搞我就敢滅國,你能有啥辦法……
不過這種情況也不可能永遠都這樣,遲早是會變化的……甚至就算是現在也開始逐漸變化了。
比如交通運輸以及采礦業以及農業,大楚帝國就先後放開了限制,準許在土著國家裡的楚國人開辦的企業申請采購行業內使用的設備。
因為楚國人需要這些設備獲得更多的農產品,礦產品以及方便運輸……看上去是為了楚國人自己,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楚國的工業設備依舊通過這種途徑進入了土著國家,讓土著們開始接觸到了先進的各種工業設備。
現在還只是上述三大行業……但是以後呢?
隨著時間的過去,經濟的持續發展,土著國家內部的變化,大楚帝國在未來遲早是會逐步放開更多的工業領域的。
只不過這個過程會非常漫長就是了。
相對於工業生產設備限制的比較嚴格,工業民用消費品領域裡,大楚帝國就沒啥限制了,基本只要不是太敏感的東西都賣。
就連剛出現的汽車……現在都已經開始零星出口了,雖然出口量只有幾十輛左右,但是從這也能看的出去,楚國人是真心放開了出口。
其他的一些民用消費品就更不用說了,基本啥都賣,只要你土著出得起錢。
所以哪怕是在倫敦這個土著城市裡,現在也能夠看見很多來自大楚帝國的先進產品,就連電梯都有了……
之所以民用工業消費品沒啥限制,那是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是用來進行貿易平衡,收割土著財富的東西……人家土著辛辛苦苦種出來糧食,挖礦產出來,楚國人雖然可以直接搶過來,但是總歸是操作比較麻煩,而且成本也高,還不如用少數的工業消費品換過來呢。
楚國人之所以不直接搶,絕對不是因為楚國人良心發現……純粹楚國人發現做生意交換的方式,比直接搶成本更低……
直接搶東西,說起來輕巧,其實成本還是不小的……這直接搶就意味著戰爭,就算不是大規模的戰爭,那也是會有持續不斷的各種鎮壓,而這些都是需要軍事成本的。
比如長期在某個土著地區駐扎大量的外籍軍團,時不時出兵打擊抵抗軍,這軍事成本就不低。
做生意的話……直接賣給他們高附加值的工業消費品,成本沒多少,而且人家土著也心甘情願,甚至還會很欣喜……因為他們也能夠通過這種交易獲得先進的工業消費品用於日常生活,提升生活質量。
而對於帝國而言,除了成本低外,這些出口商品也能夠帶來一部分的就業崗位,稅收等等。
總之是對雙方而言都挺好的,比直接搶過來要劃算的多。
這就是楚國人為什麽不直接搶,而是要做生意的原因。
當然,楚國人敞開出口的也隻局限於民用工業消費品,工業生產設備就能限制非常多了,軍用消費品領域裡的限制也比較多。
直到現在為止,除了少數幾個華夏人建立的藩屬小國家,如美宋王國,西非王國獲得了單髮線膛步槍以及早期線膛火炮的進口權限外,其他土著國家到目前為止,依舊沒能獲得線膛武器的進口權限。
大楚帝國目前對外出口的武器裝備,主要還是以火帽擊發槍以及滑膛炮為主,線膛武器的出口並沒有放開。
不過這種情況按照目前的局面,也不可能持續太久……一方面是因為各種武器的走私,很多楚國民用線膛武器通過各種走私渠道,流落到了各土著國家手裡。
另外一方面的因素則是戰場遺失因素,導致了部分外籍軍團使用的單發步槍流落了出去。
最後一方面因素是,各土著國家通過偷偷摸摸走私渠道,陸續獲得一些生產設備,甚至非法楚國工程師的協助,自行少量生產單發步槍。
這些都導致了,在很多土著控制區裡,其實有不少的線膛武器,而抵抗軍的手裡也不少。
最近一段時間裡,楚軍在歐洲的外籍軍團執行任務的時候,已經好幾次和持有單髮線膛武器的抵抗軍交手了。
基於這種情況,楚軍方面甚至都考慮著給外籍軍團升級換裝,裝備一些連發的二十五型步槍。
同時一些楚國控制力度比較大的藩屬國傀儡軍,因為還在使用火帽擊發槍,對上一些抵抗軍打不過,因此也考慮著適當給這些傀儡仆從軍裝備一些單發步槍。
這意味著,楚國進一步放開單發步槍的出口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這口子已經被撕開了,後續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而對於這種狀況,工業部門是支持的,因為這意味著工業部門能夠獲得更多的訂單和利潤。
其實就連軍方內部也是采取了支持態度。
這主要涉及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因素,那就是線膛武器那些土著們幾乎沒有辦法自行生產,哪怕是連彈藥都無法自給——至於極少數的走私設備偷偷摸摸生產的雖然也有,但是數量不大,影響也不大。
不像是火帽擊發槍,這玩意的製造難度和燧發槍差不多……都是前裝滑膛槍。
至少就槍本身而言,和燧發槍的技術難度差別沒多大,哪怕是你用古老的卷皮鍛造槍管也能夠搞出來,唯一有點難度的應該是火帽,但是這東西隨著時間的過去,其實一些土著國家也能手工少量生產了。
但是線膛槍不一樣……這東西不說怎麽加工生產了,光是槍管的材料就不是土著能夠搞定的。
就算是現在的諸多土著國家偷偷摸摸走私設備建立的隱秘小型兵工廠,他們除了設備是從楚國走私來的,就算是原材料其實也是偷偷摸摸走私來的。
怎麽說呢,火帽擊發槍這東西土著們努力努力還能自產……甚至能根據這些初步培育自己的國防行業甚至工業體系。
但是線膛槍……這就別指望了,楚國人就算把造槍炮的機器設備扔給你,你沒原材料也生產不了。
甚至就算是有了材料和設備,沒有相應的生產工藝,足夠的高技術人員也無法量產。
線膛槍炮的技術門檻,被進一步拉高,而且是拉高到了土著國家無法企及的程度。
這種背景下,如果楚國放開出口單發步槍,那麽就會讓土著國家自身那本來就很可憐的手工作坊兵工廠瞬間失去了任何作用……除了倒閉不會有第二條路。
這將會進一步打擊各土著國家發展自主國防工業的信心。
同時一旦有需求的話,楚國人隨時斷絕彈藥供應,那麽這些看似先進的線膛火槍就會成為燒火棍。
不像是火帽燧發槍,哪怕楚國人斷供了,他們也能夠用手工生產的方式維持彈藥供應。
因為現在單發步槍使用的子彈是金屬子彈……這玩意對於土著而言無疑是超級科技,根本無法解決。
同樣的,這也是之前楚國就放開美宋王國,西非王國線膛武器的出口權限的原因……很簡單的,就是不想要讓這幾個楚國人建立的附屬國自行發展國防產業。
而未來,楚國人必然也會把同樣的套路用在其他藩屬國身上,只是這個時間還有點久而已。
楚國人嘛……在武器出口這件事上一向來都是能賣低端武器就賣低端武器的,不到必要時候根本不會出口先進一代的武器……你要知道,直到現在,楚國人在非洲地區裡廣泛出口的武器,都還是各種長矛以及火繩槍,刀劍之類的,連燧發槍都不出口!
為啥,因為非洲那地方根本沒有什麽武器自產能力……同時楚國人又封鎖掌控了整個非洲的消費市場,這種情況下,楚國人自然是什麽低端賺錢賣什麽。
西亞和歐洲市場則是相對高端一些……因為當地的土著國家基本都能自行生產火槍,燧發槍這東西基本沒啥技術門檻了。
所以當年楚國人就直接出口火帽擊發槍,來了個降維打擊……一下子乾掉了無數西亞歐洲土著的武器手工作坊。
現在嘛,歐洲部分土著國家已經能夠仿製火帽擊發槍了,甚至有極少數土著國家通過偷偷摸摸走私設備以及原料生產單發步槍了,楚國人就琢磨著出口單發步槍,賺錢的同時再來一波打壓土著國家的武器自產能力以及信心。
當然,之所以有這個想法,也是因為楚國人已經開始大規模服役更先進的無煙火藥槍炮了。
二十七年型步槍已經正式定型,並開始大規模量產裝備陸海軍近衛軍。
同時大楚帝國高層方面已經決定,未來數年內在一線部隊裡完成二十七型步槍以及相應機槍甚至火炮的換裝工作。
十年內完成所有正規軍的無煙藥槍炮換裝工作,把使用黑火藥發射藥的槍械乃至火炮全面淘汰掉。
根據這一規劃,隨著無煙藥槍械的服役,一部分二十四型步槍已經從一線部隊裡移交給二線部隊,同時二線部隊裡裝備采用的二十五型步槍,二十六型步槍則是陸續從正規軍裡退出。
其中依舊十一毫米黑火藥子彈的二十五型連發步槍,則是會陸續移交給外籍軍團……外籍軍團裡目前使用的是十九型步槍和十八型步槍,這兩者使用的都是十一毫米步槍子彈,剛好子彈可以通用。
此外采用八毫米黑火藥子彈的二十六型步槍……這玩意因為非常容易卡子彈,保守批評……所以這款步槍將會陸續直接退役,然後封存。
但是二十四型步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將會繼續服役……這玩意目前依舊是一線部隊裡的主力步槍,未來也會是大量二三線正規軍的主力步槍。
甚至從正規軍的野戰,守備兵力裡退下來後,這東西也不會直接退役封存或者移交給外籍軍團,而會是移交給各地的民兵部隊,用來取代民兵部隊裡依舊廣泛裝備的十八型以及十九型步槍。
按照大楚帝國軍務院高層的戰略規劃,十年內,正規軍的一線,二線野戰部隊以及地方守備部隊等所有正規軍,將會全面采用八毫米無煙藥子彈的步槍以及機槍……這個時間進度表是根據二十七型步槍的年產量來進行規劃的!
畢竟一年才三十萬支左右的產能而已,而各種正規軍的數量可不少,十年內差不多剛剛夠。
至於加大產能……倒不是不行,但是短短三五年內就生產出來幾百萬支步槍的話,後面這些步槍兵工廠就得停產了……
和平時期的武器生產,講究的就是細水長流,不會亂爆產能的。
除了正規軍外,民兵部隊則是會使用正規軍裡退役下來,使用八毫米黑火藥子彈的二十四型步槍以及相應的機槍……
外籍軍團則是使用十一毫米黑火藥子彈的十九型步槍,十八型步槍,二十五型連發步槍以及機槍。
但是上述兩種黑火藥子彈也已經停產了……不管是外籍軍團還是民兵部隊,他們使用的這兩種黑火藥子彈其實都是庫存,等庫存用光了自然也就到了換裝無煙藥槍械的時候了。
只是大楚帝國的這兩種黑火藥子彈庫存數量非常龐大……
其中的十一毫米黑火藥子彈,從三十年代一直生產到了四十年代,生產了十幾年,但是正規軍使用的數量其實很少的……畢竟也沒爆發什麽大規模戰爭,日常訓練以及治安作戰消耗的子彈其實很有限。
後續外籍軍團使用了十八型步槍和十九型步槍後,用量倒是大一些,但是也大的有限。
按照軍務院那邊的估計……光是這些庫存的十一毫米黑火藥子彈,就足夠讓頻繁執行低烈度作戰任務的外籍軍團繼續用上十年的!
同時八毫米的黑火藥子彈也不少,這玩意直到現在,都還是正規軍主力使用的子彈呢,整體產量比十一毫米步槍彈少一些,但是也少不到哪裡去……未來民兵部隊使用的話也是很難短時間用完的,未來估計還得給外籍軍團使用一部分。
所以,等這兩種黑火藥子彈的庫存消耗完,那估計都得十五年左右。
十五年後,那麽大楚帝國也就會順勢全面進入無煙藥時代……而到那個時候,估計陸軍又會換裝更新式的槍械甚至子彈了。
武器裝備的一代代更新,也是楚國逐步放開先進武器出口的重要原因。
如果自己都還在用十一毫米的單發步槍,楚國人說什麽都不會出口單發步槍的,畢竟楚軍要保持武器裝備兩到三代的代差優勢。
(本章完)